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KO!再见,边缘型人格!》

2024-11-06 12:33   重庆  

📑 10702 字  |  🎵 31 分钟

成年人的“疯感”,如何疗愈?

这本书能为你
  1. 深入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和底层原因。他们极端的情绪波动背后,是失衡的人格。

  2. 分享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展开自我疗愈的具体方法。此方法对有情绪控制问题的成年人同样有效。

  3. 分享作为障碍者的亲友,如何在自保的前提下,帮助对方走出情绪困境。

适合谁听
  1. 情绪容易大起大落,行为反复无常,正在寻找解决之道的人。

  2. 身边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亲友,想要给予帮助却无从下手的人。

  3. 对人格障碍、情绪管理话题感兴趣的人。

书籍信息
书名:《KO!再见,边缘型人格!》
作者:[日] 冈田尊司
译者:吕雅琼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页数:296
定价: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4399714

书籍简介

本书是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讲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学普及读物。
书中系统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定义、症状、如何应对等内容。作者冈田尊司从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适合于大众识别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方法,并详细地讲解了边缘障碍型人格的基础知识、具体的分类、最新研究成果、科学诊断标准,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对等问题。

作者简介

冈田尊司,日本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他就读于东京大学哲学系和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长期在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从事脑科学、精神医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职于京都医疗少年院,担任人格障碍治疗的第一线工作。此外,为了对自己进行“心理锤炼”,他还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曾荣获第20届横沟正史奖。他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里,接触了上万名形形色色的人格障碍患者,出版过多部心理学畅销著作,被誉为日本心理学界的“大神”。本书作为一部人格障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一经出版便在日本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烈的追捧浪潮,长期占踞日本亚马逊心理学图书榜单第1名。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做《KO!再见,边缘型人格!》,这个KO是击倒的意思。这本书要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心理困扰,那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个词听起来挺陌生的。提起抑郁、焦虑这些精神困扰,我们大概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那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呢?难不成是说这个人特别的社恐,总是站在社会的边缘吗?
我来问一个问题,在你的整个人生经历里,有没有遇到过这样一类人?他跟你熟得很快,正当你觉得可以更进一步的时候,他却突然变得冷若冰霜,距你千里之外。他明明心情挺愉快的,可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小事儿,突然之间消沉至极,甚至大发雷霆,摔门而出。他评价一个人时,一开始会把这个人抬得很高,称赞他是完美无瑕的,没过多久,又把他推下神坛,指责这个人一无是处,而且这些状态出现的频率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长年反复。跟这样的人相处,可以用一个经典美剧的名字来形容,叫“冰与火之歌”。你会觉得心力交瘁,如履薄冰,情绪上被榨干。
请注意了,这样一类人,很可能是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边缘型人格障碍,核心症状就是四个字,极端变动。情绪波动剧烈,行为举止前后变化巨大,在人际关系上、自我认同上也极度不稳定。
神奇的是,拥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特别有魅力。一方面是他情感的复杂性,让他有股神秘莫测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另外一方面,由于认知和情绪不稳定,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思维方式往往很独特,不受常规约束,能产生新奇的想法。你发现没有,最近影视剧的角色也有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疯感十足”,好像不疯就不够味儿,以此来给观众极致的情绪体验。这些角色身上,也多少带有边缘型人格倾向。
不过,即使有这些魅力点,边缘型人格障碍依然是一个精神困扰,而且,它在人群中并不少见。据调研,在美国,人群中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占了2%。在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人中,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接近40%。由于现代人的学业、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情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边缘型人格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广,而且年龄越来越小,在初高中的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这一困扰。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个在现代人中越发普遍的精神困扰。
本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精神病学家冈田尊司,在大学时期,他的好朋友就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也正是出于对这一精神问题的关切,作者一路读到了京都大学医学院的博士,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人格障碍。作者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他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这本书。
接下来,咱们分两部分来解读这本书,第一部分,咱们来进一步认识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它到底是什么?它的症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有什么?第二部分,我们来聊一聊,怎么克服这一心理困扰?我们会提到作为人格障碍者的家属或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以及作为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该怎么自我疗愈。

