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38 字 | 🎵 25 分钟
刷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因为我们有颗“稀缺大脑”。
揭示上瘾行为的本质是稀缺心态,并且总结上瘾机制公式——稀缺循环。
提供摆脱上瘾陷阱,获得深度快乐的具体方法。
重新认识“匮乏感”。只要有更开阔的思维,匮乏感也可以为我所用。
在短视频、高热量食物等诱惑中难以自控,渴望提高的人;
渴望从根本上提升生活质量,活出积极人生的人;
对人性的弱点感兴趣,希望深度探究的人。
书名:Scarcity Brain
副标题:Fix Your Craving Mindset,Rewrie Your Habits to Thrive with Enough
作者:[美] 迈克尔·伊斯特
出版社:Rodale Books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页数:304
定价:USD 28.00
装帧:Hardcover
ISBN:9780593236628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想“为什么我想要比我拥有的更多?”《舒适危机》(The Comfort Crisis)一书的作者、行为改变方面的世界顶尖专家之一迈克尔·伊斯特(Michael easter)指出,问题不在于你自己。问题在于你的匮乏心态,这是我们远古祖先遗留下来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不断地寻找和消费,因为食物、物质、信息和电力等重要的生存工具是稀缺的,很难找到。但是,随着我们的现代能力轻松地满足我们古老的更多欲望,我们固有的“稀缺大脑”现在正在适得其反。新的技术和制度——从约会和娱乐应用到我们的食物和经济系统——正在利用我们稀缺的大脑。他们用颠覆性的“稀缺线索”轰炸我们,这些微妙的触发因素导致我们对低回报的渴望,从长远来看会伤害我们。稀缺性的线索可以是直接的、包罗万象的,就像经济低迷一样。也可以是微妙的、微不足道的,比如我们的邻居买了一辆闪亮的新车。迈克尔·伊斯特(Michael Easter)是《舒适危机》和《稀缺大脑》的作者。他也是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UNLV)的教授。他撰写有《2%时事通讯》(2% Newsletter)专栏,这是一份关于健康和保健各个方面的流行时事通讯。他和妻子还有两只狗住在沙漠边缘的拉斯维加斯。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叫做Scarcity Brain,翻译过来叫做《稀缺大脑》,是2023年9月在美国出版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修正你的渴望心态,重塑习惯,拥抱够用的生活”。具体来说,这本书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局面,不说当事人可能不自知,但是一说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比如,明明已经吃饱了,但看到零食还是忍不住继续吃;明明衣柜里已经有装不下的衣服,看到打折还是要继续买;明明已经凌晨了,明天还要起早上班,可是刷短视频就是停不下来。这些行为让我们感到后悔不已,却又不知道拿自己怎么办。这是一种明明已经过量了,但又忍不住不做的状态。这是一种明明没有外界力量强制,明明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停一下,可是我们就是控制不了的状态。这种状态,叫做上瘾。今天的这本书就是在研究上瘾行为背后的机制和应对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迈克尔·伊斯特,是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教授,主要研究如何提升生活质量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会上瘾?这本书的标题其实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稀缺大脑。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始终在释放感到稀缺的信号,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拥有的还不够。我们被这种匮乏感深深束缚住了,即使在实际中,我们拥有的已经过量了,我们依然停不下追逐的脚步。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一颗稀缺大脑?我们又该怎么去摆脱它?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这本书。咱们就分两个部分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话题。第一部分,咱们来搞清楚,为什么我们有一颗稀缺大脑?以及这个稀缺大脑的运作机制是什么?第二部分,我们来看看,怎么去摆脱乃至超越我们的稀缺大脑?按理说,现代社会的物质、信息已经如此丰饶,我们的大脑似乎不应该不断给我们释放我很缺,我不够,这样的信号吧?但是,作者说,感到稀缺这个特点,是人类进化留给我们的一种原始本能。