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屡见屡鲜》

2024-10-17 02:00   重庆  

📑 9536 字  |  🎵 27 分钟

为什么说习惯正在让你失去对世界的洞察力?

这本书能为你
  1. 运用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帮你突破思维局限,重新审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

  2. 教你如何在保持适应力的同时保持独特性。

适合谁听
  1. 想要提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想要突破舒适圈,挑战自我的朋友。

  2. 对行为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前沿感兴趣的朋友。

书籍信息
书名:《屡见屡鲜:在习惯化的日常之外》
原作名:Look Again: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
作者:【英】塔利·沙罗特【美】卡斯·R·桑斯坦
译者:贾拥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定价:69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21767773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卡斯·R·桑斯坦、纽约大学心理学及神经学博士塔利·沙罗特综合神经科学、心理学和经济学成果和方法,深入研究了人类的适应力,指出了适应力的运行机制,揭开了“适应力偏好”这一心理陷阱,分析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适应力陷阱的情况,如为什么会有受害者长期处在虐待关系中,却不逃离;为什么步入中年后,许多人都有更为严重的焦虑感和不幸福感;为什么在一家公司工作得越久,对不合理或低效率的情况就更能接受......
本书将介绍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案例来阐明科学,使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周围的环境;同时,本书还为商业环境下如何挣脱职业生活中的倦怠感和错误决策提供建议,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灵活的变革来保持活力,提升竞争力;此外,本书也为紧迫的严肃议题——结构性不公、种族歧视、性别偏见、环境污染等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作者简介

塔利·沙罗特(Tali Sharot),纽约大学心理学及神经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科学系副教授,情感大脑实验室创始人,知名TED演讲人。沙罗特专注于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交叉领域,拥有多项开创性成果,擅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人类行为,并探究各类研究发现在金融、市场营销、卫生和公共政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著有《乐观的偏见》。
卡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美国当代杰出的法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科学家,现为哈佛大学罗伯特·沃姆斯利校级讲席教授,曾任职于美国司法部、美国国会司法委员会和马萨诸塞州法院,2009至2012年担任奥巴马政府白宫信息和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202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任命为行为洞见和健康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主席。著有《助推》《噪声》《简化》等多部作品,在宪法理论、政治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屡见屡鲜》,是“屡见不鲜”的反面,怎么看都觉得很新鲜。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更简单,就叫“Look Again”,再看一遍。
什么意思?我先提一个小问题,你能不能回想起生命当中最美好的一天?你可能会说是你结婚的那一天,或者说是你某一次去游乐园特别开心,或者是毕业的那一天,甚至可能是中彩票的那一天。讲到这里,应该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重温当时的快乐心情了,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如果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将24小时不停循环重复你最快乐、最美好的那一天,你愿意吗?这可能就有些让人打鼓了,好像再美好的事情,老重复,也就没意思了。
来看这本书的副标题,“在习惯化的日常之外”。其实这本书,就是运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来告诉我们,“习惯化”,或者用术语,“适应力偏好”,这个东西是什么,对人类有什么用,又如何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陷阱。
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和这个心理现象有关,比如为什么说“小别胜新婚”?为什么有时候老司机更容易出交通事故?又比如自己身边的“舒适区”是怎么形成的?甚至,如果你经常去同一家餐厅,点同一套餐品,每天上下班都是同一条路线,等等,这本书所讲的科学原理就更值得你多了解一些。
本书有两个作者,一个是著名的卡尔·桑斯坦,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现在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他之前的《噪声》《助推》《明断》等等著作,都曾经在听书有过解读。而另一位作者,塔利·沙罗特则是在伦敦大学学院担任认知神经科学系副教授,而且她还创办了“情感大脑实验室”,曾经多次获得英国心理学会的图书奖,其中《被左右的独立思维》也在听书有过解读。相比桑斯坦,沙罗特更擅长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总之,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强强联手,两个各自领域的大牛一起来解答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些现象。
他们在书中提出,人类非常擅长适应,但这种强大的适应力实际上成为一把双刃剑,我们既需要利用“习惯化”,更加需要学会“去习惯化”,要懂得给自己的生活加点风味,才能保持自己的敏感性,才不会因为习以为常,而逐渐丧失创新力、丧失对幸福的感知,而对很多自己身边的风险、恶行视而不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看这个“习惯化”到底是什么,具体有什么科学原理,再看一些生活当中的具体例子,理解它对我们的影响,然后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来控制习惯化,并且实现去习惯化,恢复大脑的“弹性”。

