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天下在

创业   2024-11-02 23:58   海南  

上一篇文章《皇帝也需要代理人》写了一个话题。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需要一个稳定的群体去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识形态。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这个群体要保持足够的忠诚。


忠诚从哪里来。


是需要利益来赎买。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表达了一个观点,秩序决定意识形态。


在所有的决策者那里,如果一种意识形态对稳定秩序不利。


结局一定是会被打掉。


这也就是为什么主流的文明体在稳定秩序上会利用宗教。


但是一定会往一神教的方向去发展。


只有一种神,一个神对于信徒来讲,信仰会比较单一,只有这个神可以信。


没有别的神来竞争,信仰的市场不会出现各种神来给信徒挑选。


那么社会秩序的可控性就会强很多。


一旦是多神教,为了生存下去各路神仙就要争取信徒,结果就是信仰市场到处是五花八门的精神产品。


可控性就太差了。


我们这边虽然历史上不是一神教,允许多神教的存在。


但是真正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产品主要是儒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早就把这一套玩透了。


但对于宗教,历史上也是会利用其为稳定社会秩序服务。


能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一定会在经济上得到优待。


没有经济基础的宗教不可能长久的立足。


比如佛教。


圈个地,盖个庙就售票收钱,还能卖其他周边的产品给信徒。


重点是能免税,免除徭役。


经济上老早就能独立,魏晋南北朝佛教鼎盛的时候,寺庙一直是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和高利贷的放贷人。


佛教虽然不是我们本土自发形成的宗教,但是它能在中华大地生存下来,本身就已经被本土化了。


早期的佛教也是五花八门,一大堆流派。


活到今天的主要就是禅宗,其他流派影响力式微。


而禅宗本质上已经被儒家化,被儒家收编。


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处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个和尚说的话,表明佛教在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为稳定社会秩序服务。


这个秩序是符合北宋统治者的利益。


基督教也是一样,在初期一直过得不太顺利,被罗马统治者收拾。


后来被君士坦丁大帝相中,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作为回报,君士坦丁签署米兰敕令,允许基督教为罗马合法宗教,归还原来没收基督教的财产,免除徭役。


有了政治扶持和地盘,基督教才有了生存的经济基础。


而这个时候罗马还是多神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是平行地位。


过了六十多年,另一个罗马皇帝发现多神教的麻烦。


宣布基督教罗马国教,其他宗教都是异端邪说。


至此,基督教正式取得正统的地位,和政治彻底的融合在一块。


传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正如宣传一种新的思想也是很辛苦的事,组织大批人传教更是辛苦又危险的事。


但如果这件事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就会有人源源不断的去接力完成。


现在只要信教就能向信徒收钱,还能免税免除徭役。


这种回报在过去只有特权阶级才能拥有。


但是只要能成为特权阶级,再辛苦,难度再大的事都不会是阻碍。


想不做大都很难。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给宗教的特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利益的赎买。


晚清的时候传教士来中国传教,能不要命似的深入到农村,去挑战传统文化印记最深刻地区。


有些传教士还因为和村民有冲突就被打死了,但并不影响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传教士来。


如果有人相信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无所畏惧,那就是脑子进水。


背后是有巨大的利益。


如果没有,那么传教自由就不会写进晚清的不平等条约。


一个宗教要获取利益,就要把产品卖出去,要争取客户。


什么样的人才会容易信教,是穷人,命苦的人。


这种人哪里最多。


就是农村,尤其是孤寡老人多的农村,就是宗教精准的用户。


几年前疫情肆虐的时候,要求大家呆在家里面不要外出。


但是在北方的一些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年轻人都外出了。


留下的大多数都是老人,精神世界一片虚无,就被野生的基督教乘虚而入。


别的地方出门都是口罩捂住嘴,能不接触就不接触。


但是在当时华北的农村,并不影响老人礼拜日去教堂搞活动。


宗教的创始人和管理层都是一些野心家,顶尖的知识分子,内心都是充满欲望的人。


但是大多数的信徒都是底层的穷人。


只有宗教才能给他们苦命的人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如果教会的人告诉这些老人,上帝让你们老老实实呆在家,就能得到拯救,大概率也是管用的。


西边的一神教和东边的独尊儒术,目的都是为了秩序的稳定。


其他的神和思想不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只能选择一种,太多就乱套了。


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有明确的地盘界线。


宗教和思想能到达的地方就是政治统治的边界。


明朝末年有个大佬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个天下就是一个文化边界,不是等同于现在具体的国家概念。


只要儒家伦理还在,社会行为准则就不会被破坏,天下就不会被灭亡。


儒家在天下在。


不被儒家覆盖的地方,在当时都是蛮夷,是没有教化的人。


这个蛮夷不是说文明程度低就是蛮夷,文明程度高的地方也可以是蛮夷之地。


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在鸦片战争之前,在大清官员和百姓的眼里,就是夷人。


因为你们不被这个思想秩序所管制,只能是没有教养的野蛮人。


古代帝王为什么讨厌跟外部接触,主要是不好处理双方交往的细节。


别人不认可儒家这套体系。


儒家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塑造社会稳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切都是有条有理。


每一个人的具体行为都会有明确的原则来指导,不能轻易的去突破。


突破就越界,就是不忠不孝。


这本质上就是一套等级制,每一个人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超级的稳定。


这就是儒家最大的能耐。


但是过于稳定就会影响效率,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不满意现行秩序,想要改变。


唯一能够改变路径就是科举。


也是用来赎买社会的精英。


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最大的动力就是继续维持儒家的体系,继续维持现行的秩序。


不改变才是最符合对君主和他们的最大化利益。


所以为什么明清两代要搞海禁和闭关锁国。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跟外面的人接触后很麻烦。


怎么处理双方见面的礼仪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在当时是会危及统治的根本。


明清两代才搞出来了一个体系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叫做朝贡体系。


外面要进来做生意赚钱的,就要在这个体系里面。


接受不平等的政治地位,要当附属国,叫我们大哥。


如果不肯,那就别来了。


用政治上的儒家化来换取经济的回报。


不然来了不下跪,自己人看到了怎么办。


等于是告诉所有人,有些人是可以不用跪的,你们也可以不下跪,就很麻烦。


既然这一套这么好,为什么不继续下去。


因为影响了效率。


稳定的牺牲品就是效率太低。


后来大清的过门被打开,客观上已经无法维持原有稳定的状态。


才有所放开,做出一些改变,允许新的竞争。


所以为什么晚清的变革,被允许很多,但是说什么也要保住脑袋上的那一根辫子。


不给剪头发。


不明白的人是没有见识过思想的力量,人家登顶过的那些人见识过,也利用过,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你又在瞎说
开个新号,随便写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