想想看,我们的祖先可是生活在资源极度匮乏的世界,想找到食物,需要长途跋涉,据说每一天至少跑步30里地。而且,他们的食物源非常不稳定,不知道哪棵果树有果子,哪里会跑出来一只野兽。就算找到了食物,哪里又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在这种环境下,什么样的人能活下来?当然是那个始终觉得获得的还不够,促使自己别停下来,继续去奔跑,去寻找的人。也正是这一类人,容易把基因留传下来。随着一代代进化,人们对于稀缺的感受,就深深植入了基因。即使后来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我们迅速弄清楚了怎么样去更高效地制造食物,我们的生存环境迅速由稀缺变得丰饶,我们依然会被原始的基因促使着去思考和行动。去吃比身体需要更多的食物,去寻找更多的信息,去买不必要的东西,专注于去获得我们没有的东西,而不是去享受我们已经得到的东西。作者说,在现代社会,即使我们拥有的已经绰绰有余,我们也很少认为自己如此幸运。这个倾向,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感受到,但是它深深缠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让我们格外容易感到匮乏,也就格外容易对某些事物上瘾。而当我们对稀缺的执念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有一种状态就会产生,加重我们的上瘾反应,这种状态,叫做心智窄化。也就是,我们的认知被局限在一个单一的关注点上,满心满眼只关注你认为稀缺的事物,仿佛世界上其他的事物都不存在了。于是,我们格外在乎它,格外对它沉迷。回忆一下,你生命中对某个人、事、物非常上瘾的时刻,那个时候的你,是不是为了这一片树叶,忘记了整个森林的状态呢?好,接下来咱们再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一说,当我们感到稀缺时,我们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那个时刻,我们的大脑会分泌出一种你可能并不陌生的物质,叫做多巴胺。你可能听说过,多巴胺是掌管快乐的物质,它的分泌会让我们感到开心。但是,作者说,多巴胺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促使我们去追求快乐。比如说,我们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喝了一杯酒,感到压力得到舒缓,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把喝酒跟追求快乐之间做一个连线。下一次,当我们再次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大脑就会释放出多巴胺,来产生对一杯酒的渴望。当我们刷了一阵短视频,觉得挺有意思的时候,我们的多巴胺会告诉我们,继续刷下去吧,你会更快乐,于是我们就上瘾了。你看,多巴胺不仅掌管快乐,还掌管着我们的上瘾反应。有人曾提过,能不能通过控制多巴胺的分泌来控制上瘾反应?千万不能。因为多巴胺的作用是多重的,它会调节我们的运动,影响我们的排尿系统,控制我们白细胞的生成等等,如果真的去调节多巴胺,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严重的疾病,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可取的。要想战胜上瘾行为,还是要从它本身的机制入手,看透驱动行为的模式,然后击破它。接下来,咱们就来说一说,上瘾行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咱们先来看一个在美国让很多人上瘾的赌博机器,它揭示了上瘾的原理。这个机器就是老虎机。老虎机的操作非常简单,按下按钮,滚轮转动,特定的图形出现在屏幕上,玩家赢钱。据说在美国的赌博之都拉斯维加斯,老虎机是最热门的博彩玩具,存在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说加油站、餐馆、机场航站楼等等。但是,很多人想不到,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老虎机是一个最不受待见的赌博项目,人们更喜欢玩纸牌游戏、骰子游戏等等,认为老虎机特别无聊。老虎机能华丽转身,在整个拉斯维加斯风靡,是因为有一个叫雷德的人,对于老虎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首先,他在老虎机上添加了声光电效果。当你赢钱的时候,它会发出令人兴奋的响声和光芒。更重要的是,他把这台机器的获胜机制给改变了。按照旧机制,人们在游戏的大多数时间会一无所获,在少部分的时间会获得比较大的奖励。假设我们手里有10美元,每场比赛下注1美元,按旧机器的玩法,会让你一次都赢不了,或者赢那么一次,一次赢个2美元。大概率,你用两分钟的时间,把10美元输光了,也就不想玩了。但是雷德的机器,加多了赢钱的次数,减少了单次赢钱的数额,并且把每一次赢钱的数额设计得大小差异比较大。比如说玩了一两次,就赢了10美分,再下次没有赢,下下次赢了50美分。总的来看,赢钱数额甚至还比不上旧机器,但是玩家们乐此不疲,平均游戏时间是15分钟,而且对这个机器的印象是,让他们非常兴奋,还想继续玩下去。你会发现,旧模式和新模式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就是,提供的激励到底是不常出现的大奖励,还是随机而密集的小奖励。