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从意义分心》(Distracted from Meaning)

2024-10-20 00:00   重庆  
📑 8016 字  |  🎵 25 分钟
技术时代如何找回生活的实感?
这本书能为你
  1. 阐明智能手机对注意力和认知能力的影响,科学地解释智能手机如何导致分心,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2. 揭示智能手机如何打断人们的真实体验和社交互动,进而导致了生活意义感的丧失。

  3. 介绍应对智能手机分心的策略,通过“数字排毒”、功能拆解和增加身体性活动等方式,帮助读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提升生活质量。

适合谁听
  1.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从此书中了解智能手机对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影响的深刻见解,进而指导学生和子女,减少智能手机对其学习和成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2. 对个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感兴趣的读者,可从此书中获得新的视角,探索如何在数字时代维护和提升个人的生活体验。

  3. 技术和数字产品爱好者,可在此书中找到有关技术如何塑造现代生活方式的深刻分析,并采取实用的策略来平衡技术使用和生活质量。

书籍信息
书名:《Distracted from Meaning: A Philosophy of Smartphones》
作者:[美]泰格·罗浩尔德
出版社:Bloomsbury Academic
出版年:2022-11
ISBN:9781350172654

内容简介

当我们的智能手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时,面临的危险远不止一时的注意力分散。我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干扰意义的构建模块和塑造我们自我认同的行为。
通过分析社会互动和不断发展的经验,Roholt揭示了智能手机干扰我们有意义的项目和活动的机制。罗霍尔特关于生命意义的概念借鉴了一群迥然不同的哲学家——苏珊·沃尔夫、约翰·杜威、休伯特·德雷福斯、马丁·海德格尔和阿尔伯特·博格曼。罗霍尔特论点的核心是博格曼所说的重点实践:与朋友共进晚餐、跑步、参加大学研讨会、参加体育赛事。作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例子,Roholt将乐器分类为焦点事物,认为音乐表演可以被有效地理解为焦点实践。
通过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罗霍尔特让我们重新思考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的位置。但他仍保持谨慎乐观。这种对智能手机深思熟虑的、必要的质疑,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让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泰格·罗浩尔德 Tiger C. Roholt,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哲学系主任。在开始他的学术生涯之前,Roholt是一名专业音乐家,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了哲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王小伟。
今天我要介绍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手机的。手机大家都不陌生,第5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10.91亿人,差不多有11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9.9%,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手机虽然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不少焦虑,甚至导致了意义感的流失。
针对这个主题,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兼系主任,泰格·罗浩尔德,在2023年出版了一本新书,Distracted from Meaning: A Philosophy of Smartphones。这本书尚未被翻译成中文,我们试着翻译过来可以叫《从意义分心:一部关于智能手机的哲学》。这本书非常浅显易懂。技术哲学的一个特点是它不故弄玄虚,它去讲述那些可以讲得清楚明白的内容。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还不错。作者结合了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视角,通过详细的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利弊,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智能手机如何导致分心?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以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解决。这些好处不言自明,每个人都能切身体会到。好的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很多书去谈论了,就不用多说了,这本书的核心集中在讨论手机带来的挑战——我给总结成了一句话,就是智能手机会导致分心。
“分心”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现象,可以分为多个层面,有的是更加日常的,有的是更加哲学的。首先,让我们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是如何导致分心的。
技术哲学的研究也会借鉴案例,尽管它不像社会学、管理科学或人类学那样直接进行田野调查和数据收集。你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看起来可能不那么高深玄妙,但它确实能够真实地把握我们时代科技现实的脉搏。我们称这种研究为“经验知情”的研究,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经验内容。书里有几个例子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2016年,有一项针对韩国护理学生的研究。这项研究调查了312名韩国护理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术环境中使用智能手机。调查发现,27.9%的护理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时也会出现分心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实习表现。智能手机的使用不仅会导致学生无法专注学习,还会降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减少与老师的互动。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些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手机分心,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无法细致掌握一些非常关键的细节知识,那么可以预见,他们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会更有可能犯错。实际上,书里也的确引用了针对临床护士的手机使用研究。
