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执着
执着是什么?
执着是指对某种事物、想法、情感、或目标产生强烈的依恋或固执不放的确定性追求态度。它无法轻易放下。
在心理学和哲学中,执着往往和“ego”(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因为自我习惯于用固定的观念和期望去定义自身和外界,从而对所认定的事物产生依附。佛教中强调“执着”是导致痛苦的根源之一。
因此,破执念就是修行中正要的功课,而这破执念通常会有三类执着:
1、破我执。
2、破法执。
3、破空执。
这三类执着,每个人会因为实践经历的不同,而对其解读也会不同。
任何解读,都是要带着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展开的。今天就结合自己的实践领会,来破解下这三类执着。
我们说一体两面,执着是生命体验的一体两面,一面是执着,一面是活在当下。
如果我们要活在当下,就必须要破解执着,因为所有的“执念”都是对当下的抗拒,执念心一起,当下即不香。
如何度量你是否活在当下?我个人体会最深的就是:
活在当下就是身心灵一体,即:身体感知的,心灵觉知的都是一件事。
而这三类执着就是让我们身心灵分离重要的罪魁祸首。
而从构成执着的逻辑上来看,直接显现的就是我执,构成我执的往往就是法执,成就法执的又是空执。这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是嵌套的。
因此,我们修行,要破解执着,就要先从破我执开始。
破“我”执
破我执的核心不是这个“执”,而是“我”。或者说“执”字不过是“我”的后果。
有了“我”必然执。就跟你吃了辣椒必然闹肚子一样。闹肚子就是让肚子的不舒服的果,而产生这个果的原因是因为你吃辣椒了。
只要我们执着于“我”,就必然让我们产生执着。
这“破我执”,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执着的直接显化,我们今天产生烦恼、产生焦虑的主要来源,纠结的大多数,都是源于这“我的执着”。
从安慰的角度讲,我们会劝别人不要那么执着。
然而,问题不可能由产生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来解决,我们真正要破解这我的执着,仅仅靠安慰是不够的,我们就必须理解这个“我”的由来,才能够从根本上破解这个我的存在。
我是怎么出现的?
佛系里讲“五蕴皆空”,这个五蕴就是我的产生过程,既然是五蕴皆空,说明这个自我,本就不存在。
因此破我执,就是真正让自己领会到这个”我“本不存在的实相。
而要领会我不存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评价“,这也是五蕴中色受想行识中的“想”。
简而言之:这个“我”是想出来的,或者说是评价出来的。
这个我出现的过程,具体就三步:
1、面对眼前的山, 你调出了记忆中“山的评价标准”。
2、用“评价标准”跟 眼前看到的山比较。
3、于是你产生了“我”认为这是个小山、不好看的山的执着看法。
然而,我们也都非常明白,同样是山,小的时候我们可不这样认为,那时候可是眼中的大山,好玩的山...
相同的对象,因为我们“评价标准”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我”。
这个我,其实是通过评价生出来的,是这个记忆中的“标准”和眼前的对象进行对比评价的时候,就会产生这个一次性的“我”。
反过来说:只要不评价,就不会存在那个我。
别人说了你一句,你很low,如果你不评价这句话,不解读这句话,就只是听到“你很 low”这三个字,你就不会起心动念生气,但如果你非要去评价一下,内心产生一个“你凭什么说我 low”的情绪,于是那个愤怒的念头就出现了。
这个念头的出现,你可以说是别人激怒你的,但从内观的视角看,也是你评价出来的。
你可以看到听到三个字,你也可以看到听到“别人指责你”,关键取决于你是否评价了“这三个字”。
这便是评价心一起,当下既不香的原因。
一旦评价,我们不再看山是山,而是用那个“我”的评价去看山。在看和山之间,出现了一堆“好坏对错”的执念,障碍了我们那看山是山的自在心。
因此:破解我,很就是要学会无目的的感知,放下心中那“好坏对错”的标准,去无挂碍的看,去无挂碍的听,去无评价的感知,看什么就是什么,听什么就是什么。
破“法”执
法执,这里的“法”是什么?表面上说是看法,说法、教义,但这看法背后,却是由一个个“标签,符号,概念”构成。
是一个个的概念符号,构成了我们的“法执”,成为了具体的看法和做法。
禅宗中核心要义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十六个字,这里面中的不立文字,就是对语言符号的执着警示。
有的人会说我们学的知识不就是概念符号构成的吗,没错。
在以物质是目的世界里,概念符号构成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效用相对确定性。
但一旦转向人是目的,这些概念符号就变成了确定性的反面,成为了执着的罪魁祸首。
我们越是对事情执着,就越容易把这种执着培养成一种认识习惯。
当我们工作的时候,特别强调 KPI时,回到家里,就容易带着这种 KPI 的执念跟家人沟通,这个时候,执着就容易显现出来,冲突在所难免。
之前思考中曾提到过:工作说的是数学话、生活说的是语文话。
尽管我们都是用概念符号构成的概念去表达自己想法的,但工作的想法往往不会把人作为目的,更是围绕着那执着的数字作为目的去展开诠释。于是,过程的逻辑性、执行力、可量化就非常重要。
然而,画风一转,回到家里。我们追求的目的不再是那冰冷冷的 KPI 了,而是那有温度的感受了,这个时候,你还用逻辑性、量化性去讲道理,就是最不讲道理的了。
这就是“法执”。
与其实是文字符号构成了法执,不如说是那确定性的标签构成了符号。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我更会认为:语言不过是存在的外衣,不是存在的家,因为他无法言尽存在。
存在不是由一个个抽象的、标签化的逻辑符号构成的,存在是因缘和组合而成,是无法用仅有的文字符号言说言尽的。
符号是怎么来的?