很显然,一个始终能吊着你,给你一点小希望的奖励机制,更能够驱动我们持续行动下去。作者通过对老虎机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其他的调研成果,总结出了上瘾背后的机制,他把这个机制命名为稀缺循环。它由三个步骤组成。请注意听,这个机制,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作者说,稀缺循环的第一步,叫做机会。也就是说,它得是一个有可能会让你的生活变好的事物,比如说金钱、食物、信息、地位等等。我们玩老虎机,是因为有赢钱的机会。机会给了我们踏入这个循环的理由。稀缺循环的第二步,叫做不可预测的奖励。这个奖励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可预测。第二是,出现次数比较密集。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到的回报往往是可以预测的。我们感到痒,就去挠一挠,于是就不痒了。感到饿,就去吃一顿饭,于是就不饿了。在每个月的某个日子,我们会得到工资。这种固定的、可预测的奖励,只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不会让人上瘾。但是,作者说,当奖励不可预测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到一种令人兴奋的悬疑和焦虑。那种感觉让人沉迷。我们刚刚提到的老虎机,在旧的模式里,你可预知到你大概率一无所获,只有小部分时间能获奖。但是在新模式里,你不知道这一次是输是赢,也不知道奖励的大小是多少,很显然,新模式更加具有不可预测性。稀缺循环的第三个步骤,叫做快速的重复,也就是这个行为可以被不费力地、迅速地再做很多遍。产品设计者会为快速重复设计丝滑的通道,就像老虎机的奖励揭晓之后,你可以马上开始下一轮。在这不费力的、快速的重复过程中,我们的理性被麻痹了,奖励来得也越来越快,于是我们就像一个陀螺一样旋转了起来。拿着这个稀缺循环模型,来洞察我们的日常行为,会发现它极其有解释力。比如说刷短视频上瘾行为。第一步,我们首先看到了可以放松一下的机会;第二步,刷到的视频有的好玩,有的没意思,这就是不可预测的奖励;第三步,快速的重复性,动一动手指就能划到下一个内容。是不是重复得很快?三个步骤叠加,于是我们深陷于短视频不能自拔。再比如说吃零食,现在零食的适口性被设计得越来越好,不需要过分地咀嚼,形状小巧,一口一个,这都是便于我们快速重复的设计。在直播间购物,主播过品过得非常快,好坏品掺杂,这种安排是用不确定性的奖励和快速的重复,在引导你上瘾。好,我们刚提到的是稀缺循环的三个步骤,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对于上瘾的影响很大,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这个模型里的一个调节变量。这个因素就是事物的浓度。浓度越高我们越上瘾。比如说,好吃的东西,越美味,营养越浓缩,越能引诱我们欲罢不能;短视频,爽点越密集,恨不得一分钟的时间来四五个转折,越容易让我们沉迷其中。在现代工业社会,很多事物都是朝着浓度越来越高的方向被加工的。我们之前吃的食物并没有那么可口,营养含量也没那么高,曾经看过的娱乐内容,爽点并没有那么密集,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没那么容易上瘾。但是现在,面对如此多高浓度的物质,我们更加容易深陷其中。认识到整个稀缺循环的机制后,你的脑子里就多了那么一根弦儿,遇到了类似的情境,能识别出来——那是稀缺循环,并且心生警觉。当然,提升警觉还不够,我们还要去克服乃至超越上瘾行为。接下来,咱们进入第二部分内容,如何去摆脱稀缺循环?当我们意识到,原来我是在过度消费、过度摄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想法可能就是,我克制自己,刻意减少消费,少吃食物,甚至遵循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趋势,叫做极简主义,行不行呢?作者说,这个做法恐怕行不通。其实极简主义,是另外一种强迫。他发现,极简主义和过度积累一样,都是由焦虑驱动的。过度积累者是因为稀缺心态,需要大量的东西来减轻自己的匮乏感。而极简主义者是因为对于混乱有很强的焦虑,无法接受事物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所以,在作者看来,极简主义并不是最可取的状态。而且,如果用强制戒断的方式来摆脱循环,结果往往是暂时克制住了欲望,下一回遇到诱惑的时候,又反弹了。所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从稀缺循环的机制入手。我们刚已经了解了稀缺循环的三个步骤,接下来咱们就围绕这三个步骤来步步击破。先来说一个故事。在美国,对于药物和酒成瘾一直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有报告追踪有药物滥用问题和有酒瘾的患者,发现到了30岁的时候,竟然有一半人自动把瘾戒掉了。怎么回事呢?研究者发现,这些人到了30岁,生活发生了很多重大的改变,比如说结婚了,生孩子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等等,他们没有时间宿醉了,而且注意力也从那些短暂的快乐中移开了。换句话说,生活的一系列变化剥夺了稀缺循环产生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接触诱惑的机会。