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读万里:关外燕辽草原行 | 启程

文摘   2024-07-27 06:00   上海  


关外燕辽草原行

SUMMER

2024年暑假大型行走“关外燕辽草原行”开始启动啦!


行读课程作为讲坛的特色课程,和文学文化讲座共同构成“行读万里”的两大支柱。学生在行读中,充分打开感官,在山林景致、文化遗迹中,将文学、历史、地理打通,在师生讨论中,推动思考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PART 01

行程简介


“关外燕辽草原行”,空间上我们跨越不同的山河地貌,沿着辽西走廊,以山海关作为这次行走的开端,经北镇医巫闾山与辽河平原,最终在草原边缘内蒙古赤峰结束;时间上,我们自近代一路回溯,回看鲜卑、契丹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见证红山文化在古老过去的辉煌。


山海关作为中国三大平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两大山脉(燕山山脉与太行山山脉)和渤海的交汇所在,是北京湾的屏障,亦是华夏文化诞生时期的最北缘——古代,这里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汇的前沿地带;近代,甲午海战,自山海关破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说到关隘。更多体现了防御性,那走廊则是文明沟通。此行,我们从辽西走廊转向“草原丝绸之路”,这也是一条东北民族走廊,汉胡兼杂,农耕游牧渔猎样样都有。太多的民族、太多的王朝,都经此地又行色匆匆,开天辟地的轰轰烈烈与擦肩而过的回眸一笑,都在这狭促的山海之间留下或浓或淡的岁月踪影。


我们特别要探究契丹的兴衰历程。契丹作为游牧民族“草枯水尽时一迁”的早期生活方式,是辽朝大兴佛寺、辽塔遍地的盛况,还是契丹一族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汉化”之路?思考契丹汉化的背后,中原文化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得以形成今日我们所见的中国?


我们还将视线投向更古老的红山文化——它自西辽河流域脱颖而出,形成中华文明最初的一支重要胚芽。红山文化的代表牛河梁“以玉比德”,形成了在后世辐射东亚文化圈的玉文化以及玉礼制,或许将为我们理解中国提供更多的方向。


核心问题一

地理:东北满洲、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中原)交汇之地的地理特征,对文明起源和交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核心问题二

历史:不同历史时期,游牧狩猎民族和农耕民族在西辽河流域的进退融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种或和平或冲突的交互关系如何影响了历史走向?


核心问题三

民族: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迁徙和大融合,怎样体现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上,又如何塑造、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并对现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PART 02

具体行程

行走时间:2024年7月27日-8月3日

计划路线:秦皇岛-兴城-锦州-北镇-义县-朝阳-建平-凌源-宁城-赤峰

(详见下图)

辽西走廊

具体行程:

本次行走涉及10 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后括号里的数字表示是第几批文保)

DAY1秦皇岛

天开海岳山海揽胜

角山长城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关城(1)


           老龙头

(属于山海关文保单位内)


山海关全貌


DAY2秦皇岛-兴城-锦州

辽西走廊风云际会

姜女石秦行宫

碣石宫遗址( 3 )

孟姜女庙                                  兴城古城(6)

(城墙为第三批文保)

DAY3锦州-北镇

山海农牧交汇之地


广济寺塔(5)

北镇庙全景(3)

北镇医巫闾山

DAY4北镇-义县-朝阳

学唐比宋佛法无边

崇兴寺双塔(3)

辽代皇家寺院奉国寺(1)

 

梁思成曾这样评价奉国寺:

“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





义县万佛堂 

东北唯一的石窟群 (3)


DAY5朝阳-建平-凌源

三燕古都朝阳印象

八棱观塔(7)

朝阳北塔(3)

朝阳博物馆

牛梁河遗址(3)

DAY6凌源-宁城-赤峰

千里松林文化交汇

辽中京遗址博物馆

( 遗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保)


法轮寺(7)

二道井子遗址(7)

DAY7赤峰

松漠之间红山赤峰

赤峰博物馆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布日敦湖


END

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教书育人楷模樊阳创立于1991年,面向上海中学生的公益教育讲坛。通过中西文学文化讲座、读书小组与人文行走,坚持经典阅读和研学实践,开创“行读万里”人文教育学习方式,与其团队先后获全人教育奖、华文领读者大奖等9项全国性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