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书院:广富林诗中寻韵 仿唐寺采访辨宗 | 行走反馈

文摘   2024-09-08 22:09   上海  

导语

    本次西文书院的行走围绕广富林知也禅寺展开,面对被称为“上海之根“的古老土地上那些个近年营造的建筑,同学们或分组、或个人行动,通过采访、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试图从新楼丛中望见“唐风宋韵”的旧影……

行走反馈



张轩齐:




    这一次的书院行走,我采访了一位知也禅寺的僧人:“您对唐式文化有什么了解吗?”

    僧人告诉我“现在在像日本的一些文化本就是我们以前传过去的,接着在数百年的历史传承当中,我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文化断代,没有完整的保留下来,而我们现在就要去重新学习,把我们以前的那些“经典”重新传承回来……”



陈秋吟:




    单薄而普通的“亭子”,尽管不那么引人注目,却依旧被寄托着不可或缺的细腻情愫。

    七月底,我来到广富林,在这里寻找“唐诗宋韵”……行读行进到一半,巷子尽头有一家杂货店——里面有一位老者正坐在躺椅上摇着大蒲扇。见他正有空闲,我一时兴起,问道:“老爷爷,您喜欢古诗吗?”

    “喜欢,呆在这么个僻静的地方,总得有点志趣,读诗好啊…”

    “那您有喜欢的古诗吗?”

    “当然有了,太多了,有限制吗?”他也来了兴致,放下了手里的蒲扇,也不再摇他的躺椅。

    “嗯……关于'亭子'的,有吗?”

    “你说这个啊…容我想想”,他沉思了好一会儿,说到:


“帘面面拥孤亭,雨后春暗草变青。


    他的回答倒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确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者,于是我又追问:“您为什么喜欢这首呢?它并不算出名的。” 他摆了摆手:“以名誉论英雄,那可就太肤浅了。我喜欢这句诗,是因为我老家那里也有一座亭子。亭子嘛,四面敞开,通透敞亮,叫人心情舒畅。这样一座亭子坐落在大自然里,简直与天地融为一体呀……”

    傍晚的广富林暮色沉沉,我在水边的一座亭子前停下脚步。夕阳西下,而余晖还未散去,零零散散的落在江面上,是盛夏的绚烂,也是深秋的萧瑟——这一切的烟虚缥缈被收束在小小的亭子里,成了安宁与平静,悠远与祥和……

    千百年来的的旅人啊,心中积压着的愁思,是否会在此时静默的涌动?“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像是一杯敬世间离家之人的酒,以一座座长亭短亭连起一颗颗孤独的心,蜿蜒绵长,流向远方的故乡。

    亭子,是漫长路途中暂时的寄身之处,是无依无靠的漂泊中灵魂的歇脚之地。



何雅馨:




    正是日落时分,夕阳洒在顶上,夕阳点在翘起的亭脚上,熠熠生辉。耳畔是微风拂过的声音,我静静地坐在亭子里,油然升起的是一种孤独,一种寂静。就如诗中所描写的,人不知不觉便开始感念事物的流逝,感念遗憾与过往。亭引发了人们回忆人生之感,架起了时间、空间的桥梁。我如今只是身处一个普通的亭子,若是身处高山深林中,想必会引发更多无限的遐想。如杨万里的《晚登净远亭二首》 中写道的:


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

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


    我将视线重新投会亭子本身。印象中看到的许多亭子亭脚并非如此翘。而在广富林和苏州园林中看到的很多亭脚都十分翘,让人想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一句。我猜测是为了美观,使屋顶曲线更加丰富。后来搜寻过资料以后得知,这样的设计也有功能上的差异,比如扩大采光面,加快通风。同时也证实了这样设计的确能使得亭子有一种轻快飞扬的美感。我想这也是亭子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的原因……

何雅馨同学的手绘平面图↓

     看完三位同学的记录,让我们一起看看西文前院长助理秉心同学在行走后,从整体上对广富林产生的一些想法吧~



赵秉心:




    曾经对广富林的印象是停留于“上海之根,文化之源”,未曾造访过知也禅寺,也未曾留意广富林的水域。这次书院行走,我学着之前老师带我们行走的方法,带着诗词与疑问,来到了广富林遗址。

    通过看地图和来的路上观察,广富林附近的水域错综复杂,大多源自淀山湖以及其流域的泖河。整个景区中最具唐代特色的知也禅寺和四周的佛塔也就坐落于河流边,很难不令人想起来宋代诗人刘克庄写下的“万顷烟波百尺丝,禅家宗旨有谁知。自嫌固陋如高叟,却为僧笺把钓诗。”

    过去的华亭县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而如今的松江地区,水系依旧繁盛,但广富林景区内并没有过多地体现“华亭县”“江南水乡”的特征。寺庙是寺庙,水系是很干瘪没有特色的水,“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的意境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水系和寺庙在相邻的地区产生了很奇妙的割裂感。

