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成就事业的五大要津

文摘   2024-07-18 08:03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共3152字,阅读约12分钟


提起“编辑”这个词,很多人都觉得耳熟得很,至于具体是怎么回事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了。内中奥妙如何,暂且不表。只是先简单归纳一下为什么“耳熟得很”。


社会发展越来越细,人际距离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人际之间相互依存却越来越强,交流沟通自然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与编辑这个谋生工具的交道情不自禁地多了起来。从趋势来看,这种交道大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区别只是自觉与不自觉而已。


首先就是微信留言。现如今很多人都是通过手机交流沟通,文字输入留言且不说。语音输入的留言也可以编辑,编辑一下再发出去当然就更好一些。还有很多在线文章需要修改加工,因而也要反复编辑。这两方面叠加在一起,呈现的就是编辑大众化的缩影。


几年前,我去拜访北京某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说起编辑行当时,曾有这样的讨论。我们认为,有些文化水准的人都应掌握基本编辑技能,如不然说话写文就会难让思想得到准确表达。


只说大众化的编辑,写到这里就该打住。本人在编辑领域摸爬滚打将近四十年——先是期刊编辑,后是图书编辑,退休后也没离开编辑行当。这里要谈论的是专业编辑,尤其是出版机构的图书编辑(以下简称“编辑”)。

 

如前所述,编辑就是对文字修改加工。现代的编辑——当然是专业编辑,最早应该是从报刊发端的。由于内容、风格、版面、字数的要求和限制,编辑必须对作者撰写的稿子进行加工、修改、润色,否则一个作者写出的文章一个样、文章选材、布局也各有不同,发表之后会对报刊的品牌与影响产生负面作用。就报刊而言,编辑的作用虽然不小,但是与作者撰写文章付出劳动形成的反差似乎并不明显,也未引起广泛注意。

 

然而,现代出版成形之后,编辑这行的神秘感无形之中得到广泛传播。我在投身编辑出版业之前从事期刊编辑工作,这种感觉很强烈,只因图书上的文字与报刊上的文章有很大不同。虽然主要内容都是由文字组成,但是从篇幅、内容、设计、制作、发行、影响等角度看,图书与文章还是很不具备可比性,甚至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不论怎样,编辑这行的本质或者说基本方面没变,用古人的话讲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也可以说是幕后英雄。我国出版的图书中一般会署上编辑的名字,似乎还有名可扬,可是就我看到的英美图书出版物——我只读得懂英文图书——而言,却极少见到编辑姓名印在上面的,只有一些词典类工具书有这样的安排

 

当编辑很有神秘感,加上编辑给人的印象大多与文字打交道,很多行外人就此武断认为,编辑工作是个人都能做,只要有文化或者说只要认识足够的汉字,就不成问题。


一旦什么行当的门槛给大众降低了,从事那个行业的工作者,即“门槛”内的很多人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极少有成就感,编辑工作也不例外。除非从内心热爱图书出版这一行,通过工作成果强化对编辑这个行业的热爱往往非常困难。正因如此,我才见一些人编辑工作干得好好的,突然在本单位内调整岗位,去行政部门或者调到别的公司去做与编辑根本不沾边的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成就感弱、麻烦感多惹的祸!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产生?要我说,大概与编辑工作在我们这里干好干坏差异较小、难以赢得尊重不无关系。相反英美的情况就很不一样。据相关文献介绍,在美国知名出版社当编辑,如果资历、名望达到相当水平,上下班就有专车接送。中午若是请客吃饭,也可以去公司大厦的旋转餐厅,饭后签单,拂袖而去即可。看到这里,我有点垂涎欲滴,甚是羡慕。在我们这里估计只有相当级别的领导才有如此待遇,一般编辑休想——我在职时请客吃饭全部是自掏腰包。在英美这些国家,达到这种水平的编辑虽然是少数,可是毕竟为后来者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与可期的前程。

 