第一部分

刚刚听到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时,不知道你心里有没有点疑惑:我也有不顾一切宣泄情绪的时候,我也有行为前后变化很大的时候,我是不是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其实,作者说,咱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性破防、情绪失控的时候,否则我们就不是凡人了。普通人跟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区别在于,症状的极端程度和频率。情绪、行为变动过于强烈,为生活带来了显著的不便和痛苦,而且持续时间很长,通常在一年以上,才可以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不过,如果我们也有类似的困扰,这本书提供的认知和方法,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特征
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具体症状,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写过一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具体症状,一共有9项,满足其中5项及以上,且症状强烈持续时间长,就可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我把这9项症状列在文稿中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看。
①疯狂地努力避免在现实中或想象中被抛弃(不包括⑤所述自杀或自残行为)。②在人际关系中呈现出摇摆于理想化及自我贬低的两个极端间、不稳定且冲动的特征。③认同障碍:自我形象或自我认识显著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④在至少两个有可能给自己造成伤害的方面表现出行为冲动(比如,浪费行为、性行为、物质滥用、危险驾驶、暴饮暴食等)。⑤反复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态度、自杀威胁或自残行为。⑥由显著情绪反应性导致的情绪不稳(比如,不时感到强烈的烦躁不安、易怒、焦虑。通常持续两到三个小时,极少持续两到三日)。⑦慢性空虚感。⑧不合时宜的强烈怒意,或难以控制怒气(比如,常常生气、发怒,一再发生肢体冲突)。⑨与压力相关的短暂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解离性症状。
我在这里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特别强调几个重点。
第一,越是在亲密关系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越极端。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表现得非常正常。但一旦到亲密关系里,这个关系不止于情侣、亲子关系,也有朋友或者很亲近的同事关系,就会变得恐惧不安,会因为对方细微的行为和态度,忽生怒意,攻击对方,或者忽然玩消失,让对方摸不着头脑。甚至会在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预想着背叛与拒绝,进而过度反应。有这样的伴侣或亲人,会让人感到身心俱疲,也格外需要学习科学的方法来跟对方相处。
第二,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容易走极端,不是因为他们善变,而是因为他们容易产生矛盾心理。对同一个人,既会认为对方是值得信赖的重要的人,在选择相信对方后,又会认为对方可能会背叛自己。多种认知和情感在他们心里冲撞,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法调和,也无法自控。
第三,诱发边缘型人格症状的,往往是特定的契机事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极端表现表面上看无迹可寻,但是跟他们相处一段时间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消极事件都能引发他们的极端反应。激发他们产生过激表现的,往往是某一个类型的事件,这类事件往往与他们过往的创伤相连。比如,一个从小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当他处于亲密关系中时,对方的大吵大闹无理取闹,都不会引发他的过激反应,但是,对方一旦稍微对他的关注度减少,他就会陷入极端的焦虑之中。
有人会把契机事件当成问题本身,以为只要消除了这些事件,问题就不会发生了。如果这样做,就会发现人生处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本没完。因为这些事件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问题在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内心。
有句话说,所谓的情绪,其实只是过往事件留下的记忆按钮。当相同模式的人、事、物按下我们的情绪按钮时,我们表面看起来是陷入了情绪之中,实际上,我们是把自己困在了过去的创伤里。
