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说话不可忽略的三个要领

文摘   2024-06-26 11:41   北京  

               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拓展眼界,共同向前!



本文3760字,阅读14分钟











沟通是人际来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能否产生积极成效的关键前提。我们知道沟通的一大或者说主要形式是说话,只因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多数时候靠说话,如果交流的是复杂想法或者思想,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靠说话。

不过本文讨论的“说话”,不仅包括思想与想法的口头表达,也包括写成文字在某种场合朗读或者演讲;不仅包括上述两种方式,还包括写成文字在大众传媒或者网络上发表、呈现。简而言之,但凡通过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交流都属于本文讲的“说话”,请各位读者阅读时务必注意。

既然说话是人际沟通的一大形式,那么不研究说话就能做好人际沟通,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呀?对,恐怕是这样,必须对说话进行研究。做编辑出版工作的人整天与各式各样的自然人和机构打交道,无论是口头交道还是书面交道,是不是非常多呀?就连你报个选题都得写成报告,讨论选题时都得说明乃至说服与会者接受你的理由,更别说日常工作中那些非正式交流与沟通了,比如与作者面对面的口头沟通、向选题决策人介绍你策划选题的思路以求支持、跟财务发行等部门人员游说你的选题优势。即便你跟后勤部门要个车去什么地方办事,都得跟驾驶员好好交流。多年前我当编辑部门负责人时,手下人要车出去办事,事先也约好了,可是事到临头驾驶员脾气上来了,就是不出车,把属下弄得直哭,问我怎么办。我马上联系驾驶员,几句话之后,驾驶员高高兴兴载着我的属下外出办事了。

既然研究说话,就得先把说话的特点搞清楚,否则一切结论都会不切实际,甚至成为空中楼阁。那么说话有什么特点呢?依我观察,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应该予以注意。

首先,覆水难收,说出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有些时候我们看某个公众人物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经过媒体报道,无论是出于外界压力还是自我反省,都有可能声明撤回此前说过的话。要我看,这种声明大有自欺欺人之嫌,因为说出的话早已产生影响,要想挽回影响,等于让覆水收回。此后加倍正面表现,能有所弥补已相当不错,完全收回,犹如没说一样,绝不可能呀!

还有一种说话,范围很小,听的人也很少,甚至只有一个人。如果你在这种场合有意无意地讲错了话,伤害了别人,那就更不可能收回了,因为倾听对象更集中,作用更强。你总不能为“这点事情”找影响广泛的媒体刊登说明吧——那岂不是小事化大了吗?人这种高级动物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冒犯,对别人的表扬、肯定之言顶多记住一会儿,时间一长就会忘掉。说白一点,冒犯人的话没有保鲜期,长久有效;恭维人的话不仅有保鲜期,而且保鲜期短得很,有时候只有几个钟头

其次,说话要想产生正面影响很难,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几乎不可能。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年轻编辑跟作者打交道,想把一个选题拿到手。可是接洽多次,作者愣是不给肯定回答。有的时候不知哪句没说好,还让作者很生气。有的作者生气还是轻的,重的时候人家再也不跟你谈任何事情,如此一来,编辑的损失就大了。一来编辑的自信心遭到重大打击,二来编辑的不良名声传播开来,三来编辑失去获取优质选题的难得机会。这样人们大概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说服人很难,甚至难于上青天。

那是为什么呢?理由一点都不复杂,那就是语言太抽象,简直就是一摞符号的堆积——没有吸引力,没有感染力。如果说话时,逻辑论证再差点,就更没力量了。相对于人们头脑中存在的那些根深蒂固的观点、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判断与结论,语言说服是不是太苍白无力了?所以指望通过说话轻易说服别人,不是痴人说梦,也是自不量力。家庭生活、职场工作,这样的例子可说是数不胜数。

说点题外话,要想真正说服人,使其理解、接受你的意见、观点什么的,进而转为说服对象的观点、立场长久坚持下去,绝大多数情况不能靠说话,而是要借助多种沟通手段综合运用,其中行为效果位居第一。

正因如此,我有这样的体会:距离近、关系密切者的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距离远、关系不那么密切者的行为,第三是来自距离远、关系不那么密切者语言的影响,最小或者说最没影响的是距离近、关系密切者的语言。无论你施加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大概都是这个规律。

再者你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或者很多篇幅去说服人。你可能连自己都没注意,只是因为你说的话中有一句或者一个词甚至一个字用得十分不妥,结果不仅没说服别人,反而导致你与说服对象的关系比没打算说服时糟糕十倍。这便是人这种高级动物的另一个特点,那就是对冒犯的话很在意,也非常敏感。再说白一点,一车好话没听进去,一个含有冒犯意味的说法——也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字,立即就被人抓住了

