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争论与说服》

2024-10-15 00:00   重庆  

📑 10240 字  |  🎵 29 分钟

说服的最高级形式,是让对方自我说服。

这本书能为你
  1. 揭示人类思想难以改变的深层原因。分享人类思维方式如何受到经验滤镜、群体压力等多重影响。

  2. 总结人类思想改变的三条路径。分享同化-顺应模型、认知地震等科学研究成果。

  3. 讲解深度说服的奥秘和具体心法。为什么说服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让他自我说服?

适合谁听
  1. 在职场中需要经常说服他人的管理者、销售人员等;

  2. 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改善沟通,化解矛盾的朋友;

  3. 渴望提升人际影响力的朋友。

书籍信息
书名:《争论与说服》
副标题:如何改变思维和立场
原作名:How Minds Change: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Belief, Opinion, and Persuasion
作者:[美] 大卫·麦克雷尼
译者:程璇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浦睿文化
出版年:2024-7
页数:352
定价:59.00
装帧:平装
ISBN:9787571029616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为什么有人不信任疫苗?为什么你觉得证据确凿的事情却总有人不相信?
在后真相时代,人们似乎无法做到理性地讨论问题。网络上的相互攻击和谩骂日益常见,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甚至难以跟亲近的人对话。
面对争论,我们该如何改变别人的想法?
知名作家大卫·麦克雷尼通过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结合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揭秘了人类思维的局限性、群体思维的力量以及深度说服的策略和效果,让我们既能了解人类观念的改变如何促进社会变革,又能学会如何改变我们所关心的人的想法,而不损害关系本身。

作者简介

大卫·麦克雷尼(David McRaney),作家、记者、知名播客主持人。两次获得威廉·赫斯特新闻奖(William Randolph Hearst Award)。曾从事过编辑、摄影师、配音演员、电视主持人、数字内容经理等职业。著有《聪明人的心理学》(You Are Not So Smart)、《你其实可以更理智》(You Are Now Less Dumb)等。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做《争论与说服》。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用得上的话题:如何说服一个人?
先来问问你,你上一次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什么时候?结果又如何?或许,你是跟朋友就一件事有了不同意见,你企图说服他;又或许,你是跟网络上一个不认识的网友就某个公共话题起了争执。我猜,即使你把铁证摆在他们面前,证明他们错了,他们也没有被你改变想法。甚至,你能感觉到,他们比之前更坚信自己是对的,只留你满心无力:这个人,怎么就这么难改变啊。
这本书的作者,大卫·麦克雷尼本人就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无论是在跟最亲近的人的沟通中,还是跟网友交流中,他发起过很多场说服,跟对方摆事实、讲道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大卫·麦克雷尼是认知领域的畅销书作家,职业的敏感度和亲身的经历让他开始琢磨:究竟怎么才能说服一个人呢?他研究了很多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论文,也做了实地的调研,最终写成了这本书。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这是一本工具书,能告诉我们说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说服的几大话术等等。但读完全书我发现,这本书比我预期要深刻得多。它不仅涉及了说服的具体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探究了人类思维更加底层的问题:人类的思想为什么难以被改变?底层的阻碍点是什么?以及,人类思想的改变路径是什么?
接下来,我就分三部分来为你解答这些问题。第一部分,咱们一起来看,为什么人们的想法难以被改变?听完这一部分,你或许会对周遭的人事有更深的理解。第二部分,我们来看,一个人的思想是如何改变的?有哪几种路径?第三部分,咱们来看,有什么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能说服一个人迅速改变想法。

