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听书 | 《将技术道德化》

2024-11-04 00:00   重庆  

📑 7529 字  |  🎵 23 分钟

技术如何塑造人的道德?

这本书能为你
  1. 展现技术与道德复杂的活动关系:技术不仅是中立的工具,更能塑造人的行为和道德选择,通过巧妙的技术设计,可以引导人们采取道德的行为。

  2. 提示科技产品设计的新视角:作者提出了“道德物化”的概念,鼓励设计者在设计技术产品时将道德价值嵌入其中。这种思路为科技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推动更负责任的技术创新。

  3. 说明“道德物化”的好处及其潜在风险。道德物化可能促进良好行为,但也可能导致道德选择的被动性和道德责任的淡化,因此,在利用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主动保持人的主体性和道德主动性。

适合谁听
  1. 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和设计师:这类读者可以从书中获得深刻的洞见,了解如何将道德和伦理价值融入技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

  2. 对科技伦理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易于理解的解释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他们认识到技术决策背后的道德含义,并激发他们对科技伦理的进一步思考。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书中关于技术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和道德选择的讨论,可以为他们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他们在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考虑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目标的实现。

书籍信息
书名:《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
原作名:Moralizing Technology:Understanding and Designing the Morality of Things
作者:[荷兰] 彼得·保罗·维贝克
译者:闫宏秀 / 杨庆峰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11
页数:222
定价:48.00
装帧:平装
ISBN:9787313144225

内容简介

彼得·保罗·维贝克著的《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旨在发展一条可替代的路径。该路径不是“从外部”评估技术,而是旨在“从内部”进行一种伦理学研究。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形成处理技术的指南和原则,而是理解技术自身的规范意蕴,并探究如何处理技术自身的规范意蕴对伦理学理论及技术实践的影响。

作者简介

彼得·保罗·维贝克,荷兰特文特大学技术哲学系教授,代尔夫理工大学特聘兼职哲学教授(苏格拉底教席),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青年研究院”主席,曾任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主体。他曾撰写《物何为:技术、主体与设计的哲学反思》一书。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王小伟。
今天我们分享的这本书叫《把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这个书名也翻译为“道德物化”,这样可能更顺口一些。书名也挺有意思,技术不就是个工具吗,怎么能道德化呢?技术是技术,道德是道德,这两件事好像没啥关系。但是有个哲学家觉得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今天的道德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设计来解决。他就是荷兰哲学家彼得·保罗·维贝克。维贝克是科学技术伦理领域非常重要的学者,现任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校长。他之前长期在特温特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主要教授的就是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是一个小众门类,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不是特别多,但荷兰是一个例外。荷兰的技术哲学传统特别强。1877年,德国的思想家卡普写了《技术哲学纲要》,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奠基性著作。德国与荷兰离得比较近,交流就比较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是,荷兰是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在海平面以下,长期以来都在对抗海水。荷兰最有名气的就是风车和大坝,这都是与海水对抗的技术,这个国家是以工程立国的,所以重视技术。
荷兰的四所大学,戴尔夫特理工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特温特大学和瓦赫宁根大学(荷兰农业大学)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联盟,叫作“4TU”联盟,致力于在技术和工程领域进行顶尖的研究和教育。道德物化这个概念就是4TU的哲学家们提出来的。我们先从道德物化的历史背景谈起。

