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梦想:66岁学做饭,寻找“伯乐”结书缘

文摘   2022-01-05 10:44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共1811字,阅读约7分钟


退休就是退休,虽与在职在岗的时候多有不同,但是生活还是与大多数人没有两样的。别人每天吃饭,我每天吃饭,别人出去散步,我也出去散步,只是各有各的追求而已。然而就在这相同的生活中,我却发现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两件事。


一年多以前,也是在冬季的时候,好像是个星期日,一声惊叫犹如风一般把我推进了厨房——原来是妻子不小心把手指给切了。从医院回到家,我跟妻子面面相觑。妻子说她来做饭,她的意思是想让我看看她单手厨艺有多高明,就像过去有人单手打枪一样。

这怎么能行?虽然话是这么说,我心里却甚是发虚——我从小到大几乎就没做过饭。我狠了狠心,假装镇定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做饭!

我是在紧急情况下接手家中厨子这个岗位的,多少有点挽狂澜于既倒的味道,所以我不能按照常规那样一点一点地学、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若是那样,别说妻子受伤的手指长不好,就是健康人也会折腾得没个样子——吃不好饭大概是最让人精神萎靡的事情。

我的思路是就地取材、先易后难。冰箱和厨房有什么原料,就根据原料去网络搜索合适的菜谱。只要原料之间不打架,我都拿来一试。慢慢地,从炝油菜,到醋溜白菜、丝瓜炒鸡蛋,再到烧茄子、回锅肉、红烧肉,我的厨艺涨得飞快,还琢磨出了既不用葱姜水,也不用淀粉,还能让炒出来的肉更嫩的办法。

我发现,做饭不一定非得有大量的原料不可,虽然半根黄瓜炒四个菜我做不到,但是一个土豆、半个葱头、一点圆白菜炒成两个菜是绝对没问题的。我的办法是什么菜的程序简单,就拿什么练手,同时注意菜色搭配。菜也许炒得很一般,但如果颜色搭配得当,无形当中会让菜的成色上一个档次,赏心悦目也未可知。

从那时开始,一年多以来都是我做饭。最近妻子去美国看望女儿一家,帮助女儿女婿照看大宝起居,迎接二宝诞生,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现在跟以前可大不一样,不仅很少去街上吃饭,一个人吃饭也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绝对不糊弄自己。

我写学做饭这件事是想说明,只要想干——动脑筋,找规律,勤实践,多总结,很复杂的事情都能做成。当然,如果要想做好,非要假以时日不可,不多下更大功夫不成。其实不论是干什么,一琢磨,趣味就来了;不琢磨,什么事干得都会没意思。

靠退休金过活者就更是如此,只知道让五官四肢得到满足,而精神匮乏,大脑没东西加工,永远也找不会有幸福可言。殊不知,幸福的基础不是快乐,是愉悦,只因愉悦能长久,快乐很短暂。我讲长久愉悦,不要短暂快乐。愉悦只会在开动脑筋获得启发之后才会产生。


一年,除了钻研做饭,我还继续做一些与我从前职业有关的事情。我是做编辑出版出身,包括读书在内的文化活动对我来说不可或缺。因为新冠疫情,外出聚集不便,我很少与同行朋友见面。我从图书馆借了一些旧小说阅读,诸如《花园街五号》《蹉跎岁月》《桥龙飚》《暴风骤雨》;还读了几本人物传记,如《李润杰传》《彭雪枫传》,还有《东方朔》。除此之外,我每天还找一些电视剧观看,比如《本色》《英雄无名》《案发现场》《第九大队》《神探狄仁杰》。

不论是读书还是观剧,我历来不看热闹,也不为古人担忧,而是琢磨里面的对白和情节。每次读毕观完,我都从中得到某种启发或者教益。有了启发教益,我就马上诉诸于文字,放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之中。我还会择其当者,放在尚未出版的书稿中。这样做是让周围的朋友获益,从中也使我自己获益,这大概是令人愉悦的又一个通道。为人做事、为社会做事是身心愉悦不可缺少的促进剂。

其实,写作也算我退休以后的一个新常态,有关版权贸易的书写了五六本,有的还登上过亚马逊的畅销书榜。

写写有效沟通心得的想法早就有了,之前跟朋友的一次闲谈更让我加深了写作的紧迫性。半年过去了,以前构思过但是没写成的书调整思路之后一气呵成;还有一本书虽已写完,但是有些地方我不太满意,如今需要修改的部分也改完了;还有一本书虽已出版数年,但是近来又有大量心得涌入,于是我又给旧瓶装了10万字新酒

三本书中,一本是讲孩子成长智慧,另一本是讲父母引导孩子智慧,第三本是讲成人发展智慧,集而合之就叫人生发展智慧三部曲。

2021年,新冠疫情搞得我筹划已久的美景没法实现,但是总算还是完成了些许事情,其中不乏大事。虽然不很满意,但是总算没有白过一年。希望新年之中情况大有好转,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能重新站在讲台上,为朋友们抛砖引玉。不过我最大的心愿,还是人生发展智慧三部曲能够遇到出版伯乐,出版之后对读者产生影响——毕竟那是我几十年积累的结晶,也是我对社会的回报。


----------END----------



用哲学思维戳普通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