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盒的故事
女儿拿着自己的铅笔盒过来跟我说,这个铅笔盒不喜欢了,想要买个新的。
我看了一下发现:这个铅笔盒才没买多久,我就好奇的问是什么原因不喜欢了?
她说这里插笔不方便,那里空间太小,网上看到的比这个好……
我说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吧,一起做优缺点游戏,我找出一张纸,一支笔,先开始给铅笔盒找缺点游戏:
女儿开始列我来写:
1、太占地
2、上面小
3、脏了
说到第三个就找不到其他的了。
然后我说我们反转一下,如果这个铅笔盒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没有其他的选,你会如何挖掘它的优点?
女儿说那就要好好保护了,并开始认真仔细的拿着看:
1、上面有解压小兔,让我心情变好。
2、容量很大,能放好多东西。
3、里面功能很多。
4、双层
5、外观图案很好看,是我喜欢的
女儿一股脑说了五个。
我说现在你还感觉铅笔盒不好吗,她说这样列完就没有那么讨厌了,有点喜欢了。
我问女儿:“从不喜欢到喜欢,这个变化的过程中铅笔盒有没有变化过?”女儿说:“没有”。
那是什么让你从“不喜欢变喜欢了呢”?“是自己的想法”,女儿脱口而出。
永不满足的“想法”
在今天,当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会发现:“仍然还会产生大量既要又要还要的欲望”。
为何吃饱了,还有那么多需要的?是什么让自己产生了这么多“想要”的欲望?
真的是自己需要吗?现有的真就满足不了自己吗?
就如同跟女儿的对话一样:
1、万物皆有无限优缺点,没有客观标准的好坏,好坏都是自己评价出来的。你可以对当下拥有的说出足够多的缺点,同样你也可以发现你拥有的具足一切优点。
在符号化标签化构成的评价体系里,每个物品,都可以组合出无限优点和无限缺点。
2、评价标准,源于自己的价值观念,而非外物的特点。大多数的不满足,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被“评价心和比较心”想出来的欲望障碍住了。
3、评价心一起,优缺点出现。那标签化的概念符号和接触的新信息,完成了建立了眼前的评价标准,这评价标准一出现,就会让我们感觉到好坏对错,就容易产生期待并跟当下对立。
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短视频、信息推荐平台,就是带着让你起心动念的信息来诱惑你的,就是为了让你购买来刺激你的。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定力,你就很容易被这些信息带沟里,就会出现边看边卖,甚至不看也想买,让你为了吃饭的事情,吃不好饭,为了睡觉的事情睡不好觉。
就如同女儿那个铅笔盒一样,不是因为她看到了其他同学有不同的铅笔盒,不是因为她看到了网上有不同的铅笔盒,就不会对自己的铅笔盒其分别心,起厌恶心。
根源不是你拥有的不够好,而是你通过“评价和比较”生出了不够好的想法。
在这评价和比较构建的欲望生产线里,面对全球化的互联网信息推荐能力,你拥有的再多你也不会满足,财富自由就是个伪概念。
我们头脑的注意力都被那比较出来的新欲望给劫持了,我们开始抗拒当下,我们开始渴望满足那比较出来的“新欲望”。
于是,我们会发现,今天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忙碌,但结果却是我们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累,越来越空虚...
我们居然要这么复杂的忙碌才能活下去,是我们厉害了还是生存能力退化了?