符号是从记忆中来的,并会随着记忆的变化,使得符号的参数在不断变化。
小时候的大山,长大了变成了小山。这就是因为自己环境和感知的变化,对于大山小山对应的评价参数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大是必然。
这些比较参数的膨胀变化,就必然让我们更容易抗拒当下,并产生更多更大的欲望。让我们一刻不停的为这符号参数构成的新标准去刻意忙碌。
表面上看我们是在追求确定性,追求安全感,其实背后却不过是被新的评价标准控制了自己。
符号就如同一张照片那样,把我们每一刻独一无二的体验记忆抽象成了一个个确定性的画面符号。
你去故宫游玩,拍了一张照片。你非常明白,这张照片并不能代替你在故宫里的体验,同样,我们也要非常深刻的认识到:
1、符号言说的存在,并不能构成那个真实的存在。因为存在是变化的,而符号本身就是一个个确定性执念的载体。
2、当我们用那一个个标签化符号构成的评价眼镜去看世界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而是一个个确定性符号构成的执念。
我们没有必要被那些概念符号灌输的观念障碍主我们享受此在的感受。概念符号不过是眼镜脏了的污垢,我们要去法执,就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因此,我们说破法执,我们要破的是什么?
就是:”要破除对标签化、抽象化、记忆化构成的符号依赖“。
1、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每一刻都独一无二。
2、它无法被那确定性的符号言尽,更不能被膨胀的符号控制。
3、学会不评价,不标签化的对待当下,尽情自在在当下绽放。
破“空”执
是评价构成了我执,是符号构成的评价标准,出现了法执,那么空执又是什么?
一想到“空”,很多人会理解为“虚无”。
我对于空的理解不是虚无,而是“妙有真空”。
“妙有真空”这四个字真是好,即强调了“非无”,又强调了“真空”。这非无和真空看起来好像对立的,其实不然。
用我们熟悉的“时间、空间”概念理解就更容易一些。
1、时间里“妙有”:是指当下的妙有。每一刻都独一无二,每一刻都具足一切,所以它妙有。
2、空间里“真空”:如果你要去解剖这“妙有”,又会发现没有什么实在不变的本质和内涵,而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众多条件构成的而已,并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真空”。
这“空性”和“空执”,同样是“空”,却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空性意味着没有确定不变的本质,构成妙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
“空执”则陷入了一切都没有的执念,这种执念会让自己陷入到一个无序内耗,认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和价值,而让自己支棱不起来。
我过去就曾陷入到这种无限内耗中,总感觉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于是做啥时候都很虚无,都很被动,眼里无光。
好在看到了佛学的这些概念,看到了尼采的超人意志,触及了自己的灵魂,又重新支棱了起来。
这所谓的“空性”,就是有独一无二的当下和因缘和合的条件组成。
也正是这“妙有真空”,让自己认识到了缘起的价值,让自己认识到了愿力的意义,认识到这独一无二的当下,正是由过去的条件因缘和合叠加而成。
而所谓破“空”执,就是让自己带着“畏因不畏果”的愿力活在当下,不要执着于什么都没有的“虚无”念头去虚度当下。
从这个角度讲,破空执,更多的还是让我们领会到当下的“无常性”,领会到当下那“独一无二”的因缘性,让自己更珍惜当下。
或许,从表面上看 “空” 好像是消极的,但如果我们把状态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角度去审视,却发现“这空性”,非常积极。
是这因缘和合而成的“空性”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能体验的,能拥有的只有当下,我们更应该在这独一无二的单下中,充满愿力的,畏因不畏果的去绽放自己。
正所谓:用六度心,行一切事。让自己“行于空性的妙有,而不住于虚空中”。
总结:安住当下,一切皆不执着
从评价心而起的我执,到看法、评价符号而起的法执,再到什么都没有的空执,一切都是在告诉我们不应该陷入到某一个确定性结果的追求之中。
而要破解那确定性结果:
就要摆脱那起心动念的评价心、摆脱概念符号的依赖,摆脱那虚无的执着,让自己身心灵一体,秉持愿力,畏因不畏果的安住在这独一无二,因缘和合的当下。
当我们身心灵都安住在当下了,那期待出来的,回忆出来的时间感也就没有了,没有了时间感,哪还有什么生死的恐惧,哪还有什么期待的欲望,只有那当下那随喜赞叹的专注和觉知。
总结:
1、破我执:认清“我”的虚幻本质。
2、破法执:放下对概念标签的依赖。
3、破空执:领会无常与妙有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