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习惯让你沟通难有为

文摘   2024-07-04 07:03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3340字,阅读13分钟











做事离不开别人。与人合作就得沟通,就像机器运转得有润滑剂。没了润滑剂,机器转不了多久便会完蛋。

人际沟通,是在自己大脑以及有一大堆沉积固定东西指挥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自己大脑中的东西是什么样子,人际沟通差不多就是什么样子。如果生性疑心太重,那么潜意识中总觉得有人算计你,带着这样的疑心如何与人沟通?如果习惯于遇事先替自己着想,与人沟通时可能会替沟通对象的感受着想吗?如果目光短浅,只看到眉睫之下一点东西,与人沟通时就会斤斤计较,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想与人沟通妥当,先得把自己的内部各部门整顿好。如何整顿好大脑内部?简单说就是以有利于社会大众的人生目标为标准,一切有利于实现人生目标的观念、思维、习惯、修养、价值观、行为方式,都坚持不懈;一切阻碍前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东西,统统抛弃甩出。其中,不良习惯的更改因其很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列举几个习惯,看看是不是应当抛掉。

第一,拖延成性。让他十点来,他准保十点半。三天工作总要四天半完成。不知是工作能力有问题,还是时间观念淡薄。这样的人生活多半没目标,晃一天算一天,不知不觉就晃到了日落西山时。一旦工作有人竞争,是不是得败下阵来?现如今很多人已经很“内卷”了,如此稀松的作风能扛几天?

第二,表现成癖。学问不大,却喜欢表现自己。一位老兄在静悄悄的车上大放厥词,说什么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没有差别。闻听此言,半车人都笑了,因为车上有若干英语科班出身者,这不是贻笑大方吗?让人笑话倒小,有这种癖好的人肯定是不肯学习只想表现的。他最怕别人说他没学问。真到了需要好好表现的时候,这种半瓶子醋能表现出什么呢?


第三,不愿倾听。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交流。交流无外乎你说人听或者人说你听。可是有些人就有一种习惯,只可以让别人听自己的,他却很少听别人的;即便不说话,实际上也没把人家的话听进去。真可以说没办法交流。时间长了,这种习惯准把他拖入自以为是的坑中。自以为是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最终自己打败自己。连自己都让自己打败了,还有什么远大目标可言?


第四,懒于改变。有些人喜欢走老路,表现就是任凭自己性子来,做什么事总是老一套。其实,冷静时这种人也知道,应该有所改变,可是一到啃节上就向自己的习惯缴械投降。比如改一改不爱学习的习惯,一说到这个问题,这种人会有一堆理由等着你,一会儿说自己干不下去,一会儿说自己烦,一会儿说自己踏实不下来——反正没有好时候。身上的筋许久不抻,缩成一团了。北京人讲话“好好抻抻你的赖筋吧”,意思是让他改变一下。有句广告词说:“改变总是好的”。不思改变的人恐怕没出路。


第五,不可取代。有些人总以为自己的作用大。在家里,跟自己“亲爱的”动辄就是“这个家没我会如何如何”。家人宠着,到社会上就没人宠着了。有那么一句话兴许他没听说过,那就是“离开谁地球都转”。有这种习惯的人缺乏危机感,一旦危机来到眼前,就是哭天抢地也来不及。


第六,取悦他人。不知各位注意没有,不论到什么地方,都有这样一种人,张嘴就说“过年话”。不过,持这种习惯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过年话无一例外都是站在别人面前说——背后说给谁听呀?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不过,让所有人都满意恐怕不可能,总有人不满意。八面玲珑能得逞于一时,但是无法得势于一世。一旦硬上缺蚕豆下锅,失败便是他唯一结局。做人还是要有点原则性!


第七,文过饰非。人一辈子不犯错误似乎不可能,犯错误、出问题不可怕,只要人还存在就能弥补过来。不过,这有前提,那就是勇于承认错误。我就认识这么一位,做投机生意十数年,栽了一次又一次,别人提醒无数回,可就是不承认过错, 找借口是惯用伎俩。实在没得说了,就在人家态度上做文章。即便你用确凿事实开导他,他也是推诿之言一大车。这种人不失败谁失败?点灯熬油操劳十几载,最终又回到原点——不,还不如原点呢。别忘了还欠一屁股债呢!


