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2024-09-30 22:00   重庆  
📑 8197 字  |  🎵 27 分钟
利用12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
这本书能
  1. 带你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学习和记忆的。

  2. 教你运用大脑的工作机制,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沟通能力。

适合谁听
  1. 对认知科学感兴趣,想了解大脑工作机制的人;

  2. 希望能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记忆力的人;

  3. 经常主持会议、做汇报,需要提升沟通能力的人。

书籍信息
书名:《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利用12个认知原理决定别人记住什么》
原名:Stop Talking, Start Influencing:12 Insights from Brain Science to Make Your Message Stick
作者:[澳] 杰瑞德·库尼·霍瓦斯
译者:袁婧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后浪
出版年:2023-2
页数:336
定价: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05755239

内容简介

能高效地自主学习、成功地沟通说服、清晰地讲解一件事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是:他们都掌握了让大脑又快又好地接收信息的诀窍。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图像、游戏、谜题和测验形式介绍了12个源自认知科学的原理,告诉你如何把输入大脑的内容牢固地留在那里。本书行文轻松诙谐,是书中原理最好的范例,能帮你在需要沟通的场合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多管齐下地进行精准、高效的输出。无论你是要宣讲PPT、授课、主持会议还是自学知识,本书都能让你耳目一新,明白如何才能让大脑快速理解、认可并记住信息。同样,这些认知原理也能帮你绕开别人挖的坑,在信息噪声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者简介

杰瑞德·库尼·霍瓦斯,认知神经学家、教育学家、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荣誉研究员,曾在哈佛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全球250多所学校进行研究与开展讲座。他致力于向教育工作者和机构普及认知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发表过TEDx演讲,曾登上《纽约时报》、BBC、《经济学人》、《连线》杂志等媒体。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钱婧。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是《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在之前讲解《我有自己的宇宙》那本书的时候,我提到了一个“弹性我”的概念,它代表着我们在职场中需要具备的软技能,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领导力、表达力等。这些软技能可以帮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有弹性地、灵活自如地实现自己的核心诉求——也就是之前讲到的“核心我”。今天,我想带你特别关注其中一项职场软技能——信息传递能力。这是一项非常基本又非常重要的能力。好在,了解它背后的脑科学原理,能帮我们事半功倍地修炼这项能力。
每一天,我们只要醒着,只要在和外界产生交流,就要面对信息的传递,也就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比如,我们现在会说,谁谁“小嘴叭叭一通输出”,表示这个人能说会道。我们也会遇到输入的各种情况,比如职场中要接收来自领导的指令、同事的见解,等等;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很多人一直坚持在做的事——学习。此外,读书、刷手机、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甚至面对无孔不入的营销,都是在接受信息的输入。
当然了,有输入输出,就存在一个质量问题。如果我们浪费一堆口水也没把一件事讲明白,没说服我们想说服的人,或者花大把时间吭哧吭哧学习也没把A开头的单词背完,那这种信息的传递明显是低质量、低效率的。但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快速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又能清晰辨别和吸收外界有用信息,那无疑就是高质量的输出和输入。再有比如,如果有人想暗中洗脑你,让你对他产生亲切感,更顺利地接受他想卖给你的东西或者观点,你把他识破了,那么你就相当于更进一步,掌握了信息传递的主动权。所以,信息的传递可以说是一套每个人都需要修炼的剑术,但每个人的修炼水平却高低不一。
问题来了,想要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剑手,我们就要先了解清楚信息传递的原理。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就是一本介绍信息传递原理的书。作者杰瑞德·库尼·霍瓦斯是一位认知神经学家,他主要研究的就是人类大脑怎么更好地接收信息,他同时还研究教育学,经常做讲座去教老师怎么上课,曾在哈佛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全球250多所学校开展讲座。所以,这本书不光有原理,还写得特别落地。它分为12章,每章围绕着一个认知方面的关键词展开,先讲原理,然后告诉你这个原理怎么应用,比如PPT要怎么做更科学。在这部分,他还会解答很多常见问题。每一章最后还有总结。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书里那些有意思的话题。

