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最好时节里,我们来到扬州大明寺,开展鉴真行走。这既是配合唐朝历史文化讲座所做的行走,也是和现实中日关系紧密联系的行走。通过了解扬州“南渡北归”之所的特殊性,也通过学习和讨论鉴真、白居易、刘禹锡、欧阳修、苏轼,乃至梁思成的个人命运和选择,更好地理解士者或超越、或世俗中,所突显出的精神力量和内涵。
扬州之地位
俞悦尔
“南来北往”这个词,樊老师在进入大明寺后便有所提及。当时,他让我们思考一下,唐朝时有哪些有关于唐王朝的诗句,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同学们也纷纷发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夜市千灯碧云照,高楼红袖客纷纷”。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扬州在当时人眼中,它是繁华富饶之地,它是风花雪月之城,它是文化繁荣之都。樊老师告诉我们,那时的古人有一个究极的人生理想:“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样的梦想情景引得无数人不禁神往。可是在这样万种繁华之下,却是不断冲突的三个矛盾——万种繁华,却不断被摧毁;文化繁荣之下隐藏着世事沧桑;当然,最大的矛盾便存在于那一名名南来北往之人的心间。
在樊老师的启发下,我们意识到南来北往的背后其实是古代文人内心的不同志向,北边是朝廷所在的长安和洛阳,那里象征着入仕,象征着追求功名,施展抱负,在南边是江南的富庶之地,象征着出仕和归隐,这其中所隐含的是人生矛盾的对应。
胡艾洁
初入大明寺,樊老师就向我们讲述了扬州的历史,“隋炀帝曾经把扬州作为首都,下扬州,修建了大运河”,我心想:他就是因为寻欢作乐才来的,“真是如此吗?在子城,在高塔上,隋炀帝能看到长江、大海和东南半壁的河山,因此引起了政治家的‘政治警觉’……”樊老师的话语伴随着阵阵鸟鸣声,解答了缠绕我心中的一个又一个疑问。
跟上脚步,我们来到了栖灵塔脚下,我们探讨着扬州对古人的意义,“扬州,对于古代诗歌意味着什么?繁华?有历史意义?有文化底蕴?或者说世事沧桑?这些词语都指向了一个形容词“南渡北归”,那‘南渡北归’又意味着什么?”樊老师含笑着对我们说,“南指江南,也借指隐居生活,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北指洛阳,借指人们要‘入仕’,追求功名,施展抱负,比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抉择,给与我们什么启示?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登上塔,一起感受一下他们的豁达与惆怅。”我们互相搀扶,秉持着神圣的心态,踏上台阶,用每一寸脚步丈量这岁月的痕迹。
登塔吟诗
刘翌童
樊老师带我们看白居易和刘禹锡携手登塔时写的诗,这也是行走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这两个伟大的诗人能够在五十多岁高龄携手同登一塔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感叹的奇事,两人在其中写下的诗句更是令后世津津乐道。(甚至连栖灵塔的建造也是根据诗歌中的信息才得以更加真实地还原塔的层数和样子的。)
樊老师首先是让我们由这些诗句追溯到诗人具体的过往经历上,从而尝试解读刘禹锡登塔后的感叹自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原因。刘禹锡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在他遭贬谪后终于能来到可以通往洛阳的扬州时,这些年来,他的老友白居易已经成了在朝中的大隐之人,而自己却才能回到洛阳,这其中的艰苦只有刘禹锡自己和与他同登塔顶的老友才能知晓。“刘禹锡这历尽沧桑,他还是要说病树前头万木春啊,沉舟侧畔千帆过,他还是要感慨这样的一种境界。所以两个人在登登塔的过程当中,一会儿你们在登的过程当中来想一想,是不是就能感受到当时他们的感慨。”樊老师当时这么解释道。我不禁既为白居易的人生经历感到心酸,又为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他与白居易至深的友谊打动。
接下来,樊老师为了更真实地体会当时两位诗人爬栖灵塔的不易,他挥了挥手里为登塔准备的登山杖,对我们打趣:“刘禹锡当时三十几加二十三,五十几都五十几(岁)了,跟樊老师一样大!今天我是这样的(比划着登山杖),他们两个还相携。哪个家长跟我差不多大。我们也相携一下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像老顽童一样的人,然后引出那笑声……”我们也都笑了。当时我就非常有画面感,仿佛能看到两个头发胡须都发白,腿脚也不太利索了的老顽童气喘吁吁地携手爬着高塔,到塔顶了之后又“忽然笑语半天上”,就引得“无数游人举眼看。”想必这两位诗人在登塔的过程中也是彼此打趣、叙旧,彼此勉励着才最终登上了塔的第九层。等到登顶后,两人的视野一下豁然开朗,放眼望去扬州繁荣的景象和醉人的春色势必能勾起这对好友对人生的感悟和感叹。经樊老师的讲解,我不仅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之后登塔时也有了更多的感叹。
或许我还太年轻了,不能完全理解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心境,但是通过这次行走我能感受出来这两位诗人为什么会在扬州的栖灵塔中发出这样既沧桑又豪爽豁达的人生感叹。
鉴真东渡
吴若邻
从栖灵塔下来后,我们开始回顾《天平之甍》节选中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历程。第一次,僧人如海诬告道航是海盗首领,日本僧是其党徒,众人被捕,东渡失败;第二次,海上风浪太大,东渡失败;第三次,无粮无水,被困峭壁三日,东渡失败;第四次,鉴真被龙兴寺中的三纲监督,不得随意行动,东渡失败;第五次,至海南岛,荣睿在龙兴寺迁化,普照前往阿育王寺,其余众人返回扬州,东渡失败;第六次,众人再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随着同学们梳理事件的经过的思绪,我的脑中也随之浮现众人东渡的艰辛。
