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舆论,信仰都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写了一个问题。
一些大V,宗教的崛起,背后都会得到力量的扶持。
目的是用来解决特定阶段的特定问题,扶持的对象如果带来负面的影响。
掌握力量的人立马扭转态度,出手打压。
扶持与打压,原因都是一样的,只有普通人才会把宗教当做不可置疑的信仰。
在强者的眼里,不过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选择什么样的工具,个人的喜好会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
都是受困于客观的条件,被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所以约束。
比如灭佛运动的皇帝里面三武一宗的唐武宗。
武宗在位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六年的时间,但是这六年时间里面签发大量打击佛教的敕令。
对佛教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武宗死后,新皇帝马上推翻了武宗的灭佛政策。
表明这场佛门灾难在唐王朝的内部有很多人并不认同。
政治不是一个人的决策,政治是一群人的行动。
武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出那么大的动静,从决策到执行都需要足够的支持。
明显不是他个人无脑的行为。
那武宗和他的集团成员为什么要灭佛。
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为了实现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
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受到严重破坏,节度使进一步崛起,地上藩镇力量独立性加强。
尤其是河北地区的节度使,不仅掌握了财政,军事的自主权,包括节度使这个身份也是在内部完全传承。
中央对河北节度使的干预能力已经很弱。
唐朝的权力传承从太宗,武后到玄宗,虽然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血腥屠杀。
但大多数的皇帝上位基本上都是遵循父死子继,特别是长子继承制。
地方藩镇的节度使内部在权力传承上面,为了避免权力移交的过程中出去内部杀戮。
也一样是遵循父死子继,长子和军功优先的原则。
可以理解为了在中晚唐,唐帝国内部虽然动荡不安。
但从中央到地方,都是认同长子继承制,就算不是长子,起码也是父死子继。
问题时武宗的上位不是这样,过于特殊了。
武宗的上一任老板不是他的老爸,是他的老哥,文宗。
他的上位不是传统上具有法理支持的父死子继。
而是兄终弟及。
这是对传统权力移交的挑战。
文宗的上位接的是敬宗的班,他们两个是兄弟,接班方式也是兄终弟及。
但是人家敬宗是死于突发事件,文宗作为兄弟,为了稳定政权秩序,快速接班可以接受,有合法性的支持。
武宗就不一样了,他没有接班的资格。
本来应该继位的人是太子,敬宗的儿子李成美,也就是武宗的侄儿。
但是在宦官仇士良的支持下,武宗集团发动政变,杀了太子,完成登基。
以这种手段上位,必然会遭到反对,武宗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河北藩镇节度使的非议。
节度使好不容易在内部完成权力继承规则的共识。
武宗这么一搞,等于告诉全天下的人,权力继承是可以不讲游戏规则的。
所以这个时候摆在武宗的面前就有一个难题,如何对外解决他登基的合法性。
要解决合法性的问题,就需要一套理论的支持,强如汉武帝都需要改造儒家,利用天人合一体系收拾人心。
武宗也不能例外,他利用的是道教。
唐代帝王本身就有崇道的传统,李氏当王,老子子孙当治世,这些话已经流传多年。
武宗抬高道教,目的就是为了宣布他是李唐王朝的继承人。
但这还远远不够,收买别人认可是需要拿出利益的。
中央层面封赏集团内部的核心成员和政变的支持者,这是针对精英人员的收买。
但对于唐帝国的百姓来讲,这些收买距离太远,对他们的具体生活影响太小。
所以武宗祭出第二套打法,在全国范围内大赦天下,同时宣布老子生日这一天是全国节假日。
大赦天下和重要节日放假的原理是一样,用一项仁政或者福利换取大多数对重要时刻的记忆。
就像大家忘不了祖国母亲的生日,背后是有七天假的原因是一样的。
跟新皇登基相比,对于唐帝国的百姓来说,后两道措施才是真实的利益。
要利用道教解决合法性的问题,就要继续抬高道教的地位。
而谁对道教的地位有威胁呢。
就是佛教,武则天为了敲打李唐贵族,在政治上一直倾向支持佛教。
在她统治时期佛教地位已经超过了道教。
佛教的问题在于它能提高底层信徒的忍耐度,能帮助皇权压榨他们身上的资源。
但是佛教的理念无法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也很难解决皇权合法性的问题。
所以崇道抑佛是武宗必然的选择,但还没有到要对佛教下死手的程度。
另一个原因才是。
是军事财政。
任何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地位稳固,很难有挑战者。
就是因为他们有军功附体,军事生涯一般都很长久,属于是BUFF 叠满。
唐太宗也是非法夺取皇位,杀兄弟,侄儿,逼老爹退位。
但是有谁敢去质疑太宗登基的合法性。
没有,太宗也是依靠军功傍身,刀枪不入。
这一点武宗也是知道的,但是他没有。
如果能有太宗皇帝天可汗的头衔,那不会再有人去质疑武宗皇帝继位的合法性问题。
所以在位六年的时间里面,武宗皇帝发动了两次大规模针对回鹘和刘稹的战争。
战争最主要的不是谋略策应,而是后勤的供应。
两次战争暴露出唐帝国财政和兵源上的问题。
以唐帝国当时的财政和兵源来看,无法实现武宗的军事目标。
搞不好军饷问题就能让士兵叛乱,然后回头就把武宗干掉,这种事在当时的政治环境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而财政和兵源问题症结在哪里。
在佛教。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历代政府为了获得佛教的忠诚,都会用利益进行交换。
赋予佛教土地,税收等特权,才造就出来繁荣的寺院经济。
免税的特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出家当和尚,这对兵源有严重的影响。
而政府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来源人头税和徭役。
大家都去当和尚了,人头税和徭役还能找谁收。
灭佛是武宗必然的选择,本质上就是政府在和寺院争夺劳动力。
寺院经济的核心在于对土地的占有。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寺庙一直都是最大的地产开发商和高利贷的放贷人。
土地贮存财富,金融分配财富。
两项最赚钱的行业都被佛教占走了,哪里还有天理。
放到现在,地产和金融都是垄断业务,就是因为来钱快。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庙就是钱。
只要有庙,就有土地,就能出租有钱。
有庙就有信徒贡献香油钱,再用信徒的香油钱放贷给信徒。
做到真正的财富循环。
赚钱比银行效率还高。
号称要追求一切是空的出家人,还这么有钱。
不但没有天理,连王法都没有。
武宗不能忍。
在位的第五年,武宗开启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勒令二十六万的出家人还俗。
要么赶紧下地干活,要么当兵上战场,总有用武之地。
没收寺院的土地,把佛像熔铸成铜钱。
只用了一年,就解决了财政问题。
只不过信奉道教的武宗,身边围绕全国来的神仙道士。
每天忽悠他服用仙丹,后来导致他重金属中毒死后。
六年的帝王生涯还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他的文治武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是一句胡话。
好好保重身体,争取多领几年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