2019年有一项针对意大利护士的研究。这项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256名意大利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问卷中包含了很多问题,有些是主观的,例如询问护士是否感到分心;有些是相对客观的,考察在具体的护理操作中护士究竟是怎么使用智能手机的。结果显示,约42%的护士表示,使用智能手机时确实会导致分心,并且这种分心直接导致了医疗错误的增加。这些错误有些轻微,有些则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护士对患者的照料。
这里插一句,当我们讨论医疗时,通常会更多地关注医生的救治能力,但事实上,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医疗一词是“medical care”,其中的“care”部分实际上是指护士的工作。护士在患者照料和关护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分心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护士响应患者需求的能力。
当然,除了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分心,医生在医疗中使用手机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书中举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位55岁的男性病人,因为心脏病被送到了医院急诊室。医生在监测这个病人的心电图时,经常拿起手机,不停地翻看。其实,医生并不是故意在上班时玩手机,有时是因为工作信息不断推送过来,甚至有些诊疗过程需要在手机上操作。这导致他错过了心电图上的一个重要变化——ST段抬高,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标志。在心电图上,ST段通常是一条小紫色的线,这个线的变化特别敏感。
由于医生分心,没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病人的心脏病迅速恶化,导致心源性休克,心搏骤停。这是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医院后来进行了内部调查,制定了更严格的智能手机使用规定,以限制医疗专业人员在关键医疗操作期间使用手机。但我们觉得,这种问题仍然可能会发生。一来很难明确界定哪些时刻是医疗关键时刻,哪些不是。有些看着不关键,但有可能会很关键。另外,要在关键和非关键时刻随意地切换用不用手机,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太容易操作的事。
当然,大家可能觉得医疗是专业人士的事,日常生活中,可能不涉及什么关键的医疗时刻,普通人工作中对注意力的要求也较低,手机的影响似乎没有那么大。实际情况要比大家料想的复杂一些,这本书还引用了大量关于手机如何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分配和认知能力表现的案例,我们不去进入研究的细节,我给大家就研究结果做一个宏观的介绍。
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些研究,发现母亲在带孩子时使用手机,会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家庭餐桌上使用手机则会导致交流深度和情感连接度显著下降,家庭成员更倾向于浅层次的对话,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情感交流。智能手机实际上干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将原本可以加深亲情的交流活动变得碎片化、表面化。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现在很多家庭聚餐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尤其在需要交流和沟通的时刻,手机成了一个无形的屏障。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常识性的观察为什么还需要研究呢?原因是,任何严肃的科学的研究,我们都需要定量化描述现象。只有通过发放问卷等方式来搜集数据,将这些常识性的观察转化为有经验证据支撑的研究,才能确认这些影响是否是真实存在的。
书中特别提到两个研究,这两个研究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第一个研究的论文题目叫《智能手机的在场与我们的认知容量、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The Mere Presence of One's Own Smartphone Reduces Available Cognitive Capacity)。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测量手机对我们认知能力的影响,而且做得非常细致。参与者被分成了三组:一组是完全没有手机的,一组是手机在视线内的,还有一组是手机在视线外的。
没有手机的那一组,是要求实验参与者把智能手机完全放在实验室外面,放在另一个房间里。手机在视线外的那一组,就是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然后放在包里或者口袋里,虽然你知道手机在身边,但你看不见它。最后一组就是把手机调成静音模式后放在桌上,虽然不能用手机,但它在你的视线范围内。
在这三种不同情况下,实验人员给参与者提供各种题目,让他们答题,观察他们的认知能力变化。我们大概都能猜到,没有手机的那一组,也就是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的那一组,他们在认知测试过程中错误率最低、反应时间最短,表现最优。这符合我们的常识,但别忘了我前面提到的,只有当常识通过实验得到了明确的证据,我们的预判才能得到佐证。
你觉得手机在视线内和视线外调静音不使用这两种情况下,认知功能会有差异吗?你可能会觉得,这两者不应该有显著差别,反正都没用手机。但实验结果特别有意思:当手机不在视线中的时候,你把它调成静音,放在包里或口袋里,你看不见它,但知道它在附近,这组人的得分实际上比手机放在桌面上、眼睛能看到的情况要高一些。也就是说,手机只要在视觉中在场,即使你没用它,也会影响你的认知功能,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反应时间都会受到影响。整体认知测试的分数,比手机在你包里、看不见的情况要差,当然也比手机完全不在实验室里的要差得多。
另外一个研究我觉得更有意思,它研究的是社交媒体使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社交媒体化的时代,与我们父母那一代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大相径庭。现在,我们更多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比如微信、小红书、抖音、快手。虽然社交媒体带来了许多便利,也有其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书中引用了一项调查,调查了两千多名社交媒体用户,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两小时的人,比那些使用时间较短的人,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平均降低了20%。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大的。这一现象如何解读呢?我们可以提供很多种视角,不能立刻去讲手机降低了生活幸福感。一种可能性是,这些用户本身可能更年轻,对生活的要求较高,因此感觉满意度较低。还有其他解释,比如社交媒体用户可能更具批判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生活的自觉和审视更为严格。当然还有一种不少学者都倾向于相信的解释:社交媒体的使用确实对人的幸福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其实和意义感的丢失有关。这本书的核心在于从哲学角度研究分心对意义感的影响。

