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是什么?
吃饭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
沟通的时候,你听到的是什么?
走路的时候,你感受到是什么?
看到的真是饭吗?听到的真是声音吗?感受到的真的是马路吗?
这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我们居然无法坦然的直接回答是。
这就是我们日常的真相。
我们是在用何种方式看,何种方式听,何种方式感受?是不是透过自己的企图心、评价心、分别心在听、在看、在体验?
如此一来,我们在看和对象之间被符号,标签化,评价心遮挡了,使得你看不到那独一无二的当下实相。
看花不是花,是不好看的花,鲜艳的花,low 的花,是...
你看到的不是眼前那花的实相,而是围绕着花展开的标签化符号,是评价花后的好坏对错评价感受。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
面对这独一无二的当下,我们已经看山不是山,看到的仅仅是那一个个评价的结果、一个个标签化的符号。
同样,让你起心动念的,让你充满期待的,让你充满恐惧也不再是那当下,而是评价出来的欲望执念,让我们欲罢不能,让我们对当下抗拒,对当下不满足。
不满足的是什么?
面对当下这独一无二的实相,这因缘和合的“妙有”,我们居然无法安住在当下。
我们被头脑渲染出来的念头就障碍了本来应该安住在当下的注意力,使得身心灵分离,各干各的。眼前的,脑海的,都是来自两个平行世界的东西。
渲染出来了什么,让我们不满足?评价标准。
是那过度抽象的理性,把记忆和新信息抽象成评价标准,把当下抽象成标签化彼此进行比较和评价。
当下一旦被变成了量化的符号,就变得可以被运算,被评价,被度量,进而产生好坏对错的结果。
这便是符号化的副作用,固然符号化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搞定具体事情的路径,但这些符号化同样可以干扰你去觉知,干扰你专注当下的定力,让你在看和对象之间被一个个符号化构成的评价标准障碍住。
并被那评价标准驱动着不断产生渴望,期待,恐惧的情绪。
康德说:客观世界不可知,我们可知的都是我们自认为的世界。
我们对于世界的好坏对错都是评价出来的,世界哪有什么好坏对错,有的不过是一刻刻转瞬即逝的当下,一刻刻独一无二的当下而已。
没有哪一刻是相同的,每一刻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并作为下一刻的条件继续流转下去。
既然每一刻的当下都独一无二,又哪有有什么标准能能对当下指指点点。
谁在不满足?
是什么让我们不满足?
是那符号化、标签化构成的评价标准让我们产生了好坏对错的不满足,而变成了进一步的欲望执念。
是谁在不满足?
是那个一次性的自我,那个评价标准生出的自我。自我是一次性,并非是连续性的,我们感觉到连续性,不过又是那记忆中抽象的符号在作梗而已。
同样的事情,我们会因为记忆中的符号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产生所谓“我”的不同欲望。
小时候,看到家里的河,家里的山是最美的河,最高的山,现在回去再看却发现不过是小水沟,小山坡而已。
山没有变,河也没有换,变的、换的是我们评价标准,是那个新评价标准生出来的 新 ego,新自我。
评价标准就是自我,自我就是评价标准。一评价就出现自我,评价标准变,自我就变。
所谓我的恐惧,我的期待,我想要,不过都是评价的产物而已,哪有什么真正不变的我,一切不过是过度抽象化的符号组合出来的评价标准而已。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我想说的是:语言并不能言尽存在。因为存在是足够丰富的, 几个抽象统一化的符号组合并不能代替那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就像:一张公园照片,不能代表你在公园真实的体验一样,一个个符号也并不能代表当下这独一无二,随喜赞叹的自在体验。
在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每一刻都独一无二的世界里,我们是为了当下的独一无二而活,还是要被那头脑虚构出来评价标准,那个自我而困惑?
答案显而易见。去掉评价心,没有什么不满足,在独一无二的觉知里,自己本自具足,当下具足一切。
总结:
1.评价心,让我们与真实的当下隔离。
2.不满足,源于头脑虚构的评价标准。
3.自我,是评价的副产品,是一次性的符号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