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科学”:科学精神讲座(下)|讲座回顾

文摘   2024-06-21 10:08   上海  

何谓科学:

科学精神讲座(下)



延续上一篇反馈,今天我们继续回顾上一次讲座中同学们有关科学的认识与科学精神的思考。

上一次的讲座反馈指路:

何谓“科学”:何谓“科学”:科学精神讲座(上)|讲座回顾



初步探讨:何谓科学——从三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谈起

俞悦尔:

在讨论科学精神之前,我们先就科学和科学家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课前的问题上,老师让我们列举三个科学家,祖冲之以极大的比例领先,随后是宋应星、蔡伦、张衡等。本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答案都极有信心,可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陷入了思考,即“像‘蔡伦’一样的发明家算科学家吗?如‘宋应星’一般的收集记录者算科学家吗”。对比西方为大家所熟知的“牛顿”“爱因斯坦”“阿基米德”等科学家,我国的这些被公认的科学家似乎显得有一些不同。于是,我们开始追溯“科学”一词的定义和起源。

 科学一词在15世纪时才出现,也就是在这时候才有了“科学家”这一名称。科学一词的出现,与许多已有的词汇有清晰区别,它相较于数学,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前者是自然界中一定存在的,后者则是人类所构造出的;它相较于技术和发明,有着目的上的差异;科学家相较于科学史家,有着方法上的差别,科学史家是记录者,并不算是科学家。


明晰了科学的概念,我们便进入到了一个更难确定的问题:中国古代的这些名人,例如“张衡”究竟能否被称为是科学家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语法出发进行思考。首先,主语是谁做了什么,而后是宾语,也即科学家,我们需要明确科学家是具备什么特性、做出什么的人,最后将这两者结合,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张衡是否具有如此特质。同学们就这一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很默契地以“地动仪”为切入点来进行论辩,此后,老师为我们科普了地动仪的历史故事,我们还了解到地动仪也是中国地震协会的标识。那么,为何中国人会对地动仪有如此的热情,还不断地去尝试复原早已失传的地动仪呢?这是因为地动仪可以还原两千年前的真实,它象征着我们民族的成就与自信,也是展现我国从“技术”走向“科学”的重要表现。




中西文化对比中对于科学精神的反思

赵秉心

所以科学精神是什么呢?我感觉是一种对“真理”的传承,对“真理”的渴望。很显然我国古代科学家有应用科学的能力,但是对其背后原理并没有那么感兴趣。

我因为喜欢生物,所以对于生命科学相关一直很感兴趣。我在看那些生物书的时候,有时就会想到,西方为什么那么执着于这些事物背后的原因?明明细胞,细胞器已经够小了,为什么还执着于更细节的有机化学排列?(当然问的时候想的是微观对于我来说太难了……)

现在抛开对于知识点难度本身的偏见,再回想这个问题。我会觉得西方人他们更喜欢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继而更加了解现象本身。这样一条条的,有逻辑的原理,比单纯的“经验主义”肯定好传承,好发展很多

孙寅哲

本次的科学精神讲座,我们其实主要研究的就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于科学的定义以及解释的不同,导致的科学对历史影响的进程的不同。


中国的科学更倾向于是一种通过现象,反推出应用的过程,而西方的科学,倾向于通过现象,证明原理,换句话说,中国的科学更倾向于注重对人有用的,是以人为科学的最终目标,而西方的科学则是以科学本身作为最终目标,将人可以塑造以及可以改进的可塑性当研究科学的工具来洞悉,明白世界的原理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划模型。


因此,西方的科学中是对于逻辑以及理论的发明,而中国的科学则注重于对于实际的器物的改进,这也导致了中国的科学体系并没有能够拿出一套真正的对于科学传承的延续性系统。



对科学精神的再思考和体会

周雨轩:

虽然关于“科学家精神”中没有提到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素质,不过这几个精神其实也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素质,比如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现代科学几乎都是以团队研究形式进行的)、淡泊名利的精神、奖掖后学的精神。虽然说我们似乎并没有去强调它,不过求真精神,其暗含的就是,以追求为最终目标。


当追求真理与服从权威矛盾时,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无论他看似做了什么委曲求全的事情,一定会将真理的火种留在心中,为心中真理奋斗:伽利略生前因其天文发现收到了很大的宗教和政治迫害,1633年6月,伽利略在宣布自己以前日心说言论无效的声明上签了字。可是他仍然在临死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作为对教会歪曲科学真相的抗争。


我想,作为人类未来科技的接棒者,我又应该怎样呢?当然是传承这种求真的精神。对于未来是否能做到“科技强国”的这个问题,虽然看上去面临许多困难,不过其实我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因为在上周我校的“星澜——科技周”活动上,我听了一场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生导师给我们带来的关于X射线光子储存方法的讲座。看得出这位学者真的是对基础科学研究满怀热情,对走前人从未走过的研究方向,严谨地通过实验获得关于光的相位信息……


我也在学校里看到过能说出“宇宙为吾志,物理伴终生”的同学,也看到过为了一个化学的未知问题大家一起争论真相的样子。我也因为生物老师随口一问,虽然没有做实验的条件,还是自己翻阅各类文献资料,写出了一篇关于tRNA识别氨基酸机制的学科小论文。我觉得无论如何,总有追求真理的人,总有热爱科学的人,他们撑起了让我们的科技水平,撑起了人类文明的半壁江山。

排版:杨旸

供稿:王汇茹



樊阳人文公益讲坛
全国模范教师、上海教书育人楷模樊阳创立于1991年,面向上海中学生的公益教育讲坛。通过中西文学文化讲座、读书小组与人文行走,坚持经典阅读和研学实践,开创“行读万里”人文教育学习方式,与其团队先后获全人教育奖、华文领读者大奖等9项全国性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