第一部分

要说服一个人,刚才我们已经示范了,我们的惯常思路是,摆事实、讲道理。但是,这种方法,成功率往往不高。大概率对方并不认可你眼中的事实。为什么呢?我们认为的言之凿凿怎么到了对方那里就没有影响力了呢?我先抛两种解释,相信你是有共识的。
首先,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事实,只是整体图景的一小部分。就好像拼一张拼图,我们手里拿着不同的小块,互相都觉得自己掌握的是关键事实,自然无法互相说服。这个观点说的是,认识的有限性。再来,即使面对相同的事实,每个人对它的观点也不同。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是在这个人独特的价值观、人生经历的滋养下长出来的。这说的是,观点的主观性。
这两种解释都能说明为什么对方不认你眼里的事实。不过,除此之外,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洞察。你有没有想过,即使面对同样的事实,即使不加任何的主观观点评判,事实投射在我们眼里的图景也不一样呢?
这是什么意思?你记不记得一个著名的小测验。图片上画着一根柱子,左右两条边缘线弯弯曲曲,其实这两条边缘线也是两张侧脸的外部轮廓。测试题目是,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柱子还是人脸?据说这可以反映出某种心理倾向。
这种图像,叫做双稳态图形。所谓双稳态,就是有两种状态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里。说它是柱子也对,说它是人脸也对。而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种事物的时候,大脑只会识别多个状态中的一个。这源于大脑的一个机制——追求确定性,大脑会优先从多个状态中选择一种,以便降低后续的信息处理难度。每个人的大脑做出的选择是不同的。所以说,在面对这样的多稳态图形时,我们眼里的事实是不一样的。
除了确定性机制,大脑还有一种机制会影响我们看到的事实,这个机制叫校准机制。在若干年前,有一张照片在全球引起了一场大讨论。照片上是一条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裙子,但是它的颜色很奇怪。在有的人眼里,它是白金色的,在有的人眼里,它却是蓝黑色的。当时,民众分成了白金和蓝黑两大阵营,可没少打嘴仗。不知道当时你站哪一边?两方都对对方眼里裙子的颜色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这就是大脑的校准机制在起作用。你肯定有过这种生活经验,当衣柜很暗的时候,你依然能分清哪个毛衣是红色的,哪个是绿色的。在晚上不同的光线下,你依然能分辨出汽车是什么颜色。因为即使事物的颜色在光的作用下发生了异变,大脑依然可以凭借过往的经验校正外部因素的影响,校准视觉系统。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大脑的校准机制。
研究者发现,那条裙子的颜色之所以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是因为那张照片曝光过度了,它的像素在曝光的影响下,呈现出了多稳态。在对一万多名参与者进行研究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人主要是在室内或者夜间工作,也就是说他长期暴露在灯光之下,尤其是黄光之下,他就倾向于认为这条裙子是蓝黑色的。因为在做视觉校准时,大脑会自动去除黄色色调,留下较深的蓝色。
而如果一个人是室外工作者,长期暴露在自然光下,或者经常在室内靠近窗户的地方工作,那么他的大脑会无意识去除这条裙子上的蓝色色调,于是这帮人看到了白金色。
你看,对于多稳态下的事实,我们的大脑会根据过往的经验,启动追求确定性机制和校准机制,悄悄地去除一些真相。进一步推演,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边界模糊、充满歧义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我们的大脑也会悄悄地根据经验进行一些处理。这就导致,每个人眼里的事实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句话说,我们的大脑是会撒谎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眼里的事实,跟别人眼里的事实,根本不是一回事。摆事实是很难改变一个人想法的。
