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魔鬼的剧本:电子烟的故事》

2024-11-07 00:00   重庆  

📑 10197 字  |  🎵 30 分钟

原本为拯救烟民设计的电子烟,如何制造了一场全球尼古丁成瘾危机

这本书能为你
  1. 开阔视野,增加文化资本。
  2. 讲述大型烟草公司与硅谷投资人如何利用营销与政府公关,将导致上瘾的电子烟包装成一件全新时髦的消费电子产品。
  3. 讲述长期使用电子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适合谁听
  1. 医学与健康知识爱好者
  2. 社会新闻关注者
  3. 困于烟草产品,希望戒除者
  4. 希望给家人、朋友、同事开阔视野

书籍信息

书名:《魔鬼的剧本》

副标题:电子烟的故事

原作名:The Devil's Playbook:Big Tobacco, Juul, and the Addiction of a New Generation

作者:[美] 劳伦·埃特

译者:李雪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4-5

页数:444

定价:68.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译文纪实

ISBN:9787532794003

内容简介

传统香烟一直恶名在外。于是,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设计了一款新型电子烟,取名为朱尔(Juul),希望以此挑战当时的烟草巨头,并通过帮助老烟民改用技术含量更高、致癌性较低的产品来造福世界。

在硅谷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两名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除了研发电子烟的装置部件,并分拆外包到中国等国家生产,还请来顶级化学家调制出了琳琅满目的烟油口味。这是朱尔吸引年轻人的诀窍之一,另一个则是雇大量的网红和年轻艺人来营销推广。

因此,朱尔迅速成为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电子烟,其公司也成了硅谷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员工年终奖平均每人为130万美元……

与此同时,烟草巨头、万宝路的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身陷反吸烟运动,并且长期诉讼缠身,它将电子烟视为救星,不顾一切地收购了朱尔。然而,朱尔的众多口味及营销行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仅政府多部门启动监管和旷日持久的调查,而且从2018年开始,爆出了一系列和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和严重肺部损伤病例,令舆论哗然、民众恐慌,引发了近年来最具爆炸性的公共卫生危机。

作者简介

劳伦·埃特,拥有西北大学新闻学和法学硕士学位,《华尔街日报》前记者,现任职于彭博新闻社,为《彭博商业周刊》撰写深度商业专题报道和调查性报告,多次荣获新闻奖。同时,她也为《名利场》和《纽约时报》撰稿。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导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述的书,是美国著名商业调查记者劳伦·埃特撰写的《魔鬼的剧本》,副标题叫“烟草巨头,电子烟与新一代人的上瘾行为”。

香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这一点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根据调查显示,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口总数,超过820万,其中超过700万,是直接吸烟者,其他则是不幸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的非吸烟者。香烟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质,包括焦油、亚硝胺、苯并芘与各类金属,这些物质的大部分都会在吸烟过程中,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人体,引发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等其他癌症,以及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同时增加包括中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吸烟者患上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几十倍。

经过各国政府和医疗健康机构的不懈监管和宣传,近几十年来,全球烟民的人数,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在众多发达国家,烟民的人数更是逐年下降。例如,在美国,从1965年到1997年,美国成年人中烟民的比例缩水了一半,下降至大约4800万人。

然而,全球烟草工业是一个市值1.4万亿美元的巨大产业,相当于全球每年GDP的1.8%。赚得盆满钵满的烟草行业巨头,并不甘心自己的利润下滑,业务萎缩,它们一直在寻找一个绝地反击的机会,从尼古丁口香糖、戒烟贴,到含有烟草成分的喷雾剂,烟草公司始终在研发各种替代性产品,培养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就在这种暗潮汹涌的氛围下,一场大戏的帷幕徐徐拉开。

本书作者埃特,是知名商业媒体彭博新闻社的资深记者,专注于深度商业调查报道的撰写。在这本体量将近三十万字的深度调查中,埃特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统烟草巨头如何联合硅谷初创企业,把电子烟这种原本用于烟瘾戒除的小型电子设备,变成了一件诱使大众尼古丁上瘾的暴利产品。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商业营销奇迹,但更是对大众健康和知情权的一次粗暴侵犯。

接下来,我就分三部分,为你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让我们来走近世纪之交,陷入重重困境的全球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看看它为了摆脱颓势,如何图谋战略转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再跟随着埃特的调查和叙述,来关注一家由两个斯坦福学生建立的初创企业,朱尔实验室;看看电子烟产业在美国的诞生与壮大,以及如何与传统烟草巨头联手。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下,表面上被制造商包装为健康无害的电子烟,到底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哪些危害。


