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单向度的人》

2024-10-21 23:55   重庆  

📑 7889 字  |  🎵 24 分钟

人的“异化”是如何发生的?

这本书能为你
  1. 呈现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分析发达工业社会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消费文化来实现社会控制,剥夺了个人的批判能力和自主性。

  2. 提供一套有效的理论工具来反思现代生活中的技术依赖和消费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3. 指出超越技术理性、恢复否定性思维和批判性想象力的必要性,马尔库塞的理论鼓励读者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实现个体的解放和社会的变革。

适合谁听
  1. 对社会学和哲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从此书了解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消费文化和社会控制等核心议题的代表性观点。

  2. 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消费主义等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从此书中获得一个批判性的视角,理解并反思技术理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从事文化创作、批评和传播的工作者,如作家、艺术家、记者和媒体工作者,可以借由马尔库塞对文化工业的深刻分析,探索挑战创新的路径,产出新视角和启发思考的文化产品。

书籍信息
书名:《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作者:[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原作名:One-Dimensional Man: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译者:刘继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8-4-1
装帧:平装
ISBN:9787532745104

内容简介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等,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单向度的人》、 《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王小伟。
今天我要为你介绍的这本书是《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它的作者是赫伯特·马尔库塞(一作“郝伯特”)。作者和书都可谓是大名鼎鼎。本书最早出版于1964年,在国内的引介也相当早,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我想还是首先给你介绍一下马尔库塞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写《单向度的人》的语境。像这样的大家,他的思想通常是非常锋利的,观点也都很鲜明,不屑于装饰自己的想法。不了解他的背景,看他的理论就会觉得偏激、过火。其实读书不仅在读内容,还要读语境,这样才能建立更加立体的认识。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 1898年7月19日—1979年7月29日)是德国裔美国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以他对社会批判理论和激进政治思想的贡献而闻名。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在20世纪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推动了批判理论的发展。马尔库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年轻时便展现出对哲学和文学的浓厚兴趣。1916年,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在1918年回到柏林,继续学业。战后,马尔库塞在柏林大学和弗莱堡大学学习哲学,师从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马尔库塞因其犹太身份和马克思主义倾向而被迫离开德国。他与其他知识分子一道,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会聚了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马尔库塞在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发展了自己的批判理论,研究了法西斯主义、资本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1934年,法兰克福学派迁往美国,马尔库塞也随之移民。他继续在社会研究所工作,同时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布兰戴斯大学。在美国期间,马尔库塞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如《理性与革命》(1941)和《单向度的人》(1964)。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的代表作,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本书对196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消费主义和文化同质化,剥夺了个人的批判能力和自主性,导致了“单向度”的思想,即缺乏对社会秩序的反思和批评。
在1960年代,马尔库塞是学生运动和反战运动的象征性人物,他的思想对新左派和激进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本人对这些运动持批判态度,但他一直支持青年一代对社会不公的抗议。1979年,马尔库塞在德国去世,享年81岁。他的思想遗产影响深远,不仅在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还在文学、文化研究和政治实践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批判思想家之一。好了,介绍完马尔库塞创作的语境,我们再来进入他的文本。