道德物化从何而来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日益成为不可忽视的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充斥的空间里。正在听这本书的你,是不是就手里拿着手机,手腕上戴着智能手表、手环呢?现代技术很琐碎,充斥在日常生活里。如今的人们怎么看待技术呢?一种常见的看法是,技术作为一种中立的工具,既可以被用于有益的目的,也可能被用于不良的意图。正如刀既可以用于烹饪,也能杀伤他人。美国步枪协会曾有言:“不是枪杀人,是人杀人。”这句话可谓是技术中立论的鲜明表述。我们大多数人的直觉,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消费者,都认为技术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换言之,人们设定目标,然后利用技术去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被视为工具的主宰者,拥有自由操控工具的能力。
但荷兰哲学家汉森·阿赫特豪斯对人与技术的关系有很另类的看法,他认为,人的行动也不是人能全部主导的,你做好事还是坏事也受到技术的影响。他之所以这么看,是因为他对荷兰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大辩论非常失望。荷兰的英文名字不是The Holland,而叫the Netherlands,翻译过来是“低地之国”,不少领土在海平面下面,公众对环境危机非常敏感。而另一方面,荷兰人喜欢乘飞机和火车旅行,交通污染严重,碳排放很大,这引起了广泛的生态忧虑。
为了降低交通污染,有些荷兰人甚至提议政府限制国民去度假,这进而掀起了一场环保大讨论。从官员学者到商人民众,人人都加入其中,讨论异常热烈。荷兰交通组织调查发现,度假人数不减反增。阿赫特豪斯指出,不能仅仅通过口头唱高调来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回到人们所处的物质情境中去分析人的道德处境。要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情境是否特别有利于我们做出某些符合道德的行动。所以他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将技术道德化”的说法,即moralizing technology,但阿赫特豪斯没有进一步发展出一套有关如何将技术道德化的哲学。这一工作要等到他的学生维贝克,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来完成。
维贝克想从哲学角度搞清楚技术是怎么影响我们的道德决策的,他开始深度吸收美国技术哲学家唐·伊德(Don Ihde)的理论。伊德提出了“后现象学”的技术哲学,用来细腻地分析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他的核心观点是: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方面的生活都离不开技术,我们的感知并不是直接面对世界,而是时刻受到各种技术的调节。
伊德用西方人都很熟悉的伊甸园的故事来比喻:在伊甸园里,人类赤身裸体,靠着眼睛、耳朵、鼻子等直接感知世界。后来,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树的果子,突然产生了羞耻感,于是用无花果树叶做成了衣服。这件简单的衣服就是一件“技术”品,它阻隔了人与世界的直接联系。而现在,我们戴眼镜、用手机、开汽车、穿化纤衣物,住在暖气十足的现代建筑中。可以说,我们的感知已经被技术彻底改造了,早就忘了与世界直接相连的原始感受。
伊德把人与技术的关系总结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背景关系”,比如空调和暖气,它们默默在背后工作,间接影响我们的感受。如果你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窗外的白雪,可能只会觉得很美;但如果你身处寒风中,冬天的寒冷和严酷会被你直接感知到。冬天就不会以风景的方式显现给你。第二种是“具身关系”,像眼镜,它变成了我们视力的延伸,我们几乎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第三种是“诠释关系”,比如你想知道外面的温度,可能会看温度计或智能手表。虽然我们的身体难以感知21摄氏度和22摄氏度的区别,但通过温度计,这种微小的变化就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温度的感知被视觉化了。最后一种是“他异关系”,意思是技术成了一个“他者”,有点像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比如当你面对一个机器人时,你会把它当作一个对象来互动,而不是简单地看作一件工具。伊德通过这些关系,深入探讨了技术是如何悄悄地改变和影响我们的感知的。