寻找“香烟替代品”

1999年11月,全球烟草巨头企业,菲利普·莫里斯企业事务部的高层,在波多黎各召开了一次会议,核心议题就是,烟草企业如何在外部监管日益严酷,利润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制定出全新的企业战略。

1994年,美国烟草工业被迫和各州政府达成一项“总体解决协议”,承诺在25年中出资2460亿美元,作为国内所有吸烟致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另外还要建立一项基金,在青少年当中展开吸烟危害的科普教育。

尽管会议刚刚开幕,一场飓风就席卷了加勒比海,但主持会议的高级副总裁帕里什却依旧信心十足,他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公司业务要想重振雄风,就必须做到“攻守兼备”。这里的“守”,指的是更好的公共营销与商业宣传策略,持续对政府部门进行游说,和应对法律诉讼;而“攻”则代表寻找全新的业务赛道和利润增长点。

说起来容易,但此刻烟草公司手里的筹码并不多,比如给香烟产品提价等等。但这张牌打出去是否有效,也成问题,毕竟,烟民的总数也在持续下降,单纯提价,只会削弱用户的品牌忠诚度。

所以,要找到全新的利润增长点,核心任务,就是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它必须和香烟一样,能够满足传统香烟用户的核心需求,同时相对健康,从而规避政府的监管和公众的反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烟草公司的科学专家连同市场分析部门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香烟消费者用户的核心需求,是烟草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带来的快感。

尼古丁,这是一种生物碱,本来是烟草用来防御昆虫伤害所分泌的化学物质,但对于人类来说,它具有极大的成瘾性。简单说来,尼古丁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在10到20秒内抵达大脑,激活大脑中的固定奖赏机制,让大脑分泌几种特定的化学物质,比如多巴胺、血清素,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曾经,由于尼古丁具有镇静、缓解疼痛等作用,曾一度被医生当做万用灵药。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危险的亚硝胺、苯并芘与各类金属,尼古丁并不会引发癌症。所以,烟草公司得出结论,自己需要的,是一款尽量不含致癌物质,能够单纯让用户摄入少量尼古丁的香烟替代产品。

那么,这款产品到底在哪里呢?


硅谷投资尼古丁

让我们把时钟拨快,来到2005年春季学期即将结束的斯坦福大学。在一间教室里,两个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蒙西斯和博文,正在通过幻灯片,向台下的师生听众展示自己的新发明。

蒙西斯和博文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出一款帮助烟民逐步戒烟的工具。毕竟,在2005年,美国依旧有3600万烟民,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高达48万。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创新,对于拯救人类生命的意义,完全可以和汽车上的安全气囊,或者避孕套相媲美。

实际上,许多烟草公司已经在内部做出了类似的研发尝试,但由于公司保密制度和商业竞争关系,这些研发项目都是各自为战,进展缓慢;比如美国烟草巨头雷诺,就曾研发出一款名叫普瑞米尔的替代香烟,在一根金属圆管内,加热一个由尼古丁和甘油材料制成的凝珠,然后让使用者吸入凝珠产生的烟雾。但很遗憾,凝珠配方有问题,加热后的烟雾闻起来非常奇怪,从而让这款产品胎死腹中。

但幸运的是,由于1994年,美国政府和烟草公司签订的“和解协议”,各烟草公司在历次法律诉讼中使用的证据文件,此刻都汇聚在了一个在线数据库里,包括实验报告、商业计划书以及市场调研报告等等。所以,蒙西斯和博文反而能够通过浏览检索,给自己这个小小的毕业设计项目寻找灵感。

最终,蒙西斯和博文捣鼓出了一个粗糙的雏形产品,代号普鲁姆:一个如同传统香烟一样的细长圆柱外壳,里面放了一个小小的加热装置,以丁烷为燃料;被加热后的烟草提取液变成了烟雾,再被使用者吸入。这个设想让他们的导师凯利非常兴奋,但凯利提出,这个粗糙的雏形产品距离完成,还有很长的路可走,所以蒙西斯和博文必须抓紧时间做出修改和升级。

说到这个凯利,那可是工业设计界大名鼎鼎、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的全名是戴维·凯利,曾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出了最重要的电脑配件——鼠标,随后又创立了著名工业设计公司IDEO。所以,凯利在斯坦福大学里,比娱乐明星都要受欢迎,无数学生都想通过拜师凯利门下,学到他的设计灵感与秘诀,进入IDEO,甚至硅谷初创企业,最终通过研发一款类似苹果手机的产品,大红大紫,名利双收。

