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文:
◎诸法实相谓之理体,无垢清净故得无漏。修持六根,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
◎「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
释义:
◎诸佛及声闻:闻佛之声教,而悟四圣谛之理,能断见思之惑,体解诸法之性,了达十二因缘法。而悟入道法,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体达诸法性本空、十二因缘。
◎佛子菩萨等:菩萨有大小,初发心入群之菩萨为小,深心愿行之菩萨为大。
◎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若身独处、若在大众中,说种种法,悉皆现身群众中。
◎若独:住于禅修静思惟定中,现光明身。若在众中:入人群现身,为众说法。
◎悉皆现:皆于行者身现其色像。无漏性身离于分段,常体不离分段,惟清净故现一切。
【经文讲解】
诸法实相谓之理体,无垢清净故得无漏。修持六根,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莫忘那一年,也莫忘那一念。时光匆匆,记得这样过才几十年,真的时间过很快。一九七九年,动一个念头要为花莲建医院,那个时候才动一个念头!这个念头一动,志已立了,开始就这样起步。一路辛辛苦苦,过程中实在要感恩的人很多。因为建院完成了,是一九八六年,我们开始启业了。想到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能在这几年间,从起动念,要为花莲建医院,到真正布达,希望人人来支持;到医院建好,我们启用了。这个过程再用心去回想,应该人人都有记忆。也感恩医疗志业这样过来,已经拔除多少病苦的人。
守护在花莲,也接引了不少,人人来看,发现了,马上治疗,延续健康生命。好好地想,今年(二0一九年) ,也已经得到,我们花莲医院在世界排名,竟然得到亚洲第一,可见医疗品质提升。感恩我们有很多有志行医的菩萨医王,要感恩的很多。医疗建好了,就发现到教育重要,所以开始紧接下去,就是为护理建学校,所以慈济教育志业开始,自一九八九年,护理,我们开始是二专,再来五专,就这样一路走过来。记得在那个时候,二专开始启业,那时候学生一百零七位,慈济人来庆祝,欢喜!二万多人来为这一百零七位,二专的学生庆祝,那个时候再回忆,很温馨。
(二0一九年)看到我们,慈科大毕业典礼,慈科大就是那个时候的护专,毕业典礼在我们的花莲静思堂,虽然我无法亲自去参加,却是一边在开会,我眼睛就看,视讯直接从静思堂直播,视讯回来了。开始看,画面庄严,那种毕业典礼如规律仪!在我们的静思堂,画面很感动。下午校长、家长,也进来精舍了,家长就来表达感动,还未说就开始一直哭。
她是从马来西亚来的,表达出当初要将孩子送来花莲,是很不舍。这个孩子出生就黏着妈妈,寸步不离,忽然间要将她送来到花莲,母女,母亲、女儿别离依依,很不舍。担心女儿来这里,能适应吗?能习惯吗?有得吃吗?吃得好吗?住得好吗?平安吗?很多的挂心。后来我们的懿德妈妈,时常都与妈妈联络,常常都将她女儿生活的动态,用相机这样拍了,传去给马来西亚的妈妈。「妳能够安心哦!看,这个孩子与大家投入了,生活等等。」很常传去给她,让她了解女儿在台湾,在我们慈科大读书,那个环境与人和、教育等等。
母亲一边说一边哭,「感恩啊」,竟然台湾有这么多,说是懿德妈妈,将她的女儿顾得这么好。这次要来参加,懿德妈妈就与她联络:「妳尽管放心来,住宿在我家里,我的家就像妳的家,妳的女儿就像我的女儿。」她说:「很感动!」这就是在学校。除了我们办校能够庇荫很多、教育很多,如规如仪,这些学生毕业了,在职场,在职业环境中付出,为人群服务,人数也不少,都是让人很赞叹。
但是要感恩的,很感恩那个时候。因为我们的工程很快速,医院才开始启业,发现到护士,在东部(招募)困难,所以我们要赶快培养。尤其是在东部花莲,有很多原住民的少女,她们应该在这个地方,有一个职业学校,让她们将来有安心的职业,能够服务当地人,那就是护士学校。心意已定了,开始筹备,这样又是很快学校建好了,在一九八九年学校完成,启业了,来参加毕业典礼,家长都是很感动,外来的人,贵宾,以及也有从日本来,几个国家来参加,都这样表达:「要看这样的典礼,这么隆重,这么美,要像慈济这样的礼节,这样的场面已经求不可得。」国外来的,各地来的贵宾都是这样赞叹!