单向度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的第一章叫“控制的新形式”。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运转离不开控制,社会不能失控。但社会控制的思路一直都在变,没有一劳永逸的社会控制术。在古代,统治者对社会的控制可能是通过暴力和强制。但马尔库塞的洞见在于指出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控制不再主要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而是通过技术和消费文化来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马尔库塞的辨析。19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技术发展迅猛。他指出,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更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工厂中的流水线生产当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更使工人变得机械化,丧失了创造性和自主性。工人被技术所支配,变成了技术的附庸。这种现象不仅限于工业生产流程中,还体现在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中。例如,客服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预设的流程回答客户问题,任何偏离流程的行为都被视为低效和不专业的。这样一来,人的个性和自由都被压抑了,在现代技术逻辑中被当作缺陷克服掉了。
在这样的逻辑下,不光是工人,西方的职业政治家也难逃政治技术化的诱惑。马尔库塞指出,现代西方政治被技术理性所主导,真正的民主和公共参与被弱化,政治活动内在价值被剥夺了,被当成一种工具。政治问题因此就成了技术和效率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家丧失了对公民德性的期待,对理想社会的想象力。
不仅如此,马尔库塞认为,1960年代工业时代的技术还通过与其伴生的消费文化来对人的闲暇进行控制。广告和媒体制造出大量的消费需求,这些需求并非来自人类的基本需要,而是被人为制造的虚假需要。人们总是渴望更新一代的产品,家里没坏的东西好端端的也会过时,人会去强迫性地升级拥有的东西。消费文化的扩展不仅限于物质商品,还包括娱乐和信息的消费。人们总是渴望阅读到更多的“新闻”,更多的“猛料”。
电视新闻和大众传媒往往使用极简的语言和图片快速报道复杂的社会事件,观众得不到全面的信息,无法形成自己的批判性观点。观众只能看到事件的表面,无法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性。严肃的东西被简化为信息商品,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和爆炸性画面来赚取注意力。生活在资本社会中的人们总是看个不停,很少考虑看到的东西究竟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益处。
读马尔库塞,我自己的感触是最多的。回头审视当下,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多都是虚假需要所推动的。有的人今天买一款手机,明天就要买下一代芯片的手机,买到PRADA的包,还要去买Hermès的包,生活就是一场打怪升级。实际上,只要稍微冷静地思考,就会发现纯粹的“买买买”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我们物质高度匮乏时,当然需要“买买买”。但在今天,许多人实际上面临物品过剩,物欲过度的问题。
在一个商品高度繁荣,甚至高度重复的社会,要让每个人不停地购买,就必须打造“符号消费”。我们买东西不再是为了满足真实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成为某种人的感觉。拥有某个商品就代表拥有某种人生,某种优越感和特权感。我们生活里也充斥着这种符号性消费广告,比如穿上某个品牌的衣服,就仿佛能拥有精彩的人生,仔细一想,这真是一件挺荒诞的事。但资本场域中,它都能成立,资本有扭曲意义空间的能力。马尔库塞说过一段话,当然,这话听着有点刻薄,他说当打字员的女儿也穿上了雇主女儿一样漂亮衣服的时候,她真以为自己和他们是一路人了。言下之意,这就是个幻觉,商品无法抹平他们身份的差异。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技术作为一个社会控制术,或者叫意识形态,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构思了一个技术乌托邦。马尔库塞分析,很多人眼中理想的未来,就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其中每个人都能依靠技术得到无尽的资源,每个人都坐着飞行汽车跑来跑去,每个人的生命都被无限延长。技术战胜了贫穷、饥荒、疾病、坏人和坏政治,世界从此一片祥和。通过制造这种“遥远”的未来意向,人们忽视了资本通过技术话语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可以忍受日常生活的异化。
跟着马尔库塞的思路走到这里,有的读者会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说技术会造成人的异化,那人文艺术会是一个对抗技术的解药吗?毕竟文艺活动是最为即兴的、冲动的、个人的、不受控制的,似乎能够保留一种维度。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还真专门谈论过文化问题。他把文化分为“高层文化”(High Culture)和流行文化。高层文化指的是那些被认为具有深刻思想性、艺术价值和社会批判性的文化形式。它包括古典音乐、文学、哲学、戏剧、视觉艺术等。高层文化的高不是说它多高级,而是说它保留了与现实的一种必要的“距离”,因为这种距离,所以可以不讨巧,不逢迎,它没有被裹挟进入文化工业里,还能保有很强的否定性。这类作品通常读起来没有那么爽,需要逐渐进入,他们通常以挑战现有的社会秩序、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为目标。高层文化可以帮助人们从社会的“一维性”中解放出来,即从被压抑、被操控的单一维度的意识形态中解脱。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尔库塞认为,这种高层文化的解放潜力常常被“同化”或“吸收”到消费文化中,失去了其原本的批判性。大众文化力图破除距离感,文艺作品老要“接地气”。社会中一些人的苦难被当作一种奇观来兜售给大众,称为“非虚构写作”,写作模块化,有固定套路。这样的作品本来很精彩,但很快就会有大量的套路化写作涌现,成了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产品,失去了原有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批判功能,难以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

