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沟通可以漫不经心吗?

文摘   文化   2024-02-06 13:37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1805字,阅读约7分钟











导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需要耐心细致去对待,就像砌墙需要勾缝一样,尽可能地严丝合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我们对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得认真、细致,想尽一切办法沟通。不仅要认真、细致,还要将沟通对象的心理感受充分体会到,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乃至冲突,从而实现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目的。

现实当中,至少在不少人看来,人际之间的关系没那么重要,也更没必要花费很多功夫去重视,去研究,去讲究沟通。有时候不仅不认真,反而让人觉得有点漫不经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判断或者反应,我以为有两个因素在作祟。

一个是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好坏对其生活、事业乃至发展影响有多大,甚至对其影响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也难怪,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对生活、事业和发展多数时候是潜移默化的,不是立竿见影的。

另一个是能力所限,智商与情商不足,心有余力不足,讲究不起来。讲究不起来,就只能瞎对付。

于是应对人际关系时通常就有如下表现:

第一,说话简单又模式化。比如过去老北京常见的打招呼“吃了吗您?”就像英国人见面得问天气怎么样似的。如果两个熟人走对脸,不说一句话好像说不过去,可是说什么又不知道或者不知道说什么才觉得好,于是就有了“吃了吗您”这句万能招呼。还有一句叫“您上哪儿”。这在老北京人中听着挺正常,没觉得有什么别扭,可是要让不懂这一套说法背后含义为何的人听见了感觉会怪怪的:我吃没吃,关你何事?你管饭吗?我去哪儿是我的自由,需要得到你的批准吗?

第二,将常用语编成套话,只要觉得场合差不多,端出来就讲,管你感受如何。比如丈夫早上起床后对妻子说“早上好”,爸爸睡觉时对孩子说“晚安”。也许别人觉得有必要,我总觉得整天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人用这样干巴巴的话语沟通太没味道,就像炒菜不放调料,而是放了半碗白开水。假如你对妻子说:“你起来了?看你今天精神真好,昨晚一定睡得很香甜”,妻子会是什么感觉?如果夜晚睡觉前你对孩子说:“该就寝了,睡眠好,明天一天都快乐”,我想孩子会很愉悦地上床睡觉。

就我的经验而言,套话并非不可以讲,但那是针对不认识的陌生人,以免尴尬。面对朝夕相处的熟人或者至爱亲朋,再说套话是不是显得很做作?很虚假?反正我认为很不正常。

第三,说话想当然。这样说话应该是不肯动脑筋研究人际关系的结果。比如有人生病了,你听说了,你就去问“好点了吗?”有时候可笑的是,疾病刚刚出症状,有人就来问好点没有,这也太不动脑筋了,没听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吗?好像除了“好点了吗”就没别的可说。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还拿生病来说,如果你患的是常见病而且也不很严重,若是我知道了,而且我与你很熟,我会说:“听说你病了,真不错,正好抓机会休整一下,以后工作会更有精神!”要不然我就说:“你患的是常见病,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没出现特别症状,几天就过去,没问题!”

第四,预先设计。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人际沟通就不可能固定,更不可能用预先设计好的应对方式应对一切。正是这样一个原因,好多网络商家的机器人客服以及人工客服预先编辑好的回复经常令顾客哭笑不得。有些服务机构也用起了机器人,人工应对尚嫌无法周到,机器人就更做不到了——电话打了十分钟,一直跟机器人周旋,什么问题也没解决,热线电话成了摆设。当然,我并不是说机器人一丁点作用没有。我是说,简单而又固定的信息,机器人代劳回复没有问题。但凡个性化很强的咨询,唯有打起十二分精神的人工客服才能应对。

第五,抄袭复制,一按发出。这一点在新年问候的时候表现最典型。新年相互问候的目的是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强化友谊。这就需要问候的时候让人体会到你是实在而又真诚的。如果你的问候语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而且还是一套一套的,这个实在和真诚劲儿就会大打折扣。除了让接收者费点功夫删除之外,似乎什么直接作用都不起。

综上所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需要耐心细致去对待,就像砌墙需要勾缝一样,尽可能地严丝合缝。有时候想尽办法“严丝合缝”尚且留有很多不足,更别说按照上面提到的几种省时省力省人工的方式去对待了。以如此漫不经心的方式对待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沟通,人际关系能好才怪呢,彼此和谐恐怕就更难指望了吧?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