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编辑沟通不当损失多

文摘   2024-05-28 05:29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1766字,阅读约7分钟











导语:

编辑每天都与人打交道,沟通就必不可少。沟通成效高,省事省力省人工;沟通不到位,不仅事情会办砸,还有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沟通是人人需要的,做文化工作的编辑整天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若是少了高效沟通,您不觉得是很难开展工作吗?

首先,编辑要与作者打交道。最常见的交道是约稿。如果您表达不到位,作者没能准确理解您的意思,那么他写出的作品就有可能不合格。多年前我约上海一位作者撰写一本歇后语故事书,当时我只强调了书的故事性,结果书写出来以后,不作大幅度改动根本没法用。一是这本书充满了江浙一带的方言。全国发行的书,方言遍布全书,这怎么能行?另一个问题是书中的歇后语故事百分之九十来自古代文献,民间传说几乎没有。这样一来,书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一切都怪我没与作者沟通到位。

与作者打交道除了约稿,还有对稿子的修改加工以及其他问题,比如发行方式、营销手段等都需要作者配合。这一点在国外出版界表现得更明显,只因他们那里经常需要作者跟着编辑一起全国巡回宣传。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方面沟通不准确,编辑与作者发生龃龉,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编辑要与封面和内文设计人员打交道。如果编辑不将其对整部作品的理解与判断完整正确地介绍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在设计上就会出现偏差。有一年我牵头从国外引进一本华人作者撰写的作品。引进的时候多个方面都很看好,去卖场调查,卖场的销售人员也觉得不难卖出。可是待等作品出版后,销售上很长时间没有起色,预先看好的书却成了滞销货。卖场人员告诉我,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败在封面设计上与色调上,不仅摆在书架上没有引人之处,封面设计风格也与同类某些书相似,结果前来翻阅的读者很少。我曾经观察过,一上午才有两位读者翻阅过这本书。

我曾经去一家出版公司拜访,业内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刚刚出版了一本书,卖得非常好。那本书是一位知名人文学者撰写的,曾经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过,然而就是卖不好。换了出版单位后,编辑耐心仔细与作者沟通,准确了解该书的卖点,然后再与设计人员交流,最终确定封面设计方案。按照新封面出版后,该书卖得非常火。

再次,编辑要与发行人员沟通。搞选题策划的人都知道,在出版社一个选题要想成立,得先征询发行人员的意见。可是经常出现的局面是,编辑觉得非常好的选题,认为不错的方案,发行人员不看好;发行人员觉得不错的选题,行得通的设计方案,编辑却显得很冷淡,因为编辑根据经验判断肯定得不到市场认可。究竟谁的看法更准确?缺乏耐心细致的沟通,最终还是各自坚持各自的看法。还是我操作的一本书,还是有关封面设计问题,发行部主任坚持按照他的意见设计作品封面,不按他的意见设计,发行部就不负责发行。领导裁决,按照发行部主任的意见办,最终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本书,同样成了滞销品。不巧的是,书刚刚印出,发行部主任却调往其他出版社工作了。最终是时间浪费又白忙,懊悔得很。

编辑与印制人员的沟通也不可缺少,只因这关系到印出来的书质量怎样、门面如何。这方面我有个很多年以前的教训,就是因为与印制人员沟通不利,印出来的书质量不佳,有些页面上的部分文图透到了另一面——估计是用纸太薄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作处理吧,书肯定是卖不出去;回收重印吧,损失怎么算?多亏那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讲究经济效益。若是放在今天,是不是所有损失得由我一个人承担呢?

以上谈的仅仅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案例,编辑经常打交道的人远不止上述那几个方面,诸如财务、储运、书号管理、选题决策、法律法规、对外合作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只要一个方面出现问题,没把话讲到位,没把意思解释得明白又透彻,一旦出现理解错误,损失有时便很惊人。

退休前十年,我做编辑少了,做版权交易多了。有时候为了眼前利益,有些人不惜出版侵权书,这样一来我作为版权负责人就不能不把丑话说在前面,不能不把关键要点简明扼要地阐述清楚。倒不是我怕担责任,没有讲明白,给出版社带来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

现如今图书市场越来越不让人觉得轻松,编辑的沟通水准与沟通手段就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沟通到位,省时省力省人工;沟通出现偏差,不仅别想“省”,弄不好还有可能出现谁也吃罪不起大事故、大麻烦。

沟通必须又重要,认真仔细不可缺!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