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2024-11-05 00:00   重庆  

📑 10080 字  |  🎵 31 分钟

孙吴如何崛起于汉末乱世?

这本书能为你
  1. 讲述孙坚、孙策、孙权的接续经营,从孙氏集团和南方地区的视角去“重看”三国;

  2. 分析孙吴在乱世中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以及它对此后几百年的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适合谁听
  1. 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

  2. 对乱世英雄、家族兴衰故事感兴趣的朋友。

  3. 希望开阔视野、增长见闻的朋友。

书籍信息
书名:《南方的将军:孙权传》
原作名:The Founda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 of Wu
作者:[澳] 张磊夫
译者:徐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8
页数:475
定价:11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ISBN:9787214287496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中国北方陷入群雄逐鹿的争夺旋涡。中原战乱,汉人南迁,地处王朝权力边缘的南方,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彼时,来自南方前线的富春孙氏,从一个小小的县尉出发,经孙坚、孙策、孙权接续经营,成长为江南地方的中坚。在近乎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南方的将军们不仅建立了吴国的伟业,还为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奠定了基业。在文学演绎的加持下,孙吴的成就与汉朝的失落辉煌、魏国的璀璨夺目和蜀汉的傲骨铮铮相比,或许略为逊色;但这一有限的成功而不是彻底的失败,是现实政治层面的一大胜利。

作者简介

张磊夫(Rafe de Crespigny),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生于1936年,先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终身讲座教授,是当代澳大利亚史学界研究中国东汉及三国史的先驱,《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220—589)》作者之一,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儒莲奖获得者。著有《南方的将军:孙权传》《国之枭雄:曹操传》《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等。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陈子昂。
为什么我们老是强调要“换个视角看问题”呢?因为任何单一的视角,都会不可避免地过滤掉一些重要的信息,从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整全判断。就好比说,我们所熟知的三国。
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三国里头,比起曹魏和蜀汉,孙吴的存在感一直都不是很高。你说它干了什么很重要的事儿吗?好像也没多少。它就像是三国时期的一块背景板,就立在那儿,静静地看着主角曹、刘两方的卖力表演。
当然,为了配合主线剧情的推进,它还是出场了几次的,比如赤壁之战啦、偷袭荆州啦等等。但更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它在干吗,它出场完,干完它该干的事儿之后,就不见了。时代的聚光灯就不打在它身上了。最后,到点了,“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孙吴就这样,领了盒饭乖乖下线了。
我们知道,真实的孙吴肯定不会是如此这般的一个匆匆过场的小角色。人家好歹也是个凭实力闯进三国决赛圈,还熬死了曹魏和蜀汉的割据政权,它有它自己的扎实剧本和丰富剧情,只是缺少一个“舞台”来呈现给大众罢了。
所以,咱今天这期听书,就来讲讲一直以来被相对忽视的孙吴。今天为你介绍的这本书叫《南方的将军:孙权传》,其实这个译名不完全准确,因为这书聊的不只是孙权,它聊的是孙吴的历史,准确点讲,是孙权以及他们家的创业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张磊夫。张磊夫教授是当代澳大利亚史学界研究东汉及三国史的先驱,曾获得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这里我多说一句,咱之前解读过他的另一本著作叫《国之枭雄:曹操传》,有兴趣的话也欢迎你去了解。
说回这本《南方的将军:孙权传》。书中说,本书是立足于“孙氏集团的利益以及南方地区的视角”去分析的。这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讲,是一个很新鲜的视角。所以,接下来,咱就来换个视角看三国,从孙吴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吧。

