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81 字 | 🎵 32 分钟
“混江龙”李俊远走暹罗之现实版,《水浒》“预言”竟成真
回顾华人移民泰国的历史,分析他们来泰的动力与原因;
讲述华人在泰国的社会活动,以及他们融入泰国社会的过程。
对泰国及东南亚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对海外华侨华人故事感兴趣的朋友。
有外出闯荡、漂泊他乡经历的朋友。
原作名: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本书为现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戴维斯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G. William Skinner(施坚雅)在50多年前出版的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以历史分析法为研究手段,对华侨华人在泰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社会地位,以及其在泰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全书除前言、参考文献及索引之外,共分九章。各章标题如下:第一章古代的暹罗华侨;第二章门户开放和地域开放:1917年以前暹罗的中国移民及其人口增长;第三章异乡谋生:一直到拉玛五世统治时期华人在泰国经济中所占的地位;第四章不稳定的类型:第三世到第五世王统治时期的暹罗华人社会;第五章进入新时代:向民族主义和团结的过渡;第六章移入和移出:人口增长趋势,1918~1955年;第七章利益冲突:至1938年为止泰国社会的华人生活;第八章危机、战争和休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余殃;第九章镇压和重新考虑:1948~1956年銮披汶第二次执政下的泰国华人。施坚雅(G.William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助教、康奈尔大学人类学副教授、教授,1965年起任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1990年起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学教授。1950年至1951年到中国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中国城市市场。1980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至1984年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1987年至1989年任斯坦福大学巴巴拉·布朗宁人文科学教授。作品中译本有《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并发表大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科学研究、农村和农民、人口、民族、海外华人的论文。2008年10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你了解泰国吗?你知道泰国有一个很大的华人群体吗?仔细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时常能够刷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华裔当上了泰国的新总理。我说的可不是最近的事儿,而是经常如此。还有,如果你追泰剧,可能也会发现,不少泰国的演员明星,祖上都是来自中国的,他们甚至还会有中文名字。至于企业界,那就更是如此了。你可能看过正大综艺,它是由央视和正大集团联合推出的。这个正大集团,就是由泰国华人所创办跟经营的。你可能知道红牛,它的创办人也是泰国的华人。事实上,泰国有很多知名的企业都是有华人背景的。这就很有意思了,华人为什么会在泰国的各行各业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按理说,能够在各行各业拥有一席之地,那肯定是需要长时间的发展跟沉淀的。照这么说,那华人应该是很早就来到泰国,并且在这儿定居了下去。但是,我们知道,在历史上,咱中国人可是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的。咱有个词,叫“落叶归根”,说的是不管走多远,最后还是要回到家乡。所以,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中国的先民们在那个年代就开始漂洋过海,大老远地跑来泰国,并最终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呢?还有,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了这个远离故土、远离亲人的国度,又是如何凭借自身的奋斗和历史的机遇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的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泰国华人社会》当中找到。