为了专注于“普鲁姆”的设计升级,蒙西斯和博文搬进了旧金山一家著名的联合办公空间。此时,已经有一些嗅觉灵敏,致力于寻找创业“金苹果”项目的投资人找上门来。最终,两名资深的硅谷风险投资人埃尔巴赫和瓦拉尼,为他们提供了大约5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接下来的情节,基本就和电影《社交网络》差不多,在共享办公室里,几个年轻人开始没日没夜地投入工作。在瓦拉尼的安排下,博文成为新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蒙西斯则是首席执行官。团队达成的最初共识是,为了吸引用户,尤其是年轻人放弃传统纸质香烟,那么这款新产品就必须拥有丰富而甜美的口感,为了验证这个可行性,蒙西斯和博文不断向烟草供应商和香料制造公司发送邮件,要求寄送样品。随后,他们就忙着用各种香型的香精浸泡烟丝,包括咖啡、薄荷、水果甚至糖,然后加工成萃取液进行雾化,由全体员工来评价哪种味道最为诱人。

2009年春天,经过不眠不休的努力,公司的第一款成熟产品“普鲁姆1型”终于宣告问世:在产品内部,是一台小型电子打火器与一台小型加热器,燃料依旧是丁烷。启动后,加热器会对装有香精和碎烟叶的烟弹进行雾化,烟弹有各种口味,包括咖啡、肉桂、薄荷、水果等等,整体外包装使用白色,看起来如同苹果手机或者其他时髦电子产品。

为了亲自获得未来用户的反馈,蒙西斯和博文把这款产品带到了美国最炫酷的年轻人户外派对“火人节”上免费分发,收到的反馈有好有坏:称赞它的人说口感良好,外形时髦,但缺点在于程序繁琐,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烫,诸如此类。于是,公司又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瑞士工业设计专家贝哈尔,对产品进行了改良:麻烦的丁烷加热装置,被简单安全、待机时间更长的锂电池取而代之;这支全新的电子烟,名字从“普鲁姆”,变成了“帕克斯”。

很快,这件新产品吸引到了一位菲利普·莫里斯公司退休高管的注意,他叫斯齐林。在当时,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内部,也有过类似产品的开发项目,但是,作为传统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作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更缺乏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的专家,因此迟迟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所以,当斯齐林看到帕克斯电子烟,顿时眼前一亮,于是火速联系了几位自己曾经的老同事。自此,新颖时髦的“电子烟”,正式走入了这家烟草巨头管理层的视野。

对于菲利普·莫里斯来说,形势可以说“时不我待”,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已经注意到了电子烟:2009年,在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终于获得了对烟草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授权,并在内部新设了一个烟草产品中心,规定说,未来,它的监管范围除了香烟,还会延伸到“其他烟草产品”。然而,新的管理框架刚刚建立,许多具体细则还是空白,这就给了电子烟制造商一个短暂而宝贵的时间窗口。

例如,一些电子烟制造商对FDA提起了法律诉讼,声称,电子烟并不是一种烟草或者尼古丁成瘾戒断工具,因而不属于医疗器械,不在FDA的管辖范围之内。当然,许多医学和公共卫生健康专家,都呼吁把电子烟纳入FDA的监管范围之内,但这就牵扯到了复杂而漫长的立法问题。所以,一种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是行政和立法机构,以及烟草公司在进行复杂的博弈;一方面,电子烟生产商开始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营销攻势。由于核心消费群被定位在年轻人,所以电子烟产品的商业投放都集中在各种时髦场景中,比如夜店,音乐节现场,或者各种体育赛事中。

确实,每个电子烟赛道的参赛者,都不想错过这一波宝贵的市场繁荣:根据瑞银集团的分析,2012年全球电子烟的销量,将比上一年足足翻一番,到了2013年,全球电子烟的销售量将达到10亿美元;而再过十年,电子烟的市场销售额,将超过传统香烟。