说到这里,我们能共情到,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内心状态,是矛盾、恐惧、受伤的。那么,他们能够摆脱这种心理困扰吗?这就得说到作者的第四个观点: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可以被克服的。
作者说,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反应剧烈,周围人往往会“谈虎色变”,声称“这类人不能接触”“这个人就是这样子,改不了了”。但是,依作者的临床经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自然走向成熟,情绪也会趋于稳定,加上科学的调节方法,大部分人是能够摆脱这个症状的。作者还提及了一个关键年龄节点,35岁。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35岁左右,是可以从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走出来的。而且,经历长时间斗争后终于康复的患者,也会获得与其所受苦难相应的深层魅力。如果你周围有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朋友,请对他们保持信心。
原因
为了从边缘型人格障碍中走出来,我们肯定不能止步于了解症状的特征,还得看清症状背后的原因。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咱们先用一句话说破,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主客体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地建立。这里的主体就是指患者自己,客体是指周围的人、事、物。正因为底层主客体关系失衡,才显化为表层心理、情绪、行为的分裂。
这里说一句,主客体关系是心理学领域,准确地说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今天咱们就就着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探讨,讲到主客体关系的核心内容。
接下来,咱们就来对比一下,一个健全的人格状态跟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状态有什么区别。
首先,在健全的人格状态下,人们可以清晰地区分主体和客体。也就是说,能清晰地区分什么是我的观点,什么是别人的观点;什么是我的标准,什么是别人的标准。
但是,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没有办法明确地区分主体和客体。他们经常混淆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想当然地认为我自己喜爱的东西,他人也一定喜爱;自己厌恶的,别人也应该厌恶;自己做错了,别人也有责任。在别人违背他们期待时,就会情绪崩溃。他们也只能以自己的基准看待他人,单方面地做出关于对方的判断,以此为客观标准。同时,他们容易模糊自身情绪与他人情绪的边界,在自己缺乏归属感、为自卑感所困扰时,也会认为他人把自己看作麻烦。
第二,在健全的人格状态下,人们可以灵活地整合主体和客体的多面性。比如,他们能协调自己外向性和内向性的特质。他们既能够在社交场合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又能在适当的时候享受独处时光,不会出现人格内部的冲突。在对他人的看法上,能同时看到优劣势,对人给予公允的评判。
但是,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缺乏这种心理整合力,难以将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整合成一个稳定的认知。体现在具体的行为态度上,就是他们会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特征,甚至是对立的特征感到矛盾。眼光移向自己好的面向,就会觉得自己非常优秀,天下无敌,移向不好的面向,就会极度自卑;在对他人的看法上,也会瞬间从信任转变为怀疑,没有中间地带。
甚至,这种心理整合力的缺乏还会影响到他们对于事情的整合力。作者发现,对于一些目标清晰、规则清晰的任务,边缘人格者完成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详细的规则或明确任务的场景,边缘人格者就会出现无法把握事情走向,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对患者一问一答,那患者会表现得非常正常,对答如流。但如果让患者任意倾诉,他就会不着边际,没有逻辑,而且越讲越极端,最后讲到自己情绪崩溃。这都是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在面对混乱局面时,缺乏必要的整合能力。
咱们再来说第三点。在健全的人格状态下,人们的自我是真实有力的,可以自由地表达需求,也能有弹性地处理跟客体的矛盾。但是,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真实的自我往往处于萎缩状态,而且在它之外,往往会包裹一个强大的虚假自我。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主体内,都存在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虚假的自我。虚假的自我是为了保护真实的自我不受伤害,以及应对客体抛来的种种挑战。对于健全的人格,真实的自我和虚假的自我之间,可以互相配合,此消彼长,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有弹性地变化。但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虚假的自我往往格外强大,凌驾于真实自我之上,而真实的自我则逐渐萎缩,失去了发出需求的能力。这让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感到内心封闭,透不过气,甚至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假,在这种状态下,就容易做出出格的事儿。