本书是美国知名汉学家、人类学家施坚雅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20世纪,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成为华人研究、东南亚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中国东南亚学会会长庄国土教授曾评价说,书中“对泰国华人社会的历史考察之系统和深入,迄今似仍未被超越”。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一起去探秘这场开启于数百年前的奇幻之旅吧。1767年,缅甸贡榜王朝的军队攻入了暹罗的首都,延续了四百余年的阿瑜陀耶王朝就此灭亡。这里说明一下,暹罗,是泰国的旧称。也就是说,在这一年,泰国被缅甸给打崩了,直接给打灭国了。缅甸贡榜王朝这可怕的战斗力啊。要知道,暹罗向来都是中南半岛的地区小霸,并不是可以被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但是,就这么被灭了。此时的贡榜王朝正处于它的战力巅峰期,除了打崩了暹罗之外,这段时间它还进犯清朝,多次跟清军交战。如果你熟悉清朝历史,你肯定知道,清缅战争打得极其惨烈,乾隆朝的名将明瑞还因此而战死沙场。但是吧,贡榜王朝再能打,它毕竟跟清朝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更何况,它才刚刚灭了暹罗。很快,它就开始吃不消了。为了应对来自清朝的军事压力,贡榜王朝调走了很多原本驻扎在暹罗的部队。这时,有一位名叫达信的暹罗将军抓准了时机,带着部队从暹罗的东南沿海一带一路反推,最终在暹罗的旧都击垮了缅军,成功复国。以上,是一段发生于18世纪的,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被灭国之后又迅速复国的故事。那么,这段历史跟咱今天要讲的泰国华人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当1766年暹罗首都被缅军包围的时候,有华人在帮忙守城。书中说,当时有6000名华人被派到城外东南角的地方去协助防守。这是6000人呐,这人数真不少了。其次,暹罗首都陷落之后,达信带兵突围,退到了暹罗的东南部,这个地方有华人。书中说,那是一个潮州华人的主要聚居点,达信在这儿组织了军队进行反击。还有,暹罗的战后重建,也有华人在出力。书中说,战争发生后,暹罗旧都阿瑜陀耶城被洗劫一空,后来华人翻遍了各种废墟,才从瓦砾堆和塔庙里头搜寻出了一些财物。用当时一位住在暹罗的法国传教士的话说,暹罗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恢复,主要是因为有这群非常勤奋的华人。最后,可能也是最让人想不到的一点,就是这位带领暹罗军民击退缅军并且成功复国的暹罗将军、今天泰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达信,他也是一名华裔。达信姓郑,在清朝的史料里,他被称呼为“郑昭”。他的父亲叫郑镛,来自当时的广东潮州府。书中说,郑镛从中国来到暹罗之后,发了笔财,娶了当地的女子,生下了达信。随后,达信被住在他们家对街的一位暹罗贵族给收养了。所以,达信虽然是华裔,但从小是在暹罗的贵族圈子里长大的。他和暹罗的贵族子弟接受同样的教育,少年时期还曾被送到宫中当了一阵子的侍卫。长大后,达信被任命为地方的总督;而在带领暹罗军民复国之后,达信更是向上跨了一个大台阶,成为暹罗的新一任国王。你没听错,他当了暹罗国王。他把都城选在了一个叫吞武里的地方,而他所建立的王朝,历史上被称为“吞武里王朝”。这个情节,你会不会觉得有点熟悉?没错,类似的情节,出现在了《水浒传》的结尾。《水浒传》里头说,在梁山好汉征完方腊回来后,混江龙李俊就带着童威、童猛远走海外,最终成了暹罗国主。结果,就在《水浒传》这部小说诞生了数百年之后,小说的情节变成了现实,真有一名华裔变成了暹罗的国主。从上面这段历史,我们至少能够听出两件事,第一,当时华人在暹罗的人数规模已经不小了;第二,华人对暹罗本地事务的参与度是极高的,你听听这些事儿,守城、复国、搞战后建设,甚至还当了国王,这些事儿都不太像是些外人能干的事儿。但你可能会说,不对啊,这怎么跟我们记忆中的历史有很大的出入呢?不是说清朝搞闭关锁国吗?不是说清朝民众擅自出海会被重罚吗?那暹罗这么一群华人是哪来的?他们是怎么跑出去的?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中国商人来到了这里,他们乘着东北季风而来,乘着西南季风而去。他们带来了中国的商品,并且成功打入当地市场,培养起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到了明朝以及清朝初年,中国商人在暹罗的势力已经非常强大了。书中说:“葡萄牙人、日本人、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都曾先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暹罗发展贸易,但结果都不得不把剩下的东西留给华人,自己滚蛋。”为什么华人能够在暹罗取得如此高的地位呢?因为他们能给暹罗国王带来利益。