1.什么是“习惯化”?

好,首先当然还是要解释这个“习惯化”。其实之前在《行为传染效应》的解读中,我们也会发现,人类在神经系统的基础建设上,就对周围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才会进化出模仿他人行为的镜像神经元。我们人类的大脑虽然现在很复杂,但是在细胞层面上,很多基本原理跟几十亿年前的单细胞祖先仍然很相似。
比如,很多单细胞生物的翻滚动作频率一般都是保持不变的,除非在环境的营养水平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单细胞生物是需要找到营养更丰富的环境,才会进化出翻滚移动的能力,所以如果外界环境不变,就没有必要多翻滚,避免消耗过多能量。而对我们现在神经系统来说,每一个神经元也是一个细胞,当一个神经元传递了一个外界刺激的信号之后,如果这个刺激保持不变,神经元之后就会降低继续发送同一个信号的频率,整个身体也就更少注意到这个刺激,而不会主动回避。有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电脑散热扇的噪音忍一忍,慢慢就听不见了,习惯了,其实也是所谓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理。
书里总结了一个我们神经系统机制的基本原则,是这么说的:“当一些令人惊讶或意外的事情发生时,你的大脑会做出强烈的反应;但是,当一切都可以预测的时候,你的大脑反应就会比较小,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反应。”这个道理跟当初的单细胞生物逻辑相同,只不过现在我们作为发达的多细胞生物,拥有了更加复杂的生理反应,但最终的原理,就是因为生物生存最重要的是注意到变化,可能是避开突然出现的危险,也可能是抓住从天而降的机遇,比如旁边的草丛突然出现了响声,可能是有一只狮子,或者突然看到树上有一个红点,可能是能吃的果子,这些在以前都是可能关乎生死的瞬间,对这个不敏感的个体很容易就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淘汰掉了。类似地,当外界变化不明显的时候,生物就会减少反应,节约生存必需的能量。
而那些习惯化能力出现问题的,就意味着他们会过度敏感。比方说,现在我突然“哇”地一声大喊,你可能会觉得很不爽,甚至要投诉。但如果我隔几秒钟就喊一下,听众就习惯了。但如果有个人,他一直都对同一个刺激做出最初的敏感反应,那很显然他就没法适应周围的背景噪音,可能会被街上的汽车声、办公室的键盘声刺激到,那就很难好好生活。这种情况就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他们的听觉皮质中的神经元反应一直保持高度敏感,这就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类似的还有各种恐惧症,比如鸟类恐惧症、蜘蛛恐惧症,甚至密集恐惧症,就是大脑一直都对同一个刺激源保持高度紧张,习惯化机制失效。同样的情况,也会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大多数人的情绪状态会在经历挫折之后的3个小时内就逐渐习惯化,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抑郁症患者则会不停咀嚼和反刍挫折经历,习惯化更慢,恢复可能要8个小时以上。
总之,作者认为,“习惯化对于良好的心理功能至关重要”。但习惯化的影响,不仅仅影响到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外界的感受上。你看,到目前为止,我们讲的原理都是正面效果,那这本书为什么还要强调要“再看一遍”,要“屡见屡鲜”?你可以回忆一下开头我们想的那个问题,愿不愿意一直重复自己最美好的一天。可能有些朋友一开始会说,当然愿意。但现在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神经系统对同一个刺激做出的反应是越来越小的,那么当然也就明白,我们会逐渐麻痹,慢慢觉得这种美好也就不过如此。而反过来说,如果是反复体验人生中最差的一天呢?听起来非常残忍,但最后,人也还是会逐渐接受。也就是说,我们的“习惯化”本能,会逐渐降低我们感受的最低阈值,特别是对快乐、痛苦的感受。