这就启发我们,想要摆脱上瘾,第一步就是切断跟诱惑的接触机会。比如,刷短视频上瘾,睡觉前就把手机留在客厅。或者,直接改变环境。比如,换个地方住,发展一个新的爱好转移注意力,发展一群新的朋友,等等。摆脱稀缺循环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把那些不可预测的奖励变成固定的奖励。你会发现,无论多好的事物,只要它一固定下来,就变得无聊了。作者发现,在美国同样的止疼药,如果是在正规的医院,按照固定的剂量、固定的时间来开药的话,患者的成瘾率就会大大降低。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如果我们为行为规定一个时间窗口的话,让奖励可以在可预期的、固定的场景下产生,那么它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大了。比如,如果我们爱刷短视频,那不如规定自己,中午吃饭、晚上吃饭的时候,各刷半个小时,把欲望释放掉。这就避免了晚上回到家,在意志力本就不足的前提下,被上瘾机制牵着走。跳出稀缺循环的第三个方法,就是把重复的速度变慢。当我们看一部深邃的电影,看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失控,因为它的情节铺陈更加缓慢、深刻,没有那么多密集的爽点。而且当你看完之后,会处于深深地回味中。当我们新买的家具需要我们费力组装的时候,我们购物的冲动就没那么大了,我们会花更多时间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通过把做事重复的速度变慢,来摆脱上瘾的方法。小结一下,想要摆脱稀缺循环,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它们也分别对应了稀缺循环的三个步骤。第一是,切断跟诱惑的接触机会;第二是,化随机奖励为固定奖励,第三是,放慢重复的速度。不过,作者的解决方案可不止于此。因为我们想要的不仅是摆脱问题,而且还要过上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所以作者想,既然我们会因这个循环对短暂、浅薄的事物上瘾,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个机制,驱使我们建立更加积极的习惯?于是,作者在稀缺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另外一种循环,叫做丰富循环。这个循环的最终目标,是让我们内心充盈,拥有深度的快乐。循环的步骤跟稀缺循环是一样的,不过打开方式大不相同。第一步,依然是机会。但不是去跟诱惑接触,而是去跟真实的世界接触。当我们迈出腿,去跟大自然接触的时候,当我们在真实世界里,去跟人互动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增加在这个真实世界里获得深度体验的机会。有研究用鸽子做实验。他们把关在笼子里,并且对研究者投喂的食物上瘾的一群鸽子,放飞到野外。再抓回笼子里后,鸽子竟然戒掉了对食物的上瘾反应。研究者据此提出了一个理论,叫“最佳刺激模型”。这个模型说的是,人和动物都需要一定水平的刺激。刺激太少,就会主动寻找,乃至上瘾。刺激够了,心理上得到满足,就不会追求其他刺激了。鸽子在野外得到了足够的刺激,回到笼子里,对于食物的刺激就没有那么感兴趣了。可见,当我们跟真实世界建立链接,在真实世界得到足够的刺激时,我们自然就会对那些虚拟的、浅薄的快乐免疫了。你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当你迈开腿,走出去,去跟自然接触,去跟人接触的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到一种更加饱满的快乐?对短视频、购物等等是不是就没那么热衷了?甚至有时候都把它们忘了。作者说,我们依然可以喜欢买买买,但是我们可以转变购买的思路,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叫做“装备,而不是物品”。物品是为了占有而囤积的,但是装备却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生产力、更高的目标而准备的。我们可以把购买的欲望释放在装备上,这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加积极的意义。以上就是丰富循环对机会的阐释。它看待机会不是把机会看成诱惑,而是看作跟真实世界接触,以及提高未来生产力的机会。再来说第二步,不可预测的奖励。丰富循环的处理方式是,我们大可以主动构建这个奖励机制,来刺激我们去做积极的事情,而不是被别人设计的系统束缚。比如,我们去探索一个新地方,可以不用那么着急去查点评类的工具,不给自己做事无巨细的攻略,就给自己留出一个探索空间。这个空间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与不确定的美好不期而遇。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增加奖励的不可预测性。我们也可以主动在我们的工作场景、家庭场景之中构建这种奖励机制。比如说,我们激励团队,可以不时来点惊喜,而不总是固定的奖励。再比如,有研究发现,给孩子固定的奖励,效果不如给不确定性的奖励来得大。激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先给一段时间的固定奖励,然后把固定奖励转变成不固定的奖励。