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抱佛脚结果会如何?

文摘   2024-06-11 06:33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1400字,阅读约5分钟











在有人的社会中做事,包括维持日常生存活动,绝大多数时候离不开他人,与他人打交道、沟通肯定不可缺少。不论你做什么工作,不论你干什么专业,不论你愿意不愿意,不论你害怕不害怕,不论你是什么年纪、什么地位、什么状况、什么身份,与人沟通都是做事的第一大关,一个必须要跨过去的关口。既然是第一关口,内中学问比一般人想象大得多,也复杂得多。

举个例子。张三认识李四,但是平时极少来往沟通,有时多年也不联系一次。突然有一天,张三碰到一个难题,求助几个人,似乎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大家一致推荐李四,说待解之题是李四的强项,拿手戏。张三认识李四,于是张三拨通了李四的电话号码。

电话中李四的态度不冷不热,听明白张三电话意思后,明确告诉张三,最近不仅工作量大,家里事也多,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张三花言巧语好话说尽,李四仍不答应,只是强调太忙。结果,张三的难题仍存在,想做的事情没做成。情绪沮丧且不说,与李四的关系想必至少变得冷淡,说极端一点甚至可能一拍两散伙。

要我说,“忙”只是李四拒绝帮助的借口或者托词,根本原因是张三平时与李四缺少交流沟通。他们二人虽然相互认识,也见过面,但是彼此交情却没达到让李四放下手中事赶紧帮张三的程度。换句话说,李四内心缺少帮助张三的强大动力,不论从什么角度讲都是如此。所以,求人之事出现这种结果很正常,盖因张三缺乏远见也。

那么有远见会怎样呢?下面再举个例子。十几年前,我家女儿刚刚考上南方的一家农业大学。上农业大学,要想将来做出点什么,不去读研究生恐怕很难。可是要从外埠考上北京,尤其是我们比较中意的重点学校,相关工作必须提前进行。于是,我开始加强与目标学校所属的出版社中版权贸易同行来往——此前我们仅仅是认识,未曾有过更多交往。三年以后,待等交往深入一些,我才向同行朋友提出,能否帮忙在其学校找位教授,跟我女儿面谈一次,如有可能当其研究生。我们的交情到了这个份儿上,朋友二话不说,马上帮忙。

不久以后,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位教授,教授同意面试。顺带说一句,这位教授很火,高层领导曾视察过其领导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为接受面世,女儿专程返回北京一天。那天早上,我们一起去学校,女儿面试,我在朋友办公室与朋友聊天。面试结束,朋友请我跟女儿与其一起吃午饭。据女儿说,教授对其印象颇佳。剩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女儿所在学校得保送。

如果我没有提前好几年作出安排,这样的结果是不可能取得的。当然,后来女儿改变了计划,出国深造,没去北京这所农业大学。但是我们依然对这所大学的朋友和教授深表谢忱。

人际交往沟通讲究积累,讲究下闲棋冷子,讲究名声传播,也就是提前安排。如果事事临时抱佛脚,连个垫脚石都没有,哪怕天下好话都用上,人情人脉都调动起来,效果也很难称心,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少了交往过程,力再大也无处发挥。

文章写到这里,有的读者说对人际交往与沟通要提前准备这种说法很认可,可是他们想问当中有什么秘诀吗?这个话不用我回答,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相声《规矩套子》就给了答案。相声逗人笑没什么秘诀,关键是遵守相声创作的规律。人际交往沟通也是如此,按规律办事,按人际交往的法则进行,与此同时再早作准备,事到临头一点都不抓瞎。

一句话,机会是给提前做了工作的人预备的——老天爷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