接下来,咱们再来说,一个人难以被改变的第二个原因,人会被所在的群体深深地束缚。要知道,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观点是与我们的社会关系深深相连的。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群,彼此共享着某个坚定的理念,那么这个人就特别难以被改变。
咱们来看这么一个例子。在美国的911事件发生后,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信911事件是美国政府一手策划的。世贸中心双子塔大楼的坍塌不是因为飞机撞击,而是有人由内而外引爆了炸弹。这一类人,就是典型的阴谋论者。
为什么常人眼里的共识,在他们这里就是谎言呢?有个电视台专门策划了一个节目,请专家来说服这帮人。节目组请到了包括物流业、飞行业、建筑业等等很多领域的专家,来说明大楼只可能是受外部撞击损毁,不可能被由内而外引发爆炸。结果你猜怎么着呢?长时间的沟通后,这个群体里,只有一个叫查理的改变了想法,剩下的人则认为这群专家全都在撒谎,甚至大骂查理被洗脑了,被给了封口费。
为什么这个群体如此顽固不化?电视台对查理进行了访谈。查理透露说,其实自己早就对这个阴谋论有质疑了,但是他一直没有说,因为他们不想背叛组织。查理从小没有得到任何群体的接纳,是个透明人,后来他参与了这个群体的小组讨论,被接纳为团体的一员。他觉得,在加入这个团体前,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只是个无名小卒。但是加入这个群体之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精英群体,洞悉一些事情的真相,这让他感觉好极了。
作者指出,一旦有个人像查理这样,对某个群体产生群体认同,任何对群体信念的威胁就会成为对自我存在的威胁,会遭到他强烈的抵制。组织里旧有的理念就如同引力一般,把刚刚出头的思想又吸回了原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看到,为了迎合“我们”的群体,人们会穿类似的衣服、听相似的音乐、开相似的车等等,人们用这种方式告诉同伴们,我属于这个部落。而在更深的思想层次里,人类为了融入同伴,宁愿关闭自己的思考,主动选择犯错。即使无数事实明示我们了,应该改变思想了,这个群体是错的,我们也无法做到。
而为什么后来查理转变想法了呢?不仅是因为专家的说服,而是那段时间,他加入了其他的组织,比如户外运动组织等。他感觉那些组织强调的是爱,是互相的理解,这跟自己更契合,于是他对这个阴谋论组织的归属感渐渐瓦解了,也就敢表达出跟那个组织不同的意见。
作者把倾向跟群体观点保持一致的心态,叫做部落心态,把这种现象,叫做真相的部落性。请注意,这种部落心态不仅是在普通人之中,在一些学者、智力群体、号称最具有开放心态的群体里,也一样。在那个部落里,他们质疑信念,批判观点,看似很开放,但其实,质疑本身也是这个群体的文化,他们通过追求一种准确性和智力的快感,来满足群体归属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固化。所以,部落心态,人人都逃不过。如果不加以克制,我们的思想就容易陷入封闭。
好,咱们再来说,人们不容易改变思想的第三个原因,说起来就是一句大白话,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被质疑。
有研究专门测试当人们受到质疑时,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事先调研了一群人对一些观点的确定水平。比如,对于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这件事的确定水平有多高。接着,抛给他们跟自身坚持观点相反的观点。比如,研究者告诉被试者,有研究证明,早在爱迪生出生前70年,灯泡已经被发明出来了。结果发现,受到质疑的被试者,头脑中一块叫模式网络的脑区得到抑制。这个脑区,主要负责的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说明当人们受到质疑时,会主动切断自己跟他人的关系,进入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状态。同时,被试者肌肉僵硬,分泌大量的肾上腺激素,程度就跟在野外遇到一头熊一样。这表明当受到质疑时,被试者处于高度紧张和戒备的状态。这种反应,其实是人类面对威胁时的本能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战—逃”模式。
你看,要说服一个人改变想法,要克服来自经验滤镜、生理本能、群体压力的层层阻碍,何其艰难!