手机分心与意义缺失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意义疗法”推广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人类的主要驱动力是寻找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囚禁于多个集中营,包括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集中营中,在极端痛苦和绝望的情况下,他通过帮助自己和其他囚犯寻找生活中的意义,保留了精神上的力量。这些经历后来成为他最著名的著作《活出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基础。
我们其实也都有这样的感受,不管什么年龄、什么位置的人,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或至少会有这样的念头。追问意义,仿佛成了自己能继续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实我觉得人生可能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意义。我们要的可能是“意义感”——就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这种感觉,而不一定是在客观上真的有什么意义。《手机哲学》这本书在后面的理论部分,除了引用大量的科学研究例子,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手机是怎么导致了我们生活中“意义感”的丧失的。
本书实际上用了两位关键人物的哲学理论来分析在手机时代,我们的“意义感”是如何被肢解的。这两个关键人物分别是约翰·杜威和阿尔伯特·伯格曼。杜威的名气大得多,你可能知道他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还是胡适的老师。伯格曼刚刚去世,他是一个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发展技术哲学的学者。
我们先从杜威讲起。杜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经验”的概念。当然,这里的“经验”在杜威的语境中还不是指我们日常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经验,而是指一种特殊的、所谓“真切的经验(developed experience)”。
这种“真切的经验”有一个特点,它不是一种道听途说。比如说,经常有学生问人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老师可能会告诉他一句八字真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简单,几岁的小孩都能理解,但这种理解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因为它不是我们自己的经验,而是外在于我们的一种话语。那么,什么是真切的经验呢?杜威用一个特别朴素的方式来描绘它:
一个人举起一块石头。他会经历一系列的环节,比如感受到石头的重量、压力和表面的质感。这些感受会影响他接下来的动作。石头可能太重了、太尖锐了,或者不够坚固;他就要不停地调整姿势,尝试不同的方法。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他和石头之间达到一种相互适应的状态,这段经历才算结束。
上面这个例子看起来特别浅显,是吧?杜威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经验只有通过真正的实践才能变得真切。我想举起一块石头,就不仅仅是“举”这么简单。在尝试举的过程中,还要去承受石头带来的反馈。这块石头可能太重了,或者太尖了,我需要不断修正我的想法,改变身体的姿势,调用不同工具才能搬动这块石头。在这个过程中,我和石头的互动逐渐达到了一个相对稳态。这时候,这段经历才算是完整的,也只有在这种“操作”与“承受”的相互作用下,一个经验才算是真切的发展经验。我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到下一个动作,每一个当下的经验都会构成下一刻经验的一部分。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并不是消极地经受,而是积极地承受。
什么意思呢?说回我们俩在搬石头,我一使劲儿,跟你说“这石头太重了”。这个其实是一种“经受”(undergoing)。我在用力的过程中,石头的重量给了我反馈,让我意识到它超出了预期。但为什么说它又是“积极地承受”呢?这是因为当我跟你说“石头太重了”的时候,我不是要去描述石头有多少公斤,也不是在抱怨。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咱们是不是得找个工具?这句话就是对石头重的积极反应,意在指向下一步的行动。可见,真切的经验的形成,不只是简单地被动地经受,而是在积极应对、调整、寻找出路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一种生命稳态。
从杜威的“真切的经验”概念来看,手机及其背后的虚拟世界对于我们真实经验的形成有腐蚀性影响。首先,手机和社交平台常常伪装成经验。许多人获取的知识实际上来自社交平台上的各种教程,这些信息原本是由个体真实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但一旦传播到网络上,它们通常变成了碎片化的语录,生活的基质性都丢失了,不能形成“真切的经验”。它们无法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因为它们缺少了形成经验所必需的具体情境和互动。不过,它倒是可以作为你真实经验的一个出发点,帮助你激发下一步行动。再就是网络上的事件往往缺乏一种连贯性,每个事件独立存在,热点事件讨论一段时间后很快被新的事件替代,导致前面的事件被遗忘。碎片化的事件是无法构成真切经验的。
手机不仅伪装了经验,还打断了真切经验的形成。比方说交往这种经验,两个人要交往,一个经典模式是找个饭馆,点几个菜,倒上两杯酒。我们可能会先讲两句,策略性地试探对方的反应。酒过三巡,开始直抒胸臆,聊得投机,就开始称兄道弟。但如果这个饭局的交流过程老被手机频繁打断,聊着聊着就要回微信,还要刷会儿短视频,就会在原本要形成的稳固且有整体感的经验中造成很多孔洞。这就像大脑中出现了许多坏死的腔隙一样,最终影响大脑的功能。尽管对话还可以继续,饭也能吃完,但真切的经验就形成不了了。
除了杜威,这本书用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哲学家是阿尔伯特·伯格曼。继承了海德格尔的一些讨论,伯格曼把生活中的事物分为“技术物”和“焦点物”。技术物对应的是“技术实践”,焦点物对应的是“焦点实践”。技术实践主要涉及工具理性,而焦点实践则涉及生存论。“技术物”这个概念不难理解,它的主要特点是工具性,不太依赖情境,而且有替代品。手机就是一个技术物,它作为工具实现了通信的目的,手机通信不太依赖具体的情境,远隔万里随时可以沟通,当然手机也有替代品,电报、邮件、电脑也能通信。
焦点物很不一样,焦点物不是纯工具,它没有简单的替代品,还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显现。比如,手机进行的沟通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而面对面的交流则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在饭馆、广场、咖啡厅还是茶馆,情境直接影响着交流的质量。
伯格曼用壁炉的例子来说明焦点物的独特性。现在我们交取暖费通常是通过手机完成的,在不了解整个流程的小孩子看来,手机就好像是温度调节器一样。但烧壁炉就完全不一样了。烧壁炉你需要去森林里砍树、劈柴、堆砌、引燃。壁炉的火光在家里构成焦点。虽然壁炉的功能可以被地暖替代,但整个烧壁炉的活动本身是不能功能化的,通过壁炉我们还组织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构成了一系列情境。一家人围绕壁炉分工、劳作、聚集以及分享。这个过程赋予生活粗壮的意义感。
现在不行了,手机在我们进行以上类似的焦点实践时不断打断我们,导致原本厚实的焦点实践变得稀松多孔。另外,手机还带来一种便利性的诱惑,试图简化一切生活过程。人都是通过手机交取暖费,暖气来了人们也是各玩各的手机,很少聊天。人们的精神活动中仅存工具理性,把一切——包括人本身——当作工具来实现其他目的。这时候人们往往只关注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除此以外,世界一片荒芜。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意义感越来越薄弱,最终将遭遇虚无。我们又尝试通过发明更多更便利的技术来进一步工具化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而试图摆脱这种虚无。然而,这只会带来短暂的麻醉,之后虚无感会更加剧烈,更加沉重、放肆。

