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万亿指数》

2024-10-16 23:55   重庆  

📑 10895 字  |  🎵 31 分钟

指数基金如何永久地改变了金融业?

这本书能为你
  1. 指数基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一个不被认可的小众品类,发展为现代金融的基石,在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而我们对此却知之甚少。这本书是帮助普通人了解指数基金最为精彩的读本之一。

  2. 这本书向读者传达了现代金融非常重要的财富理念,即“被动投资”,值得每个现代人了解。虽然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书中历史数据指向了这样的结论:长期来看,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基金经理,其收益也难以长期跑赢指数基金。

  3. 这是一部指数投资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商业史,就像生动的记录片,将那些在指数投资历史上与众不同的传奇人物一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他们的信念、才华与勇气,以及非同寻常的权谋故事,让读者欲罢不能。

适合谁听
  1. 对投资感兴趣的个人投资者。

  2. 关注行业发展的金融从业者。

  3. 能从人物传记中收获启发的人。

书籍信息
书名:《万亿指数》
原作名:Trillions:How a Band of Wall Street Renegades Invented the Index Fund and Changed Finance Forever
作者:[挪威] 罗宾·威格斯沃思
译者:银行螺丝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页数:388
定价:88.00元
ISBN:9787521762501

内容简介

50多年前,一群华尔街叛逆者,在一潭死水的金融业悄悄集结起来,他们都有一个信念:全世界最优秀的投资者也无法长期战胜市场,指数投资将称霸未来。这群人中,有经济学神童尤金·法马、行业领袖约翰·博格、计算机迷约翰·麦克奎恩、前二战潜艇兵内特·莫斯特等。他们发明了指数基金及ETF,并对全球金融业产生了深远且永久的影响。
如今,指数投资的规模已经达万亿美元,这股力量正在重塑市场、金融业。不过,就连一些推崇指数基金和ETF的人也逐渐开始担心:这种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是否会扰乱市场稳定性、破坏投资行业,并使得权力被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
在本书中,《金融时报》记者罗宾·威格斯沃思揭开了指数投资的神秘历史,生动地讲述了指数基金、ETF的诞生、发展并演化为投资界主宰的过程,并把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人物,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个从未有人讲过的故事,金融业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罗宾·威格斯沃思(Robin Wigglesworth),《金融时报》的全球财经记者,专注于追踪全球重塑市场、投资业和金融业的大趋势,擅长撰写长篇专题报道、分析文章、概述以及专栏等。2008年加入《金融时报》前,曾就职于彭博新闻社。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和你聊的书叫《万亿指数》,讲的是指数基金怎么被发明出来,又是如何改写金融业历史的。听起来,这像是给投资者看的专业书,但这本书是记者写的,非虚构文学故事化的写法引人入胜,就像是一部生动的纪录片,你不妨把它当作商业史来读。
如果仔细看这本书的封面,书名是由众多的外国人名组成的。这个设计也直观地表明了这本书的写作思想,那就是“指数投资”的历史是一段金融创新的伟大历程,一个个才华横溢、拥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在背后推动了这段历史。他们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大大小小的贡献,你可能不了解他们,更谈不上记住他们,但是,他们所创造的事物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说到指数,你可能并不陌生,在财经新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像是“沪深300”“香港恒生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等等。简单说,指数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反映证券市场总体的价格走势。你可能会想,这类加权平均的数学题对于成天研究股市的聪明人来说,是自然而然、小菜一碟的事。根据指数来买卖股票,这不是很正常吗?但事实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这本书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来告诉人们,指数投资其实是现代人类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这看起来很简单、很不起眼的发明,却改变了世界。
指数基金在最初,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小众品类,但是它在过去短短50年间,已成为金融版图中的巨无霸。一群自诩为华尔街的叛逆者的人创造了指数基金,他们挑战了金融界,乃至所有人的常识。这个常识是什么呢?通常人们认为,投资是专业的人做的专业的事。而华尔街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说法是:“一只蒙着眼的猴子向报纸的金融版面投掷飞镖,就这样选出来的投资组合,业绩并不输于一位投资专家精心挑选的投资组合。”华尔街就是会自黑,但是,这可能说的也是真的。因为长期来看,即使是最优秀的基金经理,也很难跑赢那些买入指数基金然后躺平的人。这很颠覆,以至于它引发了著名的“巴菲特的赌局”。2007年时,一位自信满满的对冲基金经理接受了股神巴菲特的赌约,来与指数基金一决高下。巴菲特买下一只简简单单的指数基金“标普500”,当时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标普500指数正值高位,而对方可以使出十八般武艺,挖掘市场上最能赚钱的投资机会,10年后看谁的业绩更好。2017年,这位对冲基金经理承认输掉了赌局,巴菲特和指数基金赢了。
一方是睿智、强悍的对冲基金经理,一方是闭着眼买下整个市场,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被动投资的一边为什么最后能毫无悬念地胜出?沿着这个问题,今天这本书将为你讲透来龙去脉。书的作者,美国《金融时报》的资深财经记者罗宾·威格斯沃思,在写这本书之前曾问自己:有什么非常重要,但没有被充分报道的?他的答案是:显而易见,那就是被动投资革命。也就是被忽略的指数投资的历史。这本书中文版的译者也值得一提,是我国财经自媒体人“银行螺丝钉”,自身也撰写过数百万字有关基金投资的文章。
需要强调的是,这本书的解读,并不构成投资参考,中美市场不同,我们首先是把它当作知识性的了解,并尝试像作者一样辩证地看待指数基金。那么我们现在就进入书中的内容,我带你从指数基数的理论、发展和隐忧这三个方面,来一窥指数投资的历史与必然。

