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角色感,挫折不一般

文摘   2024-07-15 07:30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3152个字,阅读约12分钟


做事很多时候不成或者失败,原因之一是缺少角色感,也就是角色意识。当事人无法或者无意用角色应有素质、眼光、眼界、习惯、思维、判断、行为方式等要求自己,便是缺乏角色感。形象一点说,你要向东南方向走,可是你总偏出一二百米。不仅偏出正确方向,而且还畏惧途中可能会荆棘丛生。这个时候,别说方向不正确,就是正确,大概也走不到终点,只因你的角色感中少了到达终点需要的毅力与决心。正所谓“少了角色感,挫折不一般”。


当然,一个人一生中不会只当一个角色,也不会像接力赛,一个角色接着一个角色顺序担当。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人在一件事上当这个角色,到了另一件事上就得扮演别的角色。还有时候,需要在同一件事的不同阶段充当不同角色。正是因为如此多变,角色感或者角色意识才对完成既定任务或者履行应负责任意义非凡。

如果你已经结婚生子,与家人一起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此时你是全家遵纪守法的楷模。遇到他人有难,情不自禁地伸出援手乃善良者应有之举。即便不能亲自采取救助措施,至少也要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前来处置。回到家中,如果你承担做饭任务,就要想尽办法用最简单的原料和手段给家人做一顿营养平衡的美餐,这是对家人倾尽责任义务的表现。守法、善良、负责这几条至少应该成为你应有的角色感或者角色意识吧。

如果你是科技人员,做事就该具备认真细致、讲究理性与激情平衡、不怕失败等特点。待你与同行合作攀登科技高峰时,应该表现出大度胸怀,少一些计较,多一些贡献。有个电视剧,医学院三个教授带两个学生研究一个项目,最终由于人为原因,一个教授被推下楼梯,双目失明,一个教授被杀,一个教授被绳之以法。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肇事者缺乏从事科技研究最起码的角色意识,其中担心科研成果落入别人手中的私欲表现最为强烈。理性、顽强、大度是不是应该成为科技研究人员最基本的角色感?

如果你是市场营销人员,就得讲究发散思维、不拘一格洞察市场需求。研究、了解、掌握市场规律变化,最需要的意识便是勤快又敏捷。如果整天“家里蹲”,怎么可能知道市场变迁呢?我认识几个市场营销人员,一无产品开发经验,二无人际沟通动力,加上大脑与身体四肢都不够勤快,搞市场营销大概就只能凭想当然了。谁能否认,市场营销人员不讲思维发散、勤于调研、主动沟通?缺少这类角色感,我真不知道市场营销者能营销出什么水平!

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教师首先得对教书育人有强烈的责任感。除此之外,还要知识渊博、口才难得、对事物有独到见解与判断能力。医生得把救死扶伤放在首位,关键时刻不能先替自己的名声地位着想;如若那样,很多疑难杂症大概就没办法治了。当侦探,最需要的角色意识是不可先见为主,也不能囿于惯常逻辑思维,更不能忽视证据、对侦查对象的心理活动一无所知。

树立、强化某个职业或者工作需要的角色感或者角色意识并非易事,需要时时刻刻警示自己,不断提高内在修养水平。如果内在修养水平一时难以提高到理想程度,外表也得像个样子,自律自觉。外在约束久了,就会情不自禁地向内在素质发展蔓延。有了较强的角色感,用北方话说就是懂得了“干什么吆喝什么”的道理。虽然彼时干什么还不能完全吆喝什么,至少外表得像干那个活儿的。外表如果不像,遑论内在素质?如此做事焉有成功之理、不败之情?

