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讲坛的七年-
继续忙碌 继续前行
/随光随爱
如果这篇公众号刚好在6月26日发布的话,那么我与讲坛的故事就整整七年了。(因为一些意外延后了几天……小编道歉 不过还是圆上了七年!)
去讲坛应聘的时候接待我的是张君老师,第一次现场听讲座是华丽老师的数学故事和郑炜老师的非洲动物见闻,第一次领读是和刘勇老师合作的《左传》,在讲坛这些年最心心相惜的是毛云辉老师……当我写下这些名字的时候,这几位老师都因为种种原因暂别了讲坛。想说:人生啊就是各种无常,一直在路上,一直在遇见,又一直在远行。也许正因为如此,让我重新思考我与讲坛的关系。
最近这一年,参与讲坛事务越来越少了,那个坚持了数年的周六晚上要为讲坛留空的习惯也慢慢打破了。书院管理有毛蕴哲,读书小组有汇茹和璇璇,我自己似乎已经是个不出现也没事的助教了。这个学期讲坛活动请假的缘由包括:学校加班、演唱会、朋友聚会……突然想起5年前李行健每周六晚合唱团的训练与讲坛活动冲突时那个宁愿有点不安心地让他自己乘地铁穿梭上海也不愿缺席每一次讲坛活动的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我很想去找找变化的原因。
我的工作越来越繁杂忙碌,所以周末的时候我不再那么愿意长时间奔波;年龄相仿的助教老师渐渐退场,讲坛几乎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曾经吸引我的那份归属感已经淡却;《艺术的故事》超出我的舒适区,每次想着怎么带学生读书竟会很慌乱;一些规定的任务完成起来有些痛苦,比如我正在写的《助教之声》;由于理念的一些差异,在这个群体中也会有委屈……
是的,这些都是理由,但是我依然还在,又是为什么?当毛蕴哲说下个学期他要忙考研所以书院事务无暇顾及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犹豫地说“我在呢。”
到了我这个年纪,会开始喜欢琢磨一些毫不相干的事情之间的共通之处,比如“七年之痒”,也许所有的关系都会在七年之计遭遇些什么吧?要么离开,要么继续。但是不管是离开还是继续,都需要给自己更清晰明朗的交待。
于是重新问自己:“我为什么加入讲坛?我想要得到什么?”然后我试着给自己回答:“很多人被樊老师照亮,我想要随光而行,我想要得到更多的挑战与成长,我既想要被照亮也想要照亮别人。”
这个思考的过程贯穿整个学期,如墙头草般倒来倒去很多次,直到上周在6月29日的学校团建和讲坛活动中做选择的时候我推掉了团建。
经常跟学生说“要学会在各种冲突中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就去靠近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在跟友人的聊天中说“我信奉一种‘打包说’,就是你想要的东西是一个打包的整体,在这个包裹里有你喜欢的部分也一定会有你不喜欢的部分,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这都是一个整体无法割裂,所以你要么打包收着要么打包退货。”当一件曾经美丽的东西变得不那么美丽的时候,也可以继续爱她啊。
人生啊,哪来那么多美丽的故事?之前讲坛读书小组同时读《简爱》和《包法利夫人》,发现自己的喜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年轻时候喜欢简,喜欢她那些傲娇的台词;如今的我爱上了爱玛——这个可怜的连名字都被包法利夫人取代的女人。与爱玛没有希望的人生相比,简得到的遗产与爱情就像个笑话。
这就是我与讲坛7年的故事,一个7年结束,但是故事还在继续。
助教简介
狄鹏,讲坛助教,文史书院主责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