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2024-12-10 11:37   美国  
偈文:
◎此〈法师功德品〉,明五种之法师,道力增逸传承,得六根清净之自他精纯功德。以大慈悲的眼根,观天下众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听天下众生声。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
◎「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释义:
◎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得天耳无障碍者,方能遥闻;今在凡夫地,由于持经力故,能转识成智。
◎〈劝持品〉,诸菩萨比丘等,请佛勿虑,愿受持法华,而弘道之。继之,佛更为诸菩萨说:劝人受持弘通,《妙法华经》。
◎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及远近麤细一切之音声者,是以清净耳多闻一切法,行与法契。
◎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但用父母所生之体,清净耳根,通合余根已能遍闻功德如是。
◎佛口所生子,法从耳根闻,滋长慧命。谓十方三世语言音声,一时领览,悉微其源,明了闻知,皆无障碍,是名天耳智通。
◎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即是二识相应慧,智缘二境无壅名通,从根得证名天眼智,并且得证天耳智通。
【经文讲解】
此〈法师功德品〉,明五种之法师,道力增逸传承,得六根清净之自他精纯功德。以大慈悲的眼根,观天下众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听天下众生声。
学佛,持《法华经》这样的法师,在这〈法师功德品〉中,佛陀这样告诉我们,「明五种之法师」。在经文中说过了,读、诵、受持、书写、解说,这法师。其实最重要的,读、诵这是我们的本分事。读经、诵经,你不懂经文,不通经理。而我们通经文、知道经理,最好记下来,写,能够写。不只是能够抄、能够写,最好又能够将法入心,将我们的心意,知法,了解法,从我们的心意解再写出来,编辑成为书,当然这更好。
因为文字能够流传,声音,说话听了很快就过去,文字能够流传,久久就是文字这样流传下去,所以读经、诵经、抄写经,又能够劝人受持,身体力行;身体力行,我们又有办法再将它编写,能说、能写更好。这必定我们要好好修持最重要,修持。我们若是仅仅,能说、能诵、能抄、能写,但是若不要身体力行去受持,这样也枉然。所以受持很重要,受持《法华经》,这要分析功德的浅深,甚至也分析我们六根的作用,这都是这样来比较。眼有八百功德,耳有千二百功德,有这样来为我们分析。所以修行与作用是一样,受持、读、诵、书写,劝他人说、为他人说,这都是我们若做得到,五项兼行最好。要不然真正我们身体力行,如何做,做得与法会合;经要诵,要懂得说、懂得传,无法去著作整本书不要紧,我们总是身体力行,这是很重要。
所以这五种法师,若能够五项俱全,那就是「道力增逸传承」。我们要走这条路,路很用心开,一段一段已经开通了,愈来愈长了。所以「增逸」,就是畅通无阻,这样一直传下去了。所以「得六根清净,之自他精纯功德」。若能够这样五项全都涵盖起来,这是「自他精纯功德」。这六根都具足,能够互用,若这样自己好好用心。因为眼睛看东西,我们不要将我们的欲念打开,将它放纵掉。看万物要明见、知是非,这就是我们要去学。不是只有能够看,见解,看了之后,我们要去解释、明解。是对的;不对的,一项东西好好分析,这是可用、不可用,这就是我们的心意要好好分析。知道这项东西它的应用方法,与眼睛、与耳朵,耳朵能够听出眼睛所看到的。虽然它没有声音,能够了解它的功用。物物有声,不是无声,因为物物都有生命。生命,只是那个细小的声音,我们无法听,用眼光看万物,它就有它那个微细的音调。
所以常常说大地有呼吸声,这就是要来看大地、了解大地,大地它有气,地气、地气,地底下有热气,有气就有声。所以用眼睛看、用心意去测,这叫做耳,耳通;耳根与眼根会合,互相相通。耳朵听的,那个声音是什么?等于眼睛就能够知道,这原来是什么形。眼睛闭起来,时钟,滴滴答答,耳朵听,「哦,这就是时钟的声音。」听到外面隆隆,隆隆过去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哦,火车的声音。
