上一篇文章《力量存于人心,信则有,不信则无》写了一个问题。
人心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职务并不能等同于权力。
职场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状态就是领导会经常问下属。
这个方案,这件事你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并不是他真的想咨询你的意见,而是想知道你在想什么。
下属不交心,不说一点心里话,领导有点慌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写心得体会的原因。
把你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真真假假也要说一点出来。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武帝和汉帝国的一群读书人联合,搞出来的天人合一体系。
本质上就是双方利益互相交换。
武帝握有帝国资源,但需要理论体系支持他继续合法的支配资源。
而读书人需要出人头地,需要知识的变现,双方一拍即合。
利用全国的教育系统,通过教育的方式,把这套体系贯彻到读书人的脑子里面。
完成了人心的说服。
汉帝国里面任何一个人要想打开向上的通道,都需要臣服于这套体系。
脑子里面不能再有其他想法。
但这还不够。
韩非子在多年以前就完成了总结,君主的威严权势来源赏罚二柄。
有奖就要有罚。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天人合一,改造后的儒家和赏罚深度结合。
儒家成了选拔官员的标准,这是奖赏。
惩罚又是什么。
制造恐惧和利用恐惧一直都是权力运作的一部分。
人类最初和自然的对抗能力非常的脆弱,像洪水,干旱,打雷暴雨,地震火山爆发这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自然灾害。
很容易就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在这些自然现象面前,人类的本能就是会产生恐惧。
谁要能利用这些恐惧,那么在群体当中都能获得巨大的权力。
全世界的宗教和各路大神,在崛起的时候都会利用这些自然现象和灾害为自己造势。
比如基督教里面的诺亚方舟,就是一个关于洪水的故事。
人面对自然的力量很容易就跪拜下来。
我小时候住在一个渔村,每次出海之前,村里面的渔民都会在船头插上一炷香。
再拜一下海岸边上巨大的石头或者长得很高大的树木。
拜什么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反正是外形看起来巨大很有力量的物体,都会来拜,祈求出海平安。
因为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哪一天命都没了还不知道。
这就是自然界对人类制造出来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被汉代的读书人利用,精心改造后再拿来为皇权的合法性服务。
自然的现象或者灾害,可以根据皇权的需要,把这些现象解释为祥瑞或者异兆。
利用这些自然现象延伸出来的恐惧达成收拾人心的目的。
再把个人在人间的行为和天象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三纲五常这些人间的伦理准则就是上天意志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三纲五常的准则就是在逆天而行,会遭到上天的惩罚。
如果这个时候正好赶上出现自然灾害,那这个人就有可能被拿出来祭天。
因为这是上天再提醒所有人,有人不遵守三纲五常,所以老天爷生气了,赶紧弄死这个人好平息上天的怒气。
这种荒唐的事在那个年代其实并不少见。
比如汉成帝时期收成不好,出现了灾荒,然后皇帝和大臣们一块开了个会,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会议最后达成了共识,这是上天在发怒,是对人间的谴责。
事出有因,肯定是有人做出了不道德的事,需要出来背锅承担责任。
这个倒霉蛋就是当时的宰相翟方进,这位老哥被汉成帝命令自杀。
然后在高规格厚葬他,这事就结束了。
如果灾荒的事还没有解决怎么办。
那就再搞死一个。
这个时候的儒家已经不是单纯的哲学流派,它已经获得仲裁他人生死的力量。
史称春秋决狱。
谁先搞出来的。
还是武帝。
历经四十年之久的文景之治,汉帝国已经习惯了政治气氛宽松的黄老之术。
武帝上台这么一搞,大家必然很不服气。
任何一个皇帝要在短时间内强化自己的权威,都会需要一种人。
就是酷吏。
武帝时期有个非常有开创性精神的酷吏,叫做张汤,很适合当老板的黑手套。
