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财政不可能三角,只能优先增加支出,扩大债务》写了一个经济学上的悖论。
不可能同时存在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又能控制政府的负债。
三者之中只能取其二。
面对经济低迷消费不振的情况,只能优先刺激经济,增加支出。
为了不影响减税降低企业的负担,也就只能选择增加政府的负债。
代价就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升 。
大白话就是让房价恢复有序上涨,唯此才能降低发债人的债务成本。
以下文章写的都是一些琐碎的想法,不一定对,看过即过。
文章的最后例举了一篇发改委智库专家的论文,主要是为了说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类似的观点在其他专业人士的调研里面,这两年都在密集的出现。
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基本上可以算是学术界的一种共识。
这些观点不是什么新东西,不过是对过去几年政策的一种纠偏。
认为前面那几年捶的太狠,有点矫枉过正了。
提供这些观点的人,是政府智库的成员,是决策者的智慧来源,对于他们的观点,有必要去学习。
你认不认同是一回事,做决定的人认不认同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些共识几乎都有一个结论,就是未来资产价格和通货膨胀同行,他们虽然没有明说。
但是会在结论上说要警惕通货膨胀和债务过重,了解语言多义性的就知道,等于是承认会出现这种结果。
比如这篇论文,发表的时间是2024年的年初,分析了今年政府债务的一些思考。
作者是财政部专家库的成员,总结了过去几年存在的问题和给出的建议。
比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有限,有钱的那帮人消费意愿又不强。
而在投资端,民营经济这几年被干麻了,投资积极性并不高,就这局面就业能好起来就不正常了。
没有就业等于没有收入,谁还敢有勇气去消费,去负债。
这种现状就会导致地方政府发行大量的专项债券,让政府成为最大的消费者。
利用债务政策花钱砸钱来重新提升市场信心,放任这种信心低迷的情绪继续蔓延。
别说救投资,连消费都救不了。
要让人家有信心,敢借钱砸钱继续投资搞生产,不是口头鼓励就行。
还需要在扭转社会的舆论,减少自媒体对投资人的攻击,天天都是对资本喊打喊杀的。
别说外资,自己内部人都会被吓到。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存在投资和消费,企业才不会减少经营规模,不会裁剪员工。
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人才不会失业。
这个逻辑的背后还有社会治理的考虑。
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事实上已经是深度嵌入了一个城市的运营里面。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社会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们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应对能力很差。
很多人没有资产性收入,干的都是手停口停的营生,如果长时间就业市场没有恢复。
又无法回到农村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城市,这绝对会增加社会治理的成本。
会出现什么情况。
搞不好在某些财政能力弱的地方,社会治安能回到20年前。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我以前去过一个城中村,那个地方连沐浴露都有人偷。
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周边每天都聚集几伙精神小伙,天天打架,派出所业绩每月都超标。
都是抓了放,放了继续抓,个个都是滚刀肉。
后来这些打架的精神小伙都消失了,不是因为他们素质变高,而是来了几家大企业。
砸钱投资,提供了就业,精神小说摇身一变成了厂弟,有了收入,注意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所以要给这些低收入群体创造就业,通常都是需要政府投资的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背后都需要债务的支持。
这张表格的数据,过去几年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收入指数走势一样。
都在大幅下滑。
数据下滑的背后是居民部门对长期失业的悲观预期,而这种悲观并不是空洞的体验。
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最明显的就是名义工资的增速在下降,甚至连GDP的增速都比上,也就是说在国家经济有提升的同时,有很多人的收入在缩水。
弗里德曼有一个理论叫永久性收入假说,对居民部门消费取决定性的是他们永久性的收入,暂时性的收入影响有限。
这个永久性的收入就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房产的价值虽然不是永久性收入,因为房产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收入。
但是房产的价值会严重影响到居民部门对未来的判断。
大白话一点就是房子的价值要坚挺,大家才敢花钱。
只要房价不大跌,价格的波动在预期之内,不管消费者有没有卖房变现的想法。
都不会引发他们资产性收入的下跌,也就不会破坏他们对永久性收入乐观的态度。
那些在舆论场上说房价会影响消费的言论为什么扯淡,就是从来不把房子当成资产的一部分。
认为房子永远都是负担。
但凡多读点书都不至于胡说八道。
如果房价持续下降,房产的回报率下降,房租加上房价潜在上升的空间都抵消不了放贷的利率。
后果就是背着房贷的人受不了,要提前还钱,一旦有这个想法,消费就拉倒了,攒钱还贷才是真的。
结果就是原本用来改善生活的资金被挤压,消费绝对好不了。
对于这些问题,这些智库的成员给的建议是什么。
是2024年的债券发行量至少不能低于2023年,财政赤字率要继续提升,一句话,继续发债。
然后是地方债务的风险虽然还在,而且不小,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要改革对地方干部的考核管理体制和办法,降低地方发展的动力和压力。
翻译过来就是别看的那么死,做多错多,一错就担心被追究,都摆烂躺平去了就麻烦了。
再然后就是地方债券的发行的主体可以适当下移到中心城市,减轻地方发债的压力。
翻译后就是要减少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放心去举债融资,大胆花钱去搞基建。
其中有一个建议很彪悍,头一次见到,就是要跟踪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冲击。
其中要弱化对通货膨胀的褒贬判断。
什么意思,就是不要在纠结这个问题,坦然面对这个结果。
这些智库的观点是今年年初发表,其实可以往前推在2023年的时候他们就持有这种观点了。
重点是什么,就是这些年初的观点和建议跟这大半年以来出台的政策高度重叠。
说明这些专家库的成员,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影响到做决定的人。
所以什么样的信息源才是可靠的。
击中人性中爽点的那些信息,除了让人开心激动,剩下的基本没啥卵用。
如果按照这种剧本去推演,大概率下一轮的通胀是会真的来。
真正的问题是,通胀带来的伤害并不会平等的均摊好每一个人的头上。
有些人能回避,有些人的受到的伤害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