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编辑工作中的几个AB角

文摘   2024-07-12 10:27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3538个字,阅读约14分钟


世上很多行业工作,一旦入“圈”或者干起,大概就有相应模式将从业者“圈”在其中。即便有出人意料的时候,偏离也不会大得出奇。比如你去一家工业企业当车工或者钳工,基本上会沿着技术规范发展,搞搞工艺革新与发明创造是不是其相应模式?再比如,进入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大概是以学生为中心推进职业发展,教书育人成其工作的核心内容。体育运动从业者,如果紧贴专业的话,也是个技术活,因年龄不适而退役,多半也会从事教练工作。其中有的人还可能走向领导岗位或者进入高校学习,其选择余地有多少很容易想象出来。

编辑就不一样了,似乎这世上的图书编辑——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图书编辑,我没听说过同一范式,也未见干法完全相同者。即便在我们这里,大概也是“一人一策”,成效大不一样,这便是老话所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尽管有如此之多不同,只要忽略其中差异较小者,照样可以分门别类,归纳若干路数出来。


本文采用戏曲表演中AB角的方式,对图书编辑的可能从业模式、发展方向、策略方法作一遐想,看看能不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刚刚入行的年轻人有所启发?不过先说清楚,我这里讲的AB角可无主次好坏之分,均为自己选择。


第一个AB角是自我要求低与要求高。我在出版机构工作几十年,也经常去其他出版单位访问。重要的是我与不少编辑都有交往。有的年轻编辑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自我要求低,之所以这般状况,大概是因为他们满足于这种工作状态。有应届大学生应聘到我工作的出版社,那时招聘工作是由我这个英文编辑部负责人与人事部门共同完成的。如果招聘对象从北京高校毕业,我们就亲自去学校了解学生情况;若是在外埠,就只能靠文字材料判别。学习成绩有纸面证明,工作态度只能看运气。有一位学生进入工作领域后,工作不是越做越熟练,越做越好,而是差错一本书比一本书多。耐心给这位年轻人做工作,说得对方连连点头。然而,事后不仅没改进,反倒错得更厉害。别说动脑子,就是身体四肢也都不喜欢动——该学的东西不学,该练的本事不练,怎么可能改进工作效果呢?我印象中,工作没几年,这人就离开出版社另谋生计去了。

我认识某行业出版社的一位年轻女编辑。据她自己讲,每天工作除了仔细审阅书稿,就是去京城各家书店去实地考察,现场感觉读者对其出版社所出图书是个什么态度。开始这位女编辑工作不算忙,我有机会约她见面,一起讨论业务问题。后来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因为这位年轻人不是在办公室审稿,就是去书店了解市场变化,根本没时间与我见面。再后来,我听说他们那里有一位老作者拿来新稿,这位作者在他们出版社出的第一本书卖了好几万册。责任编辑根据经验提出首印数。编辑中心主任不放心,召集中心编辑开会讨论。我认识的这位年轻编辑提出了修正数及相关看法。当然,修正数比责任编辑提的数字少很多,理由是作者新作含金量不如前一本书多,市场吞吐量会显著减少。为保险起见,我这位年轻朋友提出的数字得以采纳。新书出版一段时间后销售再也上不去,销售数量比那位女编的建议印数少了好像不到千把册。编辑中心领导认为我认识的年轻人有“火眼金睛”,从那以后但凡拿不准的选题都来征询她的意见。那么我想问,我那位朋友的“火眼金睛”是怎么才有的?只求坐在办公室看看书稿就长出来了?一部分功劳至少要记在“自我要求高”这五个字上面吧?

第二个AB角是窄着干与宽着干。编辑出版中有个副产品是版权贸易,有不少出版机构都有这样的部门。我从事版权贸易多年,与全国很多出版机构版权贸易同行熟悉。可能是基于人事安排的原因,我认识的不少年轻版权人员工作范围很窄。比如有的负责合同,有的负责版权销售,有的负责版权购买,有的负责制作结算报告,有的负责版税收支。我认识的一家台湾出版公司设有版权中心。先不说他们内部如何分工,只觉他们距离编辑工作确实很远。谓予不信,请看事实。