在暹罗国王眼中,这帮华人可太靠谱了,他们是“最好的代理人、商人和航海家”,那都不是外人,那是自己人。因此,在暹罗,华人很早就被当地统治者们委以重任,负责帮国王挣钱、管事儿,作为交换,华人在暹罗做生意能够享受其他民族所没能享受的贸易自由。至于咱前面说到的,清朝的闭关锁国,历史上也确有其事。但是,挡不住啊。清政府也是很无奈。你看它的法令,一开始,1690年的时候,还是比较温和的,采用的是引诱策略,说你们回来吧,只要你们回来,咱就既往不咎;到了1712年,也许是前面的政策没多大效果,清廷就开始搞恐吓,说要把滞留海外的华人遣送回国,并且正法处置;而到了1729年,清廷开始有点放弃治疗那意思了,雍正皇帝下谕说,这帮人,不安本分,要是放任他们爱来就来,爱走就走,那还了得?从今往后,设个期限,要是他们不按时回来,那他们就不值得朕的悯惜了,就不准许他们回内地了;但很好笑的是,清政府规定了一个期限之后,却又一再延期,一边板着脸说过期不候,另一边是真的怕他们过期了还不回来,总之就是又是引诱又是恐吓。但是,该跑出去的,还是继续跑出去。事实上,在对待出海华人这个问题上,清廷有时候自己也很双标。比如说,康熙皇帝就曾经听说暹罗的大米很便宜,然后眼睛一亮,下谕说,哎呀我听说暹罗大米可便宜了,我让买了一些了,这是咱官方要的,到时候米运到了,记得别征税嗷。原来,当时华南地区老闹灾荒,康熙想通过买暹罗大米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咱刚刚说了,谁在帮暹罗国王做生意来着?就是华人嘛。结果,这些帮着暹罗国王运米来中国的华人,这些所谓“不安本分”的人,要被正法处置的人,你猜来了中国之后怎么着?他们受到了清廷的封赏。所以只能说清廷自己也是很矛盾。它要跟暹罗做生意,它就不得不对这件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它还得确保华人能够继续前往暹罗,好让这种贸易持续下去。等到达信,也就是咱前面说的那位华裔英雄当了暹罗的国王之后,那暹罗对华人就更加具有吸引力了。书中说:“达信的同乡们是在他的大力鼓励之下才这么大批地被吸引到暹罗来定居的。华人人口的这一异常扩张,几乎可以说是这个王国数百年中所发生的唯一重大变化。”不过,达信在泰国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很久。15年以后,达信所建立的吞武里王朝被曼谷王朝所取代。这个曼谷王朝,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有意思的是,曼谷王朝的开国君主拉玛一世,极大概率也是一名华裔。他的后代拉玛四世曾经讲述道,拉玛一世的父亲,娶了一位中国富商的女儿为妻。也就是说,如果是这名富商的女儿后来生下了拉玛一世,那么拉玛一世也就有了一半的华人血统了。而拉玛四世本人则是一位明确有着华人血统的暹罗国王,因为他的外公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富商。书中说,泰国的王族“从一开始就有着广泛的中国血统了,这种血统不断加强,一直延续到20世纪,这一事实的社会意义就在于,国王们都对此心中有数,而且公开承认这一事实”。曼谷王朝建立之后,华人依然是被鼓励入境的。按照书中的说法,从达信的统治时期开始,一直到19世纪,华人入境暹罗的趋势仍在不断上升。那么,华人究竟来了多少人呢?书中提到一组数据。我们知道,曼谷王朝的首都就在曼谷,而在整个19世纪的上半期,曼谷的人口大约有一半以上都是华人。你没听错,是一半以上,比泰族人都多。比如,1822年,曼谷总人数约50000人,华人约31000人;1839年,曼谷总人数约100000人,华人约60000人;1855年,曼谷总人数约300000人,华人约200000人。书中说:“在泰国首都华人却比泰人多,这情况也许会令人觉得奇怪,但是19世纪时大多数观察家都证实了这种事实。”比如,1820年代,有一名叫芬利逊的观察家记录道:“在……(曼谷)人口最稠密的一些地方,(华人)好像至少占总人口的3/4……曼谷罕见有地区是华人少于本地人的……”观察家克劳福也说:“一般都认为曼谷人口中有一半是华人;这种说法,从我们亲身所观察的情况看来,我认为并不夸张。”书中还有另外一组数据,是由清末民初中国海关记录的,从汕头和海口这两个地方前往曼谷的人数。这组数字听起来也很夸张。比如说,从1882年到1892年这10年间,平均每年从汕头前往曼谷的人数,有8000多人,从海口前往曼谷的,有1000多人。听着好像还行对吧。那我们听下一组,从1906年到1917年,也就是清朝灭亡前后这11年间,平均每年,注意是平均每年,从汕头前往曼谷的人数,将近50000人,从海口前往曼谷的,接近9000人。咱来说个总数,可能会更直观一点。还是这组数据,从1882年到1917年这30多年时间里,光是从汕头和海口这两个地方来到曼谷的人,就足足有112万人之多。112万人呐,咱今天很多城市的总人口都没能达到这个规模呢。当然,我们知道,这些从汕头和海口前往曼谷的移民,也并非都一去不回,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最后会回到中国。但是,每年平均能过去那么多人,可想而知,暹罗华人的人数会在这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暴涨多少。听到这儿,不知道你会不会好奇,清朝末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前往暹罗的移民呢?前面我们说了,华人在暹罗做生意是受到优待的。可是,就凭这吗?