单向度的思想

马尔库塞认为,这种单向度的社会中只有单向度的思想。在196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否定性思维被消解。生活的主题是接受现状,在现有框架内追求技术进步,商品革新。教育体系更多地关注技术技能和职业培训,强调专业化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学生被训练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工人,而非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人文学科被极度轻视,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马尔库塞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的精神维度变得特别单一、顺从和易于管理。
这里我多说两句,很多人特别强调学校的专业教育,这当然无可厚非,从普通人角度看,专业是饭碗,专业壁垒越高,饭碗越稳。选择大学专业时,人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所谓的“硬”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很自然的倾向就是会选择理工专业,即便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经济类和财会类的专业也更受欢迎,至于哲学则可能被放在最后,人们普遍认为哲学没有门槛、没有专业性。
但如果我们把视角拉长,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就发现“本科”这个概念的本意就不是专业教育。不能把大学和技校搞混淆,虽说这两者没有高低之分,但功能不尽相同。本科本质上不是提供专业教育的,它提供的是“教养”。当年司徒雷登创办燕京大学时,他把学校的环境布置得特别好。学生们上了许多看似没有实际用处的课程,而且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学生们投入了很多精力在学校社团活动上,学校宿舍环境也特别好。当时有许多人质疑说:“你们把学生的生活弄得这么幸福,他们毕业后根本不知道社会的疾苦,完全不了解这个社会,你培养这些人有什么用呢?”
司徒雷登当时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应。他说,如果学生们过早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那他们就不会有改变社会的欲望。只有在学校里过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他们才能够从另一个维度来审视这个社会。你看,老是劝年轻人懂得社会上的各种规则,他们就没有否定性,只有肯定性。如果他们聪明一些,就会利用社会的固有模式钻营,获取自己的利益,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反倒会认为那些保留了否定维度的人是孔乙己,还会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之类的概念来指责他们不能适应社会。
其实,大学不过早地进行专业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个常识。我们知道现代大学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都是非常古老的大学。中世纪大学教的是“自由七艺”,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构成三艺),以及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构成四艺)。这里面哪个都不是专业谋生技能,都是人格养成学。与自由七艺对应的是机械七艺,包括农业、建筑、军事艺术、贸易、医药、航海和戏剧,旨在培养具体职业技能,以便承担社会功能性角色。但机械七艺发展较晚,也远未像自由七艺那样受到重视。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有类似的态度,儒家的君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传统技能,也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旨在全面培养君子的品德,这其实也不是专业教育。学射箭、驾车不是为了打猎和当车夫,学数学也不是为了当账房先生,儒家认为这些技能是一种灵魂养成术,通了六艺,一个人的人格才有博雅气象。
但在深度消费化和科技化的时代,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工具性人才。这种教育不需要学生对世界有特别的想象,只是希望他能作为一个手段,不辞劳苦、忍受重复性强的工作。一个理想中的人才是一个技术专才,他们只能在流程中执行一些步骤性的工作,无法对流程本身进行反思,也不负责去构思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生活的图景。
马尔库塞担忧我们最终将在技术进步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名义下来谈论一切话题。所有的注意力都指向一种工具性的优化,人们只考虑走的快慢,而对社会要朝哪儿走不再投入任何关注。所有议题都被还原为技术/效率议题,社会全面失去否定性,成了一个平滑的、无处不肯定的社会。
马尔库塞所谓的“无处不肯定”的社会大概是这样的:在工作场所,职工被要求严格按照预定的流程和技术标准工作,任何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尝试都被视为低效和不必要的;在学校里,学生一上来就进行专业定位和职业教育,学校成了工厂的人力储备池;在文艺领域,文化活动不再负责制造多维度的精神世界,而竭力制造精神幻品,让人观看别人的悲惨或臆想自己的成功,作家退化为“写手”;即使是最富有批判性的学术活动也难逃例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严肃的思想活动被技术化了,表格越多学科地位就越高,社会科学忽视了对社会深层问题的识别和批判。
哲学会是个例外吗?哲学不是最讲求批判性吗?马尔库塞讨论了肯定性思维的胜利及其对哲学理论的影响。肯定性思维,即认为技术发达和商品繁荣是正确生活的唯一标准。被这种思路全面主导以后,哲学也会被技术理性所支配,失去了批判性。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哲学也变得工具化了。哲学怎么被工具化呢?在本书第八章哲学的历史承诺中,马尔库塞回顾了哲学的历史使命,指出哲学真正的任务是通过批判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尔库塞提到,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和美德,通过理性思考和辩论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现代社会,哲学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和专业化,与普通人的生活脱节,失去了其解放性的潜力。
马尔库塞抱怨当代哲学研究更多地关注语言分析和逻辑问题,而忽视了生命中的真问题,变成了琐碎哲学。分析哲学虽然在逻辑和语言分析方面取得了成就,但在社会批判和人类解放方面却乏善可陈。他们的议题很少有人关注,但却有很高的智力门槛,最终就滑向了智力杂技。在马尔库塞看来,这种趋势使哲学失去了其解放潜力,变成了技术理性的附庸,其做法从根本上是反哲学的。

