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时最好别有这样两个习惯

文摘   2024-07-01 14:39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1588字,阅读6分钟











今天去一家出版社与编辑以及相关版权持有公司沟通选题方面问题,三方坐在一起讨论很充分,也很有收获。

今天的沟通使我不禁联想到,做版权交易以及括而大之做编辑出版工作,都是需要沟通的。不过,根据我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很多人并非不重视沟通,也并非不想把沟通做好,可是经常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这是为什么?

我通过反复观察验证,似乎有这样两个习惯存在,导致沟通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浪费时间不说,还有可能耽误工作进程。

一个习惯是事到临头才招呼。有的版权交易人员和编辑出版人员平时忙得很——我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也想象不出来他们能忙什么。他们很少拿出时间去与他人沟通,每天向属下交待一下工作好像就算沟通了;如果碰上什么负责职位都没有的人,这点“沟通”大概也省了。需要合作,甚至经常需要合作的人长时间不打招呼,好像不是好兆头。

如果是在过去,打招呼得亲眼得见才行,那比较麻烦。现如今在网络上通过社交媒体就可以打招呼。既然现在的条件很方便了,为什么要事到临头才想起来与人家联系呢?逢年过节问候一下,不就是打招呼吗?这么好的条件不利用,真是不知是怎么想的,到底是何原因更不明白。

有一位编辑有一天突然通过社交媒体跟我联系,要我给他们一份请示报告充当专家在上面签字。我与这位编辑相互认识,在那之前不管我怎么跟她打招呼,她都好像没看到。一年多过去了,招呼好几次,她一直不理不睬。这个时候找我,我能说什么?我只能委婉回绝——这是客气的,就像以前给打人的孩子告状,送蒲包儿一样。不翻车,不翻脸,但是就是不给你这个面子帮你忙,你能怎么样?谁让你平时不搭理我的。

打招呼是应该的,但是需要提醒,打招呼过于频繁或者没有理由乱打招呼则是不好的。如果是跟老外联系,更要小心,一定要找出适当理由去打招呼。这样人家不仅觉得你把人放在心里,也不觉得你没话找话说。

换句话说,打招呼可不简单,不仅讲场合,也看火候,更要选准对象是谁,看频率如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句话,打招呼不是为说话而说话,而是为了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与理解,从而强化双方的友好关系。

另一个习惯是相互沟通只讲工作上的事。很多人也讲沟通,可是除了业务上的事,别的问题一概不谈。在我看来,这样的人似乎只有工作大脑,没有生活大脑,更没有深入思考问题的大脑。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不仅太单调,而且有时候还令人忧心忡忡。

为什么?工作是一个样子,生活是另一个样子,这是很多人的特征,说是两面人也不过分。如果留给人的印象是两面人,再与人打交道是不是很难?有一位同行朋友,交往了几年,后来发现他似乎只对别人感兴趣,只对工作聚精会神,别的事情从不提及。如果你想对此君了解更多,他是一点信息也不透露,这使你很难深入了解这个人。可以设想,当你准备与其深度合作时,你是不是要对其了解更全面一些?不掌握更多信息,总是让人觉得心里打鼓。一旦合作双方中有一方不踏实,合作还能继续下去吗?

再说,交往过程中只谈论工作,也让人觉得这样的人不是性格特征上有缺陷,就是人生过程太单调,如果再深入想象一下,甚至觉得这种人不那么正常。如果正常人喜欢或者情不自禁地去讲的事情,你的朋友从来不讲,你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人太个色了?如果一个人生活上过于特别,甚至缺少人情味,一旦合作遇到问题是不是觉得很不容易解决?我觉得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稍微总结一下,只要合作,我喜欢与在我看来各方面比较正常的人打交道。懂生活、有情趣、爱思考、善沟通的人是我打交道时优先考虑对象。这么大世界,找个很多方面无法融合的人交道,很费脑筋,也难以预测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说,要想将编辑工作做好,就得按照正常人那样指示自己与人打交道,说形象一点就是让人觉得与之交道者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人家才会放心,沟通才能结出硕大的果实。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