2.习惯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好,我们就先从这个最基本的快乐、痛苦的感受能力开始讲,习惯化对我们生活又有什么影响。
书中引用了经济学家提勃尔·西托夫斯基的话:“快乐来自不完全的、间歇性的欲望满足。”也就是说,我们的欲望,不能是持续、完整地受到满足的。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有好多愿望都没有达成,有很多想要的都还没有拥有,但拥有本身并不带来满足。虽然我们都希望经常得到,实际上快乐却往往来自“偶尔得到”的东西。西托夫斯基据此认为,财富能把兴奋变成美好却无聊的舒适,但本书作者不同意,因为实际上这种无聊的舒适不需要多有钱就会发生。比如,你很喜欢某一个菜,比方说我很喜欢吃某家餐厅的烧鹅叉烧双拼饭,但如果你天天都吃这个菜,很快就会腻了。
总之,习惯化就是我们大脑对周遭细微变化逐渐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现象。它会造成我们的感受逐渐变得迟钝,可以让痛苦的事情没那么痛苦,让快乐的事情也不那么快乐。但是,以上讲的还只是习惯化最底层的影响,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习惯化还会有更加复杂的体现。
最突出的几个领域,包括情绪习惯化、思维习惯化,还有一个是作者所说的“风险习惯化”,我们也来讲讲。
先说情绪习惯化,神经系统的习惯化会有一些比快乐和悲伤无关的、更加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助长说谎。本书作者之一的塔利,就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撒谎的时候,大脑中负责情绪感受的部分,也就是杏仁核会被激活,激发出负面情绪,但是反复撒谎之后,杏仁核的反应就会逐渐减弱,也就是人的“不安感”越来越弱。后续有人做实验,让学生服用一种能够抑制情感反应的药物,结果学生作弊的概率达到了普通学生的两倍。
顺便一提,这种习惯化造成的对谎言的不敏感,实际上也助长了网络空间中错误信息的传播,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虚幻真相效应。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网络知识,比方说,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大脑的开发只有10%,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寒冷的天气里湿着头发出门更容易生病,葡萄不能与牛奶同吃,还有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曾经说过“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以上这些,其实全都经过科学研究,被“辟谣”过,包括戈培尔的这句话。虽然确实不是戈培尔说的,但这句话的道理是真的。大脑更容易接受熟悉的、容易处理的信息,因为这样更少激起复杂的思维过程,就更可能认为这些信息是真实的。比如,我字正腔圆地念出“未出生的婴儿听古典音乐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然后小声咕哝念“怀孕期间吃花生会增加婴儿对花生过敏的机会”,哪一个是真的?大多数人会觉得念得更清晰的更可能是真的,因为这个信息更容易处理,但实际上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以前在电视上,包括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广告或者视频会模仿采访、新闻联播的形式,于是就信以为真,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但这也提醒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辟谣,最好不要用谣言的否定方式,比如说“科学家不认为人类大脑的利用只有10%”,这是因为大脑提取信息的时候容易忽略掉“不”,而是会提取主干信息进入记忆,形成所谓的“元认知性近视”,也就是忽略主干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只提取信息本身。这有点像我说,你现在千万不要想大象,但实际上你脑海里马上就会想到大象,用否定方法来讲解,实际上就是把错误再重复了一遍,反而让人对谣言更加熟悉。更好的方法是说,“人类大脑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功能,而且都被用到了”。也就是用肯定式的表述,让人们熟悉正确的主干信息。不过反过来说,在宣传上,用大字、有图示、对比度高的视觉信息,更容易处理,在讲解上多重复某一个新的想法,并且和熟悉的概念联系起来,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再说思维习惯化,这里用的案例主要是创新能力。实验发现,做出改变能够增进创造性思维,而习惯化则会减弱创造性思维。有个心理学家凯利·梅因就专门研究创造力思维,她有这么一个研究,要求志愿者想出家居用品的不寻常用途,比方说卷纸用完之后的卷筒,可以用来放在靴子里保持形状,或者是把橡皮筋捆在卷筒上,就不会到处乱放。总之,想出越多用途,创造力就越强。凯利把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分成两组,一组一直坐着,另一组要先坐一会儿,再走动一会儿,再坐下来。结果,起来走动一下的那一组总是能够想出更多用途,而且,在人们刚刚开始走动和坐下后不久,创造力的提升最为显著。甚至,他们还发现,单单是想到会发生变化,大脑的创造力就会变强,因为当志愿者被告知,他们的活动很快就会有所改变时,研究人员就观察到他们的创造力得分提高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大脑已经在为可能的变化做准备,预先调动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这就提高了创新能力。简而言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创造力枯竭了,就想点变化,可以是很小的事情,比如起来走两步,也可以是大一点的,换换工作环境。书中也对管理者提出增强团队创新能力的建议,比如改变员工的物理环境,鼓励员工到与自己原本所属领域非常不同的领域接受培训,创建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成员组成的多元化团队等等。
我们最后说说风险习惯化。这方面塔利也做过一个研究,她让志愿者玩20场轮盘赌,而到最后志愿者才会一次性知道自己的20场赌博是赢了还是输了。结果,志愿者一开始也害怕输钱,只敢下一点点赌注,但是因为损失和获得都没有及时反馈,随着赌博次数增加,他们慢慢就增加了赌注。虽然人类厌恶风险,会对风险产生情绪反应,但我们现在知道,情绪会习惯化,只要我们一直不承受真正的风险后果,我们对风险的厌恶就会逐渐减弱,这也是“赌徒心理”的成因之一。但这种风险习惯化不仅仅发生在赌博环境中,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场合,最好的例子可能还是道路安全。因为这个风险实际上往往被行人和司机忽略,很多司机就是因为很久没出过事故,开车的时候越来越不觉得超速驾驶危险,不注意保持安全车距等等。事实上,统计发现,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来自驾龄三年以上的司机,而不是刚刚上手的新司机。
当然,还是要强调,习惯化并非都是坏的。比如风险习惯化,“如果你故意让自己直面恐惧,那么你的恐惧就会慢慢消退,你就会有勇气去拓展你的世界。当你第一次做某事时,你可能会感到害怕。(还记得你最初学游泳时的情景吗?还记得你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你的初吻是怎么发生的吗?)但是无论如何,你做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放松。”我们了解习惯化的坏处,就是要学会平衡,让思维变得有韧性,保持敏感的同时又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3.我们如何操控习惯化?