1.文本、图像+演讲

刚才我们提到了PPT这个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都会用到的工具。PPT其实是关于认知的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因为它是文字、图像和讲话的结合。这本书也是从这个三角关系开始的。
我们经常边读边听,比如带一本书去嘈杂的地方看,或者看剧的时候用手机回消息,我们都很习惯这么做。一边读PPT上的文字一边听解说也属于这种情况。这个时候,大脑里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脑里的听皮质被激活了,可以理解,听皮质管听觉。我们在读文字的时候,的确,随着文字映入眼帘,视皮质被激活了,但是几乎在同时,听皮质也默默地亮了起来。也就是说,在你阅读的时候,其实脑海里也是有声音的。你回想是不是这样?我们有时候在网上看谁引用了一句某个经典电视剧里的经典台词,会有人评论“你的文字怎么是有声音的”,事实是,进入眼睛的文字一直是有声音的。
那么问题出现了,这个时候,你的听皮质同时遇到了两段不同的信息——一个是直接听到的声音,一个是阅读文字时你脑子里的声音,但它只能一次处理一个。所以,阅读和聆听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我们都是专心读一会儿,再专心听一会儿。
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是不是真能同时读和听,这点不重要。但在有效信息更密集、对理解程度要求更高,比如做演示的时候,如果在PPT上放大段文字,同时还要口头讲解,就会让听众听也听不好,读也读不全。正确的做法是挑重点,放关键词、关键句,每张PPT上不要超过7个。
那么,什么是只需要视皮质处理的呢?那就是图像。图像和声音不会互相干扰,所以PPT上的图片不会影响讲解。实际上,图片还会增进听众的理解。有研究表明,图文结合比只有图或者文字能让听众的记忆力提升20%,还会提高听众的参与度、接受度和喜爱度。
如果我们是听讲的一方,需要做笔记,笔记也是一种文字,是不是也会干扰声音?答案在于笔记的类型。如果像速记员那样上面说什么底下就写什么,你可以试一试,结果是,不管记多少都不过脑,很快就忘了。另一种笔记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关键内容,归类,写清楚各部分的结构和关系,可能还会加入一些方便理解的图形符号。这种情况下你免不了要动脑思考,会干扰到听觉,但记忆效果会更好。换句话说,你原封不动接收的信息少了,但你掌握的信息更扎实了。所以,笔记的类型是要根据记录目的来定的。

2. 位置

再来说下一个关键词。我先不告诉你它是什么。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会把它要介绍的主题演示出来,给你非常直观的认知。下面要讲的这个关键词就是一个例子,你可以猜猜它是什么。在这一章,作者先是正常介绍了两页,然后你翻过来,突然发现文字变成了报纸的排版。再翻一页,变成了插画书。下一页,变成了时装杂志。再下一页,文字都倒过来了。这一章的内容是正常的,但它的表现形式一直在变。你能从上面的描述中推测出作者的用意吗?这一章这么设计,他是想演示什么原理?
如果你亲身体验一下这个阅读过程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在读这种形式变化莫测的书的时候,阅读速度会变慢。每翻一页,页面的布局都是新的,它不符合你的预期,所以需要你一次次调动新的认知资源去理解它,这样很费脑子。这是因为我们大脑里有一个叫海马体的结构,它负责记忆,其中就有对空间的记忆。构建记忆时,海马体里的位置细胞会在脑内绘制地图。如果每一页的文字形式都一样,位置细胞画好地图以后就可以休息了,让我们把更多脑力花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但如果每一页形式都是新的,位置细胞就要一遍遍画新地图,特别影响认知的速度。
所以,你可能现在已经猜到了,我们这里要说的关键词就是位置。要怎么应用位置的原理呢?有正反两种方向。还是以做PPT为例。如果你希望听众集中注意力看你想呈现的内容,就不要每一页换一个版式,而是要把新鲜感留到你想强调的地方,用形式的创新去给听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杂志、宣传册和mook的内文设计经常变化,有时候每一页都有新花样,就是为了不停地给你刺激,因为这种印刷品和普通图书不一样,内容并不是整体、延续的,甚至可以说小节之间互为竞品,在争夺你有限的注意力,所以它们格外需要不可预测的布局。
但如果我们工作中有一系列项目需要检查或者验收,每次都填完全一样的表的话,很容易借着惯性打一溜钩,起不到检查的作用。了解位置的原理后,你就知道怎么预防这类情况了——那就是,针对不同的项目设计版式不同的检查表格。