我们知道,华人前往暹罗的阻力其实也是不小的,就比如咱前面提到的,清廷的态度啦、华人安土重迁的观念啦。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现实的,就是危险性。要知道,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到暹罗,这海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能否安全到达,这事儿都是很难说的。所以,这件事儿需要一个解释。你如果说有少数人极具冒险精神,想要富贵险中求,那可以理解;但如此大规模的移民,恐怕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暹罗这边。前面我们说过,1767年,暹罗刚刚被灭了一回国。而事实上,从那会儿前后,一直到19世纪初,暹罗就没怎么消停过。在那段时间里,暹罗要么在搞内战,要么在跟它的邻居们干仗,尤其是缅甸,那简直就是暹罗的“一生之敌”。用书中的话讲,暹罗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跟缅甸打了一系列“毁灭性的战争”,它的人口在这段时间里一直被不断地消耗和劫掠。到19世纪初的时候,暹罗的人口,总共也不过450万。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但是,到了19世纪中期,由于英法的干涉,暹罗跟它的邻居们已经打不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暹罗西边一直牛气冲天的缅甸,已经被英国吃掉了大半了,并且即将被完全吞并;而在它的东边,越南、老挝、柬埔寨也即将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所以暹罗没得打了,很快它就会发现整个中南半岛就它这根独苗还活着了。暹罗也开始着急了。西方殖民者给的压力太大了,得自救了。于是,暹罗开始一心一意搞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规模地开矿、开厂、修运河、修铁路。但是,这会儿暹罗很尴尬,怎么了呢?没人儿啊,前面打仗打没了。所以,此时的暹罗是什么样的局面呢?首先,是和平,不打仗了。其次,是缺人,非常缺劳动力,但不差钱,“钱”景是很好的。所以怎么办呢?开高工资。书中说,那会儿“曼谷的工资比远东其他任何地方工资都来得高”。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镜头转向19世纪中期的晚清,你就会发现鲜明的对比。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就是19世纪中期开打的。在此之前,由于引进了像甘薯、花生等农作物,以及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华南地区的人口是迎来了一波大增长的。但是,自打鸦片战争打完之后,清政府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了。首先,是外敌入侵,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接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秩序;其次,是国内开始打仗了,从太平军与清军之间的对抗,一直到后来的军阀混战,原本和平安定的环境也没有了;最后,是华南地区时不时还闹灾荒,大家饭都吃不上了。所以,综合来讲,下南洋,去暹罗,就变成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了。下南洋当然有风险,但留在老家不见得就更安全。事实上,那会儿华人下南洋的有很多,目的地也不止暹罗一个。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种移民活动一旦开启,形成规模了,就会进入一种正向循环,并且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怎么说呢?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地区的人下南洋之后,先去的那批人站稳了脚跟,或者说发迹了,就会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同乡一块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咱前面说的达信,他当国王之后,直接就吸引了一大批同乡过去。你也可以代入那些东南沿海民众的视角,假设你看到你的邻居,就因为家里有一个劳动力在南洋挣钱,并且时不时寄钱回来,由此保证了全家有得吃有得穿,比周边邻居过得好多了,你会不会也心动,会不会也心痒痒想过去呢?反正过去了,也有同乡的人在那儿,能够相互照应。再比如,为什么咱前面会提到汕头和海口这两个地方?因为暹罗的华人群体里头,就这两个地方来的人最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个循环。先是这两个地方去的人多,后来有了轮船之后,这两个地方跟曼谷之间就有了固定的轮船航线。这好理解,做轮船生意的也要挣钱,这两个地儿乘客多啊。