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源于两个要素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我们日常的语言,日常的思考,日常的看法,无不是从“我”开始的。
那这个“我”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在经验延长线的视角里,我们可以认为从妈妈肚子里来,也可以认为从家里来,也可以认为从销售角色来,有生理性视角、有物理性视角,也有角色性视角。
但这都不是真正产生那个“我”的那个源头,或者说上面这些视角都是我出现之后,形成的自我评价和分类。
我们说越具体,越深刻。在自己理解佛学,阅读哲学,并实践领会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构成“自我”的要素。
记忆符号、评价感知。
是这两个要素,构成了“自我”的基本盘。更为有意思的是:彼此是互为循环和促进的。
1、记忆会生成符号;
2、感知会调用评价;
3、评价会调用符号,并生存新的记忆;
彼此循环,亦复如是。
记忆,成“符号”
之前在思考中,曾经提到过“时间”并不存在,一切不过是当下的叠加。
那我们为何还是会感觉“时间”存在呢?因为记忆。
记忆能力是人类很重要的生理能力,从生存角度来说,具备记忆能力,能够让我们具备解决生存问题的经验保存能力,我们如何狩猎,如何耕种,如何驾驭机器,如何操作计算机...
但也正是这种记忆保存能力,让我们错以为时间的真实存在。
而当我们把记忆打开却发现,我们并没有真正记录到那个仅有的当下,仅仅是把当下符号化了而已。
符号化有几个特点:过度简化、过度抽象、有选择性的。
我们为了节省能量,总是简化当下,我们为了便于复制,总想着抽象规律,我们为了对自己有利,总是有选择性记忆。
这些特点,就使得我们记住的并不是当下的全部,更像是对当下做了标签化处理。
我们可以想想:我们记住过年很开心这段记忆,它并不能代替过年那吃饺子,一家团圆,放鞭炮的那个开心时刻。我们单纯用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这几个简化的符号,并不能够构建出那个独一无二的过年开心体验。
我们回忆曾经失恋的痛苦,也并不能代表失恋本身的感受。吵架、分手、不联系这几个抽象的符号并不能代替那个当下痛苦的情绪感受。
再漂亮的照片、再有象征性的概念回忆,也并不能代表曾经那个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的心情。
因为那一刻是由n多变化的条件组成,那抽象成个别视觉画面和文字概念的符号,并不能完整呈现。
这就是记忆,是由干瘪和抽象的理性概念符号构成,而那每一刻具体的体验则是由全然感性的体验展开的。
每一刻都独一无二的,每一刻都是随喜赞叹的。我们不应该被那文字符号虚构出来回忆和期待影响了当下的自在体验。
从这个角度讲:理性符号并不能完整描述感性体验,甚至可以说:理性仅仅是感性体验的奴隶,为感性体验服务,却不能代替感性体验。
理性可以为感性生命体验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可以讨论如何一起协作才能搞定河旁边的那群狼。但却不能通过事后的理性概念符号代替河边上一起具体搞定狼群的体验感受。
如此思考下来,就会发现:
我们经常说的财富自由。其实自由这个概念也不能被符号化,财富更不能被具体理性化的金钱符号代替。
因为“自由”本就是一种感性状态,这个状态的构成所需要的条条件万千,在不同时刻,我们产生自由的感受构成条件也是不同的,但我们却因为沟通的便利,错把金钱作为了构成自由的唯一条件。
这就是符号的局限,因其是简化的、抽象化的,理性化的,所以并不能代表那符号背后那每一刻真实具体的感性体验。
评价,出“自我”
谈到感知和评价,就不得不谈《领会“五蕴皆空”》,我们说“色受想行识”构成了五蕴,而那个“我”就来自这五蕴的组合。
如果从五蕴中找到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来认识“自我”的概念,我会选择“色和想”,这是最容易领会和具体实践的两个概念。
色即感知,想即评价。
当我们带着过往记忆留存下来的符号来去感知当下时,面对那些已经被符号价值化、符号分类化的信息,就容易触发评价,一旦评价,就会激活感知对象和记忆符号的对比过程,一旦对比,那个“我”的标准就出现了,“我”的期待就出现了,“我”的欲望就形成了,那个“自我”也就在这一刻被渲染出来了。
我们说评价心一起,当下既不香。
走在马路上,本来天气不错,风和日丽的,早上不上班,早早的起床了。。。突然“看到”老同学朋友圈晒了刚买的豪车,心情立马“不爽”了。
“他当年还不如我呢?现在却牛气了。。。想想自己这么多年了,却混成这样...”