3. 外部情境/内部状态

再来说下一组关键词——外部情境和内部状态。在我们的海马体内部,有一个结构叫海马旁回。它是干什么的呢?前面讲过位置细胞会绘制地图来记住位置,这个海马旁回会对环境信息进行编码,让你记住做某件事时的环境。环境信息可以辅助或者妨碍我们记忆。比如,在工作中刚认识的人,过几天在超市里遇到,你就可能想不起来他是谁了;回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记忆的匣子会突然被打开,很多尘封往事涌上心头;球队在自己的主场发挥更好;等等。这些依靠外部环境记东西的现象有个术语,叫情境依赖学习。
还有一种记忆,跟内部环境(也就是我们的状态、感受)相关,叫状态依赖学习。比如,不喝咖啡就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压力太大就容易搞砸事情,这些都是因为在特定状态下掌握的东西,换一个状态就发挥不出来了。
情境、状态相关的原理,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在日常训练中为实战做好准备。
如果实战只有一次,可以让训练环境与实战环境保持一致。例如,如果要在一个有红色墙壁的房间里演讲,那么就在这种房间里做准备。这样,红色墙壁会作为环境信息被编码到记忆中。实战时,红色墙壁会成为线索,帮助你更轻松地找到并运用你之前输入的信息。
如果需要在不同环境下实战,或者实战情况不明,就在多种环境中训练。你在训练中遇到的变化越多,在未知环境中回想和调取相关信息就越容易。
在情境/状态这部分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背景音乐对学习、工作到底是促进还是妨碍?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一个概念——随机共振。它的意思是给某种刺激添加噪声以后,反而让这种刺激更容易被感知到了。但这种有益的噪声是有限度的,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妨碍我们感知目标。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就可以从随机共振的角度去理解,把学习看作刺激,把音乐看作噪声。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适度。当音乐作为一种适度的噪声时,它就会促进你的学习或者工作,比如,白噪声、让你意识不到它存在的古典音乐,或者听了几百遍已经习惯的歌单。反之,如果是随机播放的歌单,听完一首不知道下一首是什么,这时音乐就会从噪声变成信号,吸走你的注意力,妨碍你做正事。什么样的音乐合适因人而异。有人听不得一点背景音,但有人听摇滚乐效率巨高,总之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

4. 多任务处理

提到注意力,我们顺势进入下一个关键词——多任务处理,也就是一心多用的情况。
我们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大脑都在受到来自各个方向各个渠道的无数信息的轰炸。我们的认知是承受不了这么多信息的,所以必须有一个筛选器来把注意力投放到特定的地方。这个筛选器就好像老式游戏机,我们往里面插一个卡带,就启动了一个游戏,开始遵循它的规则。比如,你决定听播客,插入了听播客这个卡带,那么规则就是,你会注意从手机上传来、敲击你耳膜的声音信息。其他的比如手机本身的触感、窗外的鸟叫、旁边人身上的汗味,都会成为次要信息,暂时被屏蔽。
这里的关键是,一次只能插一个卡带。所以和前面说过的边读边听一样,一心多用在理论上也是不存在的。你觉得自己可以一边写报告一边和朋友聊天,其实你只是在飞快地切换任务而已。有时候切换多了,看似切换速度变快了,熟能生巧了,但这只不过是因为大脑对切换这两种特定任务产生了惯性,不代表你切换其他任务也能这么快。有研究表明,经常在多个任务间来回切换的人,比习惯一次专心做一件事的人表现更差。
这时候有人问了,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一边洗澡一边唱歌算不算一心多用?
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大量发生。但你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这种时候有一项任务已经自动化了,可以无意识完成。比如走路、洗澡。那么如果是一边在进行一项已经自动化的任务,一边进行一项需要思考的任务,就不算是一心二用。但你也很容易把自动化的那件事做过火,比如跟电话那头聊得起劲就走过头了还得折回来,或者唱着唱着想不起来有没有抹过洗面奶。所以,你还是做不到真正的一心二用。
演讲的时候也要注意,别让你的听众分心,比如一开始就拿出一道思考题,但是不给答案,打算讲完再回来解释。这样看似引起大家兴趣,吸引大家注意力了,但产生的一个副作用是,你都开始输出你的重要信息了,他们还在思考一开始给的题。要避免人为制造一心多用、影响理解的情况。