第一部分 从被忽视到被封神,学界非主流引领金融创新

指数基金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上面提到的“巴菲特的赌局”是在2007年,巴菲特之所以敢力捧指数基金,是因为自指数基金出现之后的二三十年里,有数据可以支撑,任意选取10年为期,只有一到两成的主动基金能跑赢市场的基准指数。这的确是一种反常的现象,就是说基本上越是不作为,越是挑选便宜的被动基金,反而越会得到好的回报。不过,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指数投资刚起步时,这些历史数据还压根不存在,那么,谁能有先见之明,会在重重质疑中发起指数基金呢?
理解这个故事就要跳出股票圈,回到学术界了。投资这个领域是认知变现最为直接的地方,理论指导实践也绝不是一句套话。书中追踪了几位学者和他们的研究,这些研究具有开创性,但曾经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价值。因为研究股市问题,在过去的人看来有点太不正统,是学界的非主流。第一位出场的是法国数学家巴舍利耶,他在生前寂寂无闻,却在死后被追认为“现代金融数学之父”。1900年,30岁的巴舍利耶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他交出了一篇非常接地气的博士论文,你听这个题目啊,叫《概率演算在股市操作中的应用》,他曾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做过兼职,大概是受此启发。可惜这个选题太与众不同,或者说已超前于那个时代,得不到什么人赏识,甚至没能帮他在学术界谋得一份教职。巴舍利耶只能在大学里无偿讲授概率数学,靠临时奖学金维持生活,直到57岁时才在一所大学拿到终身教职。他去世8年后,在大洋另一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位统计学教授在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发现了他的作品,惊叹之余把它寄给了学界的朋友,其中就包括美国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巴舍利耶的被发现,可以说改变了金融业的历史轨迹。
巴舍利耶的研究,代表性的就是“投机理论”,他首次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股票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他用自然科学家所称的“随机运动”来形容股票市场。比如最著名的随机运动,你可能也听说过,叫“布朗运动”,就是没有明显规律的随意游动。巴舍利耶说,总的来看,市场的表现就是这种随机游走,就好像醉汉在深夜走路跌跌撞撞的样子。这倒是帮解释了投资行业最让人困惑的问题之一,那就是为什么多数专业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如此糟糕,因为市场没有规律可循。巴舍利耶还指出,市场是全体投资者博弈的结果,当有一个聪明的买家觉得自己买得划算的时候,另一边就有一个同样聪明的卖家认为自己卖得合适,不然的话,买卖也无法成交。就是说,在任意一个给定的时刻,价格都是由全体投资者交易出来的,这个定价在当时的市场上被认为是公允的。听到这,你会想到什么呢?市场一方面是随机游走的,而在整体上又是充分博弈的结果,那么买入整个市场的人,实际上在坐享全体投资者的博弈成果。
巴舍利耶是用数学方法证明股市不可预测,后来的一位研究者考尔斯,用实证的方法证明了这一观点。他出身报社家族,似乎天然善于利用新闻和信息,他分析了数万条金融资讯,以及几千篇投资建议,想弄明白股市是否可以被预测。后来他得出的结果是直截了当的三个字:并不能,连1929年大股灾这样的事件,都没有被任何一家机构成功预测。很显然,这样的结论在金融圈并不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荒谬的,因为这里面的人都或多或少是依靠向人们提供专业服务来赚钱的。