火车长什么样?在脑筋之中,火车是长什么形?耳朵听出它是什么形,是因为我们的意识之中,曾经有过,眼根看过了,印在我们的意识中。用耳朵听,原来这是火车的声音,火车就是这样的形。这叫做耳与眼能够会合,声与色也能够共通,这就是根来会合,所以需要,「六根清净之自他精纯」。我们要看的、要听的,不是这么的近,眼睛常常在看的不是这些,我们能够「转识成智」;在我们知识间所听的法,知识听的与我们法所入的声,我们应该要超越。
有天,天上有净天,就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是经中的道理,就是文字所含其中的理。而这个理,它的形态无法拿出来给我们看,就是要让我们心意去深解,这不是有形相。相,无相、无不相,这就是道理。要让我们如何看不到的东西,让我们心通得到,所以心识,如何将它转为叫做智慧?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我们要如何去转它呢?这就是在佛法中,道理去接受了,那个精与纯,自己内修、身体力行的德,才有办法去体会到。
所以用,要用什么方法呢?用「大慈悲的眼根」来看东西,从这些东西,再超越东西的道理去体会。眼根看人,人人是佛。不过,佛在人人的内心,我们相信吗?相信,因为这是佛说的。不过,这个人为何这么驽钝?很难缠,怎么对他说都听不懂,为何记忆这么不好呢?说话都不听,为何这么钝劣等等。这种,人还是人,但是人,佛陀告诉我们本具佛性,佛性人人本具,但是我们众生,就是有这样的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烦恼无明将我们障碍了。而我们现在要如何修行?那就是「以大慈悲心」。
大慈悲心就好说了,大慈悲心,我们身体力行,我们做得出来。什么叫做无缘大慈呢?什么样叫做「同体大悲」呢?常常在解说。我们人做得到,那些人与我们非亲非故,只是我们听到,知道那个地方有困难,而且有灾难。那个地方离我们很远,我们与他们非亲非故,不过,我们的心中有大慈,不忍心在遥远的地方,有这样大的灾难,有这样严重的困难。我们大家要来会合,用心克服层层的困难,我们能够到那个地方去帮助,救拔他们的苦难。
就像(二0一九年),从缅甸回来,一群志同道合的菩萨,同一种的见解。这种有无缘大慈的心,同体大悲的念,大家会合。很辛苦,用十天的时间,去帮助四万多户,这些生活不好过的,遇到天灾了。连连两个月大水灾,淹掉了他们的稻子,田园,就看到将结穗,将要割稻了,这结穗的稻田淹掉了。两个多月后,水退了,一片的田园、稻田,都是水退之后草生,什么样的粮食都没有看到了,看到的就是杂草丛生,这些一期的稻作又泡汤了。
我们慈济人勘灾,苦啊,这些人本来他们就已经负债务,这次要再重耕作,还要再借,债务重重,还是要再负债才能够复耕。了解他们,看他们的家庭情况。唉!家庭,「家无四壁」,不是「家徒四壁」,是「家无四壁」啊。用草搭的房子,他们草已经烂掉了,壁可以从前面,直看到他们房子的后面,不舍啊。
水退了之后,到再下一季要再播稻种,还有两、三个月,这段时间能够好好让他们应用,只要人要殷勤,土地本来就在那里,需要的是去整理,耕好土地、除草……等等,去将它耕耘好。只要有种子再落土耕种,自然,有种子落土了,有人照顾了,自然种子它就丰收了。我们这样的想法,所以再回头去为他们来规画,让他们应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来种绿豆。绿豆,我们就再去为他们选,选好上等的绿豆种子,再去分发。当然过程是很辛苦,很复杂。我们要一家一家去了解,所以几千户,我们紧急赶快给他们豆种。上等级的豆种,他们很愿意再努力去耕作,已经绿豆丰收了,很欢喜。
再接下来,他们开始要再插秧,有四个省,这些稻田可以赶快来整地,我们期待他们现在的豆子收好,去还旧债,新的不要再负债,所以我们就再给他们稻种。慈济人在那个地方带动他们,唱歌,唱「静思语」的歌;在那个地方给他们「静思语」,这就是法,很欢喜。他们就都这样分享:这辈子不曾有过的欢喜。
他们遇到这群菩萨,那种真诚的爱,他们一次再一次勘察。勘灾之后,以为来看看我们就好了,再也不会再见到这一群人。没想到,再来关心,计划要给他们豆种。以为这样也是说一说而已,还会再看到吗?又再看到了,豆种已经来到面前,一一发放给他们,鼓励他们要努力用心去种。他们已经种出来了,丰收了,很欢喜啊。这次又能够得到稻种,又是这么地轻松,又是这一群人就像家人、亲友,那种的拥抱,说很多鼓励他们的话。鼓励他们自己有办法,有力量站起来,鼓励他们:你们也是能够救人的人,慈济「竹筒岁月」就是这样过来;你们大家也是可以,一把米就能够救人。尤其是你们能够继续、继续,再叫别人也一起来做。所以在那里菩萨招生,也有一、二千人来登记,就是要做志工,愿意将竹筒与米扑满拿回去,要鼓励人人做好事。
大家很相信,很相信这辈子的苦,是上辈子没有造福。这辈子已经了解,更加了解是点滴就能够做,是要人帮助人,这叫做菩萨。无所求,一直付出,这才是得大福,道理了解、清楚了,一句一句这都做得到。所以他们所得到内心的欢喜,所得到物资,豆种、稻种。