结语

其实这本书最后还是给了我们一些实用的建议,来对抗手机对意义感的侵蚀。我想特别说一下,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而是思想上自觉。意识到手机分心为什么导致虚无,为什么导致意义感丧失,这本身可能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具体的操作办法就是因人而异的了,有些方法大家不妨尝试一下。
这本书里提到一些“数字排毒”的方法。例如,在家里聚餐时,可以规定手机必须放下,或者一周的某一天,比方说周日,坚决不用手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直接对抗手机比较困难。越对抗越强化,不去想手机,脑子里就在想手机,对吧?这样效果往往不好。更好的策略似乎是将手机的功能进行拆解。例如,不在手机上发微信,而用电脑来发,尽量少用手机支付,用回钱包。将手机的功能尽量分散掉,只保留通话和短信。这样,你的手机使用时间会逐渐减少,同时再增加更多关系性的、身体性的活动,比如尝试学习一种乐器、徒步旅行、和家人一起多聚餐、增加线下的交流等,这样逐渐减少手机对意义感的剥削。
通过一段时间的数字排毒,你可能会逐渐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毕竟,科学革命才不过五百年,技术革命不超过三百年,但人是经过几百万年进化出来的,要相信我们凭借粗壮的生命直觉,足以对抗手机的黏滞性,夺回我们生命的意义感!


撰稿、讲述:王小伟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