这场思想的革命仍在继续,巴舍利耶的理论阵营中又陆续加入了三位学神,哈里·马科维茨、威廉·夏普和尤金·法马,他们中的每一位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1952年,还是芝加哥大学博士生的马科维茨在金融学顶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投资组合选择》,第一次用量化的方式证明如何更好地平衡风险和收益。有一句话你肯定很熟悉,那就是“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的学术正解应该就是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用金融术语来说就是“投资组合”。马科维茨说:“分散配置,比如构建一个被动的全市场投资组合,是投资中唯一‘免费的午餐’。”这个理论看似简单,却奠定了现代金融学的基石,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评价说:“整个华尔街,都站在马科维茨这位巨人的肩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可以说已是金融行业最基本的资产管理原则。
马科维茨博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兰德智库,在这里,他遇见了另一位关键的人物威廉·夏普。夏普当时还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经济学博士生,他自学了计算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会写代码的经济学者。1956年,夏普用计算机程序来运行马科维茨的投资模型,他用公式定义了一个“市场整体回报率”,以希腊字母β来表示,然后计算每一只股票相对于这个β的变化。后来直到今天,β都是代表市场整体回报的术语,而α则用来表示超额收益的部分。这项研究让夏普拿到了博士学位,还最终促使他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个模型表明,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整个市场,因为它反映了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这无疑已为后来指数基金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全市场投资组合”就是最优的呢?要理解这个问题,还有一位天才式的人物不能绕开,那就是继两人之后的尤金·法马。法马的研究,基于大量的数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简直让人看了想吐地详细论证了”股市的随机性。到了股市,统计学里难以想象的下跌概率,要远远大于人们通常以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概率,这被称为“肥尾效应”,肥胖的肥,长尾的尾。这位年轻的经济学家指出:股价的变化是没有记忆的,没有任何方式能依靠过去预测未来。但这种随机性还不至于让人绝望,因为法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有效市场”假说。即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有那么多聪明的交易员、分析师和投资者在互相竞争,这意味着在任意时刻,所有已知的相关信息已全部反映在股价中,任何新出现的信息也都会立刻反映到价格里。现在我们说“相信市场的力量”,这可能是真的应该相信,因为实际上,市场本身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便再昂贵、消息再灵通的基金经理也难以长期战胜市场。
有效市场假说的信徒们相信指数投资还有一个核心优势,那就是低成本。考虑到支付给基金经理的高昂的管理费,他们必须大幅超越市场基准水平,才能保证投资者不亏。用体育界的话来说,选择高费用的主动基金,相当于在每场比赛开始之前都落后对手一个球。更糟糕的是,好像没有什么方法能找到那些有能力持续进两个球的人,来弥补这个差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总是频繁交易,试图打败市场,他们往往对新消息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总是要么卖早了,要么卖晚了,都基本是在做无用功,还损失了交易费。从这个角度来说,被动的、低成本的指数基金,省到就是赚到,在每场比赛中已经先赢了一个球。
好,在这一部分,我们梳理了指数投资的理论来源,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指数投资出现的原理。从巴舍利耶到尤金·法马,你听到了“投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和“市场有效假说”。这一流派的理论从不被认可,到在现代金融史上大放异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生在金融领域的被动投资的革命。