其实我在画面上,直播画面,我也是眼睛边看,内心一边一直赞叹!而赞叹就无形中想到要感恩,要感恩谁呢?那就是杨思标教授。因为我们的学校很快就建好,来不及聘任校长,那年杨思标教授,在我们需要,请求他:「是不是先来为我代替校长?」他没有第二句话,欣然接受。哪怕是代理校长,他就这样欢喜接受了。今年(二0一九年)已经,一百岁人瑞了,从我们开始建医院那一年,为了建医院,要如何医生能够来,医院能够启业顺利,真的也要很感恩杨思标教授。那时候他是台大医院院长,关心慈济,帮忙。
所以杜副院长,当初是台大的副院长,曾文宾也是台大的副院长,这两位副院长,参加我们的筹建委员,就是医疗,医院筹建委员。他本身也很关心,帮助我们医院,虽然是很艰难,却也是这样让我们顺利建了,完成了。而且医生虽然人数不多,让我们的医院也是这样,东台湾发挥了,一直都是品质很好,这就是我要感恩的人。真的是看到他的身影会想到,这三十多年来在慈济开会,不论是医疗开会、教育开会,他没有一次缺席。很多的智慧建议,让我们医疗、让我们教育,很多圆满的会,可以这样往前一直走。
所以脑海中的杨思标教授,永远,永远永远都是,真的很健康的人。所以杨思标教授,虽然是百岁人瑞,是寿元松柏。那个寿很长、无量,好像松柏一样常青。但愿慈济人,人人为这位人间菩萨,对我们教育很大的帮助。杨思标教授「百岁仁医」,他的故事在他生日这一天,八点档播出了,作为他生日的礼物。期待,这是为他,这个人生的价值观在人间,故事能够教育更多人。所以他的精神是人生,尤其是医疗教育的典范,这是很难得。在这个时候莫忘那一念,也莫忘那一年。有很多的年,他都很有纪念性地投入,请大家去用心、去体会、去了解,当中都有记载着。这就是人生宝贵的足迹,也就是我们生命中,跟我们的志业中的贵人。我感恩真的说不完。来,用心看这段的纲要。佛法就是在其「诸法实相谓之理体,无垢清净故得无漏。修持六根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这段文,就是「诸法实相谓之理体」。我们每天法要听进去,要很了解,了解诸法的实相。法本来无体无相,但是它有很牢固的法能传,法能够永恒传授。这个法就是因为无体无相,所以它能够永恒传世。若要将它的道理,用在我们人事物,有很多人在做什么事情,都是根据这个理来现体相。我们不论你脚走路,你的生理健康、身体健康,两只脚走路很平行,两只脚踏地,在我们的身体算健康,一步踏一步,步步向前踏实走出去,这就是表示生理调和,我们身体的一切都是平安。
道理,人有人身体生理的形态,所以我们能够做事情。我们的身体上,我们的思考,思考,当然从因缘,如是因,如是缘,不断因缘果报延续。在这个因缘中,我们哪里生、哪里活,在生活中,我们的观念,一股无形中的因缘带动,就是因缘。不论刚才在说,一念间说要建院,这念放在心中,思考、思考,「对,非建不可」,所以就要化为实行,人要去做。很辛苦,辛苦过程的结果,一座医院已经建起来了,这叫做「相」。起念那个时候是「理」,心理上,也是因缘,就因缘这样的会合,起这念心,心理起动,生理活动,思考、思考,之后起于行动。一直因缘会合,大家因缘会合起来,有缘,人人相信、人人助力,所以我说医院要感恩的人,故事很多,这就是「诸法实相」。
几十年了,那个时候的动念,过程中有多少来付出的人、来支持的人,他为何会相信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来呼吁要建医院?社会上这么多人,尤其是像曾院长、杜院长、杨思标,他们是社会高高在上的人,他们也肯相信,这个出家人说:「他要建医院,我们要来支持他。」没有问我有没有钱,总是相信。有没有钱,那就是有社会这群人,「师父要建医院,没钱,要建医院,我们大家要帮助他。」就这样一路一路,从「法」变成「相」,这个心理因缘法结合起来,就这样趋于行动。这叫做「理体」,从无形的软件思想,一直到有形硬件的结构,一直到一座一座有形的建设,这样一直完成。这也能够说是,佛法跟事相是会合,才能够人间有所作用。