5. 回忆

下面这个关键词和学习息息相关,它就是“记忆”。记忆是一个分三步的过程。第一步是编码,要把信息编码后输入大脑。第二步是存储,输入大脑的信息要经过筛选,有用的才会留下来。比如,你在超市里购物时会看保质期,但如果你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那么在走出超市以后你肯定记不住每件商品的过期时间。第三步叫调取,就是从大脑中调出存储的信息。
一般我们更关注前两步,总觉得编码次数越多记忆越牢固。确实,背一个单词10遍肯定比1遍效果好。但为什么很多只发生了一次的事却比背了10遍的单词更让我们终生难忘呢?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假如你的每段记忆都是森林里的一个小窝棚。你每次想去这里,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里砍出一条路来。你越常走这条路,路就越宽,也越不容易长上草。你调取记忆的次数足够多,你的记忆之路就会成为直通小窝棚的大道,不再有任何树枝挡你的路。
有些大爆的影视剧,哪怕你只看过一遍,但每次在网上讨论剧情,看到热搜和玩梗,回忆经典场景时,你都在做调取,调取又会让记忆变得更深刻,在未来更容易被调取,所以你印象特别深。相反,就算你背了某个单词100遍,如果你从来不去回想、默写、使用它,你砍了100次的小缺口很快就会长上草。
所以调取才是形成深刻、持久、易调取的记忆的关键。
在调取回忆的时候,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一个本该熟悉的词,却怎么也想不来,或者想不起精确叫法。这种现象叫“舌尖效应”。怎么解决呢?首先,把你关于这个词的一切联想都写下来,比如有几个字、发音类似什么、给你哪些感觉。然后,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这个词很有可能在几分钟以后突然跳出来。想起来以后,就把这个词写在刚才的一堆联想旁边,把它重新加入你的联想网络,让它以后更容易被调取。

6. 先入为主

下面这个关键词,和市场营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心理学中的术语是“启动”,指的是先前的经验对随后的认知任务产生正向或负向影响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暗示。在这里我们可以通俗地叫它“先入为主”。
广告业的一种基本手段就是让某些概念先入为主,调动起观者情绪。注意观察商业广告,剪辑顺序是有讲究的,成熟的广告不会一上来就亮出产品,而是会用一种情境来渲染开场气氛,可能是快乐的一家坐在餐桌边、亲密的情侣在一些地标美景前拥抱、当红明星在用特效制作的自然环境里一脸向往地探索,等等。这些情境就是在植入概念,触发某些特定的情绪,然后再让产品亮相,目的是让你把产品和引发你情感共鸣的情境联系起来。
另一种常见手段是让预期先入为主,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措辞的导向性。比如,在报道一个案子时,说嫌疑人被无罪释放是中性陈述,但如果说他被放虎归山,很明显就是在激起听众对接下来内容的负面预期。
还有第三种情况,是让策略先入为主,是暗示你要用某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然后你就不自觉地接受了这项指令。有这样一项实验,实验人员给参与者一大碗薯片,让他们看几个小时电视,其中穿插着广告。一组人看的是普通广告,另一组人看的是吃薯片的广告。结果,看薯片广告的人自己吃的薯片比另一组人多。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暗示,基本都可被归纳为这三类。在了解这些先入为主的手段以后,我们就像打了预防针,对它们产生了警惕性,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有意识地提防被它们引导。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先入为主的方法,给别人留下一个我们希望的第一印象。但是,反过来,如果要打破一个之前依托情绪留下的第一印象,通常就需要借助更强烈的情绪了。
先入为主也可以用来引导对象对你想传达的内容产生不同的态度。以演讲为例,如果以辩论开场,听众会对接下来的内容持批判态度。以比较或者讨论开场,听众接下来会倾向于寻找规律。以涉及记忆的方式开场,听众接下来会更关注内容中的细节。在沟通、说服中,你也可以利用这种原理去影响沟通对象。