第二部分 从被质疑到被追捧,被动投资渐成时代潮流

接下来,我们进入实践。被动投资的思想浪潮在学术界悄然积攒了势能,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向金融界渗透。所谓“被动”投资,意思就是不再根据主观判断来挑选股票,而是直接买入整个市场。一开始,大部分的华尔街人,没有时间,没有意愿,甚至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理解这些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新思想。但只要条件成熟,新的时代总会来临。这个条件,就包括计算机的出现。“指数投资”理论上要买下市场平均,那至少要追踪成百上千只股票。而通过计算机来生成实时的股价数据集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件事首先是被一个叫约翰·麦克奎恩的金融分析工程师认定了。痴迷于计算机的麦克奎恩尝试用量化的方法来做投资,美国富国银行为他的想法提供了试验田,邀请他加入,并为他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麦克奎恩全力以赴,如痴如狂,甚至连婚都离了。他召集了一支全明星的学术队伍来帮助搭建投资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至少四位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者说,这次合作称得上是金融领域的“原子弹研制计划”。1971年,历史上第一只被动管理的、追踪指数的基金诞生了。著名的箱包制造商新秀丽的家族养老金投入600万美元认购了这只基金。1973年,富国银行面向所有机构客户,推出了一只更简单、更便于管理的基金,只追踪标普500指数。
与此同时,另一位指数基金的先驱、有效市场假说的超级信徒辛克菲尔德,也终于说服了自己所在的美国国家银行,将一只信托基金改造为标普500指数基金。美国百骏财务管理公司的迪恩·李巴伦,也在1972年推出标普500指数基金。严格来说,这三位开创者的努力成果,都还不是完美的指数基金,因为这些基金都并没有买下标普500里的每一只股票,而是通过“抽样”的方式,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来持有。而且头两年都没有什么客户愿意认购这些基金。李巴伦因此还获得了一个“不靠谱成就奖”,奖励他对一整年都没有一个客户来投资指数资金的忍受能力。李巴伦特意去《养老金和投资》杂志社领取了这个奖状,并装裱起来,挂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指数基金诞生后所遭到的冷嘲热讽还远不止这些,一些人取笑说:“随机游走理论只不过是商学院教授的臆想,他们就是嫉妒基金经理赚得更多。”还有人抱怨说:“如果人们开始相信有效市场这类鬼话,转而投资指数基金,那大量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将失业,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程序员。”更多的人抵制它、排斥它,当时一张印着山姆大叔的海报上写着:“来一起消灭指数基金吧,这不属于美国的玩意!”
这些抨击也足以说明,指数基金之所以最早会来自二、三线的金融机构,而非任何一家传统的华尔街巨头。尽管备受非议,指数基金还是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比如巴菲特,以及他的老师、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他们都是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还有一些养老金的负责人开始意识到,他们雇佣的很多基金经理实际上也是“隐秘的指数投资者”,这些投资经理左边买进、右边卖出,但本质上不过是在复制股市整体的表现,但投资他们比直接投资指数基金,费用要高多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养老金开始大规模地涌入指数基金,但要让更多普通个人投资者接受指数投资,并不容易。因为,尽管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长期跑赢指数,但在许多人看来,与市场整体挂钩的收益就等于平庸,谁会愿意只获取平庸的回报呢?也许认知差常常就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有时候“只有小秘密才需要刻意保守,大秘密不需要,因为人们根本不相信它”。