第二部分

那人的想法是不是真的无法被改变呢?作者注意到了这么一种现象。在美国,人们对社会议题的看法往往是各持己见,激烈辩论,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但是有多个社会事件,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改变了想法。比如针对女性投票权、堕胎自由权、黑人平权等等。而且,这些观点似乎不是渐变的,而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后,在短时间内如同山呼海啸一般,迅速改变了。
那么,这些看起来坚硬的观点,到底是如何改变的呢?在这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它们揭示了思想变化的本质。一个概念叫同化,另一个概念叫顺应。这两个词有点抽象,咱们用一个实验来解释。
哈佛大学有两位心理学家,用纸牌来测试人们更新想法的能力。他们在屏幕上快速闪现一张张纸牌的图像,要求被试者辨认纸牌的花色,并大声说出名称,比如黑桃A、方片三。被试者并不知道,在这些纸牌中,科学家悄悄混入了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异常花色。比如有的纸牌上,方块的大小不一致等等。这些反常的现象不太容易被发现,可以视为对于受试者原有认知的考验。
起初,受试者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的异常,还是像对待正常纸牌一样喊出名称。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科学家的测量结果里,他们的反应时间其实已经变慢了,这说明他们的大脑已经察觉到了哪里不对劲,但并没有改变认知结果。后来,随着假纸牌混入得越来越多,受试者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不对劲儿了,他们开始大喊,真是见了鬼了,这是什么牌?
请注意,这个转变点很关键,就在这个点上,受试者的大脑终于承认了纸牌的异常。也就是,终于完成了认知的改变。
在这个点之前,尽管大脑发觉到了异常,但它的处理方式是,将异常的纸牌篡改为符合原有预期的旧纸牌。也就是说,当现实与预期不符的时候,大脑会先运用已有的认知来解释甚至修改现实,让它符合过往的经验,而不是改变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就叫做同化。
而当异常的现象多到了某个临界点,大脑终于放弃了旧有的认知框架,创造出一个新的认知模型来解释面前的新现象。这个过程,就叫做顺应。
也就是说,同化是指,眼前的事实被大脑中的旧认知同化。而顺应是指,大脑中的旧认知顺应了眼前的新现象,发生了改变。
当受试者确认纸牌是异常纸牌后,科学家观测到,他们的反应时间恢复到了原有的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在新的认知模型上再次建立了认知平衡。
作者认为,这个实验很好地模拟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改变思想的过程:前期一直采用同化模式,到某个临界点,突然转变成了顺应模式。在经历了大量的异常事实之后,人们的思想终于改变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观念的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我们也会在生活中观察到,周围人的转变、某段关系的变质,似乎是断崖式的。其实,这些改变早有,只是在呈现之前,大脑经历了很多次同化的工作。
说到这儿,你可能好奇了,这个由同化转向顺应的临界点在哪儿呢?咱们再来看一个实验。有一个政治学家,模拟了一场总统竞选活动,让参与者事先选定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接着,研究者把参与者分为四组,为参与者提供关于候选人的各种新闻,其中混杂了不同比例的负面消息,比例分别为10%、20%、40%、80%,以此测试多少比例的负面新闻才能够改变参与者的观点。
结果发现,接受负面新闻的比例是10%和20%的小组,不仅没有改变观点,反而变得更加支持自己所选的候选人了。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负面信息和受试者头脑中支持的态度冲突,造成了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参与者要用更大的努力来解释新信息,使它被旧观点同化,这反而会强化参与者的观点。
而接受负面新闻比例是40%和80%的小组,想法被改变了。经历了一番思想挣扎,但最终放弃了所选。后来,通过更多的实验,研究者发现,观点转变的临界点大概在30%左右。当然,这只是一个众数,具体比例是因人而异的。比如,有的人偏爱新奇,观点改变就会更容易,临界值就更小;有的人偏向保守,临界值就更大。大概比例是30%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咱们总结一下,能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思想改变要经历同化—顺应的过程。第二,同化转为顺应的临界点,也就是人们思想发生真正改变的临界点,大概在30%。第三,在改变前,人们往往会因认知失调而经历一段更加顽固地坚持旧想法的时期。
好,我们刚刚提到的是同化—顺应模式,这是人类改变思想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不过也只是其中的一种。除了这种方式,还有一种方式更加直接和粗暴,就是经由一个巨大的冲击,彻底打破对方原本强烈的核心预期,让这个人浴火重生。
经历这种创伤的人会走向截然相反的两条路。一条是坠入黑暗的深渊,无法接受现实,甚至出现精神问题。但作者说,大多数人是有修复能力的,并不会走上这条路。他们会出于本能,立即从朋友、家人、互联网中寻找新的信息,作为自我重建的材料。他们会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得不更新对世界以及自身定位的理解,最终接纳现实。经历了这段创伤体验,个体往往会变得更好。因为有了伤口,新的信念和新的自我就有了生长的机会。人就会发生很多积极的改变。
不过,这种方式很显然杀伤力太强了,不应该被主动使用。我们刚提到的同化—顺应方式,主打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达到质变,见效好像也有点慢。有没有手法柔和、见效也快,同时能在具体实践中被用起来的方法呢?接下来咱们就来重点说说,促成人们改变的第三种方法,深度说服。