要不然,只是说知道诸法深奥,但是没有去行动,实相就无法现前,没这个实相哪有理体呢?有道理,但是没有形体,所以我们法要让它现出实相,总是要从理。理是看不到,人要去接受来身体力行,所以以理显事,这叫做「诸法实相之理体」。用这样就是将佛法,很多很深奥的过程,用浅显人间的事理,来与大家分享,就是这样。所以,「无垢清净故得无漏」。我们就是要有这个无垢,信己无私,信人人有爱,自己绝对是清净,点点滴滴,都没有用在自己的生活。一粒沙、一滴水、一包水泥,都完全随大家,要捐的人那念爱心,这样牢牢地将它结合起来,所以一片墙、一块砖,全都是这样,人人点点滴滴会合起来,才有这么雄伟的建筑起来。所以无垢清净,那就是心无私,不会受到人间的欲来污染,大家的方向,我们丝毫没有偏差。
这几十年来方向正确,没有一点点的偏差错,很清净、无染污,这叫做无垢清净,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贪念。不论是委员、慈诚付出无所求,去招呼会员来,点点滴滴汇到我们本会,本会去发挥,除了建设,还要救济,所以所有的委员都是无染无垢,人人都很清净,为慈济建设而付出,为慈济慈善而付出。在慈济这片世界里,都是无垢清净付出的。所以无漏是清净,他的志业体清净,这是用很多的理法,我们来说我们的范围,还是按照道理,也是感恩人人心无垢清净。这种点滴回归来慈济,这就是我们要说志业能够完成,也在这个佛法中的道理,这样完成起来。
若要说它的理,那就是没有烦恼,心无污染,没有杂念,同样的道理,所以得无漏。无漏,就是没有无明,没有我们做错事心的挂碍,没有!最有挂碍的是有错,怕人知道,这是心最挂碍。什么错最怕人知道呢?是贪,有了贪欲,在他人,以公占为私。这种就是最无法面对人生,说得清楚的道理,这就是不对就不对,所以应该要很虔诚去忏悔。人生做错的就是要忏悔;在事理中的错,为公而错更要忏悔。所以要修行就是修在防非止恶,如戒无偏差,这样就能够得到无漏。我们守戒,行在法中,守戒持行做人间事,这样一切完成、利益众生,我们没有瑕疵,所以叫做「无漏」。因为前面的清净,后面自然就没有漏失,没有过失,所以这叫做「无漏」。
「修持六根,无漏实相」,这全都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有眼睛,可看这个人间是什么,是贵是贱、是富是贫?这个人间是美或是丑陋?我们有耳朵可听,是对或是不对?我们有知道鼻、舌,我们的生活、生命,与了解外面环境的气氛,维持我们的生命,就是身体健康为人间付出,这种五根与意念,合起来是六根,在我们见闻中正确,在我们身体力行中没有偏差,在我们的思惟中没有错误,这叫做「无漏」,这是在六根来完成的。我们在理中达事,顺着这个道理,来完成我们的事,该做的事情。
所以「无漏实相」,能够没有错误的道理现前,没有错误。所以心已通达,心通达了,我们莫忘当年,莫忘那一念。这很有价值的人生,我们要好好记得,不要忘记,「为时代做见证,为人类写历史」,人人可记载。就像这位杨思标,杨教授,真的,他百岁以来,还是在看X光片,绝对没有放弃的,这是很不简单。人生的志业方向,他把握得很精准,没有漏失,这就是他的人生,所以值得表扬。这就是我们生命所做无漏,无漏失,我们要好好用心。
来,接下来,前面的文:「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
这段说过的文,很简单,要记得,「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
这是偈文,过去长行文也解释很清楚,应该大家也会记得。接下来这段文就是这样说:「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
我们清楚了解,「诸佛及声闻」是什么呢?应该大家也清楚。佛,十方世界诸佛。声闻,就是佛的声音如何说,我们如何接受、受教。所以闻法之声那个教法,所以「而悟四圣谛之理」。四圣谛,大家也知道了,一直向大家反复,苦、集、灭、道等等,这「四」字头的道理,大家应该清楚。