在这种背景下,各大烟草公司,纷纷采取了一种激进战略,那就是直接收购那些研发电子烟的新兴企业。比如,著名烟草厂商罗瑞拉德,就在2012年4月,斥资1.35亿美元,并购了新锐电子烟品牌布鲁(Blu)。当然,菲利普·莫里斯也不甘心在这场竞争里失败,同年,公司迎来了一位新财务总监,叫维拉德,他曾经是公司青少年控烟项目的主管,为人强硬,野心勃勃;六年后,维拉德再进一步,成为菲利普·莫里斯的母公司,奥驰亚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维拉德一针见血地提出,菲利普·莫里斯已经在这场电子烟大战中落后,如果不能迅速推出属于自己的电子烟拳头产品,那么公司就会垮台:事实上,在2015年,公司的拳头产品,万宝路香烟的出货量同比上一年减少了3%,公司不得不裁掉了将近500名雇员。

在这种情况下,维拉德就建议,直接一步到位,收购蒙西斯和博文的公司。这是因为,在短短的几年内,蒙西斯和博文创立的电子烟,又经历了一次新的产品迭代,从而实现了业绩的飞跃增长。同时,菲利普·莫里斯自己研发的电子烟产品“马克滕”,市场表现惨淡,压根无法盈利。

帕克斯为什么能够实现业绩飞跃增长呢?实际上,原本帕克斯的销量,在各类竞品里不算出众,因为它烟弹中的尼古丁含量不高;所以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刺激就不够强;但是,尼古丁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它在烟弹中的含量一旦提升,立刻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喉咙的烧灼感等等。那怎么办呢?最终,专家们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增添烟弹尼古丁含量的同时,加入苯甲酸,这样酸碱一中和,用户既能快速摄入大量尼古丁,又不会引发不适感。于是,这种使用改良版烟弹的电子烟,被命名为“朱尔”(JUUL)。

在每颗朱尔电子烟烟弹里,尼古丁浓度高达5%,总量几乎与整整一包红标万宝路香烟相当,由此带来的强爽刺激和快感,让它成为颠覆整个电子烟市场的“杀手级”新产品。根据公司的用户体验报告,大约有60%的消费体验者,在尝试过“朱尔”之后,都会变成产品的固定消费群体,而在其他电子烟品牌里,转换率只有10%左右。

更疯狂的是,由于用户以青少年为主,朱尔电子烟的营销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强烈的网络社交属性,这是传统香烟无法做到的。比如,一个名叫布祖泽夫斯基的朱尔电子烟粉丝,直接在Ins上建了一个账号,就叫朱尔王国,分享朱尔电子烟消费者的自拍和其他相关作品。很快,朱尔王国拥有了六位数的粉丝,为朱尔电子烟制造个性化定制外壳和烟弹的公司,也纷纷找上门来,提出了各种广告合作需求。为了持续收集吸引眼球的照片素材,“朱尔王国”开始在线组织各种用户活动;比如,一项挑战赛的主题是“你能同时抽多少支朱尔”,最终获胜的用户,一口气往嘴里塞进了14支朱尔电子烟,而这张照片收获了将近30万个点赞。

到了2017年底,朱尔的年度收入已经达到了2亿美元,每个月可以售出500万个烟弹。这份耀眼的业绩给它带来了第一轮风险投资,总计1.115亿美元,企业也正式更名为“朱尔实验室”。

于是,从2017年开始,菲利普·莫里斯和朱尔实验室就开始了收购谈判。双方都知道,一旦达成协议,其实是一种双赢局面,菲利普·莫里斯将获得属于自己的电子烟拳头产品,而朱尔电子烟则可以获得来自母公司雄厚的财务支持,以及利用母公司成熟的全球销售系统和市场数据库。然而,谈判并不顺利,背后的原因是双方背景和理念的分歧,作为一家老牌传统跨国企业,菲利普·莫里斯无法理解朱尔身上的硅谷初创企业特点,坚持认为对方漫天要价。

最终,在2018年12月20日,双方达成了协议,菲利普·莫里斯以128亿美元的天价,获得了朱尔实验室35%的股份。这笔交易,让朱尔实验室的估值达到了380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具价值的美国初创公司。双方之所以能够握手合作,还要归功于美国FDA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举动;和政府打交道,对于朱尔来说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而对于菲利普·莫里斯来说,则是轻车熟路,为了避免自己因监管而彻底出局,朱尔选择了妥协。


电子烟:新型健康杀手

好了,说完了电子烟狂飙突进的发展史,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商业传奇黑暗的另一面:也就是电子烟所带来的健康隐患。