第三部分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方法,最初是来源于美国的一群社会活动组织。这群社会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到民众家里进行陌生拜访,游说民众就某个社会议题改变想法。用一个没有任何信任基础的陌生拜访,20—40分钟时间的对话,针对极具争议的社会议题,改变人们多年形成的固有观念,这听起来有点不太靠谱吧?
有研究者进行了数月的调研后发现,经历了深度游说的地区,有10%的人对某个社会议题改变了观点。《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等媒体分别就这件事发表了头版头条。
那这帮人究竟是用了什么招数,说服眼前这个陌生人放弃了多年持有的观点呢?作者很好奇,于是就加入了这个社会组织,跟着游说员实地体验了一段时间,并且采访了一批资深的游说员,最终发现了深度游说的核心秘密。咱们不卖关子,先用一句话说透这个方法的核心:所谓深度说服,是暴露对方思想的裂缝,从而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也就是说,最高级的说服,并不是你说服他,是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
就像我们开头表达的,每个人虽然表面上看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但其实是各自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用经验产生的滤镜、群体的引力等,把自己围在一个罩里。这个罩从外面是打不开的,必须里面的人主动走出来。
咱们来看看,在深度说服现场,发生了什么。在深度说服现场,游说者其实并没有说很多的话,他们大多数时候是在倾听。他们不停点着头,允许对方充分将观点表达出来。当然,他们也不仅只是倾听,他们手里有一个掌舵器来左右这场谈话,这个掌舵器就是提问。问题总结下来,大概是两类。第一类是让对方澄清观点:你具体是怎么想的?能不能具体跟我说一说?第二类是让对方给出原因: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关于这件事,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这些提问,其实就是在寻找对方思想里的缝隙。具体来说,这些提问能达到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让对话者发觉自己对这个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了解。
作者说,大多数时候,人们虽然表现得斩钉截铁,好像特别难以被改变,但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了解这件事。曾经有心理学家做实验,要求被试者评估自己对于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抽水马桶、密码锁等等的了解程度。被试者普遍认为自己很了解这些事物的原理。但当被要求详细解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时候,受试者才发现自己对这些事物几乎一无所知。
对于社会问题也是如此,当被问及医疗改革、统一税、碳排放等问题时,很多人会持极端观点。但是当被要求解释政策到底是什么时,他们就会不知所措,意识到他们对政策的了解远远比自己想象中少。而当发现自己并不像想象中这么了解一件事时,人们心中就会自然升起一丝自我怀疑:我这个判断是不是下得太快了?是不是有可能他说的才是对的?这个时候,新观点的进入就有了心理空间。
第二个目的,暴露对方推理过程中的漏洞,引导对方看到矛盾点。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对方让你解释一件事,你说着说着,自己的观点就开始打架了。你就意识到,自己的逻辑好像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思考往往不像想象中那么清晰。在说服的场景下,游说者通过提问,逐步还原对话者的思考路径时,对话者也往往会暴露出逻辑的漏洞。这就是一个让对话者重新审视自己立场的好时机。
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称,叫产婆术式提问,据说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精髓在于顺着你的观点进行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之处,从而使你主动认识到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比如,有人说,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苏格拉底就问,那如果你的朋友做了错事,你也该帮助他吗?对方回答,哦,不对,那不应该了。我明白了,正义是帮朋友做正确的事。你看,苏格拉底只是提问了一句话,对方就改变了。
再说一个生活中的案例,有一位妈妈说,天下哪有女儿不听妈妈的话的!她就该听我的。这时候有人问,那你年轻的时候全都听你妈妈的话吗?这位妈妈一下子被噎住了。很显然她的经验驳斥了她的说法。这就是产婆术式的提问,通过这个提问,往往会让对方自己看到矛盾所在。
第三个目的,可关键了。挖掘对方的关键人生经历,并对此展开情感攻势。
虽然咱们上面讲到的提问两个目的,都偏理性。但作者认为,说服一个人的撒手锏,是情感,而不是理性。一个人的观点一定是跟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而这段经历里往往隐藏着很深的情感。如果我们能把这段情感挖出来,并对此展开攻势,就会触及这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作者引用了哲学家大卫·休谟的话:“理性是情感的奴隶。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你必须击中他们的心灵。也就是触及他们心底最柔软之处。”