听到他们一位一位这样在分享,那种内心那个法喜,我自己无法去到那里,听到这些方法,他们去做到了,那种,那个法,有方法去救他们,这「有法度」,度这么多人离开苦难,度这么多人,让他们能够见苦知福,这就内心充满法喜。
所以「以大慈悲的眼根」。人人,这么多的菩萨,有这样同心同志的见解,这就是眼根。我们有听到那里的苦难,那就是天下的,我们的耳根;所以我们可以眼根,「观天下众生相」,那个地方很苦难,所以由不得我们起大慈悲心去,那就是大慈悲的眼根,来观天下众生相,这样我们做到了。再用大智慧的耳根,听天下众生的声音,这种智慧。这么远,我们是要如何救他们呢?这几百人,两梯次,这么多梯次,总共合起来人次,四、五百人次,要如何去救四、五万个家庭呢?这就是要有同一个看法,同一个声音,所以大慈悲的眼根,能够观天下众生相。他们是苦,我们要发挥这样的慈悲爱心,去帮助他们。这是大慈悲,用眼观。
到底他们的苦,是要如何去认识呢?我们要用大智慧的耳根,因为我们人去到那里,去听他们的倾诉,听他们说:「唉!过去我已经累积多少债了,我现在盼望这一期已经泡汤了。我下一期要再去借。」这耳朵听,眼睛看他们环境所住的地方,耳朵所听他们历年来的辛苦,来为他们分析,所以「以大智慧耳根,听天下众生声」。各位,这就是我们听法之后,所去身体力行造作出来的,那就是大慈大悲大智慧,为天下众生苦难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声,我们去付出,告一段落了,这样大家欢喜。
所以好好用心来了解。
来,我们前面的经文,就是这么说:「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
上面的文就这样告诉我们了。是啊,我们就是要用耳根去听。这「内外」,大千世界内外。台湾与国际间距离有多远,很苦难地方的声音,我们也听到了,也看到了,哪怕是「上至有顶天」。地狱都看得到了,这种丰富的爱心,清净无染秽的爱心去付出了,无所求,欢喜回来了,法喜充满。这与「上至有顶天」,回来的欢喜,法音让人很欢喜,与这一样,那种欢喜达极顶,很欢喜。
「皆闻其音声」,听到那里的人很苦、很苦,转一个话题,「那里的人欢喜、欢喜,与我们去付出那种感觉的欢喜」,都是清净的,清净声音。所以「皆闻其音声」,什么样的声音都听到了。「而不坏耳根」,大家听极苦的,我们去帮助过他们了;听极欢喜的,我们很安慰,所以耳根都没有受损,都是好声音。
「其耳聪利故」。有这样的好意,这个好意,好的心意,我们的心是万法之器,我们清净心,所以有这样的聪耳。「耳聪利」,就是这样能分别清楚,这样「悉能分别知」。这是前面的文。这样我们就知道,不是做不到,经文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做到了;耳朵听到、眼睛看到,人也走到了,手也伸到、也做到了。听到这样的声音,有这样的境界,我们已经去付出做到。
所以:「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这就是今天的经文,就这样说了。这个「持」,「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我们,现在我们大家,在读《法华经》,我们也发心立愿,要来受持、身体力行,我们都有这样的愿,我们也有这样,开始在听经、诵经。不过,我们还是凡夫,我们还是用凡夫的耳根,听的语言是有听进去?或没有听进去?是不是说的话,我们有没有理解?这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们「未得天耳」,因为我们的耳根还是很钝劣。这是回过头来,我们现实的境界。
「虽未得天耳」;能够得到天耳,那就无障碍了,我们心的烦恼完全都去除掉,真真正正清净的耳根。天耳就已经是清净的耳根了。
「方能遥闻」,有天人的耳根才能够听得到。「今在凡夫地,由于持经力故,能转识成智」。以现实的,我们还是在人间,因为我们现在听佛法,我们还是凡夫,但是我们要用心认真听佛法。所以这样的力量,我们能够「转识成智」。我们还未真正得到天耳,但是仗着我们听经理解的力量,大家合心同志力,这样能够去做到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因缘,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转识成智。不是凡夫,说:「他们那里与我们这里差那么远。」我们没有这样的想法。想到,值得做,我们就是去做就对了。这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念、见解──该做,做就对了。