这就是指数基金早期充满坎坷的拓荒之旅。从理论上,再到事实上,要成立一个代表“全市场组合”的指数基金,意味着要战胜金融界根深蒂固的偏见。幸而一个个英勇无畏者为此前仆后继,其中,先锋领航的创始人约翰·博格是普及指数基金的领袖人物,他被称为“指数基金教父”。1976年,先锋领航从与威灵顿管理公司董事会激烈的争斗中独立出来不久,发行了史上第一只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指数基金“第一指数投资信托”。但是,现实很快泼来了冷水,虽然指数基金在金融行家眼里是时髦的新鲜事物,但个人投资者并不感兴趣。到年底,“第一指数投资信托”只募集到了1400万美元,增长速度堪比乌龟前行。先锋领航的一名董事,经常跟博格打趣说,或许他们两个就是这只指数基金仅有的两个投资者。好事的媒体很快给第一指数投资信托取了个绰号,叫作“博格的蠢事”。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热衷于追捧明星基金经理,要向他们兜售指数基金比登天还要难。但博格没有放弃,为适应市场他取消了申购费。上世纪80年代,美国股市由熊转牛,再加上401(K)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的诞生,先锋领航抓住时代的红利开始迅速崛起。1983年,先锋领航开始进军401(K)养老基金业务,到80年代末,管理规模就达到了470亿美元。博格最初惨遭失败的那只“第一指数投资信托”,后来改名为“先锋领航500指数基金”,到1988年时,规模到达了10亿美元的里程碑,在1048只基金中排名第41位,而到了2000年时,这只基金超过著名的麦哲伦基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
人们开始称博格为“圣徒杰克”,就是泰坦尼克号那艘船的男主角。先锋领航不仅重塑了投资行业的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万千普通投资者从透明、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中受益。原本要流入华尔街精英口袋的数百亿美元,留在了人们的账户里,成为广大家庭存下的教育金或养老钱,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字还将变得更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先锋领航500指数基金”的诞生,与轮子、字母表、古登堡活字印刷机、葡萄酒和奶酪的发明相提并论。2017年,在著名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向4万名参会者隆重介绍了博格,称他为美国投资者所作的贡献,可能比美国任何一个人都要多。而这一年,巴菲特挑战对冲基金赢得的那场为期10年的赌局,所购买的就是博格公司的“先锋领航500指数基金”。
继先锋领航之后,指数投资在不断推陈出新。1981年,尤金·法马的两位门徒布斯和辛克菲尔德,以及销售专家克洛兹创立了维度基金公司DFA。这家公司专门发行小盘股指数基金,比如它的第一只基金“9-10基金”,意思就是所投资的股票,市值属于股票池里排名的最后10%。媒体刻薄地称之为“垃圾堆基金”。DFA却认为,选择小盘股作为投资对象,是因为,理论上,小盘股有望取得更好的业绩,小盘股的风险比大盘股更高,而风险和收益是相关联的。从整体上,小盘股承受的风险更大,也应该能取得更好的回报。投资者总是花很多钱去买那些自己熟知的大公司,而不理睬那些可能表现更好的小盘股,这可能也是出于一种非理性的偏见。
更大的突破来自1990年代,ETF,也就是可交易型指数基金的诞生。ETF的发明者内特·莫斯特当时已经70多岁了,他63岁时才踏入证券行业。他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了他创新的灵感。他早年在太平洋舰艇上工作时,见识过货商交易商品仓单,仓库的“仓”,当人们把椰子油、原油、实物黄金等商品储存好之后,就得到一份商品仓单,然后可以直接交易仓单,而不需要来回搬运实物商品。同理,证券交易所也可以建立一种合法的仓库,用来装标普500指数里的股票,然后生成这个股票仓的份额列表,来供人们交易。最终,莫斯特找到道富银行来负责管理首只ETF。为了给这项新发明起一个能让投资者脱口而出的名字,道富银行将新产品定名为“标准普尔存托凭证”,英语首字母缩写为SPDR,发音与英文单词蜘蛛(spider)非常相似,因此很快人们就直接称其为“蜘蛛”。1993年,美国第一只“蜘蛛”终于经过层层审核,隆重推出。20年后,它成为美国股市中一个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
在作者看来,如果说富国银行开发指数基金可以比作“曼哈顿计划”研制原子弹,那么ETF的发明,就像一颗氢弹的出现。比起初代指数基金,ETF像乐高积木一般的特性,能让投资者更方便地进行投资组合。可以这么说,博格的先锋领航指数基金,是希望人们买入后就不要再卖出,而ETF则方便人们随时交易。自诞生后,ETF迅速起飞,一路驰骋,现在它的交易量已经占到美国股市全部交易量的1/3,它不仅改变了指数基金的形态,也改变了整个投资行业。
半个世纪中,指数基金非同寻常的扩张史,伴随着它的开拓者们浓墨重彩、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以及高层权力争斗的历史。这也正是这本书特别精彩的地方。先锋领航、道富银行,再加上后来的贝莱德,是指数基金的“三巨头”。巴克莱旗下的投资公司BGI以“闪电式扩张”的激进方式开疆拓土,建立起在ETF领域不容轻视的江湖地位,贝莱德的创始人拉里·芬克从巴克莱银行手中大胆收购了BGI,使贝莱德成为指数基金行业又一当之无愧的巨头。
好,在这一部分我们一同回顾了指数基金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称霸现代金融的历史。在过去的50年里,指数基金在质疑中诞生,又在追捧中壮大,在这场静悄悄的革命中,理论上只要参加过社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获益者,而我们对此却知之甚少。