总结一下,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底层人格里,主客体关系是边界模糊的,缺乏整合的,主体萎缩的。用一句话说,主客体关系严重失衡。于是底层的关系失衡,显化为表层心理、情绪、行为的极端与分裂。
根源
那么,为什么一个人的主客体关系没有得到正确建立呢?作者发现,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临床案例里,有压倒性的患者比例,跟父母的关系有问题。他们普遍有一个缺乏爱或者是强控制的原生家庭。
我们知道,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在最近这几年特别受关注,你可能已经了解到,不理想的原生家庭是孩子成年后很多精神问题的来源,甚至很多人有些反感:能不能不老提原生家庭了啊?但是,咱们要知道,要跨越原生家庭的影响,首先是要看到它的影响,咱们不能回避这一关键因素。同时,本书作者在传统的原生家庭理论之外,提出了一些新的洞察。
我们知道,研究原生家庭的心理学家,也就是精神分析学派,尤其重视孩子婴儿期的体验。他们提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是孩子18个月到3岁这一阶段,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妥善。18个月到3岁,是孩子与母亲分离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区别主体和客体的关键时间。在这之前,孩子没有主客体的概念,天然地认为自己的所有欲求都该被无条件满足。在这段分离期,如果父母逐步放手,孩子就会慢慢学会区别主体客体;如果父母过度控制或过度冷漠,孩子的主客体关系就无法正常建立。
作者在这个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新洞察。
首先,作者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格外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观点就逐渐消退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反应方式,是在此前整个人生中学习的结果,其中,亲子关系和家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也就是说,即使孩子的婴儿期没有出现大问题,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当,也会造成跟婴儿期同等的伤害。同样,即使孩子的婴儿期出现了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了充分的爱与弥补,也会修复婴儿期的伤害。
同时,作者发现,造成伤害的父母不完全是那些我们想象中很冷漠,或者看起来很强势的父母。有些父母看似强势,但是对孩子有张有弛,能体察孩子情绪,孩子心理也不会有问题。而有些父母,看起来很正常、善良,但其实一直在对孩子实施隐形的控制。他们不太关心孩子的情绪,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自以为自己在为孩子铺路。孩子也很听话,按照父母的认知前进,久而久之,孩子逐渐迷失了自己。
作者发现,在这些看起来正常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显露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时间往往较晚。在成长阶段,孩子和父母都察觉不到家庭环境有问题,孩子也习惯性地压抑自我。直到孩子年龄很大了,比如到了20多岁,已经过了青春期了,他会经由某个契机事件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的家庭环境是有问题的,自己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孩子会遭遇巨大的打击。
以上的几点洞察似乎都指向了父母的过错。但是我们也得说,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而且,在形成失衡的主客体关系上,孩子也有责任。
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存在过度理想化父母的情况,他们对于心里那个完美的父母形象有强烈的执念。由于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健全的保护,他们会幻想出一个理想化的、全然为自己服务的父母,只要父母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感到失望,这种失望会加重他们的极端反应。事实上,父母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差。也就是说,在这样一段不理想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是有一定过失的。