再来看第三步,快速重复。在真实生活中做事情,比在数字空间里更费力,达成结果也更慢,所以往往不容易进入快速重复的循环。我们可以把大任务拆小,把完整的大奖励拆成很多个小奖励,主动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快速体会到赢的快乐。作者说,一旦我们学会了构建丰富循环,体会到了更深刻的乐趣,那些浅薄的快乐就再也吸引不了你了。好,那到这里,关于上瘾机制的内容,就为你讲完了。咱们重点分享了两个循环。一个是稀缺循环,还有一个是丰富循环。但是,这本书的内容还没有结束。在这本听书最后,让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上瘾机制的源头,也就是,稀缺。我们来建立对稀缺更加深度的认识。在我们刚刚的论述里,稀缺感是一个坏东西,它导致了心智的窄化,让我们追求过量。但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完全否认稀缺的价值。在书的结尾,他提出,稀缺,也有正向的作用,我们要加以利用。比如说,资源稀缺,反而能够激发创造力。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者把参与者分成了两组,对第一组进行资源很稀缺的心理暗示,对第二组进行资源很丰厚的心理暗示,然后进行了六次不同的创造力实验,比如怎么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等等。结果,在这全部六项测试中,相信资源稀缺的参与者都找到了更有创造力的答案。研究者认为,当资源充足的时候,我们就倾向于通过购买、添加来解决问题,但是当资源不足的时候,我们就倾向于用现有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这就倒逼着我们产生了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我记得也有老师分享过,他也有说,他给孩子的玩具非常少,因为他发现当有很少的玩具的时候,孩子能挖掘玩具的100种用法,但是当玩具多了,孩子反而失去了开发的兴趣。稀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我们主动去探索。我们从一开始就说了,人类是为了探索到新资源,才进化出稀缺大脑的。正是稀缺感,促使着我们人类去冒险,去拓展边界,构建出了现在的繁荣。所以,稀缺感是一个双刃剑,它可以导致上瘾,也可以促进创造力,促进探索力。而到底是让稀缺引发上瘾,还是让稀缺促进进步,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能否主动地掌控稀缺感。如果总是被动地被摆布,在不知不觉之间陷入稀缺的循环之中,那么我们就是被稀缺所控制了,如果我们总是主动地在不同的场景之下,应用稀缺带来的创造力和动力,那稀缺就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好特质。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人生这个掌舵权要在我们自己手里。只要这样,万事万物都能为我们所用。好,到这里,这本Scarcity Brain就为你讲完了。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对一些浅薄的事物上瘾?其实,这是来自进化赋予我们的本能,也就是稀缺心态。稀缺心态导致我们永远想要更多,于是停不下来,稀缺心态导致心智窄化,于是我们容易对一件事物较真儿、沉迷。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感受,回望过去,我对于很多事物上瘾的时刻,静下心来想一想,都是因为那段时间我处于某种匮乏之中。要么是在职场中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感到了能力的不足,要么是在生活中感觉到了某种无力感。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容易理性破防,对一些诸如购物、短视频、游戏等等的短暂快乐上瘾。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接着,我们分享了上瘾背后的机制,也就是稀缺循环,它有三个步骤。第一是机会,第二是不可预测的奖励,第三是快速的重复。一个事物满足这三个条件,我们大概率会上瘾。那如何克服上瘾行为呢?作者给了我们两个层次的解决方案。第一个层次,是去对抗稀缺循环,远离机会,消除不确定性奖励,把重复动作慢下来。而更高级的解决方案是,用丰富循环去替代稀缺循环,用更深刻的体验去替代机会,把被动的被不确定性引诱变为主动利用不确定性,将费力的任务拆解,制造快速的重复,通过这种手段,去完成那些对人生幸福更加有价值的事。最后我们也说了,稀缺不全是坏事,主要在于我们能否规避它的消极面,发挥积极面。说到底,只要从心理层面上,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经营内心的富足感,我们的行为自然会正确起来,我们的眼光也自然会长远起来。最后,期待你听完这本听书,能真的像这本书的副标题说的,“修正你的渴望心态,重塑习惯,拥抱够用的生活。”撰稿、讲述:李方圆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点击 “阅读原文” 链接可查看往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