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书院的同学们根据狄鹏老师和毛蕴哲老师的安排,分为了三组前往上博东馆进行暑期“唐风宋韵”书院行走活动。每一组都有各自研究的主要对象,分别是:雕塑、玉器、陶瓷。另外,本次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因而出现了现场没有指导老师、刚加入的新同学们参与其中、安排了采访环节等等情况。大家的行走过程中,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性的内容都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思考、获得了多元的体验感~
— 唐风宋韵 —
上
博
顾子衿(雕塑组):
在这一次暑假的唐宋雕塑主题书院行走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其实是我在引导新会员们时获得的启发,以及对于唐宋造像风格变化的重新思考。
“大家觉得,宋代的佛像究竟在哪里世俗化了?”第一遍看完唐宋的雕塑展,因为书院的两位老师都因故无法前来,我无意识间就开始模仿起了平时行走时,樊老师和万总的引导方式。见大家都面面相觑,我换了个问法:“或者说,在大家看来,这两个朝代的造像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显然,后一个问题对于新会员们而言好回答了许多。通过总结这些词语,我们成功对世俗化的定义达成了共识:用途的广泛化,形象的平民化,以及装饰的华丽化。
王宜然(雕塑组):
在探究问题时书院的院长提到了一个对于本次展馆的疑惑“为什么展馆会把世俗化这一词归于宋代?”对于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要落实到我们还在展内的时候了。
在展内我所看到唐代雕塑里佛像与观音居多,我推测唐代雕塑所重点服务于佛和观音等等。而宋代的雕塑第一印象让我觉得“平易近人”一点,再因展板上的引导语使我觉得宋代雕塑会更加偏向于现实主义,从而我推理出宋雕或许重点服务于人与人们的世俗。雇佣质疑,小组里的另几位同学也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可我们的院长就借此反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馆内我们所看到的不是宗教信仰(也就是不是佛与观音)的雕塑有哪些?”片刻思考后我们所得出了侍女像、狮子像、道士像这一些回答。可院长又做了继续的追问:“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像都是出自哪个朝代的?”转念一想,这些雕像好像却又都出自于唐代,宋代其实除了各种佛像也没有出示别的形象雕塑。那么为何宋代会让我感到“世俗化”和“平易近人?如果把“世俗化”这一词给到唐代会怎么样?世俗的定义又是什么?
关于这几个问题,院长先带领我们对于唐代的雕塑做了初步的定义;我们概括了唐代雕塑的特点,有灵动的、鲜艳的、有豪迈气概的、色彩丰富的、也有端庄的和慈悲的。于是她提出:“如果这些是对于唐代雕像“不世俗化”的定义,那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是不是就是来形容宋代以及“世俗化”的定义,例如死板、昏暗、拘谨、张牙舞爪?”这一思路使我抱有疑惑,经过后期的思考我觉得也许唐与宋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层层递进,所以也就不能用简单的“不世俗化”和“世俗化”来代入,不过院长当时提出这个思路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顾子衿(雕塑组):
既然宋代雕塑的用途更加广泛,为何我们在展览中看到的大多数非佛像的雕塑,都并非来自宋代?事实上,在大家的共同回忆和确认后,我们发现在展览上看见的侍女、官吏、道教人物等雕像,都是来自唐代。排除博物馆选择展品时的原因,我认为我们目前熟悉的知识似乎无法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
同样让我们产生了深入讨论的,还有关于唐宋造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代造像特点会如此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宋就像传统的中国朝代一样,对于唐的风格进行传承和改进——在现场,我们看到了具有鲜明宋代特色的纤细华丽的造像。而在唐代区域,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雕塑。当然,产生这种在传承时选择了华丽部分的原因也非常常规——缩小了的国土,对外交流的减少,造像的本土化世俗化,以及人们对奢华生活的渴望的直接体现。
王宜然(雕塑组):
那么说到底为什么宋代会让我感到“平易近人”?在采访游客时我得到了回答,有一位比较资深博物馆的男士说:“人们的工艺在进步,审美在变化,宋代的人或许会更去追求本土化,也或许因为唐与宋的雕塑主题风格所探究的不一样,所以会给人一种宋更加贴合现实的感觉。”在我们组内也有同学提到宋代对于人物的面部刻画比唐代更加细致,人物的比例更加贴合现实。美工这一点也是比较说服了我的疑惑。
最后再追究一下“为什么展馆会把世俗化这一词归于宋代?”,我觉得或许是因为我们对于“世俗化”的定义与展馆有所不同,虽然唐与宋的雕塑都倾向于宗教,但论雕塑不同的美工,不同的神态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形容不同的感想,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不一样要抱有思考与疑惑。无论这些雕塑是否存在世俗化的特点雕塑本身都是具有十分昂贵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它所产生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夏婧瑶(陶瓷组):
