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不是“说教”

体娱   2024-10-08 08:48   北京  

知识的多,智慧的少


一谈到启发,我们会很容易跟“说教”联系在一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这却是不同的行为模式。


“启发”和“说教”看似都是沟通的一种形式,但背后的目的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1.我们会带着“事情如何做,去说教”,会带着“人应该如何活,去启发”。


2.说教,是事情即目的,启发,则人是目的。


3.说教,背后是解决事情的知识,启发,背后是如何体验生命的智慧。


道德经里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即无不为“。这里面“学”的就是解决问题的知识,而“道”则是做人的智慧。


知识是越多越好,越多我们获得的生存资源越丰富,当然欲望也会因为知识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膨胀。


智慧则是让我们欲望越少越好,越是简单的道理,越容易让我们知足常乐,清心寡欲,正所谓灭了欲望,跟欲望无关。


而就今天的教育体系,商业体系,生活体系来说,我们陷入了知识为导向的世界,被动强化,形成了那统一性、同一性,标准化度量的价值观念。


从知识掌握角度没有问题,但只有这些方式,就必然会障碍了我们领会智慧,活出自己的清净之心,过度的知识和信息泛滥,必然会高频激活我们的评价心,生出那产生期望和恐惧的情绪,于是我们状态持续起伏不定,纠缠波动。


在《一切都是“状态”学》中曾提到,我们忙碌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是状态学,从获得正能量状态来说,智慧也好,知识也罢,说教也好,启发也罢,最终都是让自己获得好状态的手段。


而那“接纳当下,才能拥有当下” 的智慧,就是让自己持续获得好状态的“道”。因为:


在活在当下的生命体验里,我们不再有什么恐惧和期待的波动情绪,只有那随喜赞叹的自在状态。



启发,是接纳和共振


启发,这个概念的领会,应该是从去年自己发愿《启发他人,成就自己》开始的,并随着自己《领会“六度”》的深刻,才真正对这个概念有了一点感触。


启发,简单来说就是:忙不添乱,让他人回到自在好状态。


但就这一个“帮忙不添乱“,我们就很难做到,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表面上带着对他人好的口号,但做的却是对他人添乱的事。


“说教”就是一种。我们表达的都是对他人好的概念和道理,背后却是自我表达欲望,掌控他人的执念显现。


我们说越具体,越深刻,要秉承帮忙不添乱这个原则,让他人状态变好这个目的去入世行动:首先就要空掉自己的执念,尤其是空掉想要改变他人的执念,去 接纳他人,和他人同频共振来展开互动。


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是在故意犯错,我们眼中别人的错都不过是我们自己评价出来的而已。


711 创始人铃木敏说:不是为顾客着想,而是带着顾客立场去想。当我们带着对方的立场去想的时候,才能够接纳对方当下的状态。


  • 接纳心一起,便发现对方原来具足一切财富,接纳全是优点,不接纳全是缺点。


  • 那具足一切的看法,不过是放在某个犄角旮旯里,忘记了而已。


  • 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提醒他,找回那本自具足的积极看法而已。


我曾经在《最公平的两件事》中曾经提到过:这个世界最公平的两件事:


1、所有人,都须一分一秒得过。

2、所有事,都可有无限看法。


作为一个启发者,就是带着接纳的心,去跟对方同频共振,一起找到本属于他自己的好状态看法而已。这接纳和同频共振,再继续具体和深刻就是三步:


1、接纳他的现状,去理解他的状态;

2、基于对方立场,用对方理解的语言和语境,熟悉的比喻来拓展新视角;

3、用更积极的新视角跟对方同频共振,就容易化解问题。


接纳他、启发他、化解它。


也是在这持续的启发愿力的实践中,自己总结出了启发他人的戒律,并在《用“六度”心,行一切事》中提到自己启发他人的三条戒律:


1、不能因为自己的功利心,而有所保留。

2、别人没需求,不能主动灌输,强迫他人接受。

3、尽可能站在对方立场,给出更简洁的行动建议。


自己整理的这三条戒律,绝非心血来潮,就是带着帮忙不添乱的原则,让他人状态变好的角度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启发,做任何沟通表达都要建立在:


别人不是故意的”,这个前提下去接纳对方,才能够跟别人同频共振,一起互动,去回到那本属于对方的好风水状态,这才是真正帮忙不添乱的启发他人。



总结:


1、知识解决事情,智慧化解烦恼;

2、说教是灌输,启发是醒悟;

3、启发的关键是接纳和共振;



超级4P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