因为听这些道理,了解,内心没有无明,「能断见思之惑」,我们很坦然,我们没有漏失掉。我们戒守得好、没有偏差,我们就有办法断,断掉了见思惑。我们的见解、我们的思考,我们那种惑;惑就是无明,我们不会想不开,我们一定凡事看清楚、想得很开,凡事没有差错,这叫做「断见思之惑」。
「体解诸法之性」。我们应该听这么久的法,也了解,道理,有软硬的道理,这个东西这么的刚、这么硬,有什么东西,什么样的物理,让这个东西那么的软化?在这个物的上面,它就有它的道理,何况在我们的身、心?所有的体,有形象的体,我们都能够了解它的性相,它的性、它的相。性就是理,相就是看得到的东西。所以「了达十二因缘法」。我们已经知道了,「四谛法」清楚了,苦、集、灭、道。世间所有有形象的东西,都没有离开「因缘法」,包括我们的身体,十二因缘,包括这些有形的东西,都没有离开十二因缘法,好好用心去体会。
「而悟入道法,修四谛法门」。我们开始,佛陀如何告诉我们,我们开始要修行,也是要从四谛法,四谛法门入。你们若不知道世间苦,不了解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去集因缘,若不去了解,我们在人间就难堪忍,所以我们应该要很了解,四谛法门。我们能够悟道,就「体达诸法性本空、十二因缘」;从无到有,从有到最后也是无。世间成住坏空,种种的东西都是成住坏空,人类、动物也有生、老、病、死,都同样的道理。
「佛子菩萨等」,佛子菩萨,菩萨有大有小,初发心入群的菩萨,叫做小菩萨。我现在才开始发心,我现在才要来学。不是小孩叫做小菩萨,大人也是一样,现在才发心而已,资历很浅,叫做小菩萨。深心愿行菩萨为大,因为他很资深,所以名大菩萨。
「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不论他是大菩萨或是小菩萨,只要他的道理没有偏差,深浅不要紧,大家也都从浅的引入。小菩萨,从他进来很浅,正确的道理说给人家听,他也能够说法。是在独,就是单独自己,单独与一个人也能够说话;在众;大庭广众,我法懂得很深,我也能够,为大庭广众的人来说话。这种「说法悉皆现」。不论这个人的资历是如何,是能对少数人说话吗?或者是对大众说话?他是资浅或是资深?像这样的人,这都是能够种种在说的法,全都在这个修行者身中现出。修行者了解,什么人,他能够了解什么法,他能去与多少人说话。说到辟支佛或者是声闻,他就知道这样的根机,能够修行的程度,能够与什么人说话。
「若独:住于禅修静思惟定中,现光明身;若在众中:入人群现身,为众说法」。
这样的人,他已经定行很深了,若说那些人,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历,对这样的人,他就能够知道他的资历有多深。这样的人自己内心能知道,知道别人的资历到什么程度。「若在众中」。这个人能够去大众中说法,因为他有这样的资历,他有这样的本领,所以他所说在群众中,能够得到什么利益。这些群众从这个人说话,能够得到什么法、什么心得,这个修行者也能够了解,所以「入人群现身,为众说法」。
这样的人,在这样的修行者「悉皆现」,那个心就都很了解。皆于行人身中,行人就是读、诵、书写、身体力行,很有修行的人。这样的行人,种种的众生,他们的生态是做什么,他,行者都一清二楚,很了解,色像都很清楚。
「无漏性身离于分段」。如这样的修行者,他的心都无漏了,没有烦恼了,他的性,身已经离开分段生死。我们人生老病死由不得自己,但是有修行者,能够修到离开分段生死,这就是已经有得道的人。所以「常体不离分段」。自己知道生命体,什么是常,什么是无常,法性、体相都分很清楚。这就是修行者,能够体悟生命道理,来去都很清楚。「惟清净故现一切」。因为已经所有,所有的人间事物清楚,包括人的身体、人的行为等等。因为闻佛说法,将法收纳在内心,身体力行,真修行者,所以一定很清楚。
所以各位菩萨,学佛必定要时时,法不离心、心不离法,法不离人事,人事不能不来合法。所以事理一致,我们说与做不能偏差,所以请我们大家,人人时时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