早在2009年,美国儿科学会专家温尼科夫就发出警告,说雾化电子烟对于青少年健康来说是个新威胁,因为尼古丁成瘾是最难戒除的成瘾行为之一;原本电子烟是一种给成年吸烟者戒除烟瘾的替代性产品,但现在情况倒过来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它看做一件健康、炫酷的消费电子产品,从而过早染上了尼古丁依赖。根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5年,全美青少年吸食电子烟的人数,足足增长了900%,到了2018年,仅仅在美国国内,就有超过300万高中生使用电子烟,比上一年暴增了80%。

例如,在朱尔电子烟发售后,公司的销售人员就迅速发现,大批美国青少年通过伪造姓名、身份和年龄,来绕过监管,购买自己的产品,他们甚至会盗用父母乃至祖父母的姓名和信用卡来达成目的。

为什么在尼古丁面前,青少年更加脆弱,容易上瘾?原来,人脑内部管理认知活动、控制情绪冲动的前额叶皮层,一直到25岁左右才会最终发育成型,而未成熟的额叶,则会削弱青少年预测风险的能力,所以让他们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也难以抵挡那些看起来很美的诱惑,比如滥用药物、违法犯罪等等;同时即使犯了错,也很难吸取教训。另外,在这个阶段,大脑内部的神经回路也处于蓬勃的形成发展期:那些比较早诞生,固定下来的回路,就会让人在成年后形成相对固定的行为习惯;而神经回路的诞生与固定,归根结底,是由青少年在现实中的行为促成的。所以,如果人在青少年阶段就开始摄入尼古丁等成瘾物质,那么就会比成年人更容易上瘾,同时更难戒除。

前面说过,相对于传统香烟里的致癌物质,尼古丁的危害看起来比较轻,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医学专家提醒大家,摄入尼古丁过量,导致中毒所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比如心律失常、意识丧失、抽搐、恶心呕吐等。1906年,德国毒理学家鲁道夫·科伯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人只要单次摄入60毫克尼古丁,就足以致死。

根据统计,现代香烟每支中含有大约8.4毫克的尼古丁,其中被人体摄入的大约是2毫克。而每个朱尔电子烟烟弹里,就含有0.7毫升的尼古丁烟液;所以哪怕是随后推出的所谓清淡型烟弹,里面的尼古丁含量也有2%,也就是14毫克。更糟糕的是,由于烟弹本身的诱人香型,缺乏控制力的孩子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之中,摄入过量尼古丁。

近年来,随着电子烟在青少年中的滥用行为不断增加,科学家们也对尼古丁的危害进行了持续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比如,如果人在青少年时期就陷入长期尼古丁成瘾行为,会导致中脑皮质边缘层神经元活动与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最终诱发选择性焦虑和抑郁症,以及注意力与学习障碍。

除了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健康杀手还有许多,比如电子烟烟弹中的各种调味剂,在高温加热,被吸入人体后,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伤害;比如双乙酰和戊二酮,会引发闭塞性支气管炎,俗称“爆米花肺”。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病,最先发现于一些食品制造业工人身上。原因就是一些零食,比如爆米花在制造时,会使用双乙酰进行调味,封闭的车间环境,导致工人长时间大量吸入这种化学物质,最终患病。

不仅如此,电子烟雾化装置里的金属物质,比如镍、铬,甚至铅,也会在加热后,混杂在电子烟蒸气中被人体吸入,而这些物质都是早早被医学确定的高危致癌物质。

根据统计,电子烟使用者虽然患上各类肺部疾病的可能性,虽然低于传统香烟使用者,但依旧比没有任何吸烟习惯的普通人高大约30%。实际上,电子烟的许多安全隐患,都被制造商刻意隐瞒淡化了。

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电子烟本身设计缺陷带来的伤害:例如,在朱尔电子烟收集的一些用户反馈报告中,一些用户说,在长时间使用电子烟后,他们感到了各种不适,包括口腔疼痛、肺部灼烧感以及呕吐和眩晕。一部分原因是,烟弹本身的密封性有问题,导致储存在其中的烈性液体直接泄漏到使用者口腔内部,根据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自己的调查,大约市面上20%的朱尔电子烟烟弹,都存在泄漏问题。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2019年9月,一个威斯康星州的孩子克莱恩就在朋友的影响下,开始使用朱尔电子烟。不到几个星期,克莱恩的烟瘾迅速上升,最终达到了每两天就要消耗三四个烟弹的惊人水平。最终,克莱恩病倒了,症状类似急性气管炎与肺炎的混合,不得不戴上呼吸机被推进了ICU。需要强调的是,克莱恩的情况并不是个案,在美国各地,陆续出现了2000例左右类似的患者。最终,这种全新的疾病,被命名为EVALI,全称是“与电子烟产品使用相关的肺部损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电子烟制造商强调的最大卖点:“帮助传统吸烟者戒烟”,也被证明是一种严重夸大的结论。在那些试图借助电子烟戒除烟瘾的传统吸烟者里,只有不到1%的人最终实现了目标,而剩下的人,几乎都变成了同时吸食电子烟与传统香烟的“双料烟枪”。