有一年那家出版社的版权中心与我接洽,准备购买八本英语教学用书。谈判倒是顺利,签约付款也没拖拉。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台湾繁体版的编辑进展如何,对方回答在进行中。半年后对方向我提出想对内容作些修改,我说修改可以,但是不要伤筋动骨。又过了一个月左右,对方来信说,原书内容得大修大改,我回答这得与著作权人商量才行。没等我给出答复,对方再次来信说,仔细审阅后发现八本书都不能用,得“退货”。我说版权贸易行业有不成文规矩,那就是定金不予退还,即便合同没有这样的条款也是如此。对方提出可否更换其他图书以减少损失,我说更不可能,因为我们出版物的著作权归不同作者所有,我们不能擅处人家财产。最终这八本书在台湾出版商那里成了废品,这便是版权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懂编辑造成的——知识与经验面太窄了。出面购买版权者不懂编辑业务、不熟悉编辑工作是很危险的。


我做图书编辑与版权贸易二十多年,虽不及很多同行时间长,但是我很在意综合发展,而非局限在某一点上。从版权贸易工作来说,我是单打独斗。单打独斗缺陷不少,但是好处是但凡与其有关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来完成,即便是去版权保护中心登记版权我也是亲自前往,故而与版权保护中心人员多有相识,这对我后来建立知名度大有帮助。一个人要完成在很多机构来说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是不是很忙?我负责任地说“不忙”,不仅不忙,我还有时间钻研编辑出版学的理论和实践,也有时间与相关人员探讨设计、排版、印刷、营销方面的问题——光是国内外的营销专著,我就读了六七本。当然,还有与版权有关的法律,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我也研究。这样我在与卖方或者买方洽谈时都能时时占据主动,事事掌握先机。

第三个AB角是就事论事与总结规律。有人做事喜欢“单打一”,眼睛只盯着眉睫之下,这样一来即使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除了数字有了堆积,手中落不下什么有价值或者给人启发的东西。我参加过几个会议,会议都是研究编辑出版中的选题问题,可是每次都谈一两个小时,每个发言的编辑都是从具体问题说起,几年以后我发现当初发言的那些编辑依然如故,原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似乎没有任何起色。


为什么?选题问题表面看是市场问题,实际上与人密切相关。不解决认知问题,即不进行自我沟通;不去与相关人士交流,握在手中的就是“死”市场,弄出来的东西就会落后,因为市场是活的,总在变化,时间差也在不断加大。如果你掌握了人——准确地说掌握了人本质上的一些东西,就会从根本上把握住市场。


比如看到职业女性理财书在一些地区畅销,你也从国外引进这样的书,结果却没打响——不仅没打响,反而还成了滞销书。原因何在?大概就因为你此前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理。人家那个市场发达得早,很多职业女性早就财务独立,加上那个地方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多,产生理财愿望非常自然。如果你的目标市场不是这样,缺少这样背景的人群,即便都印上相同文字又有什么用呢?

我还认识一位年轻人,从地方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读研究生,读的专业就是编辑出版。毕业后先从事期刊工作,后来瞅准时机应聘到一家大型出版社当编辑。据这位年轻人讲,在他们那个以理工科为主要出版方向的出版社是很少接受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然而这位年轻人居然被录取了,内中门道我还没问出来。到了出版社之后,小伙子勤学苦练,不仅实际工作上手快,也娴熟地掌握了所在分社出版方向的市场规律。大概没用几年,就成了一位很有见地与眼光的策划编辑。这与我前文提到的那位女编辑可说是一脉相承。前面那位女编辑自我要求高,不辞辛劳,这里提到的年轻人肯钻研。我说起肯钻研是有根据的,一是广泛交往,向更多有经验的人请教学习,二是对市场变化逐渐练出了敏感意识,三是任何学习或者实践机会都不放过,比如参观书展、与外商交流。眼界拓展得宽,你让他就事论事,他也不会随波逐流。


还有几个
AB角,我就不再具体举例了。一方面是篇幅问题,另一方面是那些角色讨论起来很容易理解,更没有几人持有完全相反意见。比如有的人只盯着眼前的工作和业务,多一点事情都不关心。这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不是没法相比?就像学开汽车,教练总是告诉学员,要抬头看路,而且目光要呈扇面形。只要如此去做,开起车来就不至于压到坑洼处,也更不至于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刹车。还有的人只注重知识学习,即便学富五车,在如今这个时代也不行,弄不好还会成为书呆子。如今非常讲究社会交往,有了社会交往才会为获取资源创作创造条件。简言之,交往不够,资源不足


以上提及的仅仅是我遇到的或者听到的,未曾经历或者未曾耳闻目睹的编辑工作方向大概还有不少。无论怎样,现如今这个年代讲究的是复合式,人才也罢,专业也好,眼光也成,思路也可,反正“单打一”是难于应对世间变化的,更别说取得什么耀眼的成就抑或生活得心旷神怡了。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