鉴真为什么如此执着于东渡日本?其实在第一次东渡前,荣睿邀请他前往日本传教时,他已经给出了答案:“即使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书中描绘的鉴真的形象令我印象深刻,他无时无刻不是端庄的,关怀荣睿、普照二人和自己的弟子,就算失明也能感受到普照在哭泣,慈祥地安慰他。面对日本这座当时对唐朝人而言遥不可及的岛国,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故土的地方,鉴真丝毫没有犹豫和推辞,因为在他心中佛教、信仰大于一切,生命在此刻显得无比渺小。他心中的那股强劲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双眼失明后仍然坚持东渡完成使命的毅力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场馆中有一幅画描绘的是荣睿被埋葬之处。不可否认,荣睿在鉴真东渡的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每当普照想放弃时,看到荣睿依然充满干劲,便跟随他的步伐继续下去。这个高大魁梧,身材壮硕的男人却有一颗细腻的心,里面装满了对佛教和鉴真无尽的崇敬和对传教的坚定。
文章太守
刘翌童
这一次行走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最后我们在平山堂外的一个景观平台上,对一首刻在小石头上的不起眼的词进行探究,并以此结束行走。樊老师带领着我们朗读了刻在那块石头上的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在前面的古林堂中我们已读了一首苏轼悼念欧阳修的诗“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在经历贬谪与落难之后好不容易活着回到平山堂,追悼他的老师欧阳修,并发出了对人生命运的感叹这就表达出了苏轼在经历了人生苍桑之后发出的对人生追求的感慨。“读了苏轼的,又读了欧阳修的,你觉得欧阳修表达的这种感慨是怎么引出的呢?”樊老师问我们。
见没有人应答,樊老师又开始启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联系刚才从谷林堂一路走来讲过的内容:“他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引出了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的这种感慨,他是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引出了这样的一种感慨呢?”“是这一个特殊的地方引发了他对人生的追求的结果的感慨吗?”有同学回应道。“对!读了这首诗就会想到人生到底你追求什么,然后你在一系列追求之后,然后又收获了什么。是不是自然会生发出这样一种感慨呀?”
樊老师手指着平台后方的小谷地外的远山和高楼说。“在这里你就可以看见他为什么叫做平山堂,在远处是可以望见这一座山的,可以发现在扬州这一个南渡北归之所,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里会想到我去又来,我追求什么,我的结果是什么。然后现在已经到了衰翁的这样的一个境地,生命有限。在平山堂,其实他的感慨不仅仅是来自一个老年人,他其实也可以来自于所有的人。”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中国山川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的一个特殊的这个点。就在这一点上,我们联想到一个中国人的追寻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平山堂它其实隐含了一个普通人所追寻的在这个世界和隐退之间的这种感慨。
刘瑞祺
刘禹锡是乘着扬州的风北归了,但对于更多的士人来说,扬州显然更多是南渡。在行走的末尾,我们就去“拜访”了一位南渡的士人:欧阳修。在他修建的平山堂中,有他写的诗词。我们齐声朗读了一遍,而其中,很显然可以看出这位文豪并不对远离朝廷悲伤——“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所谓平山堂,就是指这座庭院与蜀岗齐平。我们站在平山堂前,樊老师指着眼前的山岗,“从我们这个位置看去,是不是远远的山就在眼前?”那种“会当凌绝顶”的景色就在眼前,实在让人感慨,那种“一览众山小”真的是人生要追求的事物?。再顺着樊老师的目光向身旁望去,当年欧阳修手栽的柳树都焕发出一片生机。我不由得想着,面对着烟花三月春风十里的扬州城,朝中的官位,乃至这个时代无数人所追求的金钱权势,是否还是重要的?欧阳修在此地引发此种感慨,实在非常值得去品味。
在经过行前讲座对于鉴真的理解后,这次游览又让我领会了扬州的另一层意义,它对于士者的意义,这个南渡北归的城市对于士人出世与事仕的两种选择。我忽然间明白为何在晚晴,花甲之年的周馥要在此修建这座名为小盘谷的园林。然而再看现在的人们,既乏了出世的高洁风雅,又失去了刘禹锡那样事仕的坚定与其一心为国、坚守职责的本心。这座扬州城,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平常的玩乐场所罢了。
陈秋吟
或许鉴真也曾望见过来往的世人,为生计奔波,劳碌半生却一无所获,也许他见过太多,从而无法继续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去当“看客”,而是站在人类宗教精神和民族命运的基础上去做一个“行者”,从责任,变成了使命,“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所谓宗教、历史、文化、生命、人……倒是没有清晰的分割线,这些概念总会同时在我们的脑海里闪现,再由我们将这些想法揉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的思想。鉴真、欧阳修、苏轼、刘禹锡、白居易……他们其实也都一样,都是在人生苦旅上一步一叩首的行者。
东处登塔,超拔的追求——鉴真
西处访堂,永恒的感慨——欧阳修
一代大家
龚主
在整段行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就是万老师在将近结束的时候问我们的“你们觉得除了欧阳修和鉴真,还有这次行走中提到的谁是具备中国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追求的?”大家都思考了一会儿,但都没有说出一个名字。“你们难道不觉得梁思成是吗?”听完万老师的讲述后,我才看到了一个是精神超越于一代民族国家的,对于人类共同命运有卓越贡献的梁思成。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私怨而放弃保护京都的古建筑和文物,而他当时那种复杂的心情是我们后人无法想象的,无法理解的。正是因为有了梁思成,我们才意识到中国传统建筑是美的,而大明寺则是他最后的绝唱。不只我,同学们也都被梁思成的故事感动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源。
供稿|万蓓蕾
排版|张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