通过技术来实现道德

维贝克继承了唐·伊德的后现象学分析框架,并进一步把话题转向了伦理。他探索了技术如何调节我们的道德经验。他的观察非常敏锐,在日常生活中,技术时刻调节人的行动,人成了什么样,很多时候是技术决定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坚信主体性是技术环境建构起来的。他先在老鼠身上验证了这个看法。他设计过一个装置来驯化老鼠,老鼠做错事就电击,做对了就喂糖水,时间一长,老鼠就按照预期行动。斯金纳相信,通过环境中的正负反馈,也能改造人类的行为。他的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除了斯金纳这种比较极端的例子,也有相对温和的例子。巴黎学派的代表思想家拉图尔注意到,旅店的客人经常忘记还钥匙,不管怎么说教,反复提醒,效果都不好,总是有人忘。拉图尔就说,如果把钥匙链上挂一个特别大的铁块,或者挂上一个玩具小熊、一个布娃娃。这种设计使得钥匙不容易丢失,也不方便随身携带,装在口袋里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后,就很少有人忘记还钥匙了。
当然,现在国内的宾馆都是磁卡锁了。还有什么和生活相关的例子吗?有的。比如,有研究观察到路灯的色温与犯罪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知道,光线的温度高时,会发出白光,白光一般给人非常透亮、干净整洁的感觉,处处都是清晰的,没有阴影。相反,色温比较低时,会产生昏黄的暖光,带来温馨的气氛,但同时也会带来一种暧昧、模糊、不清晰的感觉。
那你猜猜看,考虑一个城市的路灯,哪个地方的犯罪率会更高呢?是的,暖光的地方犯罪率可能更高,冷光的地方犯罪率较低。从常识上推测,这似乎也符合我们的直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咖啡厅里使用非常亮的白光,就很难想象人们会在这里约会。白光会造成某种边界感,彼此在对方的视野里看起来非常立体、全面,缺少了暧昧感。而暧昧感是谈论微妙感情所需的气氛。所以,咖啡厅里一般使用暖光,可见,我们的行动时刻受到技术的调节。
技术对人的调控其实早已无处不在,自身反倒是像空气一样看不到了。大家去逛商场,从一个扶梯上去要绕很远才能找到另一个扶梯,为什么不把扶梯放在一起呢?这样不是更方便上下吗?扶梯系统的设计就是让你不方便,这样停留在商场里的时间就增加了,逛荡的区域也增加了,这样就增加了你购物的概率。
上面提的例子,有些是技术应用自然带来的价值后果,比如说路灯的例子,有些则是人为的,比如商场扶梯的例子。维贝克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多地留意技术的价值特性,主动把道德嵌入到技术当中去,使用技术来实现道德,而不要总让人自己来做道德决策,因为这样做的效果不好,他的老师阿赫特豪斯很早就提示过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今天开头儿的时候我提到,荷兰人非常喜欢讨论环保问题,但调查显示,他们人均碳排放量还是很高,常常坐飞机去旅行。正因为如此,维贝克的老师阿赫特豪斯才特别强调需要关注技术是如何影响人的道德决策的。他认为,让一个人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做个道德楷模,反倒会适得其反,人会变得口是心非,甚至有点伪善。他的意思不是去指责人,人没什么可指责的,而是要留意设计物质环境,因为人是什么样,取决于他所处的物质环境。那么从道德物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该如何去做环保,如何减少碳排放呢?
一个最常见的思路是考虑这些物品的材料是否容易降解、回收。其次,要控制物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排放,这也非常关键。第三,物品要耐用,使用周期要长,以减少更换频率,从而降低碳排放。
这些思路听上去都有道理。可是还不够。荷兰有个设计团队叫恒久设计,专门研究了物品的环保问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管你的产品做得多皮实,很多东西的使用周期仍然都很短。
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小玩意儿。好多东西并不是不能用了才换,而是因为潮流变了,哪怕是很实用的产品,也得跟上时尚的脚步。越来越多的物品变成了电子快消品,仿佛里面都有块电池,好端端的,都突然会过时,要更新换代。买回来的桌子、沙发,好端端的都可能被扔掉。
恒久设计对产品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反思,认识到,要把环保的道德嵌入到产品中,除了确保产品材料可降解、环保和耐用外,还要使产品与人们建立深层次的联系,让它们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物资匮乏的过去,物品自然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要物尽其用。然而,在物品极为丰富的当下,让它们与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就特别困难。许多物品都是一次性使用,搬家的时候就扔了。为了解决这一挑战,该团队设计出一款沙发。沙发的表面图案会随着使用的磨损而逐渐展现新的图案,这个沙发常用常新,它像个家人一样,和家庭成员一起成长。这就大大延长了物品的使用周期,巧妙地实现了环保的目的,能够把环保的价值更加全面地嵌入到技术品的设计当中去。
道德物化的核心观点就是,技术不是个中立的工具。人不仅在使用技术,技术也在不断影响和塑造人的行为。人和技术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互相构成的互构关系。我们应该用技术来积极引导人们按照道德规范行事。
我觉得,这种道德物化哲学推动了一种积极的科技伦理治理模式。什么是积极科技伦理呢?就是伦理不应该成为技术的审查清单,用来监督和限制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家对科技伦理的讨论虽然很热烈,但一提到科技伦理,脑子里通常浮现的还是那种科幻场景,比如人机混合体、克隆人,或者毁灭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末日情节在科幻作品中很吸引人,也确实能促使我们对科技进行更多反思,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离这些极端场景还远得很。
现实中的科技伦理,不会去应对那些极端的科幻案例。在那些科幻末日的情节里,伦理的主要目的是限制科技的发展,防止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回到现实里,我们就觉得伦理是用来限制科技的发展,指导科技的发展方向的。但科学家们有时候对这种观点不太满意,他们觉得伦理的束缚可能会妨碍科研进展。毕竟,科学研究有时候需要突破一些禁区,而且这些研究最终可能会转化为工业实力或军事实力,让整个社会受益。
把科技和伦理对立起来,这样的争论就很难有建设性了。而基于道德物化哲学的积极科技伦理就更容易被接受。道德物化认为伦理不是对科技的约束,而是科技发展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如果产品设计时能充分考虑重要的道德伦理价值,并把这些价值融入技术中,产品就会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我和你分享一个荷兰推广智能电表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积极的科技伦理学。
2009年,欧盟推行了一项节能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包括荷兰,考虑推广智能电表。智能电表的好处在于能实时统计每户的用电量并传送到计算中心,从而优化电力需求和定价。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对吧?然而,最初的强制推广在许多欧盟国家遭到了反对。人们担心智能电表发送的数据可能会泄露隐私信息。到2017年,约有10%的欧洲消费者拒绝安装智能电表,2%的家庭直接关闭了电表。
荷兰政府不断调整策略,将智能电表的安装变成了可选项,允许用户限制某些功能,比如不自动发送读数等。经过这些调整,荷兰的智能电表安装率显著上升。这个例子表明,如果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隐私等重要价值,把智能电表这个技术道德化,把保障隐私的价值嵌入到电表里,产品会更容易被接受。