当然,朝那个方向努力、够奔那个前程并非为了摆谱,而是为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如果真有了成绩,我想我们这里应当有我们版本的成就感。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有必要弄清楚编辑的水平或者说编辑的本事体现在哪里,又当如何展现出来。在我看来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第一,交往沟通手腕。编辑要与各方面人士打交道。从内部来讲,不仅要与本部门的人员、领导打交道,还要与公司的选题决策、财务、设计、印制人员等沟通。选题带有很强的个人经验与观感,一般人难有一模一样的见解,相关人员之间需要不断沟通,直到取得一致意见,尤其是关键部门的人员意见相左,工作会难以前行。缺乏沟通手段与能力,指望决策圈内的人员没人反对一次通过,那太罕见了。从外部来讲,图书出版、上市、销售、回款的若干环节都需要沟通,其中最主要的是作者、媒体、销售终端。只有交往沟通有效,才会解决问题,才有可能积累下相当的人脉。

第二,市场判断水平。编辑图书,先决条件是立意要合乎市场需求而且还要有点出其不意的特征。要做到这一步,对市场的判断要非常准确与精确才行。这就需要平时让自己“泡”在市场中,只有长期浸润在市场中,才会对市场的细微变化有敏感的反应。也只有这样搞出的选题才会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毫不费力地占据市场要津。当然仅有对眼下市场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市场前景有相当的预见性,否则搞出来的图书一问世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第三,产品组合能力。编辑时常要对一些很零散、很凌乱的材料进行组合加工。如果产品组合能力不够,面对这些材料就会束手无策,从而使一些组合得当之后很有市场的作品与己擦肩而过。


有一本讲编辑的书本来是一些业务来往书信,结果基于编辑对市场的敏感判断,按主题分成若干部分重新组合加工,出版之后居然成了畅销书。从实践观察,编辑多半情况下加工的是现成的书稿。有一年我约了一本书稿,内容与汉语日常用语有关。我根据市场调查得来的结论,将十五万字的稿子通过删减、增添以及重新组合,编出了一本十万字上下的书,出版后反响不错。当然,正常情况下编辑应尽力尊重作者的创作,大幅度删改、增添只能发生在原稿与市场要求悬殊过大、但是基本骨架依然可用的情况下。


第四,市场营销渠道。编辑下功夫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目的是使出版后的图书有个较好的市场反馈。有时候,一本书仅凭其本身很难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辅以相应的市场营销,才有可能成为更多读者欢迎甚至手不释卷的作品。若要做到这一步,就要注意营销渠道的开辟与积累。经过若干年的耐心积累,正常情况下都会建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营销系统。要知道,不同类型、不同题材图书走同一个营销渠道,效果通常是很难如意的,弄不好还会成为图书销售的“肠梗阻”

 

第五,战略开拓意识。编辑虽然不是什么掌管一方的诸侯,但是却属于操控自己业务发展与成效的唯一决策人。每个编辑都希望自己的日常工作成绩满满,职业生涯灿烂辉煌。真有这般雄心壮志,职业生涯走上轨道且比较稳定之后就要思考战略发展方向与最终目标问题。在我看来,只要在战略方面有所储备、有所预判并有所开拓,当编辑的前景应该相当可观。

 

世界上的本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专门本事,另一类是通用本事。前者一般只用于一两个行业,后者可用于许多行业。编辑本事就属于后一类。然而,由于编辑所含本事一般不外显,很多人便如前所述以为当编辑没本事,至少没什么真本事。在编辑行业工作久了而且有此研究的人都知道,编辑本事练不出则已,一旦练出来了,就像前文所讲,不仅可用于编辑出版,还能用于很多其他领域,所谓一举多得是也。这能怪谁呢?只能怪造物主让编辑这个行业使用的是通用本事啊


以上是从我个人当编辑时积累下的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有些方面我做到了,那是成功的经验;有些方面没做到,那是失败的教训;还有一些方面过季之后才觉得“悔不该”,那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不论怎么样,只要在上述诸方面达到一定水平,编辑的本事就会尽显无疑,成就一番事业之后赢得世人尊重也就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