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出高超的沟通手腕靠什么?

文摘   2024-05-12 11:55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2250字,阅读约9分钟











导语:

也许书本或者培训班能给你改进沟通提供一些帮助。如果帮助局限在具体沟通方式上,这样的书不如不看,这样的培训班不如不参加。相反,如果书本和培训班能对你改进沟通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启发,那倒是有些价值的。




世间万事,但凡有人搀和其中的,都需要沟通。说得绝对一点,不沟通或者沟通无效,大多数情况下寸步难行,更别说名就功成了。

沟通过程凝聚在两个字当中,那便是“生活”。学习沟通要去生活当中去,验证你的沟通是否灵光也要到生活当中。最近几年我常去一些出版机构与高校给学生讲沟通。我讲沟通的目的是告诉听众采用什么方式改善沟通,而不是提供具体的沟通方法,让人照猫画虎,亦步亦趋。

改进沟通离不开生活,具体来说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方可见得不俗效果。

察生活

观察生活讲究的是仔细认真,尤其要观察人际沟通时的细节,看看沟通效果好的人是怎么做的。光看人家怎么做还不够,还要琢磨一下人家这样做的道理在哪儿。就像炒菜,什么时候放什么作料要有讲头。有时候一笑一颦、一低头一仰头、一个手势、说话时抑扬顿挫等都能体现细微沟通手段在其中。有时候多说两个字、少说两个字效果大不一样。比如餐馆服务员介绍菜肴,如果说:“您就来这个菜吧?”你觉得如何?反正我感觉很一般。如果他说:“您来这个菜试试?”我就有兴趣,因为他没有任何强迫的含义。

观察生活的范围比较广,大致分为观察直接生活与间接生活。所谓直接生活,就是你的亲身经历。然而亲身经历毕竟有限,更多的沟通感悟还是要来自间接生活。一种间接生活来自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这种经历也许是你听说的,也许是你看到的。但是无论哪一种,观察之后都要琢磨、分析、品味其中的道理有无;如果有,具体道理是什么。千万不要一味地模仿,不知其所以然地模仿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除了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还可以从写得很真实的小说、拍摄得比较圆满的影视剧、记录比较详实的历史故事中获得灵感。加拿大一位专家说,小说阅读量越大的人,越擅长体察人心,而沟通则是体察人心的直接结果,相反体察人心又是沟通的基础与前提。一位美国专家说,从事小说创作五年以上的人,其人际互动指数高出常人。看来经常阅读小说,对改善人际沟通作用不小。

实践应用

观察是一方面,在实践中,也就是生活中不断应用更是重要一环。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你才会知道你掌握的沟通是否行得通,是否有效果,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还有一点,通过实践,还能从沟通对象那里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无论这个沟通对象与你很多方面怎么不匹配。

有人模仿了我的沟通艺术,直接拿到工作当中。结果与自己的沟通对象没说两句话,就让人给回绝了。回绝之后,这位朋友也不思考,当着我的面说我的沟通无效。这就不好了。沟通无效之后首先应该检查自己哪里做得有问题。检查可以通过咨询身边的朋友进行,看看局外人有什么观感。如果局外人很负责,可是左思右想拿不出什么贴切的意见,你这个时候才能去请教向你传授“秘笈”的人。以谦虚的态度请教人,就会认真检讨自己。一经检讨出成效,我相信你下次与人沟通就会有所改进。

如果你每次沟通不畅或者无效,都能反思自己,都能在反思不得要领的时候虚心请教沟通心得比较好的人,你每天都会取得进步。进步多了,你就会更自觉地反思自己。可以这样说,遇事,尤其是遇到问题懂得反思的人,沟通方面会有非常惊人的提高——良性循环嘛。

矫正习惯、理念与价值观

仅仅观察、实践依然无法使你在沟通方面驾轻就熟。这是因为有个简单的道理在起着关键作用。那便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习惯的驱使、理念的影响、价值观的左右。我的意思是说,不管你的沟通艺术和技能有多高,只要上面几个控制你沟通的“枢纽”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调整到合适位置,到头来你的沟通只能是偶尔见些效果,多数情况下将以失败告终。

前文说得好,习惯、理念与价值观操控着你的一切。你说话时大脑会指挥你说什么、不说什么。比如有的人生性耿直,你让这样的人将溜须拍马的话说得很熟练就不可能,除非他不再耿直,变成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再比如,你是一个很随意的人,不愿意让很多在你看来早已成为束缚你的条条框框左右,你势必喜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就遇到这样的朋友,他们跟我说沟通对他们来讲没用。也许他们有其他更简便的条件来追求自己的目标,比如后台强大。但是对多数人来讲,尤其是像我这样底层百姓来讲,大概只能靠纠正不合适的习惯、理念与价值观才能让自己的沟通更上一层楼;沟通改进了,很多生活与工作上的难题才可能得到解决。

如果把话说得玄乎一点,习惯、理念与价值观如果矫正到一定程度,沟通就会显得易如反掌,怎么说怎么有,怎么干怎么成。就像战争年代的神枪手,打枪时根本无需瞄准,甚至连看都不用看,一甩手就命中目标。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得之于枪,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枪手心一气贯通。那些生活在母语国家的人,说母语根本不用想,张嘴就有。讲外语就不一样了,总要先想一想语法对不对。

实际上这套说法不是我发明的,古人早就作过精辟的总结。先秦名著《列子》在记述造父学车的故事时说过一段话:得之于衔,应之于辔;得之于辔,应之于手;得之于手,应之于心。则不以目视,不以策驱。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马嚼子掌握好了,马缰绳就能与之相应,马缰绳掌握好了,揪着缰绳的手就能与之相应;手处置得当,心,准确地说人的习惯、理念与价值观就能与相应。这样不用眼看,不用挥鞭,车都能赶得顺畅又安全。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