狠人孙坚的能力和好运

故事要从孙权的老爹,也就是孙坚讲起。
孙坚是个狠人,或者说,用咱现在网络上的话讲,他是个“狼人”,因为他比狠人还要狠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看看孙坚都干了些什么吧。
大约公元155年,孙坚生于东汉扬州吴郡的富春县,也就是咱今天的杭州市富阳区。
咱别看今天的杭州是个大城市,在那会儿,孙坚的老家就是个边远地区。书中说,“富春在东汉时期类似于一潭死水”,那地方都没多少汉人定居点。
孙坚事业起步得比较早,大概在十五六岁不到的年纪,他就成了当地县衙的一名小吏。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孙坚家在他们当地应该是属于家境还可以,但算不上大富大贵的那一类。毕竟,他家要是太穷,也很难当上小吏;但要是真的有地位,也不会就当个小吏。书中推测,孙坚的父亲应该是做生意的,没什么地位,但不差钱。
按理讲,出身于这样的家庭,孙坚大概不太需要为吃穿住行发愁,但事业的天花板也是肉眼可见的低。毕竟,人家真正的世家大族子弟是可以坐上官场直通车的,他们可以搞举孝廉、举茂才那一套,但孙坚没有这个人脉。
不过,狠人自有他的破局之法。
孙坚的狠人属性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就第一次显现出来了,至少史书有载的,这是第一次,当然,后面还会有很多次。
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某一天,孙坚和他老爸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伙强盗。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都是赶紧跑,但孙坚不一样,他一下子就来劲了,要去攻打这伙强盗。
但他爸不支持他,劝他别多管闲事。客观点讲,咱也不能怪孙坚他爸怂,主要是孙坚你拿什么去攻打人家,你就自己一个人,顶多再搭上你爹。
但是,狠人孙坚才不管这些,他提着剑就上去了。当然,孙坚没有上去就喊“我要一个打十个”,而是玩了一招虚张声势。他先是用手比比划划,假装自己在喊人,要兄弟们一起上。结果,这群强盗还真信了,以为孙坚带着一帮人来抓他们,于是四散奔逃。孙坚乘胜追击,还抓到并斩首了一个。
因为这事儿,孙坚出名了,被县里的领导给注意到了。随后,他被县衙任命为假尉,负责监督县里面的军事、治安和一年一度的征兵。说实话,这不算是什么重要的职务,但是,因为这个任命,孙坚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机遇。
不久之后,隔壁的会稽郡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叛乱。于是,孙坚被郡府临时委任为司马,负责在吴郡征兵,并且帮忙平叛。
也许是在这个时候,孙坚发掘出了自己在打仗方面的天赋。总之,在参与了这次平叛之后,表现出色的孙坚得到了更高一级领导、扬州刺史臧旻的赏识。随后,在臧旻的举荐下,孙坚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委任状,他被派去当了广陵郡盐渎县的县丞。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孙坚得到的,是来自朝廷的委任。在此之前,孙坚的职位都是地方行政机构自行授予的,是没有多少上升空间的。而此刻,孙坚虽然还是在县一级的机构里干活,但已经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得到朝廷的委任,这就意味着,孙坚已经获得了进入汉朝官场的授权,他至少在理论上已经获得了升迁到官僚系统当中任何一个官职的资格。也就是说,他的事业天花板被极大地撑高了。
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孙坚结婚了。他的结婚对象是吴家的姑娘,据说,一开始吴家是看不起孙坚的,觉得他出身不高,但吴家姑娘担心孙坚可能会报复她的家族,于是劝说亲人们同意这门婚事。
你听听这理由,担心被报复。想想就觉得吓人,估计是孙坚当时的狠人人设已经深入人心了。
不过,在此之后,孙坚一直没有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升迁,他接连在三个县担任县丞,蹉跎了十年,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还是个基层小官。没办法,孙坚能够当上县丞,就已经算是命好的了。要是搁正常的年代,估计孙坚也就这样子干到退休了。
但是,人这命,除了靠自己的奋斗之外,还要看时代的机遇。
公元184年,甲子年,震动天下的黄巾起义爆发,“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孙坚的人生再次迎来了转折。
很快,孙坚被举荐加入到了讨伐黄巾军的队伍当中去,这下子就来到了孙坚的技能舒适区。在跟随朝廷军队东征西讨的几年时间里,孙坚立下了不少战功,最终,在公元187年,也就是仅仅过了三年之后,孙坚在事业上上了一个大台阶,官拜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这长沙太守和乌程侯都极具含金量。首先是长沙太守,长沙是当时东汉王朝的一个重要地区,而太守则是当时首都以外官僚机构里最高的官阶;其次,是乌程侯,封侯这件事儿在当时是皇族以外的人能够被赏赐的最高爵位,而且,很多侯得到的封地也就是像一个村子之类的一小块地方,但孙坚被封的乌程侯是个县侯,封地有一个县那么大。
孙坚的奋斗,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我不能拼爹,我自己就努力成为那个爹”,他的家族也由此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地位和财富。书中说,“对于一个来自偏远乡下、出身普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能力和好运的罕见结合”。这一年,孙坚才三十出头。