于是第三个特点出现,那便是说话的消极效果出现得极快,甚至立竿见影。这里说的“立竿见影”指的不是那些你期待的,而是与你期待背道而驰的效果。这个时候,与长篇大论说服人形成鲜明对照,即便一句话、一个词乃至一个字都能让人愤怒。比如,走在街上,偶然与行人发生点小摩擦,一句话没说好,另一方就有可能大打出手。有时候仅仅一个脏字无意蹦出口中,都可能造成流血事件。不仅在街上,在一般人认为很文明的出版机构也有一言不合,拳脚相加情况发生。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不当语言对情绪的破坏作用能够大到冲破文明的天花板。

说话不慎也会出现其他恶果。虽然不至于让人将你置于死地,但是如前所说,长久记住你的冒犯,多年不予原谅,哪怕你一再检讨、道歉,怨恨也可能始终伴随沟通对象。有没有记住一辈子的我没经历过,但是记住几十年还是有的。有一年我去参加中学同学的联谊会,到场没几分钟,有人就提起初中时代某某某得罪过他。看到没有,少不更事年龄出现的“过错”,几十年后都得不到谅解。当时随口附和的不止一个老同学,还有好几个。那个聚会给我留下不良印象,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中学同学的聚会了。老同学尚且如此,与你交情很肤浅的作者、媒体、卖场等人员会不会更胜一层楼呀?

简单总结一下,供各位参考。说话是沟通的常用形式,也可称为一大形式,然而靠说话说服别人理解你、接受你的观点、意见使其形成新的观点、意见并长期坚持是非常难的,甚至说是最难的,没有几把刷子是做不到的,毕竟说服宋康王接受仁义道理的惠盎乃世间罕见奇才。相反,通过说话得罪人、冒犯人倒是分秒之间的事情,而且得罪人、冒犯人的案例大部分是因为说话引起。那么如何才能使说话这种沟通方式取得预期效果,而不产生事与愿违的反弹呢?

一、降低说话在沟通中的比重,必要时借用手势、眼神以及肢体动作。比如你正在安静地加工书稿,突然有别的编辑来到你所在的办公室与其他编辑高声讨论问题,你如果说:干什么呢?没看见我在工作吗?也许人家会安静下来,但是人家内心肯定不高兴,这是最起码的。如果你用二位!二位!招呼对方,并冲他们打个停止的手势,冲击力就减弱很多,效果比直说强很多

二、说话慢半拍,甚至打好腹稿。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私下场合,说话都需要谨慎,除非你说话的场合很私密,只要在场人数超过三个,就要小心,因为不同人对一句话会有不同感受,人越多,感受越杂,说不定其中就有哪个人对你的话很厌恶。如果无法控制与会人数,说话就要慢半拍,考虑好不同人的基本情况再说话。比如有几位编辑和作者一起吃饭,其中有一位编辑最近责编的书卖得很糟,如果你在席间猛不丁地说起你最近做的某本书卖得非常火爆,是不是有点不长眼呀?我不是说你的书卖得好不能讲,而是不能在这个场合讲。你的“长”正是别人的“短”,当面揭短是不是太不地道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想展开说点什么,就请先扫清可能出现的障碍。比如问问与会各位最近生活工作情况怎样,有没有什么新的体会分享,取没取得什么令人佩服的成就。如果大家没什么太深城府,肯定会说出你希望了解的情况,这样你就知道怎么展开讲述你要说的问题了。我的意思很清楚,不要贸然去讲什么别人在你要讲的领域走过“麦城”的问题,这种无意中揭短的做法很不可取——不仅不可取,还应该杜绝。

三、说话时尽量少说具体事,多讲启发和原则。人们坐在一起交流,不管多有修养的人,都很容易论及具体事。论及具体事的最大缺陷就是给自己造成盲目喜悦,更容易得意忘形。这种情况一出现,无论当事人是否在场都有可能传到当事人的耳朵中;即便不传给当事人,与会者中说不定会有人对你顿生鄙视之感。如果说你格局小,爱议论人还是轻的,若觉得你这个人距离小人不远——也许你跟小人不可同日而语,只要你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再想扭转,我估计你会力不从心的。

相反,沟通交流时,如果你最近去了一些地方,讲讲一般人不大注意的见闻。如果一直在家待着,可以谈谈你最近研究了什么问题,有些什么体会与感悟。如果你最近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谈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所谓启发,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下一次自觉自律坚持的智慧。当然这就需要你不断学习,经常外出与人交流。即便你哪儿也不去,你也能从与人交流、阅读、思考中得到一些收益。讲讲这些不仅对沟通对象有好处,对你自己品牌的积累与传播也大有裨益与促进。

总之,沟通时说话是很讲究的,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论及什么范围、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等等,都是值得注意与小心的。如不然,就会像某些文化工作者那样因为信口开河而“出圈”,后悔一辈子都没用啊。

----------END----------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出版明人姜汉忠
用哲学家思维,戳普通人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