尝试性解法

标识出了这么多问题,出路在哪里呢?
马尔库塞强调,技术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在于技术理性被用来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技术变成了意识形态,甚至变成了一些人的自尊,要是有人不热烈地拥抱技术,就会被认为是迂腐落后的。在马尔库塞看来,如果不改变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结构,还盲目相信技术理性代表生活的终极形态,人类将继续在虚假的自由和幸福中迷失。他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技术和消费社会,认识到其对人类个性和自由的压制。真正的解放需要超越技术理性,重新发现否定性,社会变革需要新的价值观和新的思维方式。
按照马尔库塞的理论,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试着去做:首先我们必须恢复对世界的想象力。想象力其实就包含着否定性和批判性,因为它能够将不相关的事物从其原有秩序中抽离出来,并将这些不相关甚至相互矛盾的事物整合在一起。因此,想象力实际上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否定性维度。这种否定性和批判性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抬杠”,而是提供一种审视生活的别样视角。在一个技术垄断的时代,我们需要首先逃脱对技术解决主义的盲信。这种逻辑认为,好生活就是技术高度发达的生活,我们能买很多东西、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其实,好生活有很多其他的方式,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去构思属于自己的多维度的美好生活。
我们还需要摆脱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技术的本质是工具理性:就是用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工具只强调效用性,而生活不是只有工具理性,生活里有很多活动有内在价值,不能被工具化。当下生活却通过工具理性对生活进行裁切,能够被整合到工具理性里面的,就变成了生活的焦点。所以我们经常谈论的成功,就是获得晋升,赚更多的钱,这都是把自己当作工具的过程。甚至还发展出一系列复杂的“工具学”,那些厚黑大全、办公室秘籍等等,不少都是这种学问,核心是把别人、把自己当作工具,来攫取利益。

结语

除了《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还撰写了《爱欲与文明》,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结合,提出了关于社会压抑和解放的理论,这本书1955年出版,比《单向度的人》出版还要早了快十年。在这本书里,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通过家庭、教育和文化等机制系统地压抑创造性欲望,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现代社会中的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盛行,将一切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因此忽视了人类欲望和感性的真正需要。马尔库塞主张感性的解放才是真正实现社会解放的关键。他构想了一个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能够摆脱传统文化和经济结构对欲望的压抑,自由地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感性欲望。
如果你读完了《单向度的人》,可以接着看看这本《爱欲与文明》。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在马尔库塞指出人的解放需要先解放感性,而不是理性。我想,他或许认为理性很容易滑入到技术逻辑/工具理性中去。医治生活之苦,理性的效果就像抗生素,常常有效,但不能老用。滥用抗生素会选择出超级细菌。滥用理性会导致超级盲信,选择出难以克服的技术解决主义,让技术变成不可撼动的意识形态。感性就不同了,感性从根本上排斥效用、效率、控制、成本和收益这样的话语体系。感性是爱欲非常直接的出口,锐化人的感性,可以让人获得重新构思一个新世界的基础材料,自由才能被看到,被关心,被渴望。


撰稿、讲述:王小伟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