做编辑出版工作也不例外,唯有树立、强化角色感,才能在编辑出版行当有所建树乃至干出一番名堂。

当你研究市场时,就要广泛搜集信息,而且还要善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个时候你应该像个逻辑学家、信息分析家。当你对市场了解与判断接近实际时,你就该充当起战略谋划家角色,重点是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潜在读者足够多、受众集中在预期领域的产品。这个时候,你的工作重点不仅仅迎合或者迁就受众需要,而是迎合与引领相结合。迎合意味着与受众共情,引领则表示你站在时代的前列。只有迎合而没有引领,你会时时刻刻被受众牵着鼻子走,那样你的角色就不是编辑出版人,而是一部分读者的小跟班

与此同时,你还得是人际沟通家,不仅要与作者沟通,还得与周围同事以及临近部门和环节人员沟通。这样你开发出的选题才通得过,你制作的产品才有潜在市场并送达需求者手中。与各方沟通不畅或者有误,你用什么方法让周围的人相信你?如果你连周围的人都说服不了,说服市场是不是就更难了?


我听说有的民营公司讨论选题时采用的是不断质疑法,什么时候选题策划人将在场的人逐一说服且没有任何疑问时,这个选题才能通过。这个时候思维敏捷、层次分明、表达清晰就无需再讲了,让人家没有质疑之声是不是得有处乱不惊的素质?由此看来,编辑当一个舌辩家也不是多余的。就算当不了舌辨家,也得往这方面努力,否则选题这一门槛就得你把给绊倒。

除了上面几个角色,编辑总得知道策划出来的书如何安排内容、怎样布置插图或者照片、以什么方式考虑整体布局,这个时候你特别像一位服装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图书制作阶段问题,还要权衡上市时间与时机。


我在职时经常参加国际书展,有些外国出版社的书目上经常写着某书多长时间以后问世,有时候这个间隔能有六七个月或者一年,而且给出的时间并非大致,而是非常精确。出版时间精确意味着如何营销推广、怎样扩散传播,都要在选题策划阶段一并安排周祥。此时此刻,编辑是不是更像军队指挥官?或者电影或者戏剧导演?指挥官该怎么当?导演又该如何履行责任?所有这些都得了解透彻才行呀!


我曾经编辑过一本书,只因彼时我不懂封面设计,就让发行部头头牵着鼻子走。封面按发行领导思想设计之后不久,书就下厂付印了。还没等印出的书拿到手,那位领导就调走了,成为另一家出版社的发行主任。新书放在书店的架子上,色调显得极为灰暗,书店营业员反映前来翻阅的读者难得一见。当时碰巧有一位名家作品摆在不远处,我编的那本书就更没人问津了。进了书店,读者最先看到的就是书的封面,少人翻阅是不是有封面设计上的责任?

做编辑出版,合同是离不开的,用什么方式把合同订得有利于本方是很吃学问的。不过有一点需要严肃指出,合同条款订得有利于本方不意味着欺骗合同相对人。这个时候应该像高手下棋,将前景告诉对手,如果对方走错了步骤,还要帮助对方纠正。当然,如果实力不济,对合同缺乏研究,即便有些问题讲得明明白白,也无济于事,对双方的交易地位也不会产生什么根本影响。编辑接触合同常在与作者签约之际,然而编辑关注合同细节则更多在与境外权利人或者买家版权交易中。在订立合同上掌握主动权,可以将本方置于法律的严密保护之下。对合同缺乏关注、研究,什么地方出现纰漏,轻则吃亏受损,重则引发灾难。编辑要成为合同专家、法律专家,要求大概不过分吧?

由于篇幅限制,更多方面就不详说了。与各路专家、相关行业组织、上级管理部门、业内同行、业内外媒体总得保持联系。如果联系紧密,还要交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吧?这个时候你就是社会活动家。不当社会活动家,耳目闭塞,能搞出什么源于市场的选题?编辑仅仅做到这几步还不够,敏锐的观察力与文字等方面的加工力是不是也得上个台阶呀?比如什么现象可以策划出选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引进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编辑一定是摸准了时代的脉搏,才使引进的“奶酪”书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紧贴时代发展以及可能出现的趋势,提前布局,这样才能先人一步,搞出意想不到的选题。这又是什么要求?图书市场战略家?随便怎么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总而言之,编辑在工作中的角色多种多样,只有按照这些角色本身要求去做,扮演好——至少表面上像回事——相关角色,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你的各种角色感,才有能使编辑工作做得头头是道,条条是理。编辑一旦干到这个份儿上,局面大概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事一进步,一书一前途。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