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形象摇摆的王安石,朱元璋》写了一个问题。
历史上的那些人物形象,在舆论场上来回的切换。
列举了两个人物,其中的一个是明朝的大老板朱元璋。
一会是英雄,一会是暴君。
文章没有写完,最后写到了朱元璋知道他的形象会被来回切换。
也知道是什么人会用各种角度和故事来塑造他的形象。
这些就是知识分子,读书人。
对于这些人,洪武大帝从来就没有给过好脸色。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粹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胡军扮演的朱元璋。
里面有段剧情,登基以后,当了老板,朱元璋给当时三个名声在外的人发出面试通知。
告诉这几个人 ,新公司有好岗位等你们。
结果这几个人不给面子,装逼起来,要当隐士,不图名利,不仕朝政。
历史上有过这种事吗。
有,类似的人还不少。
表面上是看不上名利,实际上是抵触新公司和新老板。
一个人如果真的不在乎名利,那这个人是不可能会名声在外。
信息的传递是需要载体的,你不做一点事情出来,谁会莫名其妙帮你传递信息。
没有建立在具体的行为上,你的名声又怎么会传出来。
一个人做了一点让大家都知道的事,背后始终是需要一点动力的。
看不上新老板就说看不上新老板,不要说不在乎名利。
看到这几个人那么装逼,朱老板很生气,就要把这几个人给宰了。
太子朱标反对,告诉他老爹,这么干有损阴德,不利于个人和公司的形象。
你猜朱老板怎么说。
你不给面子,我能让你声名远播吗。
朱老板干的对不对。
站在朱老板治理的角度上看,这么干事对的,不这么干,他这新老板站不稳,新公司也活不久。
如果这几个人因为不图名利拒绝了朱老板,不给面子,传出去的话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能获得更大的名利。
就像华为的任老板,小米的雷总邀请你到他们公司,给你岗位。
你装逼不去,看不上,然后天天直播说这件事,那流量绝对爆了,名利双收。
大家一定会来看看,是谁这么有面有逼格,就这么拒绝了两个大佬。
你说人家会容忍你一直这么直播的吗。
绝对不会,一定想办法让你销号。
这种事是有发生过的,两年前北大国发院有个姓陈的女教授。
天天说任老板开车来接她,给她当司机,大家都很好奇。
谁啊,这么牛逼,让任老板亲自给她开车。
后来任老板很生气,让华为发了一条公告,不认识女教授。
结局就是教授从北大辞职,在互联网上也消失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王思聪身上。
王公子以前追求过一个姑娘,还给姑娘发了很多适合造梗的聊天内容。
姑娘不堪其扰,把聊天记录发了出来,然后火了,签了机构,马上开播,名利双收。
从此以后王公子还敢这么追姑娘吗。
不敢了。
因为有了示范效应,原来拒绝王公子还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这种诱惑力下足以让很多姑娘会利用王公子一把。
但是和朱老板,任总不同,王公子是不可能让人家姑娘销号的。
朱老板作为一个从底层爬起来的真命天子,讨过饭出过家,什么苦都吃过。
小时候没有受过正经教育,但是当了新老板后还他还是刻苦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不让功课落下,竟然还能写出水平不错的诗歌。
这种勤奋好学在历代老板那里也算是少见。
那朱老板这么努力的意图是什么,是真的热爱传统文化吗。
都不是。
是因为朱老板深刻的认识到,知识从来就不只是知识,文化也不只是文化,读书人也不只是单纯的人。
这些都是政治的一部分。
所以朱老板必须自己要知道,必须要有知识和文化,不然被骗了都不知道。
在那个年代,有名声的读书人几乎都是聪明人。
是国家治理的宝贵人力资源。
这些聪明人如果不为新老板所用,不服务新公司的统治。
成天游离在皇权之外,除了资源浪费,同时还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万一这些人在外瞎搞,容易惹出事端。
但是再聪明的人也要老板,也需要生存资源,一个人的生存资源来源于谁,对谁就有依赖。
这个事实在两千多年前被一个叫管仲的人给高度总结了出来。
后来经过商鞅和韩非子这些人不断的去完善,最后形成了老板操控人力资源的手段。
利出一孔。
具体的操作叫赏罚二柄。
根据这套操作,所有的生存资源,包括名利来源,都必须来自老板的恩赐。
老板给你,你就有,不给,你就无。
只有确保所有的利益来源只能来自老板,才能保证老板统治的稳定。
如果你的名声来自拒绝老板,看不上老板给的三瓜两枣,牛逼的不行。
在生存资源和名利上有了其他途径,那以后老板怎么控制你。
有些公司的内部为什么严禁员工搞自媒体,干直播。
特别是教师和医生。
干得不温不火还好,要是风生水起就会有人来干预。
你要从其他途径赚到钱,以后领导怎么管你。
所以在朱老板的眼里面,天下间所有的读书人,聪明人,有名声的人。
必须要依附自己,名声只能自己给,不然就赶紧消失低调做人。
朱老板不但想的周到,执行能力也很强。
有几个人因为不服气,不给朱老板面子,要当隐士,结果就被朱老板清理掉了。
还亲自写了一篇小作文叫《严光论》,谴责汉代著名的隐士严光,痛骂这个家伙到处装逼,是奸佞之徒。
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这种级别的文学大佬也成了朱老板炮轰的对象。
朱老板骂这两人是无聊吗。
并不是,只不过这两个人不但名声大,写的文章让朱老板不爽,在朱老板的眼里,这两人写的东西都是为了美化自己,给自己装逼用的。
他需要的是实用政教的文学创造,不是天天寄情于山水之间,把自己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人物。
这种人要是成了读书人的学习榜样,以后朱老板还怎么带队伍建设新公司。
对于读书人这种文学价值观上的认同必须要打掉,重新给他们加强培训才能再次录用。
朱老板虽然有超级控制欲,但是他这么干不是没有任何缘由。
被谁影响到了呢。
被宋代的朝政影响到了。
历史上真正形成士大夫的群体是什么时候。
就是北宋。
一帮读书人形成了超级稳固的身份认同,在对自己身份的理解上。
认为他们不是老板的附庸,是拥有独立思考和行为的群体。
口号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
他们不同意老板的意见,跟老板翻脸,如果被贬,被下方。
在这个群体里面并不全是倒霉的事,说不定还很光荣。
好多人被老板赶出权力圈子后,还能天天写小作文内涵老板。
骂世俗黑暗容,朝堂污浊,容不下他这种正直的人。
还能得到其他同行的支持和共情,然后大家一块再写小作文。
这种行为和身份的认同在朱老板的眼里就是对君王权威的羞辱和挑战。
后来朱老板把宰相废了,原因之一就是历史上的读书人,巅峰就是出将入相。
宰相就是读书人的精神领袖。
朱老板把这个职务和身份废掉,本质上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
读书人的精神领袖只能是他本人。
什么士大夫与君王共天下的口号,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
有的只能是士为君王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