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 “看山还是山”

体娱   2024-10-29 08:04   北京  

概念,生出了执念

我们经常会说一念一世界,这里的念,既可以叫念头,也可以叫概念。念头是概念的果,这是自己过去未曾认识到的。

道德经里提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即无不为”。在这篇文章思考的语境里,这里面的“日益”和“日损”指的就是概念。

从学习知识,搞定具体生存资源的角度,我们理解的概念越多越容易解决问题,物理学、化学、数学、文学等等,我们掌握每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越多,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具体的客户需求中,所能够达到的业绩效果就会越好,正所谓“为学日益”。

而当带着人是目的,心即理,“活在当下”为前提去审视这“概念”的价值,就理解了这“为道日损”的功夫。

我们掌握的概念越多,越容易让我们感知过程中产生一个个执着的念头。那评价心、分别心,调用的就是我们掌握的那一个个标签化概念、评价概念。

我们学会的概念越多,也就更容易被这一个个概念障碍住自己那“本自具足”的观照能力。

面对那独一无二的当下,自己很容易带着一个个概念去评头论足,来个好坏对错,来个高级低级。于是念头升起,那本来活在当下的能量就被这一个个评价而起的执着念头给吸走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看山不再是山,而是那高不高的山,好不好的山。看花不是花,而是那好不好看的花,鲜不鲜不鲜艳的花,高不高级的花...‍‍‍‍


概念,天然的副作用‍‍‍‍‍‍‍‍‍‍

固然知识多的人,工作能力强,赚钱能力也强,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这更多概念的副作用,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理性的符号,抽象的符号。

过度调用概念,也就意味着过度调用那逻辑,归因,度量构成的理性符号,就容易障碍住自己那本真的觉知。

我们说修行的三个阶段就是:从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回到看山是山。‍‍‍‍‍

就是从概念很少的状态开始的,看山是山,就是因为第一次看到山,就只看到了山,还没有掌握更多的符号概念,还没有被世俗观念培养出评价的习惯障碍住。‍‍‍‍‍‍‍‍‍‍‍‍‍

等到自己掌握的概念多了,评价的习惯有了。等到自己再去看山,就不再是单纯的看山了,会带着各种目的去看,带着各种功利去看,去打卡,去评价,去比较...

自己看的不再是眼前的山,而是那一个个抽象概念构成的欲望。

而自己那本来“看山是山”的专注心,觉知心就别这一个个评价出的念头给消解了。也正是在这过度的评价和目的之中,自己迷失了自己。于是:越是评价,越是焦虑。


重回:看山“还”是山‍‍‍‍‍‍‍‍‍‍‍‍‍

所谓认识是在实践受阻的时候开始的。

焦虑时,觉醒日。自己开始拨云见雾,去领会那“无掉”的能力。

这无掉的就是一个个障碍自己的概念,让自己充分的认识到概念本不存在,不过是自我虚构出来的符号而已,概念没有了,执念自然就化解了。‍‍‍

当自己能够从一个个自己渲染出来,自己评价出来的念头中跳出来,有回到那个本自具足的觉知状态。

于是,自己又重新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的觉知状态。也是这个时候,能够领会到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高维力量。

同样是“看山是山”,第一个阶段的看山是山和第三个阶段的看是山对人的定力要求是不同的。‍‍‍

第一个阶段是初始的觉知状态,而第三个是被更多概念生出来的念头障碍之后,又重新回归到本真的觉知状态。因此叫看山“还”是山。‍‍

一个“还”字,何以了得。‍‍‍‍

就如同一台手机,出厂时的参数往往是最好的配置状态,我们非要各种折腾,到最后才发现,回到出厂状态才是最好的状态一样。

我们人也是如此,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候,看一切事物都是随喜赞叹的,做一切事情都是自在体验的,不想那些有的没的。

这也就是为何小朋友玩的最开心,也没有烦心事的原因所在,只以为他们就活在那“看山是山”的世界里,并没有被那过度概念化、功利化、目的化、评价化的观念给障碍主。

而等到我们开始学习了,开始考试了,开始比赛了,开始考核了,我们就开始被过度抽象的概念符号,过度量化的价值观念被刻意练习了。

这个时候,我们做任何事情,就很难回到那看山是山的觉知状态,更是带着这件事如何帮助我完成任务,对我有什么好处的目的去审视,帮助完成绩效,帮助我出名,帮助我...

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看山不是山,而是:

把山作为了自己某个目的的方法来审视,也是在这个时候,那个“自我”被激活了。

当评价多了,自我被激活的高频了,烦恼也就来了,一旦自我出现,一旦高频评价,一旦过度分类,就总有一个角度让自己的比较结果不满意,不满足。

于是自己抗拒“当下的山”,开始产生期待的执念,自己仅有的能量就被这自己虚构出来的念头给吸走了。

执着,投入,更执着就成了自己的日常,就如同手机一样,各种应用,各种参数不断折腾,随着折腾的越来越多,看似越来越丰富,但运行却越来越慢。

电池,存储器,cpu 都不堪重负,这个时候自己才开始认识到原还是初始状态好,于是又开始复位自己,让自己回到那本真的出厂状态。

这就是修行,从初心到迷路,再重新回到发心的觉知过程。

山未曾变过,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变化的是自己那被概念,被评价不断障碍的执着看法。

当自己重新回到这山,重新看到这山,也就意味着自己能够照见一切概念的空。又重新回到了当下,接纳当下,当下具足一切,能够本自具足的全然觉知当下了。

写到这里,突然理解了禅宗那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文字是生产力工具,但也容易成为我们觉知自我,觉知世界的障碍。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我想说的是:“语言不过是存在的外衣,永远无法言尽存在”,就如同一张图片,他并不能代表图片里的那个地方一样。

每一刻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个抽象而成的概念符号,并不能代表这“独一无二”的当下和本自具足的内心,真正的修行,只能靠每一个个体的身体力行去领会,而不是过度执着的被那语言概念符号给障碍住。

总结:

1、事情里,概念是知识,评价里,概念成执念。‍‍‍

2、概念越多,执念越强。

3、无掉概念,当下乍现。‍‍‍


超级4P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