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时,“当下”失

体娱   2024-10-21 08:07   北京  

不断涨大的“想要”

从小到大,都是被带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鞭策成长,让自己离开农村,前往大城市发展是忙碌的基本盘。

好好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好好奋斗,就能赚到更多钱,好好...‍‍‍‍

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刻意练习中养成了“期待”的习惯,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围绕着那“想要”的目的而展开劳作。‍‍‍‍‍‍‍‍‍‍‍

而这目的地又跟身边的价值观念联系着,当“面子、车子、房子、票子”,这些作为了我们的目的地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当下变成了这“面子、车子、房子、票子”的奴隶。‍‍‍‍‍‍‍‍‍‍‍‍‍‍‍‍‍‍‍‍‍‍‍‍‍‍‍‍‍‍‍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在活,而是为了那“面子、车子、房子、票子”在活。在这样的语境下,自己当下到感受和状态被狗吃了,变成了“不是活力,而是活着”了。‍‍

固然,作为人的生存性,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源 来 确保我们基本的衣食住行,但却不是由“面子、车子、房子、票子”构成那无限续杯的“想要”欲望来完全掌控。‍‍‍‍‍‍

需要的资源可以被量化,想要的欲望却会跟随身边环境变化而不断长大。‍‍

小时候 10 元钱,感觉很多。这个“感觉很多”并非是 10 本身很多,而是这 10 元跟身边小伙伴情况相比较得出来的。身边拥有10 元钱的人并不多,才使的你感觉 10 元很多。

现在 1 万元,你也不会感觉很多,从购买力的角度讲,万元远多于曾经的 10 元,但从满足感的角度,万元却并不如当初的10 元,只因身边拥有万元的人太多了。‍‍‍‍‍‍‍‍

于是,当我们见过了所谓的“世面”之后,我们那想要的“目标标准”也跟着“膨胀”了。‍‍‍‍‍‍‍‍‍‍‍‍‍‍‍‍‍‍‍‍

这便是想要的无常性,跟你感知到的信息,要比较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使得你要满足的标准水涨船高。‍‍‍‍‍‍‍‍‍

在“想要”的世界里,“面子、车子、房子、票子”的满足边界感被进一步放大,而在现状和满足边界之间,便是我们那日复一日被动劳作的刻意姿势。


想要时,当下失‍‍‍

大多数人,正是在这样的观念强化下来到今天。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也就养成了:那当下是为了目标欲望而服务的思维模式。

前半辈子拿命赚钱,后半辈子拿钱买命,现在上学就是为了未来有个好工作,现在工作就是为了未来有个好生活...‍‍‍‍‍‍‍‍‍‍

每个人,几乎都活在这想要的期待里,无法自拔。表面上看天经地义,跳出来看却又有点离经叛逆。

如果说我们当下是为了未来,那从更大的尺度,我们活着是不是就是为了死亡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让我们回到了这“活在当下”的重要命题。

那“想要”不过是我们“想”出来的而已,更为麻烦的是,我们一旦想要,就跟当下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或者说:想要”和“当下”是对立的,想要会让自己抗拒当下。“想要”心一起,当下即丢失。

我们之所以“想要”,正是因为当下和那评价的标准产生了差距,这个差距使得我们对当下产生了不满足感。于是,我们产生期待,期待满足那个想要的欲望。‍‍‍‍‍‍‍‍‍

但我们不曾认识到的是:

1、我们能感知、能体验的仅有那当下。‍‍‍

2、当下,因变化条件组合而成,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3、每一刻当下,都“独一无二”,并没有什么好坏对错。‍‍‍‍‍‍‍‍‍‍‍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说当下本自具足、当下随喜赞叹的原因,每一个当下就如同每一个孩子一样都是那么独特,没有什么“想”出来的标准能够障碍住他的独特。

这也就是:“状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的重要原因。

这状态的获得,就是能够接纳当下的独特,把当下作为自己仅有的财富,去体验,去投入,去创作。

现在不是为了什么期待的未来服务,现在的目的就在现在,现在的状态就是你当下的意义,就是你的目的。‍‍‍‍

在人是目的的世界里,我们不应该用所谓“面子、车子、房子、票子”的标准符号去量化,去度量那一个个“本来独一无二”的当下。

之前思考中曾提到过:

评价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而想要就是评价的后果。

一旦碰到跟评价标准不匹配的人事物,或者说是大于自己评价标准的人事物,就必然会产生期待。产生想要满足的新欲望。‍‍‍‍‍‍‍‍‍‍‍‍‍‍‍‍‍‍‍‍‍‍

一旦产生“想要”,我们那本来体验当下的注意力就被欲望抢走。‍‍‍‍‍‍‍‍‍

正所谓:“想要”时,“当下”失。‍‍‍‍‍‍

有一个概念叫“灵魂脱壳”,用在今天文章的语境里,即:

当我们”想要“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脱壳”了,脱离了那个身心灵协同,全然专注在当下的创作投入。

就因为这”评价“而生的”想要“欲望,让我们眼前感知到的 和 心里想的 分别跑到了不同的频道里,正所谓看山心里想的却不是山。

于是,我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于是我们为了吃饭的事,吃不下饭,为了睡觉的事睡不着觉。

想要心一起,当下皆全失。

那“想要”都是我们自己假设出来的,评价出来的,只有当下才是真实可感知的,当下没有什么好坏对错,因为它独一无二,只要你接纳它的独一无二,你就拥有了它,让你活在这可感知,可体验,可创作独特当下。

在这生命有限性的世界里,我们仅有的,仅能体验的、仅能创作的,就只有这独一无二的当下。请小心那些想出来的念头,那些评价出来的欲望,把我们仅有的能量给偷走了。

又回到那句话:你本自具足,当下具足一切,只不过我们多想了一下,评价了一下,就把这具足一切的财富给丢失了。

总结:

1、“想要”没有边界,随见识不断长大。

2、想要,会让你抗拒当下。

3、当下,是唯一拥有,可体验的财富。

超级4P
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