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轮第六十三讲:行前讲座&古文运动(下)|讲座回顾

文摘   2024-07-19 07:23   上海  




行前讲座&古文运动(下)

本次线上讲座由两部分组成,

首先是行前讲座的延续,

引导大家对辽文化,

辽与中原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着继续了古文运动,

将焦点集中在柳宗元之上,

从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开始,

带领大家对柳宗元这个看似熟悉的人物

从新的角度进行发掘和探索。

下面来看看同学们新的想法和感悟吧!




关于行前讲座


其实对于为什么辽要设立中京,我有这样的几种想法:首先,这里是其他四京的中心,能够更好的沟通这几地;从地理上而言,它处于大兴安岭和燕山的交界处,并且是老哈河的发源地,水草丰富,本身就是非常富饶的地方;同时,从政治上来说,中京还是兼有汉族的农耕特征(如城墙),以及游牧民族的地区(城内的大块草地),是重要的农耕与游牧交界地区。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辽政权才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从头建造了这样一座城市,并把它作为自己的京城之一。

顾子衿



在这次行前讲座中,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从宋朝到近现代燕辽地区的发展变化。其中有提到为什么代表了整个辽文化的中京没有申遗。于是我在下课后整理了中京作为辽文化的代表所蕴含的背后的文化特征,首先是“中京”这个名称本身就代表了背后“五京制”的概念,其次“中”这个字可能是为了仿照汉代“中原”文化所造的一个称呼,背后也代表着契丹文化和汉文化的交融,再者中京之中的建筑也代表游牧民族的建筑风格。所以我认为有这些因素中京足以申遗。

过铭辰





这次的行前讲座让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对于辽的一些介绍,尤其是关于他们是如何处理与汉人之间的关系的(毕竟民族融合是初中历史非常重要的一条主线),比如中京模仿了汉人的轴对称布局、有和汉人城市一样的城墙,但是又在城里留了草地可以放牧(注:此为笔误,应为城里留了空地,给契丹人扎帐篷),我听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挺惊讶的,第一反应是觉得有点不伦不类,但他们也在尽力保存本民族的特点(游牧和狩猎相结合),也体现在四时捺钵的习俗上,由皇帝牵头的行为来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本。樊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说他们可能是吸取了一些之前的民族的教训,比如北魏的鲜卑民族汉化之后完全融入了华夏人之中,而放弃了许多自己的习俗文化都没有传承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辽很了不起的一点就是做到了将华夏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辽塔传承了唐宋的建筑形制而比唐宋的建筑更宏伟。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契丹文没有办法破译、为什么没有开展大面积的印刷,(毕竟宋朝的印刷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契丹上层是以汉文为尊的、不是很愿意学习契丹大字,于是又发明了小字,我的猜测是这两种文字因为使用人群不够广泛而导致不是非常成熟、并且契丹小字的拼写很复杂,同一个词可以有许多不同拼写方式,可能就是因此才导致没有办法制成很统一的印刷标准。但我猜测这背后仍然有别的理由,如果朝廷想要推行一种文字,肯定会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完善、并制成各种印刷品分发下去,可能是大多数人以汉文为尊的心态吧。(一个挺离谱的猜测:搜了搜纸张发展历程,大部分纸张产地集中在南方,北方较少,会不会是因为辽的疆域在北方不太有条件造纸啊(?)

魏语彤



这次讲座中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点就是,辽在吸纳了汉族的文化后仍然尽力保留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如何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使自己更好的发展,同时自己的文化不被完全替代,仍然得到传承,我认为这对于今天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方萱沂


关于古文运动


从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我认为处处可以折射出现代人们的一种颓败感。我记得在广西,我们在柑香亭里休息时,朗诵了《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当时樊老师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橘子是散发着清香的,这也体现出柳宗元在寒冷中体现出自己的光彩。”柳宗元确实给柳州带来了文化气息,就像他诗中的橘子一样,剥开来便香远益清,香气久留在柳州此地,让一代又一代人嗅着这香气逐渐成长。但仔细想想,柳州只是柳宗元的贬谪之地,照现代人的心思,肯定会对这个地方产生负面情绪,包括我可能也会。现代人早已没有如柳宗元那般的心胸了,柳宗元不仅没有产生负面情绪,反而将柳州治理得很好,老百姓也把他作为神一样的存在(《迎享送神诗》)。

夏婧瑶



我觉得柳宗元是一个看得很透彻的,也很跳脱于那个时代的人。因为他自己从光鲜亮丽的神坛上跌落,所以能够看清人的两面性,看得见人们先前的阿谀奉承;也看见后面的冷眼相待,或者说是落井下石。再加上他又有才华就很容易能够理解其中的因果。但是,在他经历了这样的不公平,磨难,甚至是命运对他的重创之后,柳宗元没有放弃过“节义”。

他在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刘禹锡要被贬之后,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并且万死不辞的向皇帝请愿……这种种的事情都说明着柳宗元并没有被命运击垮。他在以不同的方式反抗,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生活,以刚直正义之气溯洄于时代的暗流…那,如今呢?

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在如今这个无病呻吟的文字到处横行,并且正在被人们大肆吹捧的时代中,我们又能够做什么,再去静下心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写出散文背后的内涵呢?

不随波逐流,而要守住节义,以个性,以最真实的情感去写作……不仅是文章,也是人生。

陈秋吟



在《小石潭记》中我反复背诵着其中心: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感慨他笔下小石潭氛围的清幽,同时被句翻折磨:)而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体会到的是在世态苍凉中,柳宗元以一颗赤诚之心,将仁德道义带给其他人,写下其失意的悲凉,与对心灵自由的渴求。他少年得志,踔厉风发,本该是发挥才干的大好时光,却遭人嫉妒被贬,与长安遥遥相望。让我很震撼的是,他从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到坠落泥潭的无权小官,本以为他会一蹶不振,但正如其名中的“柳”,柳树柔韧不易折断,虽有纤细枝条但仍结实有力。柳宗元亦是如此,强大内心和精神世界支撑着他抗过一次次困境。在荒蛮的柳州,柳宗元积极改变民生,其中让我最感动的一点是他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明路。或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也许再也无法回到长安,施展抱负,所以他将希望寄托于学生,助推他们实现自己理想。

韩愈说,正是因为柳宗元经历过从高出坠落低谷的感受,所以他笔下的文字才那么有力量。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王昌龄,若不是被派遣到边塞,他怎会写下气势磅礴的边塞诗呢?一个人的阅历与经历确实对其精神世界起到重要影响。

我觉得古文散文算的上是文学,即使他强调对偶等规范性的规则,但它传递出的主旨仍被人所不断感悟体会,那这便是艺术,是文学。

何雅馨





供稿 | 朱泽楠

排版 | 董奕祯




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教书育人楷模樊阳创立于1991年,面向上海中学生的公益教育讲坛。通过中西文学文化讲座、读书小组与人文行走,坚持经典阅读和研学实践,开创“行读万里”人文教育学习方式,与其团队先后获全人教育奖、华文领读者大奖等9项全国性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