我们首先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观了唐宋前后的陶瓷。我发现唐宋以前,陶瓷都是以讲究精美、图案丰富为主,至于用处就很难推测;到了唐代的陶瓷,尤其是唐三彩,都以人物、动物、神话(比如四大天王)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墓葬品,色彩丰富、饱和度高;而到了宋代就以壶、碗、盒等实用性的东西为主,我也看到了诗句中描写的白瓷碗;明清之后,可谓是“画风突变”,以淡雅的青花瓷为主。所以我们小组内部交流感受时,我说:“唐三彩可谓是陶瓷历史上的创举,其实不论实在唐以前还是唐以后,都很少出现这种仔细描摹人物、动物的陶瓷作品,即使有也是壶、碗、盆等上面的装饰,所以唐三彩是陶瓷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我们小组内有两个新会员,他们的看法也都很独特,都从不同视角阐述了自己对于唐宋陶瓷的看法。
顾子衿(雕塑组):
采访时碰到的一位初二的同学,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思路。“唐代的雕塑已经很发达了,所以宋为了能够再创造辉煌,只能选择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最初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但确实,虽然它对我而言是全新的观点。可用和上面类似的理由,就能对这种观点做出解释:因为宋的领土减小,就需要从别的方面获得国家的认同感。这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比较重要部分的雕像,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构建认同的文化抓手。可是,唐代的造像已经有了固定的风格,并达到了绝对的繁荣,那该如何超越它呢?此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完全改变那种豪迈简约的特色,转而选择更加符合当时大众审美的精致华丽的造像。如果是出于这种考量,那我想宋的造像已经完全达到了目的,同样创造了登峰造极的美。
最后想用采访时,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对这些雕像的评价,来总结这次行走的意义。他是这样说的:“接受了现代艺术教育,以及大量西方雕塑熏陶的我们,可能对这些传统的造像并不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可是它们饱含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对我们今天多元化的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部分。”
张文景(雕塑组):
这是我第一次进行采访,在准备问题的过程中,我考虑的更多还是问题的专业性和主题的相关性,反而忽略了在现实情况下该如何以一个有亲和力的方式去和游客沟通。所以采访稿更偏书面化。后来在与书院其他的同学沟通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算是书面学习和现实生活的一个应用和连接。在沟通和实践下才能够明白怎么在现实中运用知识,并准确的传达自己想表达的含义,让对方理解自己。我想起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正确的沟通,而非一方的输出。在采访时,多少会有点紧张。和网络上看采访的感受不同,因为隔了一层屏幕,视频里的人与自己有距离感和不真实感。视频中呈现的观点清晰,要点突出,能在同一主题下,从几个不同维度进行对比,从而丰富主题。但到了现实,你会发现要考虑的事情很多。首先你得选择愿意接受采访的人。然后问题要通俗,从一个小的方面切入,以最简单的方式回答。总而言之,这次我学会的不只是采访的技巧,更多的是将知识进行转移和应用的方法。
夏婧瑶(陶瓷组):
“China”——陶瓷即是中国的代名词。然而陶瓷正在被冷落吗?行走后,我只有这一个问题尚待解决。
博物馆内大部分小孩都是家长在仔细看、家长在给他们讲解,而小孩非常不耐烦都没有仔细听,有些还在大喊大叫嬉戏打闹,这就破坏了博物馆内本应该有的气氛,对比上博人民广场馆,东馆这里就显得嘈杂很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混乱,总之馆内有这么多工作人员,他们应该及时提醒,即使小孩不愿意看也应该让他们安静,不能打扰其他那些想参观想学习的人。这也算是我探究到的一个问题。
陶瓷馆里看似人很多,但实际上真正想了解陶瓷的寥寥无几,陶瓷的“受欢迎”实际上是“被冷落”的迹象。如今许多博物馆的参观者都只是走马观花地欣赏一下,并没有思考陶瓷实在的价值,博物馆方也没有特别强调陶瓷为什么重要。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理应思考为什么中国的英译“China”也是“陶瓷”的英译。陶瓷代表了中国,外国人在来访中国的时候是如此重视陶瓷,以至于就用“陶瓷”来代称“中国”;从陶器到唐三彩到官窑汝窑再到景德镇,陶瓷并不只是装饰品,它们也可以有许多实际的用途,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也是中华文明演变的见证者。
中国古代其实有许多形态优美的陶瓷,并非只有唐三彩和青花瓷。陶瓷的底色正是中华文明的底色,烧制陶瓷的温度也是中华文明的温度。不知中国今后是否会有更多样式的陶瓷被发现,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待遇——究竟是放在博物馆里被冷落,还是能得到知心人轻柔的触碰……
供稿 | 毛蕴哲
排版 | 葛靖源
“
”
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人文行走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