今天这畸形的忙碌闭环,犹如叔本华说的那句:财富犹如海水,越喝越渴。
本自具足的“看法”
我们说本自具足,并不是什么都不需要了,而是要学会区隔需要和想要。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到:
我们本来以为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到头来却发现大多数需求都是被生产出来的。
面对今天物质过剩的生存环境,在我的消费观中提出过两条消费戒律:
1、对于消耗品:不够用再买。
2、对于工具品:不能用再买。
而真正如何评价不够用,不能用,避免产生更多的欲望,就先要建立“本自具足”的看法,这看法的核心就是:
通过“本自具足”的视角,发现当下“具足一切”的价值。
这绝不是绕口令,而是告诉我们当下的一切好不好,不取决于你感知到的对象,而取决于你如何感知。
量子力学奠基人普朗克说:意识决定物质。这意味着:“不是看到什么想什么,而是想什么看到什么”。
面对当下的感知,我们可以用两个“本自具足”的看法来化解执着,安住在当下:
1、专注优点体验法。
2、无障碍觉知法。
具足:专注优点体验法
面对当下的事物,给自己一个在当下“发现优点”的任务,去告诉自己当你讨厌它的时候,并不是它本身不好了,而是自己“想歪了”,想办法回到它有很多优点的财富角度去审视,通过切换角度完成对当下事物“优点”的发现能力。
我们说人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一个人一旦匹配了适合自己特点的人物就是优点。
其实万事万物也是如此:
万事万物没有优缺点,只有特点。找匹配万物特点的任务,任务对了,就变成了优点。
所谓的价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解决具体任务中呈现出来的。当你能够列举出当下事物可以解决足够多的任务时,它那“具足一切”的财富就被你那“本自具足”的看法发现了。
偶然的机会,微信推送了一辆新款智能驾驶汽车的视频信息给我,经不住诱惑的我点进去看了一下,呀好漂亮,呀好智能,呀...当我在喊呀的时候,就已经起心动念了,就已经感觉自己的那辆车不香了。
于是,以后只要开车,就会带着视频里讲到的“外观”、“智能”等任务角度去跟自己的汽车的特点去比较,怎么比怎么不香,怎么感觉自己的这辆车已经没法开了。
直到有一天自己跑步的时候,突然领会到了“具足一切”的看法,就带着这个看法用找优点的任务,重新复盘了一下自己的汽车:
1、停车任务:我的车好停车。
2、加油任务:我的车耗油少。
3、投入任务:我的车功能少,耗在车上玩耍的精力就少。
4、保养任务:我的车保养方便。
5、成本任务:我的车保险便宜。
6、空间任务:我的车空间好。
7、我的车。。。
我一股脑罗列了一下好几条,就如同女儿的铅笔盒一样,突然发现我的车挺好的,我开了这么多年居然没有发现这么多优点,于是当我带着我的汽车“具足一切”优点的想法重新开车的时候,我居然有重新喜欢上了我的汽车。
同样,我们面对今天的经济形势,你可以看到全都是问题,但如果你通过找“优点”的任务,你也可以看到的全是机会。
1、是这个环境:给了我们不做经验延长线,建立新能力曲线的成长机会。
2、是这个环境:让自己尝试摆脱对“工作”的绝对依赖,尝试把爱好作为自己的事业。
3、是这个环境:让自己内求于心,发现让自己满足的不再是更多物质,而是一个个评价而出的“看法”。
4、是这个环境:让我学会了做饭,学会了...
喜新厌旧,是人性的特点,但这个特点一旦放入到对事情的评价上,就容易让我们丢失了现有人事物的好,失去了对现有存在的珍惜,失去了那当下独一无二的体验。
具足:当下无障碍觉知法
无障碍觉知法,才是修行的究竟法门。即:看山就是山,在看和山之间不再有任何的障碍,就是纯然的去觉知,觉知那当下的一切,而不起心动念。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尤其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过多的知识帮助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生存资源,但同时也赋予了我们足够丰富的评价和分别心。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即无不为。
这里日益的是知识,日损的则是为人处事的道理,但相同的却都是由那抽象的语言符号构成。
这抽象的概念符号即是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又是产生构成评价心和比较心的标签要素。
符号越多,分类越丰富,我们的企图心就越多,评价标准就越多,于是我们产生的评价心,比较心就越来越高频。
我们说评价心一切,当下即不香,因为每一个评价标准,都会生出一个自我,ego,我一出现,就会产生我想要,我讨厌,我...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拥有知识多的人,所需要的修行难道就越大,因为他们的评价标准足够多,那丰富的知识和修行所需的定力往往就存在着一定的对立性。
对于我那辆汽车,如果我不懂什么叫智能驾驶,没有什么好看时尚的视觉感受,就不会起心动念,产生想要购买的欲望。
对于女儿的铅笔盒,就是无评价的体验,就没有喜不喜欢的铅笔盒。
我们说修行,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面对这独一无二的当下,我们能够不带着一个个分类符号构成的评价心、企图心去看、去听、去体验。
吃饭的时候,就专注的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全然放松的睡觉,走路的时候,就全然的走路,看风景的时候,就纯然自在的觉知风景。
当自己的身心灵都在一个频道时,那感知到的,觉知到的都来自当下时,才真正让自己安住在了当下。
这个时候,就没有好吃不好吃的饭了,就没有好看不好看的风景了,就没有好不好走的路了,就没有好不好的汽车了,就没有好不好的铅笔盒了。
在无障碍的觉知里,灭了好不好又跟好不好无关。你和当下之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真正能够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风景就是风景。
正是这“本自具足”的视角,让自己觉知到了当下“具足一切”的价值。
总结:
1、满足感来自内在的觉知,而不是外在的物品或条件。
2、通过觉察现有物品的优点,化解对外物的依赖。
3、通过无障碍的觉知,在独一无二的当下获得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