第二部分

好,毕竟往事不可追。咱们回顾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而是要看清源头,从而更有效地疗愈自己和他人。在第二部分,咱们一起来看看,如何疗愈边缘型人格障碍?
在讲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么一件事,对边缘型人格最好的疗愈,就是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他身边。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要有整个过程会很艰难的心理准备。如果你身边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朋友或亲人,相信你一定体会过很多次,对方极端的情绪、咄咄逼人的态度为你带来的痛苦和无奈。作者说,边缘型人格的剧烈反应模式,很容易将周围的人卷入其中,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不能纠正他们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而会被他们同化,在他们的刺激下,做出过激的行为。所以,作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陪伴者,我们首先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整个陪伴的过程非常考验我们的情绪和意志,我们不可低估。
同时,作者提醒,维持不变的节奏和距离很重要。有一些朋友出于对对方的爱,一开始满怀着积极和热情想要感化对方,但是在不断地遭遇对方的情绪攻击之后,便会心生倦意,热情冷却,选择切断与对方的关系。过了一段时间,疗愈者恢复内心力量,又重燃热情,再次靠近。这几次大开大合的“投入—撤退”模式之后,两方都会疲倦不堪,障碍者的内心会竖起更坚硬的铠甲。在这个时候,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经常会说,“你还不如最开始就不要这么做。”“原来你到目前为止只是在骗我。”
所以,不需要一开始跟对方站得太近,过分积极热情,也不要在对方出问题时跳得很远,不要勉强自己做能力范围外的事,因为这样长久不了。要始终跟对方的情绪保持一定的隔离,以自己可以接受的距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方式,守护对方。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从容”地帮助对方。何为从容?作者说,能够保持相同的态度和方式三年以上,即为从容。我们知道,边缘型人格障碍最欠缺的就是稳定性,有了这份稳定如一的陪伴,即使你什么都不做,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也会得到疗愈。
在保持陪伴的前提之下,作者还提出了几个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者修正情绪和行为的具体动作,咱们来一个个说。
首先,要引导边缘型障碍者找到自己的契机事件。只有找到契机事件,才能够进一步深挖背后的底层问题。比如说,当患者又出现了极端行为后,我们可以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可能会回答说,我感觉他在针对我。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你曾经有过这样类似的反应吗?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会发现对方曾经重复出现过类似的反应,背后都指向同一类事件。那么这个事件就可以看作是契机事件。而这个契机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障碍者的创伤。
第二步,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挖掘事件背后的信念。比如,他可能认为 “我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所以别人才会这样对我”,或者 “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然就会受到伤害”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对方对这种信念产生动摇,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比如说,我们可以问:真的没有人爱你吗?真的是别人看准时机就会攻击你吗?你想想看有没有反例呢?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对方意识到,真实的情况不完全是这样,更多的是自己思考方式上的问题。
另外,如果你跟对方的关系够近,可以逐步地将问题牵引到原生家庭。比如说: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感觉?当时发生了什么?大部分时候对方会回忆起与家人们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的信念其实源于家庭关系,即使他什么都不做,这些不当信念对他们的束缚力就会减弱。
这个发现契机事件,发现背后的信念,发现底层原生家庭问题的步骤需要反复进行,在一次次的重复之中,对方的自我认识会越来越清晰,信念会一点一点地被动摇。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提醒,我们尤其要注意重视边缘型障碍者的主体性。我们刚刚提到,对方的主体发育是不够完善的。我们不能通过下断言、贴标签的方式,强制他们看到问题,这只会让他的真实自我进一步萎缩。我们要通过提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之类的问题,引导对方自己解开内心的困惑。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帮助对方控制思维的发散,把话题聚焦在当前的问题上。由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整合能力较弱,他们容易漫无边际地倾诉,所以,我们要成为这个疗愈旅程的掌舵者,同时,我们也可以请对方把思考写下来。作者说,书写,是一个非常好的整理思维的方式,能够弥补整合能力弱的问题。
怎么控制对方聚焦在问题上呢?我们可以为整个疗愈过程设立具体的目标,比如说,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针对某契机事件的不当行为,要减少至三次以内。或者,一个月以内,对方需要主动进行自我审视的书写动作,至少四次。同时,也要事先制定清晰的规则,比如说,无论多么崩溃,都不可以对你说出什么样的话,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否则你就切断帮助。总之,整场疗愈需要在目标明确、规则清晰的前提下进行。
说到这儿,知识点已经比较多了,咱们小结一下:要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提供疗愈,最大的前提是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他们身边,至少三年以上。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维持不变的距离和节奏很重要。我们不要勉强自己,因为那样不会持久。而在具体的帮助动作上,我们可以引导边缘型障碍者找到自己的契机事件和背后的信念,从而通过提问,逐步动摇他们的信念。我们也可以把问题逐步引导到原生家庭,引导他们看到问题的根源。只要看到这个问题,即使我们回不到从前去修改这一切了,我们依然会得到疗愈。在这个过程中,请注意,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规则。