任何一种肮脏的活计这哥们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从哪里找呢。
就是儒家经典,他从汉帝国的教育系统里面找了一帮人,深度研究《尚书》,《春秋公羊传》等书籍。
把这些书籍里面对宇宙万物的解释当做司法判决的指导标准。
问题是这些书籍没有一句话跟司法有关系。
但这不重要,只要武帝有需要,张汤和他的团队就能根据武帝的意图,从这些书籍里面找到判决的准则。
《春秋公羊传》这些书籍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都说,也什么都没有说。
内容上充满了模糊性,等于是在里面可以找到司法解释的无限可能。
想要什么解释都有,这对于武帝搞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当这些儒家的经典成了法律条文使用的时候,一个人在人间不管是什么行为,都会被深度的影响到。
并且会伴随着恐惧感,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行为会触碰到法律。
在可以无限解释的儒家经典影响下,律令已经被儒家化。
春秋决狱把客观的司法条款变成了主观的儒家思想。
虽然让武帝获得了巨大的权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麻烦的地方。
就是任何掌握儒家思想知识的人,也同样获得了这种解释权。
如果是一个人获得这种解释权,那对皇权影响有限,但是人数众多的情况下,这些人就有能力反噬。
和皇帝抢夺权力。
而恰好汉代正好有这一帮人。
武帝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官办垄断的教育系统,然后再从这个系统里面选拔官员。
能从这个系统里面走出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人精。
大家很快就发现了利用儒家经典春秋决狱带来的巨大权力。
很快就在现有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利用无限的解释权编造出来更多离谱的理论。
每一个理论的背后都附带政治权力和经济目的。
谁更有开创性,谁就能获利。
导致汉代出现了大量伪造的书籍,真真假假分不清。
反正都是代表上天意志,是对上天意志的解释,不容易被否定。
正是对儒家经典解释权的争夺,汉帝国内部的官员根据学术派别分成不同的派系。
每一个派系就是一个学术门阀,最后形成了十二家学阀,在事实上他们已经垄断了汉代时期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这跟现在的高校有相通之处,每一个学术大佬的后面都有一群徒子徒孙。
尤其是在社科系这种专业,扯淡的人特别多。
当一个群体形成垄断的时候,就一定会有自己的利益意志。
这必然跟皇权产生冲突。
到汉宣帝的时候,这个皇帝非常厌恶整天抱着《春秋公羊传》到处扯的官员。
为了限制这帮人的权力,汉宣帝又挖掘出来了另一本书。
《谷梁传》。
这本书跟《公羊传》一样,也是对《春秋》的解读。
《谷梁传》有个特点,就是内容平实笨拙,没有太多解释的空间。
不像《公羊传》那样天马行空,怎么说都能行得通。
新的理论来源加入必然会冲击到原有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
很快两帮人就吵了起来,学术问题的背后本质都是利益的分配。
正确是没有用的,能分到钱才是真实的。
原本铁板一块的十二家学术门阀已经划分好了各自的利益范围。
经过汉宣帝这么一搞,新的利益分配点出现,这些人又开始吵了起来。
利用学术门阀内部吵架的机会,汉宣帝组织了一场辩论会议。
让《公羊传》和《谷梁传》的支持者都出来讲两句,看看谁更有理。
这会场辩论下来,《谷梁传》的学者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当然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术成就又多高,而是皇帝需要新的理论来源来平衡《公羊传》派系的影响力。
让两帮人互相吵,只有这样皇帝才能重新获得对理论的仲裁权。
谁对谁错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地方在于对错由谁来说了算。
会议辩论的结果是以皇帝总结了双方的研究成果,统一了双方的分歧,成了学术成就的裁判。
为了弥补这些学阀让渡的影响力,皇帝增加了学术官员的岗位数量。
三方皆大欢喜。
可惜这种愉快的场面在汉代是最后一次,接下来的学术冲突伴随的是血雨腥风。
这里面的事以后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