其实前面讲的各种领域的习惯化,也都讲了一下怎么应对,接下来我们就深入说说“去习惯化”。这背后其实有一个关键的区分,你会在理性上知道某一些事情的好坏,但是感性上的感受却很容易习惯化,会慢慢变钝。
这也是有实验支撑的,有这么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向志愿者展示了一些可爱的小狗或婴儿照片,每张照片要重复展示16次。在志愿者观看期间,研究人员用肌电图仪测量他们的面部运动。这个肌电图仪可以记录骨骼肌产生的电活动信号。当你感到快乐时,你的颧肌,也就是一块从颧骨一直延伸到嘴角的肌肉就会运动起来,让你微笑。结果,实验发现,志愿者第一次看到可爱的照片时,颧肌大大激活,他们也报告说自己很高兴,但你应该也会猜到,看得次数越多,他们笑得越少,越少报告自己感到快乐。但是,他们始终都是赞同这些照片非常可爱的,只不过不再能为他们带来快乐了。这就是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的分离,我知道我应该感到快乐或者不安,但可能我情感上已经不再感受到了。
按作者的解释,这种分离是“因为‘感受’是一种古老的进化反应,是人类与其他处于进化阶梯更低位置的动物所共享的;而‘知道’则可以被视为一种新得多、在某些方面更加明显属于人类的能力。”我们可以调配这种分离,来把握自己的感受阈值。
第一个调配的技巧很简单,稍微中断一下,做出一些小变化,就可以有效控制习惯化。书里也提到了一个实验,志愿者被分成两组,一组连续地听一首令人愉快的曲子,另一组间断地听同一首曲子,最后再给自己的享受程度评分。你可能会猜想,听音乐当然得是连续听了,断断续续怎么可能会更愉快呢?你和这个实验里99%的实验者的想法都一样,他们都预测自己被打断的感受是更糟糕的。但实际上恰好相反,有中断的音乐让人更愉悦。而这个中断的具体内容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在研究中,有中断的又分成三组,一组什么都不做,另一组要听烦人的噪声,还有一组则听另一首乐曲,但都不影响最后更享受原来的音乐。总而言之,打断习惯化,只需要很小的一个动作,就能取得很明显的效果。
所以书中也提出一个建议,如果你需要完成一项不愉快的任务,那么最好一次性完成,而如果那些非常愉快的体验,你则可以适当“切碎”,增加快乐体验的频率,而不是延长长度,阻止习惯化。比方说,有些朋友喜欢用年假时间和长假连起来,一口气休一个很长的假期,但书里的建议是分割成小假期。当然,这里说的是为了快乐的假期,而不是为了休息,如果是身体过劳了,一次性的长假也是有必要的。
不过书里还有这么一个研究,招募了一群志愿者,要求他们吃奶酪通心粉,这个菜很好吃,但是有个问题,热量很高。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地分为两组,一组志愿者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吃,另一组志愿者每个星期只吃一次。最后的结果你应该猜到了,每天都吃的那一组很快就没那么喜欢吃奶酪通心粉了,而另一组因为是间歇性满足,对奶酪通心粉的爱好没有下降,持续吃了好几周。结果呢,前一组人因为有了连续吃通心粉的经历,之后反而吃得更少了,更容易保持身材,后一组虽然每周只吃一次,也没有多吃,但身材却变胖了不少。所以有时候你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种习惯化机制,如果想戒掉某一种对自己不太好的习惯,就狠狠地连续享受这件事,一直到觉得厌烦为止。