少年孙策的借势崛起

孙坚的上升之路到此还没有结束。因为这世道已经乱了,整个社会正在进行着一波又一波的大洗牌。
很快,汉末的剧情就从黄巾之乱过渡到了董卓专权,接下来,就是各路诸侯组成联盟去讨伐董卓了。
在长沙,孙坚组织了一支军队,北上前往投奔袁术,参加了这个联盟。在进军的路上,孙坚把跟自己不对付的荆州刺史王叡,以及试图骑墙观望的南阳太守张咨给砍了,随后收编了人家的部队。真是个狠人,那可都是朝廷命官啊。
在袁术这儿,孙坚被封为假中郎将,行破虏将军和豫州刺史。这意味着,孙坚在战场上有了仅次于袁术的指挥权。
随后,在讨伐董卓的战场上,孙坚一如既往地能打,他甚至一度打进了洛阳。而在讨董联盟散伙之后,孙坚继续站队袁术,帮助他去打荆州的刘表。
不过,此时孙坚的好运也到头了。在与刘表部将黄祖的战斗当中,孙坚意外身亡。这会儿,他大概三十五岁。书中说:“孙坚死后,他的家族里没有足够有影响力或可靠的人来接替他作为袁术高级将领的角色……此时,孙坚的去世已然结束了这个家族更大的野心。”
孙坚大部分的兵力被袁术以及他手下的高级将领给分了,表面上看,孙家也就那样了。孙坚是一颗流星,短暂地划过了天际,到头来,好像只是给袁术做了嫁衣。
但是,孙坚这短暂的辉煌过后,也并非什么都没有留下。他给他的宗族争取到了一定的地位,他的儿子们从他这儿沾到了光。你看他大儿子孙策的朋友圈,人家从小就和庐江大族周家的小孩处成了好哥们,这是孙坚的成长环境比不了的。而孙策的这个好哥们,在未来将对孙吴的崛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哥们的名字,叫周瑜。
孙坚死后,袁术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但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会儿袁术的势力仍然是很大的,他是东南地区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因此,年轻的孙策选择了前往袁术那儿上班。
那会儿,孙坚的老部下们,像程普、韩当、黄盖他们,在袁术那儿等不到重用。这其实也能理解,每个高级将领都有他自己的嫡系,这些从孙坚那儿分配来的人,是外人,是挤不进他们的核心圈的。所以,孙策的到来给了这些旧部新的期待,孙坚长子的身份开始发挥作用,孙坚的老部下们都纷纷往孙策这边靠拢。
孙策刚来袁术这儿上班不久,就被袁术画饼说要任命他为九江太守。但后来,袁术把这位置给了别人。随后,袁术又开始给孙策画饼,说你去给我打下庐江,打下来之后,你就是庐江太守。结果,孙策继承了他爸的狠人属性,真把庐江打下来了,但是,袁术又把这位置给了别人。
孙策一看,还能这么玩,那我也懂了。他也开始给老板袁术反向画饼了。他说,您呐,放我去长江以南,我可以帮您把地盘打下来,还可以从那边给您招募三万人回来。袁术一听,哎哟,这不错,那你去吧。于是,袁术给他配了大概一千名步兵和三四十名骑兵,并给予他沿途募兵的权力。就这样,孙策带着一千多人出发了。
我们知道,孙策此时本钱没多少,但他有两项优势,第一,他是孙坚的长子;第二,他跟他爸一样,很能打。这两项优势叠加在一起,会产生这样的效果:首先,因为他是孙坚的长子,所以孙坚此前的人脉、威望都能给他赋能。不过,光有这一项还不够,要是孙策自己本人不行,那这一切也都白搭。但好在,孙策很能打,这就意味着,跟着他混,有前途,特别是当孙坚的旧部在袁术那儿打工却看不到上升路径的时候,这位老领导的儿子就会成为他们重新团结在一起的一个新的聚集点。因此,此后孙策的势力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后面的故事,相信你都很熟悉了。孙策趁着北方的大佬们之间忙着互相争斗,带兵打下了江东,并且趁机脱离了袁术的控制。袁术也拿他没办法。毕竟,孙策的队伍是他自己带出来的,地盘也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大家服的也是孙策本人。
那你说袁术那会儿在干吗呢?他啊,下了一步臭棋。他着急忙慌地称了帝,把自己弄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人家孙策脱离袁术也是有理由说的,我是什么人?我是大汉忠臣,你袁术现在是个什么形象,你让我跟?
不过,此时的孙策虽然看着很牛,但要是放眼整个国家,你就会发现,孙策的地盘其实就是扬州里头的几个郡而已。而且,他是捡了漏的,他避开了卷得要命的中原,打的是难度比较低的南方副本。当然,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人孙策出道才没几年,用书中的话讲,“在内战的混乱中,这本身就是一项耀眼的成就”。
但是,孙策开了个好头,却没法继续经营下去,就在二十六岁这年,孙策被仇人的门客偷袭,最终重伤而亡。

