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编辑往哪儿努力事半功倍?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07-11 08:34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2655个字,阅读约10分钟


编辑出版的从业人员,要想在图书出版界工作出色,在当今市场环境下恐怕得反复琢磨朝哪些方面努力,定妥方案后努力奋斗才行。

若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答案,先要明白编辑出版工作有哪些要紧特点。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编辑出版与生俱来的两个不确定性似乎得理得顺顺当当,否则美好理想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统统免谈。


一个是图书这种商品的价值具有不可确定性。图书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跟工业品比起来大不一样。工业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很容易分辨清楚,更不难匹配,使用者对其作出相近或者相同判断也会有几分把握,比如一个玻璃杯、一部手机、一辆汽车。除非有什么特别之处,价值判断通常不会太离谱——有时不仅不离谱,功夫下到了,结论还可能八九不离十。


图书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定价印在版权页和封底上,读者也未必产生完全一致的看法。有的读者由于阅读范围与书中阐述的内容偏离较远,在这个读者看来,这个价格体现的价值就很低,甚至一文不值。如果读者认为书的价格体现了书本身的价值,读者就会认可书上的价格。如果对某些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书本身的价格,而且有这种看法的人很多,这本书必然会成为畅销书。


我们在旧书网上看到不少绝版书的售价比当年出版时高很多倍,甚至高得令人咋舌。如果弄个旧手机、二手汽车去旧货市场卖卖试试,价格一定比刚出厂时便宜很多。原因盖出于此——纸张、印刷工艺、装订技术与书的内容没有真接因果关系,载体包装再旧,内容可能永远鲜活。

另一个不确定性是有市无求或者有求无市,即有市场无需求或者有需求无市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明明一本书卖了不少,可是读者反应却一般或者评价很低,这是因为书这种商品卖出去一般是不退的,有明显质量问题者例外。如果读者把书买回去一看不符合要求,这本书在这个读者那里的评价就会很低或者完全负面。我就买过这样的书,虽然心中责备自己选书不当,但是内心对出版者的不满也会陡然而升。如果出版者经常出版一些引诱读者买错的书,这个出版者的品牌反而会因为书卖得多而招来负面评价。当然也有的书很有价值,很有需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销售数量却上不去。


有的读者就说我的版权著作写得很好,可是他们单位就买一本,十几个人轮着读。也有熟人向我索取我写的版权书——需要吗?需要,但是不掏腰包。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是愿意“上当”,明明知道一本书不适合他阅读,也要买回供起来。这些人要么是追星,要么是钦佩,要么是随大流。

图书还有一些其他商品不具备的特点,比如很少有回顾客,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第二甚至第三次重新买的,除非是为送人。换句话说,手机、汽车用坏了,可以再买一部,再买一台,可是书买走了,即便是看破了,估计也不会有人再买一本。图书“没有回头客”的这一特点对编辑了解市场变化很有挑战性,稍微马虎一点就会把编辑带入误区。

基于以上这些不确定因素,编辑确定选题与书稿加工时就应该有充分的根据。这个根据是什么?就是对社会变与不变的了解,对读者细分市场的锁定,对编辑策略方法的精通以及对市场营销运用的娴熟。

首先,编辑要当情报分析员。军事作战要想取胜,就必须掌握相关情报,必须了解对方的装备人员情况、作战意图以及战场地形、气候特点等,有的放矢地作出部署。对敌方一无所知就开打,不仅打不胜,还会付出不必要的伤亡。所以,优秀指挥员在布置作战计划时非常谨慎,不做到知己知彼是绝对不发出作战命令的。


当编辑也是如此,也要对社会动态、行业变迁以及读者构成与需求了如指掌,否则就会编出卖不出去的书,就会给自己所在的公司带来损失,也会对个人信心造成冲击。

第二,编辑要当社会活动家。选题从哪里来?从社会需求中来。要想了解需求是否存在以及需求实有多大,就必须深入到社会当中,就必须深入到与你的选题方向有关的人群当中,与他们交朋友,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活动家。
这样获取的信息就是活信息,就不会被假像迷住眼睛,更不会让幻想冲昏大脑,从而使编辑最终掌握真实而又有效的情况。


社会活动能力强不仅能产生上述作用,如用到位,还有利于做好市场细分,更有利于读者锁定。可以这样说,选题的确定与市场营销无一不是有根据的,有把握的。仅准确掌握需求并不够,还要知道如何刺激读者的欲望,使其变成购买行为。

第三,编辑要当宣传鼓动家。编辑出版是一个对品牌依赖比其他任何领域都高的行当。一来是如上所说,其价格经常与价值背离,二来是标的额很低,若要形成可观利润,靠书店一本一本推销是非常艰难的。在欧美,很多书之所以能卖到一两百万册,所依赖的就是品牌,这当中有作者的品牌,也有出版商的品牌、代理商的品牌、编辑的品牌。当然,编辑的品牌与出版商的品牌是合为一体的。尽管如此,编辑的品牌还是很受读者认可的。


可以这样讲,在出版业中,品牌就是销售量。一旦品牌成了标准,不论你把书编成什么样,都会受欢迎,甚至还会有不少人效法。编辑无时无刻不是一个宣传鼓动家,给自己的出版商品牌和编辑品牌添色加彩,让自己的品牌辐射得更广,更远。

第四,编辑要当市场营销家。图书的销售离不开营销,尤其是大众图书更是如此,只因大众图书对受众吸引力有限,与读者的黏合度不强


也正是这样一种状况,图书营销才有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发现读者的需求并尽一切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书对读者的吸引力和黏合度。如果读者的需求不强,出版商还可以通过挖掘一本书的潜在实力,使读者的需求得到强化,也就是为扩大销售创造条件,使其产生欲望和需求。这是市场营销的任务。当市场营销家,就是要善于发现、增强读者的需求,使其在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并根据社会变迁与读者需求更新图书编排,使问世后的图书生命周期尽可能延长。

第五,编辑要当杂家。编辑出版是一个与社会上方方面打交道的人,不仅要与作者打交道,也要与读者、商家、媒体打交道。所以,不仅要对出版这个行业了如指掌,对自己的选题方向有深入研究,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别的行业,学习别的知识,这样与人打交道时才会游刃有余,沟通起来才会进退自如。一切努力均为树立自己的良好品牌,进而为所编图书开辟出更大市场和更好前景奠定基础。


这样做,从心理学上讲,要增加编辑的权威与魅力,与此同时还要提高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共情程度,使编辑与各色各样、各方各路之人打交道时更有力量,更有令人折服的人格。

以上所讲的并不是全部,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有一点可以肯定,上述这些方面做好了,至少会让你在编辑这个行当里站住脚,甚至做出比较好的成绩。艺无止境,不断努力,编辑工作会干得很出色。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