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曾经有学生问过:“老师,我看到生活中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用得多,分米用得很少。你看,身高表示1米60厘米,跳过了分米呢!”孩子们还真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呢!仔细想想,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分米的频率还真是不高。那为什么还要有分米?分米是不是可有可无?
分米是长度单位十进制的完善
百度百科上解释,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10个1分米是1米。在实际生活中,分米虽然用得不多,但对于帮助孩子认识、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有了分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分米是后续学习的重要素材
长度与学生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关键是“长度具体可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在认识分数、小数的时候,教材经常会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来建构数学概念,沟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分米,或者对分米认识不清楚,势必影响分数、小数的学习。
分米是构建图形度量体系的关键
图形的测量包括:一维的长度、二维的面积、三维的体积。我们的教材是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把这些内容分别安排在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的。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在一维的长度测量中,分米出勤率不高。但是,在二维的面积测量和三维的体积测量中,平方分米和立方分米的应用非常广泛。
综上所述,我们就知道,分米不是可有可无,而且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