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万老师上一节课带来的结构化思维讲座,本次讲座以“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害事件”为讨论对象,重点学习如何结构化地讨论问题、收集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感受与理解吧~
01
课堂相关
01
王悦衡
对于结构化思维我一个很大的疑问是它的四个结构,分别是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但是其中是什么就已经包含了为什么。说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其中就有一个是起因,还是说“为什么”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所以单独拆解了出来?
02
霍佳慧
对于万老师在群里转发的问题——记叙文中的起因与结构化思维的“为什么”的区别,我是这样想的:记叙文中的“起因”更像是结构化思维中的“是什么”(“是什么”的第一个问题:“事情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囊括的信息范围也远大于记叙文中的“起因”。
结构化思维中“为什么”分为两类:1.事情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原因(这其中又可以分为:历史,社会,经济,制度等原因,更多的可以考虑利益冲突与关系),两种分类只是方法不同,是并列的分类,没有从属关系。2.事情产生如此影响的原因。
而《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背景”的定义是(我已经筛选出几个解释中最贴切的一个)——“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代环境”。“情况”和“环境”就与因素的意义有所不同,情况和环境可以是浅层的现象或者自然环境,是“事实”,而“为什么”中的原因就带有主观成分了。或者说,“起因”所对应的背景是可以通过直接搜索到客观信息,而“为什么”则需要另外的分析,不是既定事实。
03
任禛好
本次我们沿用上节课学的“结构化思维”的知识来分析“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害事件”。我们书院(文哲书院)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对事件做一个提问。其实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挺难的,因为我要在知道事件本身的情况下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来提出一些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发现,或许需要“跳出”基本思维,从别的角度来考虑。
结构化思维不仅是体现在提问题上,在分析问题或许更有帮助。比如我们看的视频,讲的是中国一位女生只因弟弟随口说奥特曼是日本的就大发雷霆。为什么小女孩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学校教学中,老师是如何教同学理解历史的?再往下细分,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同学们怎么说的?社会人员怎么说的?家里人怎么评论的等等。
04
贺心语
本次的主题是“如何利用结构化思维?”我们运用上次讲座所学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对“深圳日本人学校学生遇害事件”做出分析与整理,并提出一些问题。其实在预习作业里万老师要求回答的不是答案,而是提出想要问的问题,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同学似乎都没把题目审清楚,因此只能重新思考。
我们文哲书院分到的是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我本以为“是什么?”这一部分是最容易思考的,可在提问与整合的过程中却发现:很多问题提着提着就觉得的应该归到其余三个方面中去了,而且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有些同学的思维方式是“由浅入深”的,而另一些同学的思维就比较“跳脱”,导致问题上下都缺少了一些承接性。
05
胡艾洁
我们汉文书院是从“怎么办”这个方面来讨论“深圳日本学生遇害事件”的,我发现我们提出的问题(比如学校应当怎样教育,使得学生不要有“仇日理念”或曾经类似事件的处理方式)很难从官方的媒体报道中找出答案,只能从一些专家的评论或者曾经的一些私人报道中获取信息。不同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他们不同的适用范围,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核心目的的澄清以及他的概念的界定和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框架,先按照框架来分析问题,最终也要注意要跳出框架。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要分清客观的事实和主观的感情,并不要一直以“国家”作为分界线,而是以“人道”作为真正的中心点。
06
陈秋吟
本次讲座我们继续讲对于结构化思维的应用。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把它拆分成四个维度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在生活当中往往都是在关注一件事情的“是什么”和“为什么”部分,从我个人角度而言,在讲座后半段观看的那两段“偏激”言论的视频时,除了我所能看到的一些既定事实以外,我在脑子里面不断地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心理或者是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但这样的思考其实和无厘头的猜测没有区别(有些时候我也总感觉自己在给别人贴标签),这是因为我常常不会对“怎么样”和“怎么办”进行提问,甚至有些时候连“是什么”都看得不太清楚。可以说,对于一个问题,我看得深入,但看得不全面;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够理性,也不够客观,常常是被自己对于“为什么”的猜测扰得晕头转向。
于是,在讲到结构化设计的那个板块里,我的笔记上着重突出了两个词"ossibility"和"Flexibility"。结合讲座内容来说,对于某个问题思考的“可能性”绝对不仅是基于一个人的个体思维层面上的,问卷、采访、调研这些东西就是在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有人摸到的部分加在一起,或许才有可能构成它的全貌。而后者,灵活度,不仅仅是在教我们在做一些访谈的时候某些交流技巧应当随机应变,也是在讲我们的思想思维层面应当更加“灵活”,或许此处的灵活应当解释为“包容”(Tolerance)。我相信世界上有思考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去包容别人的想法,那么“可能性”就自然而然会来到我们身边。
02
延伸思考
01
刘瑞祺
相比于上次的讲座,这次更加深入到了结构化思维的具体方面与方法。仔细去看每个步骤,感觉之前都一直没有真正结构化的去做过探究与思考,甚至核心的目标都没有怎么做出澄清,也难怪在很多时候事情会出错,会走错方向。结构化思维看似挺复杂的,流程也比我们一般去讨论问题来得长的多,但倘若真的要去探讨一个问题,不用结构化的思维,往往会陷入片面的思考之中,反而无法形成整体的思维与更为合理的观点。就如《民主的细节》中提到的,美国为了更加合理、正确的做出决策,会花长时间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意见的统一,而非图省事由政府官员直接决定,结构化的思维也有着类似的作用。
02
施心然
当万老师播放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在高呼华夏万岁,并谴责她的喜欢奥特曼的弟弟“你知道华夏这些年都遭遇了什么”,甚至动手打人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惊,也很难过。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笑,我却感觉喘不上气,我觉得这很悲哀。我们到底在经历什么样的教育?深圳日本人事件,让我反思的不只是“一个中国人杀死了一个日本人“,不只是我们对于历史事实的把握,更是悲剧上演的根本原因,和悲剧上演的土壤。我们的教育的鸿沟,比中日的“血海深仇”与“源远流长的友谊“,更为不可逾越。
情绪化的行为就像浪潮总是一瞬而起且难以抵挡,而建立理性的大堤却需要日积月累地建立和不断去加固,但只有保持理性才能不偏离正轨,不被别有用心或没有理性地的人用情绪化地手段鼓动利用……话虽如此,谁又不知道保持理性很难?