7. 故事

下面这个关键词是故事。我们都知道故事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是沟通中的重要工具。在故事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到大脑为什么会喜欢故事这种形式,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叫关联。我们的大脑不喜欢孤立的概念,喜欢制造联系,把孤立的事物串成因果链。我们看到老板怒气冲冲,看到有同事愁眉苦脸,就会开始脑补有的没的。我们本来就喜欢编故事,所以一个现成的故事正是大脑求之不得的,符合它的运行机制。
第二个原因叫模拟。我们看到一个单独的动作,比如扔球时,大脑是无动于衷的。但如果把这个动作放进一个故事里,给它因果和语境,比如要陪养了十几年的老狗玩球,大脑就会模拟这个动作,而且它是不会分辨想象和现实的,留给你的感觉就像真扔了一个球一样。我们不是在听故事,而是在体验、在经历故事。我们不仅会模拟故事中的行为,还会模拟故事中的情感,和故事共情。
第三个原因叫同步。在听故事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出一种促进亲密关系形成的化学物质——催产素,会让听者对讲故事的人产生好感,所以粉丝多的作家一般都是小说家,不是散文家或者诗人。听故事时,大脑中还会出现一种神经耦合现象,听者大脑内的模式会努力贴近叙述者的模式,听起来有点吓人——讲个故事,就能把别人的脑子变成你的脑子的延伸了。但这说明故事的感染力是有生理基础的。如果你想拉近和谈话对象的关系,平时准备一些趣事在合适的时候讲给对方听,大方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发对方共鸣,效果会非常好。

8. 压力

今天我们要聊的最后一个关键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是我们千方百计想要摆脱的,它就是压力。但事实是,虽然强度太高或者持续时间太长的压力的确对记忆和学习没有好处,但零压力也一样不利于成长。这是因为压力会导致一种叫皮质醇的压力激素进入海马体——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负责记忆的大脑结构。在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过后,大脑会分泌化学物质和皮质醇对抗,等皮质醇退去,这些化学物质会修复神经元,让它们变得更好、更强。如果压力过大,皮质醇过多,神经元会被杀死。但如果是零压力,神经元不会受损,也就没有机会被强化了。所以,适度的压力,比如上台演讲、接受面试、准备考试之前十分钟感受到的紧张,对你是有益的。长期压力,比如每天上班如上坟的工作,对你是有害的。
但有时候短期压力会让人大脑死机,一片空白,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如果太过紧张,掉链子了,怎么办?
书里介绍的一个方法是深蹲。你可以先放下手上的事,背靠墙深蹲半分钟到一分钟时间。这个姿势是有点难的,会让你调动肌肉,燃烧掉多余的压力激素皮质醇。同时,深呼吸,打破压力的循环。
之后,再捡起中断的工作时,注意不要从中断的地方开始,往前一点,能让你更容易调取信息,触发联想,顺利度过大脑空白的那个点。
如果是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大脑空白,没有条件原地深蹲呢?其实让任何特定肌肉群紧张起来都有类似的效果。可以握紧拳头、手用力按压桌面或把身体全部重量放到一条稍微弯曲的腿上,通过使劲来给自己减压。
好,今天这本《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我们就聊到这里。书中有不少像这样的小技巧,都是认知原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能帮你在职场中更高效地进行信息传递,比如在调取大脑信息时更快速、更敏捷,在沟通时让别人听明白、听进去,在学习时让自己学扎实、记牢靠,等等。也推荐你去读读原书。希望它对于你提升职场软技能有所助益。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撰稿、讲述:钱婧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