但是,一旦这形成产业,它就会带来另外两个结果:第一,这两个区域的人要过去就比其他地方的人方便多了;第二,那些做轮船生意的为了多挣钱,也会尽量招揽人,尽量让每一趟船坐满,所以他们会大肆宣传南洋有多好,甚至会连哄带骗,这就又多吸引了一些人过去。如此带来的结果是,这两个地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暹罗谋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南沿海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选择登上了前往暹罗的船。有人是为了养家,有人是为了发财,也有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着去了。至于未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心里大概也是没底的,大海好像没有尽头,乡愁好像也看不到尽头。他们只能在临走的时候,再看一眼家乡的岸,对于其中的一部分人来说,从今往后,故乡便成了永远也回不去的远方。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暹罗统治者要那么偏爱华人呢?他们不是也有自己的民众吗?而且,那些西方人不是更有技术优势吗?至少在近代,西方人的技术总是更好的吧。那华人究竟是怎么胜出的呢?西方人有先进技术没错,但华人的优势是什么?首先,华人到得早。到得早有什么好呢?到得早就更熟悉市场,对当地的各种情况都更加了解,所以一开始,西方人也不得不雇佣很多华人帮忙办事儿。这样一来,华人的第二个优势就展现出来了,华人好学。甭管西方带来了什么技术,什么机器,华人都能学,一开始,华人开的厂里面,这些机器还得雇西方人来操作,但过了不久,华人就培养出了一群能使用机器的本族师傅了。当然,到这一步,华人还不能叫赢,顶多叫跟上了。这个时候,华人最后一项优势体现出来了,就是能“卷”。这个西方人受不了。书中说,自从装上了来自西方的电灯之后,华人的厂开始搞两班倒,日夜工作,西方人要么学华人这么拼,要么就倒闭,没有第三条路。华人为什么会这么“卷”呢?这跟华人的文化和处境有关,至少本书作者施坚雅是这么理解的。他说,华人有种观念,叫我活着不单单是为我自己而活,我要为祖先负责,所以我要光大家族;我要为后代负责,所以我要拼命挣钱。这种观念在当地泰人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传统的泰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宗族意识,那会儿他们甚至连姓都没有。泰人不祭祖,在他们那儿,人一旦去世了,很快就会被遗忘。他们一直生活在这片人烟稀少且肥沃的土地上,生存向来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只顾着自己活,根本就不需要太拼命。而且,你想想,这些华人是从哪儿来的?他们来自中国的东南沿海,这至少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第一,他们肯定是相对更有冒险精神和更渴望挣钱的那一批,不然他们也不会出来;第二,他们比大部分泰人都熟悉城市里的分工,因为他们就来自华南地区的港口城市,或者距离港口城市不远的地方。太深入内地的华人是不太有条件能够下南洋的。前面这些,都是华人能够很快在暹罗占领了各行各业的重要原因。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制度的原因。那会儿,在暹罗,泰、华是有别的,他们是两个不同的赛道。那你说,如果我是泰华混血儿呢,那我怎么有别?对不起,那你得选一个身份。你要是选择当华人,那好,你每三年要交一次人头税,但你可以豁免徭役和个人服役;你要是选择当泰人,那你就必须找出一个泰族保护人或者政府长官。这种政治上的分别也给了华人做生意的便利。因为华人得交税,但可以到处跑;泰人不能到处跑,所以他们的主业只能是干农活。听着好像华人占了大便宜,其实也不完全是,很多华工就累死在暹罗各种开发建设的工地上。平心而论,在暹罗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华人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那阵子,暹罗政府的收入大约有一半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华人那儿的。当然,毋庸置疑,华人也挣了很多钱。对于挣了大钱、取得了大成就的华人精英,暹罗统治者的态度是,通婚,给爵位,让他们成为暹罗的贵族。如此一来,华人精英也就被吸纳进了泰人的上层圈子了。时间来到了20世纪,暹罗的华人社会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也开始产生了一些变化。这里我插一句,在20世纪中期,暹罗的国名几经变动,最后确定为泰国。咱后面就统一称之为泰国好了。那泰国华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首先,是“从散装到统合”,至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人社会被建立了起来。你可能会奇怪了,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华人社会呢?敢情咱前面讲了那么多,都没有华人社会是吧?也不是这个意思。