比如,针对堕胎合法化的问题,通过层层的发问,了解到了对话者的关键人生经历。对话者的一位朋友,在没有经验的人那里接受了堕胎手术,结果大出血,跑到她家寻求帮助。那一幕让她永远难以忘怀,这让她相信,允许堕胎会导致类似的悲剧。
游说者觉察到,对话者其实是一个内心柔软,而且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否则她的朋友也不会选择找她。于是游说者抓住机会,为对方展示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女孩只有22岁,正在为意外怀孕懊悔不已,她说自己还有学业没有完成,不想这样过一辈子。看完视频后,对话者明显变得不安起来。游说者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解释,你看,总有人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错。他们是不是也值得一个机会来纠正呢?结果,在对话结束后,对话者再次针对堕胎合法权打分,分数由5分提高到了7分。
再比如,关于黑人平权的问题,很多保守者有各种理由不赞同,比如维护传统秩序,担心被影响就业等等。但是,当游说者问对话者,你有没有过被排斥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感觉怎么样?很多对话者就突然破防了。游说者就是用这种问题,唤起对话者个人被排斥的人生经历,唤起他的情感,让他们对黑人的处境产生共情,最终软化立场。
总结一下,深度说服不是强势的、一味的把自己的观点灌给别人,而是通过倾听—提问,摸索一个人思想的缝隙的过程,放大一个人的情感的过程。归根结底,请记住一句话,说服的最高境界是自我说服。无论是引导思考,还是调用情感,让对方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了。改变这个想法是他的决策。这样,我们就成功了。
除此之外,在进行深度游说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可以为深度说服创造一个积极的场域。在日常生活中说服对方或者跟对方交流时,这些事项也是很有帮助的。咱们也挨个说一说。
首先,一定要注意说服者形象的塑造。有研究表明,人们会通过三个方式对说话者进行评估:第一,说话者是否专业,第二,说话者是否企图蒙蔽我们,第三,说话者是否与我们所认同的群体相契合。也就是说,一个能赢得信任的传播者,在形象塑造上,要展现出专业性,态度要真诚,以及要让对方认为自己跟他的群体是一伙的。
另外,在对话氛围上,一定要注意要激发热情。从游说者到达现场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最后的拥抱和挥手告别,每一个人都要以最大的热情对待每一个人,好像是因为对方,这一天都变得更美好了。对方会感觉到你的热情和善意,这对软化他的想法非常有帮助。
另外,在说话技巧上,研究发现,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先阐述对方的观点,然后再去阐述你的观点,这能够展现出你已经充分考虑了对方的立场。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在传播媒介上,面对面的交流,是说服的最好形式。作者说,有研究发现,新生儿从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刻起,就表现出对人脸的偏好,这说明人类天然对人脸有偏好。还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交流时,大脑会释放催产素,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如果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催产素的生成就没有那么多。所以要说服他人,最好还是线下见面聊一聊。

结语

好,到这里,这本书就基本为你讲完了。内容确实不少,咱们来花一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我们聚焦的问题是:如何说服一个人?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从深层次探讨了人类的想法为什么难以改变。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认知罩里,被经验滤镜、群体引力以及个体的保护机制,深深束缚着。我们也探讨了人类想法的改变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路径是同化—顺应模式。第二种路径是经由巨大冲击,浴火重生。第三种路径,也是最可操作的一种,是用有技巧的深度说服改变对方想法。而深度说服的核心要义,是让对方充分表达,从而暴露思想缝隙,或者观点背后深刻的情感,进而在说服者的引导下,自己说服自己。
在本次听书的末尾,我说一点作者的嘱咐。作者强调,知道了这么多说服的技巧,在采用前,请想明白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想传达怎样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作者说,他不愿把说服的技巧分享给任何人,除非他能首先思考这些问题。
这个嘱咐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左右他人思想,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当我们发现,我们有左右他人思想的能力时,就好像突然发现自己手里握着武器。武器好用,但要慎用。


撰稿、转述:李方圆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