第八,斤斤计较。有事斤斤计较,不仅计较报酬,还计较别人态度,甚至念念不忘别人驴年马月还得罪过自己呢。有一次初中同学聚会,三十多年没见面应该是感慨万分才对,谁承想话不投机,菜过三味就忆起当年某某对他不起。一听这话,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也难怪这位仁兄混不好,整天想着陈年老账能向前进吗?


第九,不动脑子。有些人说话办事不动脑子。报纸上曾多次报道街头兜售假元宝得逞案子,被骗者大脑无一例外缺根弦。股神巴菲特说起玩股票,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不信报纸怎么讲,只信常识怎么说。有人就喜欢听别人说什么,自己从不动脑筋,就像一部电视剧中的宋小菲,张嘴就是“我妈说”、“我妈告诉我”等等。不动脑筋的人确实省却了不少小“麻烦”,可是有了事情,不动脑子的习惯兴许会让他招来大麻烦,甚至付出惨痛代价。


第十,缺少准备。有些人习惯于临时抱佛脚。要考英语,弄两个通宵。会上要他发言,临时准备,站起来不知说什么好。要评职称,赶紧求人发文时署上自己名字(这是作假!)。早干什么去了?有句话不是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吗?平时没准备,特别是才干、心理素质上的准备,关键时刻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第十一,尽是虚想。有的人平时不苦练“杀敌”本领,事情来了,虚想重重。我认识一个人,平时不学习、不看报,分析能力差,判断水平低,可是做起事情来总希望一鸣惊人。既没实力,又想成功,唯一办法就是寄希望于不切实际,比如“我说成功就成功”。要知道,自信没有基础就成了虚想,虚想有什么参考价值?还有人对自己能力和为人抱虚想,好像周围的人,特别是领导人都很欣赏他。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爱虚想的人往往使其措手不及。


第十二,害怕冲突。走向工作岗位,绝大多数人是想干好工作的。工作时有件事躲不掉,那就是人际交往。衣分五色,人分五等。一旦有人跟谁“过意不去”,一味怕事或者怕冲突,往往适得其反。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尽管他在一个单位当领导,还是这也不敢说,那也不能做。结果怎么样?“欺负”他的人不仅没有因为他有“君子”风度而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有个正在大学读书的朋友告诉我,她在一个公司实习,有个人对其不太友好。我就告诉她首先不主动挑衅,其次低调为人。如果实在躲不掉,就勇敢面对,否则不会有好日子过。


第十三,容易沮丧。有些人遇到困难,总是心情沮丧,挫折感盛,好像这个世界就是跟他过意不去。在单位不得志,怪领导不赏识;学习成绩不优秀,怨老师不好好教;收入没有他人多,嫌工作没前途,凡此种种,一大堆不良情绪积累下来,不沮丧才怪呢。要知道,世界不会为某个人而改变。换句话说,当一个人不能改变世界时,就要主动去适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十四,倾倒垃圾。我说的垃圾是情绪中的不良东西,那种给人以不良影响的东西。有些人一有事就喜欢跟别人倾诉。这种倾诉很必要,也有好处。然而,一旦不良情绪倾诉成了常态,不倾诉就不能调整自己,这就有问题了。倾诉之后自己舒服了,可是想过别人没有?如果倾诉尽是抱怨或者愤恨,这对他人而言无异于接受了一堆垃圾情绪。如果哪位动辄向他人倾倒垃圾情绪,现有的朋友会远离而去,别人也会对其敬而远之。没有朋友,结果会是怎样?不难想象吧?


第十五,缺少恒心。做什么事都是不容易的,都需要时间和汗水。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他的成功中百分之一是天才,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我有几个朋友希望提高英文水平,向我请教方法。看他们如此诚挚,我便告诉他们如何去做。鉴于以往经验,我特别告诫他们要想成功必须坚持,结果还是没坚持下来,水平自然也就不可能提高。


好习惯不易立起来,不良习惯却很难被取代。人还是要从根上树立好习惯,有什么不良习惯苗头出现,最好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不良习惯成了潜意识,虽不敢说一辈子就此完蛋,至少这辈子过起来一准不那么舒服。

沟通掉不良习惯只是自我沟通任务之一,人身上还常有不少不利于做事的东西。别着急,一件一件地扔,就像扔脏衣服,直到亮出干净衣服为止。所以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也要自我改造到老!

从事一般工作的人需要不断自我沟通,文化工作者,包括图书编辑更得做到这一步,否则会让人当成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书上说得好听,自己却从不实行。那怎么能行呢?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