虽然问题如此严重,但是由于监管,涉及复杂的医学调查研究与立法进程,再加上电子烟制造商激烈的抵抗与政府游说,从而导致电子烟长期“逍遥法外”。

早在2016年9月,FDA就认定,电子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包括雪茄、烟斗水烟、咀嚼型烟草在内,属于自身监管的“烟草类产品”, 但由于激烈的博弈,监管细则迟迟没有落实。随后,FDA迎来了一位全新的领导人,戈特列布,他一上任就承诺,一定要尽快解决对于电子尼古丁摄入设备,也就是电子烟的监管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逃避监管,朱尔实验室一边和FDA进行持续的谈判,一边增加了它在政治游说方面的预算,从2017年到2018年,它在游说政府方面的预算翻了三番,同时聘用了一群人脉丰富的前政府内部人士,比如布什和特朗普担任总统时期的白宫顾问特罗维与拉斐尔等人。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最终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告一段落。由于大众与医疗机构的普遍抗议,朱尔最终未能全身而退,但戈特列布也愤而辞职,原因是,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但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就:电子烟并没有被彻底查禁,只是遭遇了一些限制:比如,在零售实体店里,电子烟必须被放置在一个单独的柜台里,不能接待未成年人;另外,那些曾经诱人的调味电子烟弹,从奶油爆米花,到樱桃味棒棒糖,也被禁止生产出售了。这些监管的落实,直接导致朱尔的估值大大缩水,跌回了100亿美元出头,变成了一家普通的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再也不是那台曾经炫酷,颠覆一切的硅谷创新印钞机了。

然而,作者埃特强调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赢得了这场尼古丁成瘾之战的胜利。毕竟,在全球各个地方,尤其是那些法律监管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类似朱尔的电子烟产品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诱惑着青少年消费者;而在美国国内,情况也没有好转:一种名为Puff Bar的一次性电子烟诞生了;由于它没有独立烟弹设计,所以侥幸逃脱了FDA的监管。和朱尔一样,Puff Bar也拥有各种炫酷的口味,从荔枝冰棍、拿铁咖啡,到冰蓝薄荷等等。埃特评价说,尼古丁市场如同大自然一般厌恶真空,朱尔消失了,它所制造的需求就立刻被其他新产品填满,而这些新一代尼古丁成瘾者,正是由硅谷和传统烟草公司一手培养出来的。


结语

好了,到这里,这本《魔鬼的剧本》,就为你讲完了。作者埃特用了将近三十万字的篇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在一个看似标准的硅谷商业传奇背后,是阴谋、贪婪,与欺诈,还有一丝悲凉和无奈:确实,两位朱尔电子烟的创始人蒙西斯和博文,他们启程创业的初心,是为了给烟民一件相对健康的替代性戒瘾工具;但随着硅谷风险投资的注入,以及传统烟草巨头的入局,这个项目最终引发了一场全新的尼古丁成瘾浪潮和公众健康危机,正所谓“屠龙少年最终变成了恶龙”。

最难得的是,在本书中,作者埃特对美国引以自傲的“硅谷模式”提出了质问和反思:确实,硅谷盛行的那种蒙眼狂奔,快速迭代的技术产品研发模式,为人类整体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模式的改善,提供了强大的推力;但同时,投资人对于初创企业迅速盈利的要求,逐渐压倒了一切,而许多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以及知情权,却被逐渐边缘化了。在本书结语中,埃特不无伤感地评论说,朱尔电子烟宛如一艘匆忙组装的火箭,先是一飞冲天,随后却在半空中爆炸,奇迹一下子变成了满地残骸;而事故最终造成的损失,却要整个世界一起承担。当然,如果蒙西斯和博文选择积极配合政府监管,与医疗卫生机构密切合作,保持初心,打造一件真正造福消费者的烟瘾戒除产品,那么他们可能压根得不到资本的青睐。这种两难之下的困局,就是硅谷模式缺陷的最大体现。


撰稿:朱步冲

讲述:徐惟杰

脑图:刘艳脑图工坊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