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余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

文摘   2024-10-21 20:54   安徽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线段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孩子形成角的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是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的张开的大小有关。

     今天余老师的组内教研课,执教的就是这部分内容。综观整节课,很有一些思考,值得我去学习。


一、心中有学生,注重实践操作

     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他们大都习惯于具象思维。余老师在建构角时,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各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和五角星,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在画角时利用了短视频教学;在感知边与角的关系时,制作了长方形与各种角的学具,让学生去观察、去重叠比大小。直观的图形感知,喜闻乐见的音画视频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符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在获取新知的同时,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整体架构,注重联结

     我们的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角的初步认识”是图形与几何的一部分,是后续复杂几何图形学习的重要基础。余老师设计的“谁的眼力好”——沟通了正方形与直角的关系,叠合法的比较也为后面角的度量做了铺垫,积累了经验;为什么另外两个角不是长方形上剪下来的?叠合比较为后面锐角钝角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谁的手儿巧”——做角、变大变小的活动是动态角形成的雏形,设计精心而巧妙。

三、密切生活,注重实际应用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数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用吸管做角后,余老师呈现了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形状的滑滑梯,让孩子去选择。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去感知角的大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建议: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从实物中去抽象,后到图形中去截取。让学生经历“生活角”与“数学角”的辨析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过程。

     2、教师的示范引领必不可少。本节课角的画法,角的各部分名称,甚至角的符号(小弧线)都可以呈现在黑板上。

     3、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做一个明确的小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

繁花疏玲
生活、工作及学习拾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