以前呢,有一些华人组织,但他们是地下的,是“散装”的,是“各自为政”的,是到了20世纪,他们才被统合为一整个的“华人社会”。而其中的重要标志,就是当地中华总商会的建立。20世纪初,泰国的中华总商会建立,并且在北京的清政府那儿做了登记。在中华总商会建立的前后,当地的广肇会馆、海南会馆、福建会馆、客属会馆、潮州会馆也相继成立。中华总商会,你听这个名字,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商会,做生意的。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1911年,在国王拉玛六世的加冕仪式上,泰国中华总商会的主席作为当地全体华人的代表进行致辞。这个时候,华人就不再是“散装”的了,中华总商会的理事当中,不乏一些受人尊敬的社会领袖,他们是能够代表当地整个华人社会来进行讲话的。在上面这几个大的组织当中,潮州会馆是最晚成立的,它成立于1938年。书中说:“随着潮州会馆的成立,就1938年来说,曼谷的华人社会已按照现代的方式完全而有效地组织起来了。”如果你有关注咱抗战时期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支持,你就会发现,这些乡会、商会在当时组织海外华侨援助祖国抗战这件事情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从散装变统合”之外,泰国华人社会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下一个转变,就是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我们知道,传统中国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人老了或者死后是要回家的。但你肯定也能想到,跑到泰国这么远的地方,有条件落叶归根的人其实不算很多的。没法落叶归根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落地生根。事实上,落地生根的事情一直在发生。一般来说,第一代华人会有比较浓的故乡情结,越往后传承就越弱,他们的后代会越来越像泰人。而如果华人的故乡能够源源不断地往当地输入人口,那这种同化的速度就会变慢。但我们知道,到了20世纪中期,这种大规模移民泰国的移民潮就已经终结了。而且此时,泰国政府也早已结束了泰、华两族在政治权利义务上的区别对待。此外,华人也开始剪掉辫子,双方也都开始穿西式服装,原本在民族服饰上的区别也被渐渐抹去,再加上泰人和华人本身在长相上区别也没那么大,至少不像西方人和当地人的差别那么大,于是,所谓泰、华之间的界限也在渐渐消失。施坚雅观察到一件事儿,就是在华人社会与泰人社会之间,出现了一大批中间人士,他们不会靠近华人社会核心,也不会靠近泰人社会核心,他们只与自己喜欢的人交往。他们没有独自形成第三个社会,而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分子,作为这两个社会之间的过渡地带。与此同时,施坚雅预言,华人会渐渐被泰人同化。在他的理解里,泰国跟其他东南亚国家不一样。其他东南亚国家有被殖民的历史,而在殖民地,地位最高的是西方殖民者,可是,西方殖民者的体貌特征,不管跟当地人还是和华人比起来,都差别太大了。但泰国不一样。泰国没有被殖民过,泰国的上层,一直都是泰人。因此,只要华人有向上的愿望,他们很容易就会向上层的泰人社会靠拢,最后进入他们。事实上,华人的精英们就是这么做的。长此以往,华人也会渐渐地融入泰人社会当中去。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施坚雅的这个“同化”理论如今在学界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学者质疑说,施坚雅的这个说法过于片面。事实上,尽管华人会在某些层面表现为“被同化”,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更加复杂,也许,用“多元文化”“多元认同”等视角来看待华人,会更加合适。到这儿,这本《泰国华人社会》的主要内容,就为你介绍完了。今天咱聊泰国华人社会,主要采取的是一个宏观的视角,一个个具体的人,会被我们归纳为一组组的数据。这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它的缺憾。所以,在结尾部分,我想跟你分享一个微观的视角,咱来读读两封泰国华侨寄给家乡亲人的家书吧。母亲大人尊前:
敬禀者,接来回音一札,跪阅之下,敬悉一切。所云唪叔欲赎回河墘之田,此事可由俺厝内诸人从中斟酌,可行则行也,至于是否,宜欲提明来知为要。兹逢火轮返汕,付信局递呈一禀,外光洋银拾伍元,到祈照收。抹出一元,交三婶收用,余充家需。客外平安,免介是幸。并请
金安
儿寿春禀
壬三月十七
慈亲大人前尊:
敬禀者,本月十六日,兹逢大火船往汕,并奉大洋银五元,到祈检收,以作家需之用。不知今年唐山之果,岂有些微利入手否?回信赐音示知。自男来暹,亦有五六载,谁知命理衰薄,纵有微利入手,至今不能回归祖国,以见慈亲之颜,罪实甚矣。而暹中,现刻行情甚苦,财利实在难得,倘有些金钱可取,自当收拾回家。余无别言,特此告达。并询
金安
男两猛
戊七月十六日禀
听完这两份家书,不知道你会不会对彼时泰国华人的生存状况,有了一些更具体的感知呢?
撰稿:陈子昂
讲述:宝木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