03
王乾宇
在这次的讲座中,更加详细的讨论了结构化思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经过老师讲解之后,我明白了可以把这种思考和整理的方法运用在行走采访问题的设计中。同时我也反思了一下我以前采访时问的问题,发现很多都是直接进入主题,没有思考的坡度,所以可能失败的概率会大一点。
04
张文景
这次以及上次课讲的有关结构化思维的内容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发现在这次的预习之前我的思路明显会比往常更加清晰一点。列出的几个点也是和需要探究的内容是相关的,但是我发现自己可能更多的还是只知道了一个框架,但并不能完全的掌握它的实质,所以导致我不知道该去问什么样的问题,只能列出几个想要了解的点。
这次我们是分成了四个小组,对结构化思维的内容进行探讨的。其实我发现我在课前脑海里想的一些问题和在课上我们用笔去记录的一些问题大致都是相符的,但是讲座上的内容可能会比我想的更加全面。就比如说我们组的,为什么我也是从个人和社会的两个方面去进行探究,但是我忽略了外界的一些社会因素,或者说是只考虑了人们在思想方面受到的影响,而没有注意到在安保方面对于外国人的保护程度。但这些因素的确也都是影响了整件事的原因。他们像一个链条,或者说是一个蝴蝶效应。他们任何一件事要是扣上环了,都是很有可能阻止这件谋杀的发生的。
05
贺心语
至此,两次对于结构化思维的讲座正式完结。我由完全没听说过到对结构化思维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再到懂得利用结构化思维进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最后进阶入能提出拥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问题,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特别的思考层次进阶之旅。我觉得,结构化思维的学习也将被我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四个方面的标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也期待能用这种思维感染周边的人,让更多的人都能拥有结构化的思维模式。
03
行走汇报
参与了暑假的大型行走活动“关外燕辽草原行”的师生们在北国的土地上留下了脚印,来听听大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同学们跟随行走汇报“云行走”之后的想法~
01
夏婧瑶
相比于上次的讲座,这次更加深入到了结构化思维的具体方面与方法。仔细去看每个步骤,感觉之前
同学们比起采访更愿意自己思考,是因为害怕尴尬(不知道问什么好)、害怕别人拒绝、害怕鼓起勇气采访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就联系到我们“关外燕辽草原行”行走汇报中“远近组”的汇报,采访时遇到以上问题该如何解决。说实话我感觉“采访”是每次行走汇报都必有的一个学习方法,但是汇报了这么多次依旧是我们讲坛学生最欠缺的一个环节。主要还是因为“社恐”(我也是)。虽然“社恐”是人之性格,刻在性格里无法避免,但是只要有勇气开口一次,就会稍微缓解这种“恐”。采访真的会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放松下来,大家互相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就会得到对方都满意的结果。所以我想比起解决被采访者拒绝、偏题等问题,还是要从解决自身问题开始。
都一直没有真正结构化的去做过探究与思考,甚至核心的目标都没有怎么做出澄清,也难怪在很多时候事情会出错,会走错方向。结构化思维看似挺复杂的,流程也比我们一般去讨论问题来得长的多,但倘若真的要去探讨一个问题,不用结构化的思维,往往会陷入片面的思考之中,反而无法形成整体的思维与更为合理的观点。就如《民主的细节》中提到的,美国为了更加合理、正确的做出决策,会花长时间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意见的统一,而非图省事由政府官员直接决定,结构化的思维也有着类似的作用。
02
贺心语
在几位代表的发言中,令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如何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对高塔或城墙进行测量?”这个点。只见PPT上呈现出一张同学在用身体估算测量的照片和一张类数学草图的计算图片,大家在台下议论纷纷,很多同学都提出可以利用45°来测量,突然感觉讲坛的人文教育与数学这样需要丰富理科思维的学科也能联系在一起,真的很奇妙。我觉得,结合并运用所学来改进测量变化的方法就是一种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本领。
另一个令我比较感兴趣的点就是同学在北镇庙的一段采访。我本身是学校媒介素养社团的一员,对采访的熟悉程度可想而知,但如果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下,我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应对。当时的情境大概是老伯谈着谈着就说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了,而当时在场的同学和老师们就顺着老伯的话讲,然后慢慢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最后不仅没有打断老伯的讲话也将想知道的经济方面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答。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转化,让大家心理都舒服的做法。
`END`
加入讲坛,和我们一起进行人文之旅
供稿|毛蕴哲
排版|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