道德物化的风险

不过,道德物化也不是都好,它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风险。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充分道德物化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最终都通过科技来解决,伦理生活实际上已经完全被解构了。每个人都会自然地去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世界有点奇怪,有点不对劲。可它到底有什么不好呢?首先,它非常稳定,人们各自安分守己。而且,大家没有精神上的痛苦,物质生活也都得到了满足。
但诡异的是,人们的道德选择都不是自己主动做出的,而是完全受到科技的规制。表面上看,所有人的利益都因科技而最大化。但实际上,整个世界却成了一副由人的血肉之躯组成的冰冷的机器,在按照确定的道德程序,分毫不差地运转着。当道德与人的主动选择脱节,道德的价值也就极大地折损了。这就是当道德物化走向极端时带来的风险。
回到咱们今天的这本书《将技术道德化》,维贝克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让科技给人的道德带来积极的影响。可是道德的主体毕竟是人。我们要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建设,与此同时,又不伤害到人的主体性,这也是科技哲学家至今仍在推敲的问题。

结语

好了,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读完了技术哲学的六本书。接下来我们简单做个回顾。你可能会有个疑问,我提到的这些书里,有些是哲学家写的,有些却是传播学者的作品。为什么这些书也算作技术哲学的研究呢?
其实,技术哲学作为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它的学科范式和壁垒还没有完全固化。所以,很多重要的技术哲学思想家,并不一定在传统的哲学学院体系中工作。比如,清华大学的吴国胜老师编了一本《技术哲学经典文本》,里面收录的很多作者,你很难严格说他们是哲学家。
比如,讨论技术系统自主性的法国思想家艾吕尔,他更多是社会学家;讨论技术物政治属性的美国思想家兰顿·维纳,他更多的是政治学家;书里还收录了麦克卢汉的研究,他显然是传播学者,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说法。而至于谈论人类制作本质的汉娜·阿伦特那就更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学者了。然而,这些人的思想都被收录进了技术哲学的经典阅读材料当中。
恰恰是因为技术哲学比较年轻,它的学科边界还没那么牢固,反而让这个研究领域充满了活力。许多有趣且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常常是在这种跨学科的流动和碰撞中产生的。
了解了这六本书,你对技术的态度或许会变得更加细腻,多一种视角来反思我们对技术的原初立场。技术哲学认为,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技术的发明和普及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也伴随着不小的代价。正如斯蒂格勒曾说的,技术是药,是药三分毒,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自由。
比如说手机,毫无疑问,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你对这一点的感受一定很深,如今连买菜都只需要动动手指了。但是,手机也容易让我们分心,甚至削弱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同样,计算机虽然拥有强大的算力,可以优化我们的生活,但如果过度依赖它,反而可能导致我们陷入“计算机崇拜”,忽视了追问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生活?而当技术成为一种信仰,一切问题都被还原为手段与效率问题,技术就会成为一种用于社会控制的手段。
作为谨慎和成熟的个体,我们对技术的态度不应是毫无反思的盲目拥抱,而是要保持审慎。审慎是在这个深度科技化的时代十分重要的美德。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使用技术时也需要保持节制,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节制同样是科技时代的重要美德。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带摄像头的挖耳勺吗?真的需要AI情侣,或者带空气净化器功能的耳机吗?
今天的技术早已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和精神需要了,技术就像烟花,它飞速地向上发展,爆炸,绚烂,让人目不暇给,给人带来最美好的想象,但它也可能点燃民宅,引起火灾。何时、何地燃放,以及如何握持技术这支烟花,就不得不多追问几句了。


撰稿、讲述:王小伟

脑图:刘艳思维导图工坊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千鹤静思
每天一本书,进步一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