第二个技巧,就是如果想要快乐更持久,就应该更多给予。还是拿一个实验来解释,同样是两组人,都是每天得到5美元,一组被要求把这点钱花在自己身上,另一组则是要求把这点钱花在别人身上,连续五天都这样,每天都要给自己的快乐程度打分,满分是7分。研究人员发现,对那组把钱用来满足的人来说,5天的快乐程度平均会下降大约1分,而给别人买礼物的那一组,5天只下降了0.5分。实验结果说明,给予的快乐比自我满足更难习惯化。这很可能是因为,给予的快乐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外界刺激,而是由更复杂的心理机制激发的,因此能够比自我满足更加持久。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们也可以从外部建立一些防止习惯化的机制。比如因为缺乏对负面结果的体验,人类非常容易忽略自己理性上有所认知的风险事件。所以我们有几个反习惯化的解决方案,一个是对整体行为做一些改变,另一个则是增强对风险的提醒,还有就是真的去体验一下负面结果。
关于整体改变,瑞典曾经有过真实的社会实验,就是在1967年9月3日这一天,瑞典公路从靠左行驶改成了靠右行驶。当天人们已经准备了好几年,因为瑞典车祸事故从1950年的595宗上升到1966年的1313宗,政府为了控制交通安全,认为需要“摇晃一下”全国司机们,提醒大家。你可能会猜想,那这一天肯定很多人感到困惑,造成混乱。但实际上,这之后瑞典的交通事故索赔量下降了40%,而且当天一场严重交通事故都没有发生。但是之后两年,瑞典的交通事故率又逐渐回到了原先的水平,但是瑞典的车辆数量已经大幅增长,改变行驶方向的成本太高,所以瑞典至今还是保持右行。
整体改变不能常做,我们还可以刷新一下风险提醒的内容和形式。比如,在2020年版新规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烟草公司每个季度都要把提醒消费者注意吸烟风险的警告更换一次,比如这个季度是肺癌患者的肺部,下个季度变成一口黄牙,这样就能避免消费者因为习惯化而忽视吸烟的风险警告。而谷歌公司也发现,用户会对浏览器的弹出警告逐渐感到疲惫,慢慢就忽略了安全风险,所以就让弹出警告给用户一点小小的震撼效果,这里说震撼,是字面意义上震荡一下,或者旋转一下。结果表明,这样做可以大幅度减少神经系统、反应系统习惯化,而且对鼠标路径的跟踪也表明,新的警告方法吸引了更多用户的注意。
最后还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控制风险习惯化,那就是体验一下负面结果,把大脑从习惯中叫醒。如果你想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最好的办法可能不是把孩子看得牢牢的,让他不受一点伤,而是让孩子吃一点亏,在可控范围内受一点点伤,这样很快就能矫正孩子对风险的感知。当然,很多情况下,受伤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书里也建议进行风险培训、虚拟现实模拟等等方式,来获得对负面结果的“体验”。
但即便有这些方案,还是很难完全抵消风险习惯化,很多项目都是在工期最后,才出现事故,就是因为长期执行过程中对风险行为的麻痹,更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从头开始就设计安全的架构,并且严格遵循,比如骑电车要戴头盔,开车要遵守安全驾驶规则等等。我们并不是要对每一次出行都紧张到生死攸关的程度,但也应该有所意识。