第三部分 从受推崇的到受质疑的,指数基金繁盛之隐忧

接下来,我们再跟随作者换个角度,来看看指数基金的另一面。指数基金天生是一个规模的游戏,充满了扩张的动力。在作者创作这本书的6年时间里,也就是2015-2020年,美国指数基金的规模从5万亿增长到了26万亿美元。这个速度连作者都感到震惊。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如果指数基金继续毫无节制地扩张下去,新的经济、政治或伦理学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你想象过有几十万亿美元的天量资金所做的,仅仅是跟踪某个指数吗?这些指数会引领它们向哪里涌动呢?由于指数基金主张不带筛选地买下整个市场,那么很可能,指数基金在事实上支持了那些与投资者价值观不符的公司,比如生产军火、烟草或生产堕胎药的公司。在强调信仰的西方国家,仅这一点就会让指数基数饱受质疑。
更加让人困惑的问题在于,指数基金极度繁荣之后,会在投资逻辑上,走向自己的反面。指数基金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人们最初的预料,如今市场上的ETF名目繁多,数量达到令人咋舌的300万个之多。当指数细分到极致,人们选择什么指数基金来投资,事实上已经是一种主动行为,这与指数基金“被动投资”的理念已经开始背离。比如你是挑选一只热门的互联网股票,还是选择一只生物科技ETF或一只机器人ETF,本质上已没有太大的区别。随着每分钟都有新增的ETF不断涌现,主动和被动之间那条模糊的界限将被完全抹除。作者不无忧虑地写道:“无论你的投资品位如何,总有一款ETF可以满足你。”指数基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客户的个性化选择越来越多,人们发明指数基金,是为了消除人类过于自负的原罪,而它的高度进化和繁茂却让投资者有机会再次犯下同样的原罪。
还有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当指数基金成为庞然大物,它在事实上将控制被投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命运,甚至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商业文化,为市场带来潜在的扭曲效应。作者写道:过去10年,投入美股的资金有80%都流向了贝莱德、先锋领航和道富三家巨头。而这些公司会让资金流向市场上规模最大或负债最高的公司,巨额资金的流入,又会让这些大公司越来越大,这就像“左脚踩右脚登上天”一样,引发金融市场走向泡沫。指数公司的权力不仅能影响公司,还能影响国家。例如,摩根士丹利2016年发出警告,打算把秘鲁从“新兴市场”降级为更低的“前沿市场”。评级下调可能导致秘鲁的外资环境受到灾难性的打击。秘鲁的财政部长对此公开评论道:“它们的决策,要不要把你放到指数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它们确实控制着很多国家和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命运。”
人们最后可能会发现,指数化最终将颠覆“被动”投资这个概念,并造成更为集中的经济控制局面,而让市场变得不再有效。当市场变得不再有效,就已经动摇了指数投资的根本。这似乎将成为指数投资历史的一种悖论。

结语

好了,《万亿指数》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我们来小结一下。
这的确是一段荡气回肠的金融创新史,中国指数投资的规模也已进入“万亿时代”,2023年底,国内ETF的规模首次突破了2万亿元。多角度地了解指数基金的利与弊,美国的经验将成为重要参考。指数基金的逻辑基础在于“市场有效性”,也就是在越有效的市场上,市场的资本配置作用就越能成立。中国的市场结构、成熟度等方面与美国不同,书中的历史研究数据皆是来源于美国,需要我们客观对待。
巴舍利耶的“投机理论”、马科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在表明,市场本身就是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平衡。尤金·法马的“市场有效假说”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朴素的道理。股市里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在试图赢过其他人,而由此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市场是有效的,人们很难长期战胜市场。应该想办法去模仿市场,而不是击败市场。
指数投资的历史上,富国银行、美国国家银行和百骏公司代表了最早的创新,先锋领航、道富和贝莱德则创造了神话。这是一部指数投资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关于信念、勇气和权谋争斗的人物史。历史归根到底是由人创造的,金融的历史,更是人的历史。能让人久久陷入沉思的,还有这些跃然于纸上的鲜活人物,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比如先锋领航创始人约翰·博格身上所具备的,让他们成为金融泰斗的特质——凶猛、坚韧、全力以赴,以及核动力般的自驱力。又比如专横傲慢、有些狂暴,却能看见未来,被称为“刀锋麦克”的麦克奎恩。再或是贝莱德的创始人拉里·芬克,他能比大多数人都要更深刻地认识到投资游戏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且能够比其他所有人更早一步去适应这种变化。
在金融行业里,几乎人人都想要成为最好的那一个,而这些华尔街的逆行者却坚信自己更愿意做第一个。想要做到最好,只需要做一些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得更好、更花哨。但想要做第一人,却很难。回顾这段历史,致敬的,是他们的成就,更是他们的精神。


撰稿:董鸿英

转述:哈希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