    我撑着伞在烈日下靠着河边漫步,幻想着能从平淡没有涟漪的水中找到我对江南水乡的感觉,回味“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的盛夏之景。可惜很遗憾,至少靠近寺庙的那片水域似乎成为了水下博物馆的陪衬,凸显着建筑以及水下工程的伟大。复行数十步,才看到低垂着的树枝挂着繁盛的树叶对着水面摇曳,河岸的花不起眼但卖力地绽开。没有夏日唐诗宋词的经典意象荷花,没有忽如其来的风雨。有的只是炎炎夏日蝉鸣,“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当我尝试询问游客是否在广富林景区感受到一丝唐诗宋韵,他们不出所料地表示“广富林竟然包含关于唐诗宋韵的元素?”“广富林不是和良渚一样的史前文明吗”“景区里还有寺庙?”很惭愧,参与行走前的我也是这么想的。整个广富林景区的重点和历史意义似乎确实是水下的博物馆与遗迹,很难联想到曾经富饶的华亭,璀璨的诗歌。“华亭多胜概,此去几时还。古寺寒林外,荒城野水间。”这样的感慨和意境如今难以在那里感受到。这也或许是因为我还是遵从于传统的游客路线,随着大流的同时寻找唐宋风韵的踪迹,也许在我未曾到达的角落还保有那么一丝的韵味。但相比于文化更为知名和璀璨的,同属于江南的苏杭,华亭县的诗词无法在当地找到曾经的感觉……

  除此之外,西文的新成员官乐欣同学也写下了自己对于行读的一些感悟:



官乐欣:




    在广富林的入口处,一处场景抓住了我的心。在相机的取景器中,它显得格外动人。好像它在等着我,就等我去拍下来。于是,没有犹豫地,拍下了照片。
    照片中,脚下是小道,两旁是绿草,往前两步便不能再前。一木横在前,要是翻过横木,再跨过几块石头,面前就是碧湖。那是纯粹的绿。究竟是藻类太多,湖水并不清澈,看不见底,却像是抹茶味的冰淇淋,水是那样的滑,又是那样的厚。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也许是因为这片湖水太过于惊艳,两旁绿到发光的柳树垂丝竟也成为了陪衬。一条躺在湖面上,一条在摇曳中拼命去品尝那湖水鲜酿,却怎么也够不到。以湖水为中心,一切都围绕着湖水转……或许是暑假在空调屋里待了太久,在树荫下站着也让我出了不少汗。吹过来的风也是微热的,从前的我会催促着离开,可是这一次不一样。出来行走,突然学会在燥热的环境细细感受微风,学会享受因为热而大口呼吸的畅快,也在大口喝水后“魂穿”陶渊明,想写下一首田园诗。于是写下来:

花开于树,萼叶皆相簇。
书置于膝,学识全相记。
不见花也不见书,庭前单立一柳树。
于是梦也醒了,梦叶星聊。

    后面实在写不下去了,因为这实在称不上是一首诗。既不讲究格律,也不讲究平仄。要说是古体诗那也太为我贴金了。但我坚持这是一首诗。在我心中,诗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体。特别是唐朝的诗歌、盛唐的诗歌——诗人通过诗完全就是写自己,写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的一份情感。想起来暑假读到的《红楼梦》,读到了香菱学诗的情节。林黛玉说诗歌的格律平仄不需要过多在意。那么什么是重要的?我想那便是自我。在香菱写的最后一首诗中,句句写月亮,却句句写自己。

    周围的许多人都推崇对世界的探索,对家国的深厚情怀。前面两者的格局看起来都比自我大得多,可是能够将自己摸索清楚的人有多少呢?对人自己的无限探索为什么称不上是一种伟大呢?

    我随手写下来的那首“诗”究竟在表达什么呢?

走到户外,我才发现成天待在家里会让人降智。机械的学习更不利于思考。这几天,即使听着让人平静的音乐,待在凉爽的空调屋里,还是感觉心里堵着。好像能量被人吸走了,干什么事情都毫无动力。除了写下来一首诗,写下来这篇作文。

    回到行走本身,到底是什么让我找回了动力?是思考。是什么让我思考?是距离。

我需要一段距离。这样可以使我想要的都不是触手可得。我需要一段距离,我需要亲自走出去。我需要一段距离,一段行走的时间,才能看清自己,才能思考。






供稿|沈阳

排版:宋之琦



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教书育人楷模樊阳创立于1991年,面向上海中学生的公益教育讲坛。通过中西文学文化讲座、读书小组与人文行走,坚持经典阅读和研学实践,开创“行读万里”人文教育学习方式,与其团队先后获全人教育奖、华文领读者大奖等9项全国性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