人生故事
好,你可能注意到了,刚才我们一直在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层面下功夫,涉及到了一点点原生家庭。接下来这一部分,咱们就更深入地下沉到人格的层面,来看看有什么方法能整合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人格。
在这里,我们重点分享一个方法,名称是:书写人生故事。书写人生故事是指,把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的生动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就像一棵树,经历风雨,身上留下或大或小的疤痕,而后在疤痕上慢慢长出新的枝条,我们的身形因为经历而永久地改变了,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独一无二的姿态。
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来说,过往的经历中有太多的矛盾、对立、错误,以至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组织它们。甚至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多人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样一路走到今天的。
有一类人,会过度简化自己的人生。他们内化了父母和周围人给予的标签,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比如“好学生”“能赚钱”等等来形容自己,却没有深度去回顾一下,我作为一个丰富的个体,独一无二的部分是什么?
还有一类人,会逃避面对自己的人生故事。书写人生故事是一个需要停下来,慢下来,向内审视的过程。整个过程可能不会很舒服。很多人为了逃避这个过程,会采用追求进步的方式,向前不停地努力。听起来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是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后他们会发现,自己在心理上越发感到惶恐不安。最终他们会发现,向内审视,把自己的故事写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过程。
所以,书写人生故事的这个步骤,不仅是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整合自己的人格有帮助,对于我们普通人迈向成熟的心智,也有很大作用。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静静地坐下来回想,从我们记事开始,我们遇到了哪一些关键的事件?这些关键事件里,客体也就是客观环境如何影响了我们?主体,也就是我们本人由此形成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认清主客体的过程。
请注意,在回想那些创伤事件时,我们难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些情绪会让我们排斥过往的经历,这跟我们想要整合自己的人格是背道而驰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停下来,把这些情绪写下来,进而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客观地把自己的经历描述出来。
当我们沿着时间线,逐渐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其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写下来之后,我们要经历第二步,为所有经历赋予意义。没错,我们经历过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无论多遗憾,都无法改变了。但是,我们怎么看待它们却是可以改变的。在有些人的眼里,那些困境是把原先不错的生活打破的麻烦,他对此无能为力,只能一步错步步错。但是在有些人眼里,那些困境是如今强大的意志、向上生长能量的来源,他因此而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要尝试做第二种人,为过往赋予积极的意义。当然,这不是表演式的书写,而是通过反复的练习,真正在内心说服自己,相信这个意义。从此,我们不再害怕提及那些曾感到羞耻的经历,不再把外界的挑战看成洪水猛兽。于是,我们真实的自我得到了强化。
说到底,人生故事最重要的是三个作用:第一,就是让我们看清我们自己。第二,让我们接纳我们的一切经历。第三,让我们为我们的过去赋予意义。按照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说法,你要“接纳自己唯一的生命周期,并将其作为不得不存在,且不允许有任何替代的事物。”只有把过往的经历都接纳下来,让那些矛盾和错误都坦然存在于我们的身体,看到他们对我们形成的正面影响,我们内心的人格冲突才能平息。
你会发现,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谈及具体的解决人格冲突的策略,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更底层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承认你的过去,并为它赋予意义。做到这一点,那些具体的主客体失衡问题,人格冲突问题,就会自然地消弭。

结语

好,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关注的是一个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心理困扰,那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刚才还柔情似水,顷刻间又要将你撕成碎片;明明聪明有教养,却又动不动完全失去理智。而他们的情绪、行为极端变动的背后,是一颗受伤的心灵。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朋友,当然,你有权利选择离开,但如果你想帮助他们走出来,就需要理解这些现象的底层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主客体关系失衡的人格,而人格失衡的核心原因是他们有着一个缺爱或者强控制的原生家庭。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最好的疗愈就是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他们身边。除此之外,帮助他们识别契机事件和背后的信念,用清晰的目标和规则引领他们改变,以及书写人生故事都是非常好的实现人格整合的方式。
如果在听这本书的你,恰好也有这个心理困扰,我想跟你说,你并不孤单。作者说,早有一群与你有着相似经历的人,通过努力走出了困境,你也一定可以。而经历了磨炼之后,你身上整合着的多元性和敏锐的感性、不为常识所困的个性,都会让你更具魅力。而你与你的朋友和家人曾经煎熬的时光,会成为你们彼此之间无可替代的经历。那时,你们会笑谈今日的辛苦磨炼。加油。


撰稿、讲述:李方圆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