赤壁之战的真相

孙策死前,喊来了他的弟弟孙权,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策的这句遗言,有时会给我们一个错觉,就好像说孙策是开拓进取之主,而到了孙权这儿,基本上就是守成了,唯一的开拓,也就是后来的背盟偷袭,拿下荆州。
所以有人会说,这孙权,不就是个二代嘛,跟曹操、刘备这种自己创业的没法比。但咱客观地讲,二代跟二代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孙权是被曹操曹老板亲口认证过的优质二代,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事实上,孙权也算是个进取之主,他对他家这个政权的贡献,可不止守成那么简单。
孙策去世这年,是公元200年,此时孙权十八岁。这会儿,曹操正在官渡跟袁绍拼命,他管不了那么多,所以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以东汉官方的名义任命孙权为征虏将军、会稽太守。
但是,留给孙权的时间并不多,他需要尽快地整合好孙策留下来的班子。
我们知道,在真实的世界里,要治理一个地区是件很复杂的事情。不像在游戏里面一样,只要武德充沛打下来,此后这块地盘就是你的。
此时的孙权是很不容易的,他年纪小,没有孙策那样的威望。与此同时,他哥用武力打下来的江东其实并不算牢靠,不然孙策也不会在自己的地盘被刺杀。孙策在江东杀了很多人,不少当地的势力只是被打怕了,但并不是真的心服。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孙权一直在忙着树立自身的威望,巩固自家的统治。有余力的话,就往西打,去打荆州。没错,他们老孙家一直都惦记着荆州。
公元208年春,孙权攻打荆州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杀死了刘表的部将黄祖。
不过,这一年,荆州的形势变化太快了。年初,荆州的老大还是虚弱的刘表刘大爷;到了年底,荆州的主人就已经变成了牛气哄哄的曹操曹老板。
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年荆州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刘表死了;第二,是“打遍北方无敌手”的曹操南下了,直接接收了刘表的遗产。
这下可把孙权给整郁闷了,在他原本的规划里,荆州是他准备吃下的蛋糕,结果,被曹老板给直接收购了;更让孙权感到郁闷的是,收购了荆州之后的曹老板还给他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说,哎呀,我这一南下,整个荆州就投降了,现在我手里有八十万水军,马上就来找你了哈。感觉收到这封信的孙权就差喊一句“你不要过来啊”。
此时,跟孙权同样郁闷的,还有另一个人——刘备。此时刘备在荆州,他没有投降曹操,而是选择了跑路,退到了夏口。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拥有共同敌人的孙刘两家组成了联军,跟曹操打响了那场著名的赤壁之战。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打赤壁之战,曹操是下了血本的,曹军和孙刘联军双方都是豁出命去打对方。不过,在张磊夫教授看来,也许那会儿,曹操并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
事实上,赤壁之战的经过十分简短。曹操拿下荆州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了一波刘备和孙权的。在他看来,如果能快速拿下,那最好;如果不行,那就好好消化刚刚拿下的地盘,而没有必要在这个远离他北方权力中心的地方去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他很清楚自己撤退的路线,也很清楚要巩固已有战果的话需要把守住哪些据点。
赤壁之战失利后,曹操也是以较好的秩序撤出了这一地区的,并且仍然控制着从江陵边的长江一线到上游汉水河谷的荆州北部。
所以,书中说:“对于曹操来说,这不一定是一场重大的战术失败,但标志着迅速打败联军的希望的破灭,他的军队从此再也没有这般深入南方。”

孙权为什么要在荆州搞背刺?

