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如气球

体娱   2024-10-28 08:09   北京  

修行,就是对付念头

修行,从更具体的命题来看,就是:如何对付念头。‍‍‍‍‍‍‍‍

佛学里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槃寂静。这其实都是对付念头的方法;破我执,破法执,降服执念,这里的执,也都是对付“执念”的注脚。

在之前《修行:意识与潜意识 的对决》中曾经提到,我们大多数的念头都是通过潜意识冒出来的,它的出现往往不被我们掌控,会因自己的记忆、习性、动机、欲望而联系在一起。‍‍

从意识的角度,我们都知道要早起早睡,我们都知道抽烟、喝酒、刷视频对身体不好,但我们仍然会因为潜意识的欲望和评价,而创造出那大量的刷短视频、抽烟、喝酒动作,让自己睡不好,吃不舒服。

从意识的角度,我们都知道要活在当下,才更自在,我们也都知道“评价”更容易让自己抗拒当下,并产生贪嗔痴的情绪感受,但我们仍然很难控制住,这就是潜意识的能耐。

总结起来,潜意识有三个特点:

1、喜欢刺激:当我们养成了这刺激自己的习惯,我们一旦停下,就会很难接受,这也就是我们抗拒当下的原因,一旦当下没有东西能够刺激自己,不能满足那潜意识激发的欲望,我们就无法自己了,这种持续获得刺激的动机和欲望就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2、喜欢评价:当我们掌握了更多语言符号后,也就更喜欢用这些语言符号去理解眼前的一切,于是,那评价心、分别心就被激活了,一旦评价,就会产生期待,期待心一起,当下既不香。

3、追求确定:无论是记忆中的刺激还是评价中期待的,这些都会变成一种新的目标让我们去追求。然而任何情绪状态都是都是有因缘和合的变化条件构成,条件变化,状态变化。当变化到来,就跟那追求确定的目标冲突了,于是我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重新获得那确定的结果,这执念,妄念就产生了。‍‍‍‍‍‍‍‍‍‍

这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一头是追求确定性的目标,一头又是不断变化的条件,中间就是那习惯刺激,喜欢评价的触发机制。使得我们每时每刻都欲罢不能,抗拒当下成为了常态。‍‍‍‍‍‍

表面上看:我们的焦虑,我们的空虚,是因为追求的结果无法达到,但更本质,却因自己“无法活在当下、无法领会到当下具足一切”而起。

于是,我们为了在当下获得那更好的状态,就必须要降服潜意识激发出的那一个个执着念头,这便是修行。

而这修行,就是降服那“执念”,化解那“执念”的觉知过程。


念头,即气球

而这“念头”,如果让我找一个日常更具像的比喻,我更会认为是气球。气球,顾名思义是由空气构成的球。

气球有几个第一性原理:

1、气球,不是无缘无故变出来的,就是被气吹大的。

2、气球,越吹越大,越大对能量消耗越大

3、气球,你放在那里不管,就会泄气。

如果把这空气变成“执着的结果”,就变成了“执着念头”球,这就是我们要对付的执念,这执念也有几个第一性原理:

1、执念,不是无缘无故出来的,就是被你“那确定性执着”投入而变大的。

2、执念,越追求念头就越膨胀,越膨胀对身体能量消耗越大

3、执念,你放在那里不管,就会泄气。

一个概念多的人,一个时刻总想着刺激的人,就如同一个会吹气球的人,可以吹出各式各样的气球,把那活在当下的能量被气球给吸走。

而那些平和的人,则就如同一个看气球的人,不参与到气球本身变化中,就站着旁边,做一个观众去看那多彩的气球。

从这个角度讲,吹气球的人,就是执念,而那看气球的人,这就是关照。


修行,做一个看球人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

这“照见”者,讲的便是这看气球的人,看得多了,自然就发现了这气球的无常性,一会大一会小,一会消失,一会有冒出来一个,自然也就不再执着某一个球的大小,真正领会到了那变化的规律,于是,就可以化解那执着而起的一个个念头。

这无常性的类比还有就是云朵,云朵是由风和水等各种条件因缘和合构成,并会因为风和水等构成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我们非要陷入这云朵的确定性存在,焦虑是必然。

我们只有领会到这云朵的无常性,才能够接纳云朵在当下独一无二的出现,才不会执着于看着云朵,心里想的却是一直拥有云朵的执念。

修行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气球也好,云朵也罢。一切不过都是我们表现内心对于“破我执”的理解而已。然而,概念符号总是抽象的,理性的,无法全然把内心那个真正的觉知表现出来。

真正的领会和感受,还是要回到附近,回到具体的生活日常中,回到一个个念头升起的瞬间来觉知,来观照,并最终在领会到那“缘起性空、那“妙有真空”、那“活在当下”的神奇之处。

总结:

1、化解执念,是修行的核心任务;

2、念头如气球,越执着越膨胀;

3、观而不入,领会“无常”,化解执念。

超级4P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