结语

讲了这么多,实际上,还有很多现象都和习惯化有关。比如社交媒体的使用,让人们逐渐习惯了焦虑和抑郁情绪,人们不会因为社交网络使用的增加,而感到越来越幸福,而是经常会在使用之后感到自己使用太多了,而心理学家通过各种实验证实,中断使用社交网站一段时间后,人们的幸福感会有显著改善。
又比如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因为变化尺度比较长,人类难以感知大趋势,所以很多人无法真正感受到。现在北京有一天突然达到了40℃,我们可能会抱怨,但如果是今年35℃,明年,36℃,以此类推,反而会忽略,直到2023年夏天,北京真的达到了41.1℃,人们才好像突然觉得,怎么之前没感觉气候变化有那么严重。而如果极端天气出现得越来越多,比如今后北京每年夏天都有40℃,人们反而又会习惯化,觉得这也很正常。科学研究显示,平均来说,人们要花2—8年的时间才不再认为极端气温是不寻常的。书中引用气候科学家的警告:“在逐渐变化的环境的负面影响变得常态化之后,人们就永远不会采取纠正措施了。”
幸运的是,未来也可能会出现更新的技术让我们更容易体验到不同的环境,更精确地体验到不同的结果,帮助我们更容易去习惯化,像是VR、AR等等技术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但更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所意识,要主动意识到自己可能在习惯化的影响中。如书中所说,“对我们的大脑‘欺骗’我们,使我们对恒定不变的、预期到的事物视而不见的所有方式有了明确的认识,将会帮助我们区分应该接受的‘枷锁’和应该尝试打破的‘枷锁’”。
所以书中号召我们去成为“去习惯化先驱”,就是那种行动抢先在习惯化之前的人,他们不但不会坐等习惯化逐渐吞噬自己的感受,还会主动站出来提醒大家,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形成一个去习惯化的环境。而这一切的起点并不困难,只需要我们开始想象变化,甚至可能是多站起来走走,就可能成就一个伟大的新想法。

撰稿:王朝

讲述:徐惟杰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