对于孙刘联军来说,赤壁之战并不是一场孤立的战役,此战之后,双方的表演同样精彩。
在南边,刘备非常顺利地接收了属于荆州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寄人篱下多时的刘备终于再次翻身做了主人,他是这次联合行动的最大受益者。打曹操,出力更多的是孙权那方,但轮到收割战果的时候,刘备却收割得更为轻松。因为他去接收的这四个郡,曹操本来就没打算好好守的。
相比之下,孙权这边就比较难搞了。他先是赶紧渡江去打合肥,结果发现打不动。于是调转枪头往西,去攻打荆州。但是,孙权不像刘备在荆州有主场优势,而且他去打的是江陵城,曹操留了名将曹仁在这儿把守。
结果就是,孙吴的军队在这儿得到了极大的消耗,最后他们拿下了江陵城,征服了南郡,但是,他们胜利的势头也几乎被削去了。
此时的局面大概是这样的,我给你简单描述一下:长江把荆州分成了两片,北边一小片,南边一大片。北边那一小片基本上还是掌握在曹操手里,而南边那一大片基本上掌握在刘备手里。而孙权呢,刚好夹在他俩中间,就控制着长江沿岸的狭长地带。
说实话,孙权挺亏的。咱不是说他打赤壁之战亏,这个仗他必须打,不打的话他的孙氏集团搞不好也要被曹老板收购了。但是,他最后分地盘分成这个样子,就亏了,等于说夹在中间帮刘备挡着曹操,而刘备却能在南方安心发育。
而且,不久之后,周瑜病死了,孙权这边的情况就变得更加尴尬了。没有了周瑜,谁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去帮孙权去守住这么一片远离江东大本营的地盘呢?
所以,为什么后来会有刘备从孙权那儿成功“借”到荆州这么一件事儿?其实刘备主要借到的,是江陵及其周边地区。孙权不是傻白甜,他之所以借出去,是因为他大概率守不住。那地方被刘备和曹操给夹着,实在不好守,那就不如卖个人情给刘备。而且,你是“借”出去的,那就意味着,你在理论上是有收回这一地区的权利的。这样一个选择,在当时的孙权方看来,也许是一个最优解。
后来,刘备这边发生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他拿到了江陵,进入了益州,抢走了刘璋的地盘,又在汉中打跑了曹操,奠定了蜀汉版图的基础。
而孙权呢,他也在努力开拓进取。往西是没法往西了,因为西边就是自己借出去的地盘,以及自己盟友刘备的地盘。往北呢?孙权倒是很想往北,但打合肥打了很多次,都打不动。而在往南扩张这件事情上,孙权做得倒是比较顺利,他一直扩张到了岭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孙权要保持对岭南的有力控制,那么,他就必须成为长江流域无可争议的老大。但是,长江中游的荆州在刘备手里。哎,荆州,又是荆州!不行,得跟刘备讨回荆州了。
早在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就曾经让诸葛瑾写信给刘备,要他归还荆州。但这件事儿的问题就在于,荆州也不全是孙权的,南边的四个郡是刘备自己接收的,如果说要还,顶多就还个郡治在江陵的南郡,这是孙权他们打下来的。
但是,出于现实考虑,刘备是不太可能归还南郡的,因为南郡是沟通荆州和益州的重要枢纽,关羽的大本营就在江陵。所以,刘备开始打太极,他跟孙权说,你别急,我正在规划北上攻取凉州,等我拿下凉州之后,荆州就给你。
孙权也感受到了刘备在跟他打太极,什么攻取凉州?我得等到猴年马月啊!于是,孙权派遣官员去强行接管长沙、零陵和桂阳三个郡。结果,你猜怎么着,都被关羽给赶了回来。
随后,孙权直接翻脸了。他派吕蒙带人前去荆州抢地盘,而刘备也不示弱,直接带兵回到荆州来跟孙权对峙。当然,他们都知道,要真的闹翻了,对他们两家都不好。最后,他们两方经过谈判,重新划定了边界,桂阳和长沙大部被划给了孙权。
虽然这个结果孙权不见得满意,但是好歹也让他收回了一些地盘。于是,孙权打算暂时先不去打荆州的主意了,接下来,他要整顿军队,再次往北去打一下合肥。
但是,咱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总之,这次打合肥,给孙权打出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合肥守将张辽带着人数远少于孙权军的队伍,把孙权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还差点就把孙权给俘虏了。
当然,咱也必须替孙权说一句,孙权打不动合肥,同样的,曹操的军队也没有攻破过孙权的防线。等于说,在东边,曹操和孙权两方都把己方的防御做得很好,谁进攻,谁吃亏。
于是,孙权算是死了往北打的这条心了。他又把眼光投向了荆州。后面的故事我们也都了解了,孙吴的军队在吕蒙的带领下,偷袭了荆州,并最终杀掉了刘备镇守荆州的大将关羽。这次,他跟此前的敌人曹操站在了同一边。

