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自己对“诸法无我”有了更深刻的领会。
我是谁?
当你这样问的时候,原来那显而易见的答案,却变得虚无起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唯一无法被怀疑的就是“我在思考”,这个时候我才真的存在,我就是那个怀疑者。
然而,我们大多试时候并没有怀疑。那这个我藏在哪里了呢?
显而易见的是:那个固定不变的我并不存在,我们口口声声说的那个我,也并不真实。
我是暂时的组合。
是一堆因缘和合的条件组合成了那个所谓的“我”。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没有那个确定性的我存在着。
不信可以做一个实验,当我们说我很痛苦的时候,这个痛苦的我是如何形成的。
是因为某个人不回我信息,他不回你信息你就要痛苦吗?因为我认为他对我有意见,“有意见”真实存在,还是你假设出来的?
微信+信息+对方没有反馈+我认为有意见,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那个我的痛苦。而那个我就是从“我认为有意见”的时候跳出来的,怎么跳出来的?
评价。
我把“别人没有给我反馈”这个现状 和 心目中那个“马上反馈”的理想目标进行比较时,那个我就跳出来了。
表面看:是别人没有回我信息,触发了那个所谓我的痛苦。背后却是我们那放纵的“评价”,组合出了那个自我。
现实与理想差距越大,那个自我的负面情绪越大,相反就是满足和快感。
这就是我,那个称作“我”的那个东西,事实上是由变化的经历、感受、想法、和感觉等条件组合出来的,并在评价中变得具体起来。
我怀疑是一种评价,我比较是一种评价,只要想要追求确定性,就会组合出那个执着的自我。
然而,我们会发现,世间一切都在变化,眼前流转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并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继续变化下去。
无论从宏观尺度去看我们的情绪,还是在微观世界看构成这情绪的波动能量,没有什么是不变的,量子,光子,细胞,还是代谢的组织,无时不刻在变化着。
在这样“诸行无常”的基本盘下思考,就有了阶段条件组合而成的那个“自我”。
幸福不存在,痛苦不存在,真理不存在,一切都不真实存在,存在的只是这个阶段的评价心,不评价,就不会触发那个自我。
即便伤痛,不评价,就不会苦,顶多只有痛,正所谓痛而不苦。一个人的时候,你只要不评价,也不会孤,正所谓独而不孤。
为何要随喜赞叹,就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总想着琢磨出个 123,总想着比较出个恐惧和期待。
当我们分别心一起,那个我就站出来了,喊着“我的眼睛就是尺”,喊着“我为世界立法”,用好坏对错去评价一遍,于是本来那个随喜赞叹的当下就丢失了,留下了那个评价出的念头,无限的执着下去,把那本来自在体验的能量都偷走了。
为何要求:畏因不畏果?
就是让我们只关注做事情的发心,把注意力都放在这自在专注的当下,而不要游离去评价,不去追求那个脑洞渲染出来的果。
正所谓评价心一起,当下即不香。
回到开始,我在哪里?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我”,只有那不断变化的条件。那个“我”不过是不接受条件的变化,而起的执念而已。
于是,我就出现在那不断变化的条件组合里,我就在出现在那追求确定性的执念里。
而那情绪就是这组合和执念的斗争后果,一头是变化的条件,一头是想要控制的确定性执念,而那个情绪就是我的“显示器”。
我就跟天上飘来的云朵一样,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变的内核,不过是空气、水因缘和合的结果而已,云会飘走,云会散去,而那个条件也会而成的“我”,也会因条件的变化而被化解。
总结:
1、“我”是条件组合的暂时产物。
2、评价心,构建了“自我”。
3、自我与情绪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