在〈劝持品〉中,〈劝持品〉那就是第十三品。佛陀也已经表达出,接下来住世没有多久了。所以「诸菩萨比丘」,就向佛陀来安慰,「请佛勿虑」,不用担心,「愿受持」,我们大家都有在认真听,我们大家都愿意受持;我们愿意以佛陀的教法,这样听了之后,将来我们发愿,愿意为娑婆世界众生,传法、教育。诸菩萨就有这样的发愿,「愿受持法华而弘通」,听法要再弘通。「弘通」就是从耳朵听来,又能够传下去。所以佛陀继续就再鼓励他们,「佛更为诸菩萨说」。不是只有你们听而已,最重要还要,「劝人受持弘通《妙法华经》」。
就像他们这次去,除了他们欢喜之外,他们又发愿;因为我们再去劝他们,又在那个地方人间菩萨招生。人间菩萨招生,他们又来登记,又有一、二千人,这样登记下来了,联络的地方、名字等等,都登记下来。这就是佛陀所教化我们、教导我们,我们要传,传了之后要再劝人,也要受持;劝人也是一样法要再继续,菩萨法。受持就像《法华经》教菩萨法,这个菩萨要继续再行下去。这就是我们慈济人,在那个地方所发挥的无不都是,在《法华经》中的意义。
「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他们的耳根,能够听到六道的众生,甚至是远的与近的,是粗的或者是细的。粗的已经为大家说过了,是我们的人间凡夫善、恶。这种凡夫心进进退退,佛陀就来向我们说得很清楚,因缘果报。这种所看到的因缘果报,与那个细的微妙法,他们天人的天耳都听到了。所以佛在讲经,天人都一直来听经,每一个道场天人都来听经。所以这一切的声音,他们都听到了,「清净耳多闻一切法」。
天人就是在人间修极善法,十善俱全了,这种为善无欲,这样能够生在色界。无色界呢?就已经再修行到不贪恋,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到了静思惟的境界,那就是在无色界。所以说起来,诸天他们已经都闻一切法了,「行与法契」。他们大家所过程,修行,就是行与这个法互相契合。所以我们现在慈济人,就是去身体力行,人间在行,付出无所求,这样契合这个法,同样的道理。
「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我们现在是,父母所生给我们的耳根,但是我们的功德,所修行现在在凡夫地、人间,我们所有的耳朵,我们有这样的功德,有这样听到外来的声音,我们不忍心,我们启动大慈悲心,来观天下众生的苦相;我们用大智慧的耳根,来听天下众生的苦声。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父母所生的耳朵,我们听到了。所以这清净,我们付出无所求,这叫做「清净耳根」。跑去那么远,那么辛苦,不是想要得什么利益,只仅仅想要去救人,只仅仅想要用法度众生,只是这样而已,所以这叫做「清净耳根」。「通合余根」,用耳朵代替眼睛,这样诸根会合,我们身根、意根也到那里去了。
而舌根呢?他们回来就告诉我:「师父,我们十几天,我们只有吃香积饭而已呢!我们每天四点多要出门,我们就用冷水泡香积饭,带出去,中午吃,很Q、很香哦!我们十几天都是只有吃这些。」这舌,味,也告诉我香,也告诉我Q,而人也去到那里,心意也在那里,这难道不就是五根同时并用呢?这就是我告诉他们:「我很羡慕你们,你们有这样的机会,去到那个地方。」所以「通合余根,能遍闻功德如是」,这就是法。
「佛口所生子,法从耳根闻」,滋长我们的慧命。我们能够知道了解这些道理,是因为佛过去说过来的法,我们现在「有法度」,度到苦难人的地方,去救拔苦难众生,这就是我们用法度,这就是展开我们的慧命。
所以「谓为十方三世,语言音声,一时领览,悉彻其源」。我们现在就要知道,都已经领会、了解,这个法的源头应该要如何来。所以「明了闻知,皆无障碍」。心,大家都已经明了,这叫做「天耳智通」。已经通了。
「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即是二识相应」。在这个智慧中,不论是眼根、耳根会合,相应起来,这就已经转识成智了,已经这就是运用到智慧了。所以「智缘二境无壅名通」,就是没有去障碍到。智与因缘,智慧与因缘,我们这样突破种种的困难,与这个缘已经会合;智慧与因缘会合了,所以没有障碍到,已经完成,回来了。所以「从根得证名天眼智」,「并且得证天耳智通」。
各位,好好去用心,时间就是要这样把握,把握时间,我们的大慈悲,如何来累积在我们的心眼中,大智慧如何容纳在我们的心器。心是万法之器,我们的心地如何去转动,把那些苦难的人,将那个心地变成了福慧地。他们好好用欢喜心、用法,除了稳定他们的家庭,同时稳定他们的心,又成长他们的智慧,能够人人互相相传。这种爱的力量造福人间,这就是我们很欢喜的事情。法与现实能够这样交合起来,得法自在,时时要感恩,时时要身体力行,那就是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