“大魏吴王”背后的政治考量

孙权被很多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立场不坚定,尤其是后来,他还接受了来自魏国的“吴王”封号,等于说自认是魏臣了。显然,相比较蜀汉反魏到底的铁骨铮铮,孙权的这种行为就很没有骨气。
不过,咱如果抛开这种“蜀汉正统、曹魏反贼”的观念,回到当时的历史现场,就会发现,其实当时在场的每一方都各有各的算计,孙权的行为的确算不上光彩,但他却成功地以一种超低成本的方式达成了他很重要的政治目标。
咱来回顾一下那几年都发生了什么。
公元220年初,孙权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作为回报,他从曹操所控制的朝廷那儿得到了骠骑将军、荆州牧的任命和南昌侯的爵位。随后,曹操去世。同年年底,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自己即皇帝位,建立了魏国。
221年夏季,刘备回应了曹丕的挑战,在成都即皇帝位。同年年底,他带领军队顺江而下,前往征讨孙权。
那么,这段时间,孙权在干什么呢?
首先,孙权知道刘备肯定会来找他寻仇,因此他一直在积极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其次,他还是尽其所能地想要避战,他跟刘备写信,说想要和谈,当然,他也知道希望不大。最后,他要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两路夹击,因此他竭尽全力地讨好曹丕,以换取曹丕在他和刘备的战争当中至少保持中立。
在这件事情上,孙权和曹丕可以说是各取所需。曹丕给孙权加九锡,并封他为“吴王”。孙权接受了这些封赏,也就意味着他终结了自己在未来扛着汉家旗号来反曹魏的可能性。
但是,此时孙权跟曹丕的关系仍然像是在走钢丝。曹丕向孙权索要人质,希望他把儿子孙登送到北方。但孙权开始跟曹丕打太极,说小儿太年轻太脆弱,不方便远行。曹丕派人来催,孙权就给挡了回去。
公元222年夏天,孙权打败了刘备的军队,刘备逃回白帝城。不过,这会儿孙权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没有乘胜追击,他知道他最终还是得依赖刘备的力量,才能跟北方强大的曹魏来进行抗衡。因此,他果断地选择跟刘备议和。而此时,作为失败的那一方,议和几乎是刘备唯一可选的选项。
同年九月,你看这时间衔接得多紧,由于一直催不来孙权的人质,曹丕发兵威胁孙权,孙权继续跟曹丕打太极。十月,在曹丕下达了最后通牒之后,孙权彻底不装了。他宣布脱离魏国独立,自称吴王,并公布了自己的年号黄武,沿长江积极布防。十二月,孙权遣使到蜀汉,恢复了同蜀汉过往的同盟。随后,孙权成功抵御住了魏军的进攻。
其实咱盘一下,就知道孙权这一波操作下来他究竟获得了什么:首先,他拿到了荆州,并且成功保住了这个战果;其次,他成功恢复了跟蜀汉的同盟;再次,他获得了“吴王”的封号,地位仅次于皇帝;最后,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儿子也没被送出去当人质。
此后,孙权跟曹魏在东边反复拉锯,各有胜负。公元228年,吴军成功击溃了曹休的军队,长江前线的主动权大体转入了孙权的手中。此时,孙吴政权已经是十分稳固的了,它成功控制着汉代的三个州。
最终,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南郊举行登基典礼,自立为帝。自此,他们孙家所建立的这个吴国,也算是正式“挂牌上市”了。

结语

到这儿,这本《南方的将军:孙权传》的主要内容,就为你介绍完了。
在这本书的结尾,张磊夫教授是这么评价孙权的,他说,孙权“继承了一个地方性的军阀政府,将其发展成为一处文化和权力的中心,为中国的未来打下新的基础”。
你听听,说他为中国的未来打下新的基础,这个评价可是很高的。那么,孙氏的吴国在中国历史上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知道,三国之后,是西晋,西晋之后,就是数百年的大乱世了。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的王朝则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维系了华夏文化的传承。而正是孙权和他的同僚们对南方的经营,“为4世纪初西晋灭亡后到此避难的中原王朝铺平了道路。这些王朝在接下来的300年里维系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此外,听完了孙权以及他们家的创业故事,不知道你会不会对辛弃疾的那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不一样的感受呢?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首词吧: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撰稿:陈子昂

讲述:宝木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