自己从那活在当下随喜赞叹的好心情,一下子掉入到那“我”那不爽的世界里。
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本来平和的心情,只因多看了一下朋友圈,只因做了一次“有面子、没面子”的评价,就出现了那个“不爽的自我”。
是感知 跟 记忆的对比评价,长出了那个“自我”。
自我本不在,自在本已有,仅仅是因为自己评价了一下,就把自在丢了,把那个“自我”渲染出来了。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即无不为”。
同样是记忆中的分类和理性符号,在事情为目的的世界里,当然是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解决具体的生存资源问题。
但在修行的世界里,或者说人是目的的世界里,则是越少越好,越少越不会激活我们的评价心,越少的分类,越少的价值观念,越不会障碍到我们随喜赞叹那活在当下的自在状态。
在人是目的世界里,符号越多,评价越多,“自我”激活的次数越多,于是那“我”的情绪越多,“我”的烦恼越多,“我”的期待越多...
我们想想,自己小时候为何没有烦恼,是因为我们的记忆少,掌握的价值、分类符号少,自然面对当前感知到的信息与记忆比较评价出的执着念头情绪也就少。
高级的、低端的、low 的、时尚的、奢华的、有面子的、傻 x 的、装逼的、牛逼、傻逼的、有名气的...
我们很多情绪,都因这些符号而起,本来正常的心情,因为这些符号把那个“自我”激活,而形成了那你好我坏,你low 我高级的分别心。
“自我”,是变化的组合
简化的记忆符号,当前感知的符号化评价,形成了那个“自我”。
而我们常说的“执念”,就是源于那个“自我”对确定性结果的执着追求。我们看一下那个“自我”的形成过程,就会发现:
构成“自我”的记忆是变化的:记忆是当下的叠加,随着我们在每一刻经历的变化,我们的记忆也在变化。
构成“自我”的感知是变化的:我们说每一刻都独一无二,这一刻构成的感受都是由万千条件因缘和合而成,并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感知到的每一刻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1、当那独一无二的记忆符号和每一刻独一无二的感知信息碰到一起,就组合成了那个“自我”。
2、“自我”其实是变化的,每一个自我都是“一次性”的,没有什么确定不变的自我存在。
正所谓:诸行无常,修法无我。
每个自我都是一次性的,随因缘和合的条件变化而变化。而真正的问题在于:
那评价而起的“一次性自我”,却又总去追求“那不变的确定性”,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因为天气变化而形成彩虹,却在想着让彩虹的样子不能变化一样。
因为变化而形成的雷电,却在想着让雷电不能失去一样。
因为变化而形成的身体,却总想着永驻青春,长生不老一样;
因为变化而形成的快乐情绪,却总想着一直快乐一样。
这因变化条件形成的自我,却在执着的追求不变化。
这就是执念,我们必须要接纳变化的无常性,接纳“自我”的一次性,才能化解那追求确定性、不变性的“自我”,才能够回到那具足一切的当下,回到那随喜赞叹的自在体验。
既然“自我”是在变化中形成,那么就不应该陷入到不变化的执着追求中。
如之前思考提到的那样:没有我,只有组合,都不过是变化条件组合而成了那个“一次性的自我”。
又一次想起来《金刚经》最后一段的有趣之处: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这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倒着念,就是“观电影法”。这个“电影”就是那个“一次性自我”,我们不应该被那符号化、评价化而起的“一次性自我”障碍住我们当下的自在状态。
记忆、评价,本是为解决具体事情而存在的生产力工具,为让自己回到当下好状态的而服务,而不应该被其障碍。
我们修行,就是带着人是目的,去觉知那:记忆的符号性、感知的变化性、评价的执着性、自我的一次性。当我们能够照见这一切,必然就能化解那执着的自我,正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